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吧 关注:1,270,537贴子:5,264,181

回复:杨-米尔斯场论的简单科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 局域规范对称
lz花这么多楼来解释U(1),肯定是有原因的
什么叫局域对称性?比如U(1)对称性的变换,是乘一个exp(iθ)。那么U(1)局域对称性的变换,就是乘一个exp(iθ(x))
前者的θ是个常数。后者的θ(x)是一个随空间变化的函数。因为它是随空间变化的,所以起了个名字就叫局域对称。
我们为什么要讲局域对称呢?往下看


IP属地:美国52楼2022-10-10 14:10
回复
    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电荷守恒和U(1)对称性有多密切。但大家在量子力学里意识到U(1)对称性是必须的:整体乘一个相位,不影响物理量。之后人们在倒腾电子的运动方程时,觉得U(1)对称性没什么后劲,理论上没有后续进展。于是有人说了,我们要不试一试“U(1)局域对称性”。
    要知道,空间平移和时间平移对称性,虽然是假设,但是至少是有道理的,物理规律不会随着空间、时间变化。
    U(1)对称性这个假设也是合理的,因为我们的物理量最终表现都是实数,整体乘一个相同的相位,最后方程两边总会消掉的。
    但凭什么要假设U(1)局域对称性呢?乘上一个随着空间变化的相位θ(x),对应了什么重要的物理/数学意义吗???
    然而并没有什么意义,人们单纯就是想试一试。
    这一试,直接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IP属地:美国53楼2022-10-10 14:19
    回复
      我们知道,电磁学里有个重要的东西叫麦克斯韦方程组。它就和牛顿三定律一样,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定律。如果你问为什么库伦力是kQq/r^2 ?为什么电流会产生磁场? 我会从麦克斯韦方程组给你一步步推出来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但如果你问,为什么要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这个方程组是从哪来的?我只能说麦克斯韦方程本就是电磁学的前提假设,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定律,没有为什么。
      直到人们试了一下U(1)局域对称性,第一次发现原来麦克斯韦方程组居然能从这个对称性直接推出来
      一开始人们写出了电子的运动方程只能满足U(1)对称性;为了让它满足U(1)局域对称性,做了一些修改,改完之后发现和麦克斯韦方程简直一模一样。

      修改前的运动方程:

      修改后的运动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


      IP属地:美国54楼2022-10-10 14:39
      回复
        这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把麦克斯韦方程作为前提假设,只需假设U(1)局域对称性,就可以描述电磁相互作用。
        至此,人们终于意识到,我们身边的基本相互作用,居然是可以从局域对称性推出来的。不再需要假设一堆杂七杂八的“定律”,只需要找到正确的对称性,就足够描述对应的基本力了。(其实并不够)


        IP属地:美国55楼2022-10-10 14:51
        回复
          今天就更到这,下一节开始科普本帖的主题:yang-mills理论


          IP属地:美国56楼2022-10-10 14:54
          回复
            dd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57楼2022-10-10 23:06
            回复
              最近正好粒子物理导论看不太明白,帮大忙了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2-10-11 09:00
              回复
                插眼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2-10-11 10:22
                回复
                  4. 杨-米尔斯理论
                  自从意识到局域对称性可以推出基本相互作用之后,人们开始寻找其他局域对称性,从而推出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但有个尴尬的问题,其他对称性都不满足交换律。先前在修改运动方程,使其满足U(1)局域对称性的时候,修改起来很容易,因为U(1)变换是满足交换律的。什么是交换律?
                  举个例子:
                  我先对y乘一个exp(iθ(x)),再乘一个exp(iα(x))
                  得到了一个y’ = exp(iα(x))*exp(iθ(x))*y=exp(iα+iθ)y
                  我先对y乘一个exp(iα(x)),再乘一个exp(iθ(x))
                  得到了一个y’ = exp(iθ(x))*exp(iα(x))*y=exp(iθ+iα)y=exp(iα+iθ)y
                  我们发现这两个y’是一样的,不管先乘exp(iθ),还是先乘exp(iα),都一样。
                  因为exp(iα(x))*exp(iθ(x))= exp(iθ(x))*exp(iα(x)),两个数相乘是有乘法交换律的。所以我们说任意两个U(1)变换,都是满足交换律的。


                  IP属地:美国62楼2022-10-11 10:55
                  回复
                    但不是所有的对称变换,都满足交换律。
                    比如下图中的三维旋转:
                    第一行是先向左转90,再向下转90
                    第二行是先向下转90,再向左转90


                    IP属地:美国63楼2022-10-11 11:02
                    收起回复
                      可能有人会问了,那我们去找那些满足交换律的对称性不就好了?然而满足交换律的对称性太少了,都推不出来强、弱相互作用。总之,这些不满足交换律的对称性,困扰了物理学家们很长时间,不知道怎么修改运动方程,才能让它满足这些非交换的局域对称性(太菜了)。
                      直到后来,杨和米尔斯找到了修改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不止针对某一种对称性,而是针对所有种类的对称性。相当于完善了这个----“从局域对称性推导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于是,人们把这个理论起了个名字,叫“杨-米尔斯理论”。当然,杨-米尔斯理论还有很多其他名字:规范场论,杨-米尔斯场论,等等。
                      这个突破让人们可以写出满足任意对称性的运动方程。然后我们再去做实验,来对比哪个方程是符合实验的,从而确定符合实验的那个方程所满足的局域对称性。然后物理学就统一啦


                      IP属地:美国64楼2022-10-11 11:23
                      回复
                        杨米尔斯理论其实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相互作用的传播子质量必须为0。如果不为0,运动方程就必然不满足局域对称性。
                        我们知道,四大基本相互作用,每一种相互作用都需要传播子。比如电磁相互作用是由光子传递,弱相互作用由W、Z玻色子传递。其中光子质量为0,符合规范场论。但实验发现W、Z玻色子都是有质量的。这个问题杨当时也答不上来,并且在演讲的时候被泡利一顿质问,下不来台
                        所以当时1950+的时候,人们觉得规范场论不太行,解释不了相互作用。
                        直到10年后,有人提出了“对称性破缺”,重新拯救了杨米尔斯理论。


                        IP属地:美国65楼2022-10-11 11:42
                        回复
                          “对称性破缺”就不讲了,没法科普。
                          总之,杨米尔斯理论+对称性破缺 合体进化之后,已经可以描述质量不为0的传播子了。
                          再之后,人们找到了电磁、弱、强,三种力所对应的对称性:
                          U(1)xSU(2)xSU(3)
                          而满足上方对称性的那个运动方程,我们叫“标准模型”


                          IP属地:美国66楼2022-10-11 12:03
                          收起回复
                            给大家看看标准模型长啥样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67楼2022-10-11 12:13
                            收起回复
                              到这里应该算是完结了,过两天选吧主的时候希望大🔥可以支持一下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68楼2022-10-11 12: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