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吧 关注:761,381贴子:6,279,268

回复:(合集)2023年全球主要天文机构发布的高清宇宙图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M 101又称风车星系、NGC 5457、Arp 26,是位于大熊座的SAB(rs)cd型中间旋涡星系,相当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362km/s,径向速度约为241km/s,距离地球约2100万光年,直径约为17万光年,是大熊座Ⅰ星系团的成员。M 101包含约一万亿颗恒星,是银河系恒星数量的十倍,星系盘质量约1000亿M☉,中央核球质量约30亿M☉。M 101于1781年由皮埃尔·梅尚首次发现,同年梅西耶观测到它并将其列入Messier星表的101号。M 101的星系结构并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特征源于邻近星系的潮汐作用,潮汐力压缩了星系内的气态尘埃区域,引发了剧烈的恒星形成活动。M 101具有非常多的疏散星团与约150个球状星团、大量的电离氢区,其中有八个大型HⅡ区拥有NGC编号。在M 101内目前已记载的有四颗超新星一颗亮红新星,它们分别是SN 1909A(类型未定)、SN 1951H(类型未定)、SN 1970G(Ⅱ型)、SN 2011fe(Ⅰa型)、AT2015dl(亮红新星,两恒星合并所造成的爆炸现象)以及SN 2323ifx(Ⅱ型)。SN 2323ifx,在2023年5月19日被日本天文学家板垣浩一最先观测到,这是一个经历核心坍缩的Ⅱ型超新星,发现时的星等为14.9等,于5月22日达到峰值的10.8等,依照现有的恒星演化模型,它会留下一颗中子星或者黑洞。图一由哈勃在1994—2003近十年间的51次观测曝光数据与多个地面天文台数据合成得到,于2006年发布。原图地址:https://esahubble.org/images/heic0602a/。图二由北双子座天文台拍摄,于6月7日发布,位于M 101左下悬臂上的亮点便是SN 2323ifx。


IP属地:北京76楼2023-06-08 14:07
收起回复
    NGC 7292又称LEDA 68941,位于飞马座的不规则星系,于 1872 年 9 月 6 日由法国天文学家爱德华·斯蒂芬发现,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652km/s,径向速度约为987km/s,距离地球约4400万光年,直径约2.5万光年。NGC 7292是一个低表面亮度星系,其内部大部分质量以气体或暗物质的形式存在,而非恒星。1964年人们观测到NGC 7292内的一颗Ⅱ型超新星——SN 1964H。图片由哈勃高级巡天相机 (ACS) 在光谱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分别拍摄,于6月12日发布。


    IP属地:北京77楼2023-06-13 13:35
    回复
      小更两张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深场照片~图一于6月12日发布,它的视场位于双鱼座与仙女座之间,包含超过两万个形态各异的星系。图像正中带有衍射尖峰的粉色物体是一个类星体,编号J0100+2802,它本质上是一个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图二于6月5日发布,它的拍摄目标则是被称为 GOODS-South的天空区域,包含的星系数量超过4.5万个。


      IP属地:北京78楼2023-06-15 22:07
      收起回复
        NGC 5068又称LEDA 46400,位于处女座的SB(s)d型棒旋星系,于1785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979km/s,径向速度约为670km/s,距离地球约1700万光年,直径约为4.5万光年。图一图源:https://www.hansonastronomy.com/ngc5068。图二由JWST近红外相机拍摄,于6月2日发布。


        IP属地:北京79楼2023-06-16 13:00
        回复
          NGC 6544,位于人马座的球状星团,于1784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距离地球约3.0kpc(9785光年),距离银心约5.1kpc(16635光年),质量约为10.8万M☉,椭圆率达到了0.22,是已知银河系内椭圆度最高的球状星团。对NGC 6544金属丰度的多个研究结果的值在-1.70至-1.19之间,这表明它是一个低金属丰度的古老星团,估计其年龄为127亿年。1999年,绿岸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在该星团中发现了一颗双星系统内的低质量毫秒脉冲星——PSR J1807-2459。图一由哈勃在2015年拍摄。图二由哈勃ACS与WFC3在紫外和光学波段拍摄,于6月19日发布,旨在找到射电脉冲星PSR J1807-2459对应的可见物体。


