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656贴子:2,998,781

回复:《道德经》:老子论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专气至柔,能如婴儿乎?
专者,耑也,端也。
端气:正气。
常规而言,正气,皆凛然也。
君王一身的正气能极端柔和,温和如春风,使天下无戾气也。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3-03-01 19:50
回复
    门开阖,能为雌乎?
    雌者,柔和,仁慈。
    天门:君王的门。
    天门开,政令出。君王发出的政令,能仁慈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3-03-02 08:27
    回复
      只要生出来了,就要给以蓄养。
      对生出来的一切不占有,帮助万物做的事也不当作依恃,万物都成熟了也不去主宰他们。能做到这些,在修为上就达到了玄德的境界:明白了万物的转化机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3-03-02 11:34
      回复
        论“无”的重要性:
        三十根辐条共绕一个轮毂,在那空虚处,孕育了车的作用。
        用粘土制作器皿,在那空虚处,孕育了器皿的用处。
        开凿门窗建房屋,在那空虚处,孕育了房屋的作用。
        我们看见的那部分,之所以能给人带来利益,是因为空虚处的存在使它起作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3-03-02 13:38
        回复
          君王的个人生活,为什么要俭朴?
          痴迷美色,会使人(君王)双眼被蒙蔽,看不到人间丑恶。
          痴迷妙音,会使君王好象聋子一样,听不见正直的声音。
          天天吃美味,会使人的口味丧失,觉着啥都不好吃。
          驰骋畋猎,会让人(君王)发狂,不受理智控制,做出错事。
          难得的奇珍异宝,会妨碍君王的正常行为,为了一些私利,做出错事。
          美色、妙音、美味、畋猎、奇货,这些东西的坏处太大了,所以,圣人在个人生活上,从不去追求这些享受,只求吃饱就行了。
          所以,要去除奢华的念头,保持朴素的态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3-03-02 15:26
          回复
            君王心中的选人标准
            有的人,关心的是自己,受宠、受辱,心中都会不自觉地激动。
            有的人,关心的是天下,把天下大患当自身疾病一样重视。
            什么是宠辱若惊?身处下位,得到上司的宠爱,感到惊喜,失去上司的宠爱,感到惊恐,这就是宠辱若惊的人,他们不会为天下献身。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这样的人,有一个信念:天下安定是个人的存身保证,天下有大患,自己就难以存身。我为什么会感到有大患呢?就因为我有这个身子还存在;等到我没了这个身体,我又有什么可担心呢?所以,为了自身的存在,就必须把天下大患当成自身的大病,时刻关注天下形势。
            所以,如果感到把自身献给天下的成本太大,你可以依附于天下。
            如果很乐于把身体献给天下,你是可以托付天下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23-03-03 08:22
            回复
              微妙玄通——
              微:细微的地方。
              妙:精妙的地方。
              玄:变换、转化,变化。
              通:明白。
              微妙玄通——对事情很细微处的精妙变化,都十分明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23-03-03 16:01
              收起回复
                认识道时的三个困难: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单从一方面去探查,都会一无所获,所以,要把这三方面合在一起。
                合在一起后,会发现道的表现,很久以前的情况不太明晰,近期的情况却不模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23-03-03 19:09
                回复
                  虽然不模糊,但想一件件去记录,依然不能描述,到最后,道仍然很抽象,不表现为任一实物。道的这种情况,叫无状之状,即没有形态的物体。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23-03-03 19:13
                  回复
                    这种没有实物的现象,又称为恍惚。恍惚这种现象,你想从前面去看,找不到头,想去后面尾随它,也找不到尾。
                    掌握住这个古来就有的道,来察看现今的各种现象,能推知古代社会开始时的情况。
                    以上所述就是对道的一些大体描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23-03-03 19:13
                    回复
                      对道,有深刻认识的君王:
                      古时候那些善于运用道的人,对事物最微妙之处的变化方式都十分明白,对于常人而言,他们的本领是深不可测的。正因为他们不容易被人所了解,所以,只好勉强把他们表面上的表现给描述一下:
                      快乐的样子,好象冬天步行过大河;勤于谋划,好象害怕四方邻国来侵略;恭敬的样子,好象自己是个客人;洒脱的样子,无拘无束如冰块的化开。
                      敦厚的品性好像未经雕琢,旷达的心性好像空旷的山谷,该糊涂时好象浑浊的水。
                      谁能让混乱的形势安定下来,在安静中逐渐清平?谁能让安定的形势长久的保持,从而推动社会不断生产?
