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徐州吧 关注:21贴子:1,186

回复:枣庄市出土文物一览(自北辛文化至炎黄.夏商周.春秋战国之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枣庄市小邾国号称东方君子之国,是纪念左丘明,墨子,鲁班三君子。小邾国“邾娄文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的显学文化与墨子的墨家学说都起源于这里,孔子母亲颜氏也来自小邾国。小邾国人编著了炎黄至夏商周春秋之前的历史史实,比如;颜友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国史鼻祖左丘明的《左传》《国语》《世本》。孔子的《春秋》《诗经》《尚书》。墨子的《墨攻》。枣庄兰陵荀子的《荀子》。注;孔子的春秋一书来源于小邾国春秋(后期失传,被灭迹)。考古学家,李世学家一致认定:左丘明不撰《左传》孔子不撰《春秋》春秋之前的历史还是一片空白。汉朝第六位皇帝汉景帝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已经晚于枣庄人的古籍上千年(里面真实度已经大打折扣)。小邾国是中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苦苦寻找上千年的古国,自唐朝的史官就开始寻找小邾国,直至2002年才在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发掘出来,众多带铭文的青铜器震惊了世人,震惊了考古界与史学界,世界各地的颜姓,倪姓人家纷纷前来认祖归宗。为什么历代学者都在寻找小邾国?因为小邾国是书写炎黄至夏商周春秋之前历史的始祖,能证明炎黄至夏商周历史的真实性,小邾国的文化价值巨大,国不在大小,小邾国的厉害之处是笔杆子。
小邾国被盗文物流落世界各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安徽博物馆...等。


IP属地:山东31楼2022-09-12 11:04
收起回复
    枣庄市小邾国号称东方君子之国,主要是纪念左丘明,墨子,鲁班三君子。
    小邾国“邾娄文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的显学文化与墨子的墨家学说都起源于这里,孔子先祖是枣庄的殷微子,母亲是小邾国颜氏后裔。小邾国人编著了本地区方国的演化过程,自伏羲女娲炎黄至夏商周春秋之前的历史史实,比如中国最古老的古书,颜友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国史鼻祖左丘明的《左传》《国语》《世本》。孔子的《春秋》《诗经》《尚书》。墨子的《墨攻》。枣庄兰陵令荀子的《荀子》等。注;孔子的春秋一书来源于小邾国春秋(后期失传,被灭迹)。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一致认定:左丘明不撰《左传》孔子不撰《春秋》春秋之前的历史还是一片空白。汉朝第六位皇帝汉景帝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已经晚于枣庄人的古籍上千年(里面真实度已经大打折扣)。小邾国是中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苦苦寻找上千年的古国,自唐朝起历代史官就开始寻找小邾国,直至2002年才在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发掘出来,出土众多带铭文的青铜器震惊了世人,震惊了考古界与史学界,世界各地的颜姓,倪姓人家纷纷前来认祖归宗。为什么历代学者都在寻找小邾国呢?因为小邾国是书写炎黄至夏商周春秋之前历史的鼻祖,能证明炎黄至夏商周历史的真实性,小邾国的文化价值巨大,国不在大小,小邾国的厉害之处是笔杆子,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贡献之大无与伦比。
    小邾国被盗文物流落世界各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安徽博物馆...等。2003年,山东和安徽两地警方联合侦破墓地盗窃案,收缴部分被盗铜器,现藏安徽省博物馆。这些文物现分别藏于枣庄市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和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行三处。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又从澳门购回一批盗自小邾墓地的铜器;还有一部分铜器至今下落不明。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枣庄东江发掘一处春秋时期墓地,共发掘墓葬六座,根据出土铜器铭文,可确定该墓地为春秋前期小邾(郳)墓地。六座墓中,两座保存较好,其余四座惨遭盗掘。2003年,山东和安徽两地警方联合侦破墓地盗窃案,收缴部分被盗铜器,现藏安徽省博物馆;另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又从澳门购回一批盗自小邾墓地的铜器;还有一部分铜器至今下落不明。《小邾国遗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属于图录性质,以照片形式公布了东江墓地出土文物精品(主要是青铜器)的资料。这些文物现分别藏于枣庄市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和中贸圣佳国际拍卖行三处,将它们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小邾国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分三编“小邾国简史”、“小邾国史料”和“小邾国研究”,其中第三编汇集了多位学者关于小邾文化研究的论文,其中以王恩田、李零和林澐等三位国内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最有价值,林先生的同篇论文最近还发表于新出版的《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中。(李学勤先生对小邾墓地和出土铜器也有自己的认识,并在清华大学课堂上讲过,不知成果何时发表。)小邾墓地的发现,是近年来东周考古的重大收获,《小邾国遗珍》等两书的出版和东江墓地考古资料的公布,必将促进相关研究的开展,相信会有更多的成果问世,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IP属地:山东37楼2022-09-12 13:36
    回复











