哲学吧 关注:2,480,256贴子:16,761,787

回复:形式逻辑与黑格尔等的辩证逻辑的辨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切基于时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3-12-31 22:51
收起回复
    黑格尔的辨证逻辑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把那个活的实体看成了始终保持同一性(遵循形式逻辑同一律)而又一分为二的,具有内在矛盾的封闭的系统。实体的自动性是那对矛盾既联系又斗争而否定之否定地使实体活动起来的。这解决了唯物论认定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而不需要外因(上帝)推动才运动变化的问题。这和东方传统较为普遍性存在的,把太极图当成封闭系统,去看阴阳相互联系,相互斗争而否定之否定地转化,而使太极图转圈圈一样。这就是一种系统封闭的内卷型的辩证逻辑法。
    黑格尔还对这种否定之否定给予了量变与质变的可精确计算的规定。太极图转圈,用三角函数可以计算出中间正弦曲线,被他当作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如此,不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么?
    这量变是阴与阳之间互相斗争形成的,而与太极图圈外没有关系的自动么?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1-01 07:00
    回复
      加为精品贴,楼主加油。


      钢铁拳渣
      贴吧拳王争霸赛中累计获取10场胜利,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01-01 07:51
      收起回复
        其实说的是佛教中的空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24-01-01 11:55
        收起回复
          看了两眼,感觉楼主强的离谱
          有几个问题
          我干什么都想找个理由和做事的目的
          我身边人说我形而上学,但感觉本身就没有意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01-02 00:26
          收起回复
            形式逻辑在大前提小前提的规定下,结论是明确的。而辩证逻辑无论是向内分析的一分为二的否定之否定,还是向外联系形成的矛盾运动,在这种既联系又斗争的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概念上的流变。这种概念的流变,有遵守同一律的,同一对象在过程上的性质形态上的变化,但还未转变为其它东西,比如对立而同一的不易。有不遵守同一律,而对立统一形成新事物,新范畴新概念,并继续联系而变化发展,如此形成概念上的流变的,这叫变易。
            由此可见,变易所反映的过程大于或包合不易的对立同一的过程,不易的同一的过程,大于形式逻辑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反映。一些形式逻辑,甚至抽象掉时间,如照片,切片一样,对事物作静态的是非判断。
            概念符合逻辑(空间形式的,以及时间过程形式)的流变,这是辩证逻辑法的显著特征。这种流变,有的是建立在直观的形式上的,有的是建立在溯本求源而获得的本质,本体的那个逻辑的起点之上的。这就是首之行的道!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4-01-02 11:03
            收起回复
              这些新形态,新存在、新范畴是“同一体”吗?如果是,就没有什么万事万物了!而所谓的同一,比如吃掉、消灭掉他物而发展自己的同一,对立统一在新的一上,克服内部差异的同一,这同一也是有许多形式的。而这种化生的关系,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的。


              IP属地:四川37楼2024-01-02 11:50
              回复
                物理上的无——空,与价值判断上的有用,这种不同界面的有无可以理解成为辩证法,你却不能够理解同一体的这种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什么是内在空间和外在空间?空间与时间是怎样的关系?你知道有与无还有些什么关系的形式与内容?


                IP属地:四川38楼2024-01-02 11:52
                回复
                  概念之间的先后,道家老子说:有生于无,之后是大,大则逝,逝则远,远则返。黑格尔说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是一种循环。
                  举点例子:一个是“人法地”的,如一般植物:从种子,到芽、到苗、到树,到花、到果的可以再做种子,这是一种从起点(种子)再回到起点(种子)的循环吧?在这样的过程中,那些概念之间的先后顺序是不是有了?
                  再一个“地法天”的,道家、黑格尔都认为宇宙是有一个本原的,这个本原,用现在物理的术语讲:就是本原,形成光子,到粒子、到原子、到分子、万物,小星球、大星系、现实的宇宙,最后就是大爆炸,回到本原自身,再这样形成新宇宙,如此循环不已!这种过程中,那些概念之间的先后顺序是不是有了?