                      掌握了这个道的人,任何时候都不想把事情做的过分,只因为他总是留有余地,所以能守住安定的现状,不让天下出现不利的新变化。
                      当安定的天下没有一丁点儿的不利情况,极其平稳时,就忠实地保持着这个清静的现状,静观天下形势的运行(至虚极,守静笃)。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23-03-04 03:23
                      回复
                        虽然万物都在纷纷兴起,我却只是据以观察万物的循环往复,因为,生物虽然众多,但最终都要返回各自的本源。
                        返回各自的本源,称为静,也就是进入了清静状态。进入清静状态,称为复命,是为了再次重复自己的本命。
                        万物重复自己的本命,这是常规。
                        知道常规,就是个明白人。不知道常规,就会胡作非为,就会有凶险降临。
                        知道了常规,就有包容心;有包容心,处事就公正;处事公正,就能被大家公认为王;被大家公认为王,才是符合天意的;符合天意,才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一辈子不会有危险。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23-03-04 13:43
                        回复
                          治理天下的各种依靠:
                          一,在治理天下时,依靠道才会长久,一辈子不会有危险。如果道被废弃了,就只好依靠人的仁义来维持统治。
                          二,不依靠道,而依靠个人的仁义智慧来治理天下,就会有大奸大恶的人,伪装成贤良,出现在君王身旁。
                          三,奸臣挡道,民心不稳,六亲不和以后,君王不明白问题的症结,就赶紧把孝慈这一套搬出来维护秩序。
                          四,最后,国家混乱了,又想依靠几个忠臣来维护统治。
                          评论:
                          大厦将倾,几根木棍是无济于事的。
                          以上四句,阐明弃道而行的恶果:慢慢走向灭亡。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23-03-06 10:44
                          回复
                            两种现象:
                            两种现象,比如朋友的应答与敌人的呵斥、美味的食品与恶狠的豺狼,一种是大家喜欢的,一种是大家厌恶的、畏惧的。
                            作为一个社会管理者,对于大家都畏惧的事,不能无所畏惧,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因为,那些邪恶事并没有消失。
                            所以老子说:唯之与呵,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逸乐)兮,其(邪恶)未央(尽)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23-03-08 04:17
                            回复
                              圣人总是在除恶
                              顺从与呵斥,相差多少?美丽与丑恶,相差多少?大家畏惧的,咱不能不畏惧。享乐的时候就会忘记,那邪恶还没消失。
                              大家高高兴兴的,如在享用太牢食品,又如春游登高远眺。我却单独停在这里,仔细进行观察,因为,那尚未露出苗头的邪恶,好象婴儿还未长成顽皮的孩童,连续不断的样子,似乎不知去哪里落脚。
                              众人财产上都有结余,而我却好象失去了什么。难道我的心象愚人的心一样了吗?唉,在不断产生的邪恶面前,我确实有点吃力!
                              众人都那么聪明,我好象有点糊涂;众人都明察秋毫,我好象一无所知。因为,那些小恶苗很恍惚,来回飘荡,好像没有地方停止下来。
                              众人都很有成就,只有我好象愚蠢浅陋,我和众人的追求不一样呀,我只求世上安定无灾。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晦,飘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解:
                              1,阿:同“呵”,呵斥。
                              2,荒:过度逸乐。
                              3,央:尽,完。
                              4,太牢:祭祀时,猪牛羊全备为太牢。祭祀完后,祭品会分给大家享用。
                              5,泊:停泊。
                              6,兆:苗头。
                              7,累累:联缀不绝的样子。
                              8,沌沌:昏昧无知的样子。
                              9,晦:昏暗不明。
                              10,食母:安定的环境。因为,安定的环境是衣食之源。
                              评论:
                              为什么我和众人之间总是有区别,不一样呢?最后二句明确指出了原因:原来二者的追求不一样。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8楼2023-03-08 19: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