          IP属地:北京80楼2023-06-20 13:07
          回复
            LDN 1622又称妖怪星云,位于猎户座的暗星云,距离地球约1300光年,跨度约30光年。LDN 1622是猎户座分子云复合体的一部分,位于巴纳德环的东北边缘处,其南部是反射星云cdB 62(又称Parsamian 3 ),它被三合星系统HD 288313照亮,其主星是一颗橙矮星并带有猎户座FU型星的光变特征。图一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xd29x6/B/?q=LDN%201622&camera=。图二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26zj1a/C/。图三由基特峰国家天文台(KPNO)在2018年拍摄,于2023年6月21日发布。



            IP属地:北京81楼2023-06-24 12:56
            回复
              这是韦伯望远镜26日发布的M 42猎户座大星云中心梯形星团附近的星云区域,该星云距离地球约1350光年。研究人员试图利用JWST收集星际空间内有关甲基阳离子 (CH3+) 的数据,进而对星际有机化学反应进行研究,最终在d203-506系统的原行星盘中检测到了CH3+信号。d203-506是一颗质量仅为太阳十分之一的小型红矮星,该恒星系统受到附近年轻大质量恒星的强烈紫外线轰击。过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紫外辐射不利于复杂有机分子的形成,但现有证据表明此次CH3+信号的存在实际上与紫外辐射有关,其为CH3+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来源。图三是哈勃在2006年拍摄的猎户座大星云。



              IP属地:北京82楼2023-06-27 13:54
              收起回复
                ESO 174-1又称 LEDA 47728,位于半人马座的不规则矮星系,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895km/s,径向速度约为688km/s,距离地球约1100万光年,直径约2万光年。图片由哈勃ACS在光谱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单独曝光拍摄,于6月26日发布。


                IP属地:北京83楼2023-06-28 13:30
                回复
                  SH2-284又称LBN 983,位于麒麟座的大型电离氢区与发射星云,距离地球约2.57万光年,位于银河系天鹅臂的最外围,直径超过150光年。SH2-284中央是一个贫金属的大型疏散星团Dolidze 25,这是一个解体中的OB星协,包含一颗O型星与四颗B型星,这五颗恒星构成了SH2-284的主要电离源。图一由ESO智利帕拉纳尔天文台的VLT巡天望远镜(VST)拍摄,于6月27日发布。图像中可以观察到星云右侧指向中心的柱状结构,这是一簇类似象鼻星云或创生之柱的气体尘埃柱,柱子直径约为7光年。星云左侧有一条暗淡的气体丝,这其实前景SNR的一部分,距离地球约7830光年,位于英仙臂。图二由基特峰国家天文台WIYN 0.9米望远镜拍摄,于2020年发布。图三是数字化巡天(SDSS)拍摄的SH2-284周边图像。图四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7ph1ey/?q=Sh2-284




                  IP属地:北京84楼2023-07-03 01:07
                  收起回复
                    UGC 11860又称LEDA 67733,位于飞马座北部的Sdm型旋涡星系,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2790km/s,径向速度约为3127km/s,距离地球约1.84亿光年,直径约9.5万光年。2014年7月,UGC 11860内出现了一颗Ⅱ-p型超新星——SN 2014dq。图片由哈勃广角相机3(WFC3)在光谱的紫外、近红外和光学部分的观测结果合成,于7月3日发布,研究团队试图通过HST的图像来搜寻超新星的余波并发现其残留的遗迹。


                    IP属地:北京85楼2023-07-04 12:56
                    回复
                      NGC 3256又称LEDA 30785,是位于船帆座的不规则星系,由约翰·赫歇尔于1835年发现,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3096km/s,径向速度约为2804km/s,距离地球约1.22亿光年,直径约39万光年,是NGC 3261星系群的成员、半人马座长蛇座超星系团的一部分。NGC 3256是一个由两个独立的星系碰撞形成的奇异星系,它具有两个相距约850pc的星系核,其中南核可能是一个AGN。作为相互作用星系,NGC 3256持续了5亿年的星系融合带来了强烈潮汐扰动,这促进了大规模恒星形成区与潮汐尾的形成。NGC 3256内已发现七个大型的电离氢区,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规模庞大,总辐射通量约为LMC狼蛛星云(本星系群中最大的电离氢区)的85倍。NGC 3256具有两条主要的潮汐尾,这两条潮汐尾包含整个星系约75%的中性氢,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星团。NGC 3256内目前已发现了三颗超新星,分别是SN 2001db(Ⅱ型)、SN 2018ec(Ⅰc型)与SN 2021afuq(Ⅰc型)。图一图二分别是HST在2008年与2018年发布的照片。图三是由JWST的近红外相机(NIRCam)和中红外仪器(MIRI)的数据合成的红外图像,于7月3日发布。