                  IP属地:四川39楼2024-01-02 11:55
                  回复
                    从客观上讲,自然万物是从本原上生出来的,从主观上讲,则是感觉、概括、抽象、归纳、综合、区分、分析判断、演绎、实践出来的。而且,都是有过程的,因此,就是有时间上的先后的,当然,还有类属的,把所有概念放在时间轴上,还是放在类轴上,或是放在两维中,这需有时空观念才行。


                    IP属地:四川40楼2024-01-02 11:59
                    回复
                      取类比像——从具体到种、到属、到类,从小类到大类,再到根本——而损之有损,以至无为的“本体”,或现象到本质的抽象思考,因为这各种类。既有同,又有异,因其同而可通、可约,才可以从万归三,从三归二,二归于一。因为同出于一,就可以类比而相通。相对论第一条:“所有惯性参照系中物理规律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则是因为所有这些体系是相同的本体形成的。因此,所有具体种类的事物有相同的本体。其质能关系中,所表现的就是:这个本体不灭,所以能量守衡;能量是种本体物质极限速度上的相对运动所表现的作用!什么是极限速度?就是绝对差异或绝对相同的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IP属地:四川41楼2024-01-02 12:02
                      回复
                        一分为二,不完全是客观的实在,它更为主要的是人为的,理念的,更恰当的讲是一种认识外在事物的方法(虽然源于客观),但是它是所有认识方法中最为简单的方法.因此最先形成,并且也能被广泛运用,实际上也被广泛地运用了,但在无限制的使用中,却产生了太多的谬误,结果被形式逻辑所取代,然而,逻辑的线性思维又被黑格尔等使用辨证法的人,当作了机械的,无思辩色彩的形而上学,因为它是一种解构的方法,它可以将对象分离得支离破碎,而无法整合,致使罗素讲:一个名词,是多种逻辑解释的挂钩,对象被理成一根根线条挂在上面,(这是意识中的对象,而实际的对象呢:它仍然是完整的存在着的)而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始终是将对象一分为二后,两个方面无依据地,凭主观任意地:要么斗争,要么联系,要么相辅,要么相吸,要么转化,更为荒谬的还有不该一分为二的,他也去一分为二,风马牛不相及的联系,他也去联系,他的理论就象装神弄鬼的巫师,闭着眼拿着剑在灰台上乱点一样高深莫测.既然,辨证地看对象有如上多种结果,辨证的不确定性,肯定是无法形成确定性和必然性的,辨证理论也就难以形成共识,也就只能在争论中拿不出结论来.


                        IP属地:四川42楼2024-01-03 21:14
                        回复
                          什么是对立?什么是统一?这些只不过是为诡辨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而以.君不见:崇尚辩证法的理论,左也是,右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对象在这种意识中被描述的更加迷糊了,说一分为二是简单的方法,是因为还有一分为三(两极和中),一分为四(一年分四季.地有四方),一分为五(手分五指,色分五色,味有五味,物有五行),七情,六欲,(六虚),八卦,九鼎,(九州),还有一分为十,一分为百,一分为三百六十等等,这些都是现实的,可以找到例证的.


                          IP属地:四川43楼2024-01-03 21:15
                          回复
                            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中,强调认识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前提,这是一种科学的精神,他没有错误。正如实事求是、格物致知一样。为什么又要在唯物上加“辩证法”?这应该是:反映、认识客观,是为了主体服务的,因此,是主体与客体关系范畴内的认识关系。离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个整体,单纯去讲唯物认识论,把认识定义为“反映”,就不能够形成矛盾运动,就无法把认识形成为过程,也就不能够把这种“活动”在意识中变化成为——矛盾运动的过程,而成为“辩证逻辑方法”,因此,就不能够理解:客观认识到主观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然后进行实践检验这些形态的转化的。


                            IP属地:四川44楼2024-01-03 21:17
                            回复
                              形式,有结构形式和运动变化的形式,运动变化的形式是在形成结构形式;内容,是多种类型的具体存在,可能有共同的本原,因为运动变化而结构形成;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不同的具体存在;
                              对系统结构的理解——所用的方法,就是那些形式。


                              IP属地:四川45楼2024-01-03 2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