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翼问题的几种假说
交替假说:Frey和Reiss在1982年的论文[13]中提出,蛇颈龙前后肢运动的相位差为。通俗点来说,就是前肢上抬的时候后肢下推,前肢下推的时候后肢上抬,循环往替。这个假说造就了历史上蛇颈龙游泳的经典形象,被BBC采纳进了《与恐龙同行》系列中。
同步假说:2010年,Carpenter等人在论文[14]中,通过水下实验的方式测试了几种可能的假说,同步假说是其中之一。这种假说是假设蛇颈龙前后肢的运动是同步的(即相位差为0)。
半同步假说:Carpenter等人测试的假说之一,即在前肢开始运动之后,蛇颈龙的后肢在些许的延迟后再开始运动,前后肢的相位差在[0,Π]之间。
前肢主导假说:Carpenter等人测试的另一个假说,即蛇颈龙的前肢进行水下飞行,后肢不参与推进,只起到方向舵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假说得到了2015年一篇新锐研究[15]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