                      IP属地:北京86楼2023-07-05 13:57
                      回复
                        分享两张深场照片。图一由哈勃高级巡天相机(ACS)与广角相机3(WFC3)拍摄,于2023年7月10日发布。这个目标的名字是eMACS J1353.7+4329,是位于猎犬座的大型透镜星系团,距离地球约80亿光年。这是一个内部正在合并中的巨大星系团,图像中央可以观察到引力透镜效应所形成的星系弧线。图二由韦伯近红外相机(NIRCam)拍摄,于6月29日发布。这张深场照片中的8个小圆圈标记了10个遥远星系,它们构成了一个长达300万光年的星系细丝,其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大爆炸后8.3亿年。这个结构被一个名为J0305-3150的类星体主导,位于右上中间的圆圈,作为宇宙中最早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可达6-20亿M☉。


                        IP属地:北京89楼2023-07-11 13:23
                        回复
                          蛇夫座ρ云复合体(Rho Ophiuchi cloud complex),位于猎户座悬臂内边缘,蛇夫座ρ星附近的分子云复合体,距离地球约460光年,是最近的恒星形成区之一,跨度在50光年以上,总质量约为3000M☉。Rho 云主要可分为LDN 1688与LDN 1689两个区域,其中LDN 1688比LDN 1689质量更大也更为活跃。Rho云含有丰富的红外热源,研究人员在其内部发现了数百颗多种类型的前主序星以及伴随它们的原恒星盘,其中多数在未来会发展为低质量红矮星乃至褐矮星。
                          图一是包含Rho云的”星空调色盘“区域,左侧的三颗恒星便是蛇夫座ρ多星系统(实际上包含至少5颗恒星),Rho云涵盖了IC 4604(蓝色反射星云)与其东侧的大片暗星云。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x8ela3/?q=Rho%20Ophiuchi%20&camera=。图二则包括了”星空调色盘“、蓝马头星云与部分狼疮星云的蛇夫座与天蝎座边界区域,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yskgjr/?q=Rho%20Ophiuchi%20&camera=。图三是由广域红外测量探测器(WISE)拍摄的LDN 1688广域红外照片。图四是同区域下斯皮策望远镜(SST)的红外成像。图五是韦伯望远镜(JWST)拍摄的LDN 1688内的一小块恒星形成区,这里包括大约50颗年轻恒星。图像右侧长条状的红色物体是原恒星喷射出的双极分子氢喷流,这颗恒星还隐藏在厚厚的尘埃茧房中,图像下方则是由一颗质量稍大的恒星吹出的尘埃空腔。JWST的这张照片是为了庆祝其正式开启观测活动一周年,于2023年7月12日发布。






                          IP属地:北京90楼2023-07-13 13:16
                          回复
                            IC 2220又称托比壶星云,位于船底座的双极行星状星云,距离地球约1200光年,星云总质量约为0.7M☉。IC 2220是一个很罕见的橙红色反射星云,它由M2II 型红巨星HR 3126照亮,这是一颗质量约为5M☉的6.5等变星,虽然仅有约5000万年的历史,但已经来到恒星演化晚期。红巨星星风吹离了恒星的部分壳层,被排除的恒星物质形成了像IC 2220这样的行星状星云。图一图源:https://www.rolfolsenastrophotography.com/Astrophotography/Nebulae/i-gc2DRQk。图二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tt66jd/?q=IC%202220,左侧为IC 2220右侧为NGC 2516钻石星团。图三由ESO甚大望远镜拍摄。图四由南双子天文台拍摄,于7月13日发布。




                            IP属地:北京91楼2023-07-15 12:57
                            回复
                              IC 2631又称Ced 112,位于蝘蜓座的反射星云,于1900年由DeLisle Stewart发现,距离地球约520光年,位于蝘蜓座分子云复合体的南部,是该结构中最明亮的一部分。IC 2431 被一颗B9V型金牛座T星HD 97300照亮,其质量约为太阳的两倍,这是一种尚未点燃聚变的前主序星,其主要能量源是物质收缩释放的引力势能。图一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full/vdd72m/B/。图二图源:https://www.hansonastronomy.com/ic-2631。图三是VISTA巡天望远镜拍摄的红外照片,于7月17日发布。



                              IP属地:北京92楼2023-07-18 1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