      IP属地:山东39楼2022-09-12 14:56
      回复
        枣庄市薛国大韩墓地被盗文物一览。号称中国最大的“被盗文物第一案”。







        IP属地:山东40楼2022-09-12 15:01
        回复
          枣庄市薛国大韩墓地被盗文物一览。号称中国“文物被盗第一大案”。
          下图为追缴回来的春秋战国文物。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2-09-12 18:50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2-09-12 18:50
            回复
              枣庄境内出土商周文物。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2-09-12 19:55
              回复
                距今5000年左右的枣庄市红土埠遗址出土文物(女娲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2-09-13 07:46
                回复
                  距今5000年左右的枣庄市建新遗址(伏里遗址)出土文物。
                  伏羲故里(伏羲冢)伏羲 女娲在此制造土陶,伏里土陶驰名世界,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以及海外都有收藏,伏里土陶曾荣获国际大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2-09-13 07:54
                  回复
                    枣庄市“市中区”渴口出土文物(灰陶鼎)证明枣庄“市中区”在上古时期也有方国存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2-09-13 07:58
                    回复
                      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出土文物。西集镇是大彭国(暨国)所在地,也是吾昆国与鬼方国以及小邾国所在地(在历史长河中名字多有变化)。自小邾国贵族墓地出土众多带铭文青铜器以后,史籍中记载的夏商古国吾昆国,鬼方国在小邾国青铜器上都有文字记载,揭开了神秘的吾昆国与鬼方国面纱,中央电视10台,探秘节目有介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2-09-13 08:12
                      回复
                        郑平:枣庄市薛河支流小魏河畔出土商朝时期的已经存在的“杞伯鼎”,证明这些商朝方国与商都薛国的密切关系。
                        鼎内壁有铭文21字:“柏白(伯)每匕乍蔻(邾)姆(曹)宝鼎,其万年眉寿,子子孙永宝用享”。鼎通高26.5厘米、口径27厘米,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被定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郭沫若先生认为铭文中“每匕”即杞国的第四代国君谋娶公,鼎是与当时小邾国永世友好而铸。据清乾隆间史学家顾梗高辑《春秋大事表》载:“小邾国,曹姓,国于今山东兖州府滕县东六里有古郳城。”与此鼎出土地点相印证。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国君有20位,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杞伯鼎铭文
                        杞国是小国,史书罕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270 多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河南人认为杞国在河南杞县(碰瓷)至今没有发现任何与杞国相关的文物。杞国实乃在枣庄周边区域 ,史书上说与缯国为邻(有说在新泰),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论语·八佾》)历史上还流传着一些和杞国有关的故事,《列子·天瑞》中所说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该成语虽说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甲骨文中的“杞侯”字样
                        (《甲骨文合集》编号13890)
                        目前为止,发现的杞国存在的考古证据不多。共计有六块殷墟甲骨文提到了杞侯或杞地,可作为商代杞国存在的证据。而在杞县尚未找到杞国遗存,县城中曾有后人建的东娄公庙,祭祀杞国开国君主东娄公(即东楼公),但该建筑在1949年后也已被拆毁。在新泰,清朝的道光和光绪年间曾出土过一批杞伯每匕所做的青铜器,2002年新泰周家庄又发现了杞国的贵族墓葬群,证实新泰曾是杞国所在地。另外,1962年,武汉市文物商店曾收购到一件杞伯每匕的簋(武汉是楚国都城,而楚国先祖是黄帝后裔陆终第六子季连,与枣庄地区的几个方国都是亲兄弟,楚国先祖曾在枣庄黄丘守护黄帝陵后南迁建立楚国)。




                        IP属地:山东52楼2022-09-13 08:54
                        回复
                          枣庄市峄城区徐楼东周宋国贵族墓地出土众多宋国青铜重器,青铜器铭文注明是殷天唐(汤)出土文物与古籍记载的宋国是殷商后裔完全吻合(说明枣庄境内就是殷商驻地)。殷微子是殷纣王的同胞兄弟,宋国始祖,孔子先祖,死后葬于微山岛(枣庄市政府南10公里)现在微山岛每年都开殷商大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2-09-13 16:27
                          回复
                            枣庄市(滕州)博物馆以商周青铜器展览为主(注:枣庄新博物馆在新城即将开馆),枣庄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全国各地博物馆都有珍藏,夏商周都城在枣庄市境内具有不可辩驳的证据。
                            下图为滕州博物馆展出的大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器数量与年代全国第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22-10-24 23:48
                            回复
                              枣庄市(滕州)博物馆以商周青铜器展览为主(注:枣庄新博物馆在新城即将开馆),枣庄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全国各地博物馆都有珍藏,夏商周都城在枣庄市境内具有不可辩驳的证据。
                              下图为滕州博物馆展出的大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器数量与年代全国第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7楼2022-10-24 2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