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对中山王是否也一样呢?
中山王虽然对韦睿的动向想要有所对应;而淮河下游梁军的攻势续出的战报不断,这些则是发生于漫长国境线的东部。中山王指示了邢峦和杨大眼,两将互相协调将敌人赶回淮河南岸。
邢峦和杨大眼两人可能会互相协调吗?可能的!两人在私下并没有交往,而就算没有想要交往,在公务之上也是不能够做出愚昧的决定的!
梁的将军蓝怀恭也算是不幸,他所布阵的土地名为睢口,是睢水这条河有一个大弯,后世成了冲积平野。在这儿布阵,当然是不管往哪个方向行动都非常地快速,但也相当地容易为敌人所攻击。而相对于这儿的一万梁军,魏军合计七万。
一击之下梁军便已溃散。
蓝怀恭的马匹进入了睢水之上,意图渡川之后重新整备部队,然而杨大眼却踏着水花一路追上来,在河流的中间以战斧一击将之斩首了。
失去指挥官的梁军,打算边战边退往西边与韦睿的军队合流,邢峦虽一度将之包围,但却故意留了一角让梁军退却,再从后方加以执拗地攻击。就这样,且战且走的梁军不断地减少,最后在淮北的野外几乎全灭,能够成功地脱逃而与韦睿的军队会合的,根本不满五十人。
即使胜利了,杨大眼也没有单纯地喜悦。邢峦也不喜欢用兵,之所以未让梁军投降而予之全灭,主要是为了提高士气用的。
睢水一带的防守在交给了邢峦之后,杨大眼率领了铁骑往东急行,驱散了梁之徐州刺史王伯敖的军队取得五千首级,王伯敖本人也只能乘上小舟勉强逃出。
接着又溃灭了振威将军宋黑的军队。在淮河的北岸,水洗马蹄的河原之上,杨大眼与宋黑的兵刃相交。
已不知是第几回的光景,又是在一个回合之中,宋黑的首级就离开了身体而去,在淮河的水面上随着血雨一同降落。至于其身体,则在回转了半圈之后从马上落下,倒在夏草之中。
“杨大眼来了!”
悲鸣成为暴风长驱入梁军阵营,既然指挥官已经不在了,梁军的将兵当然也开始四处奔逃,快速而且四面八方,魏军则有组织地加以追击。杨大眼并不喜欢将兵力无秩序地分散,在命宇文福重整军队之后,再度展开了进击。从淮河的北岸往东前进,有座宿预城,前几天才由梁军的张惠绍所占据,捕虏了守将马成龙。
当杨大眼来到宿预城时,梁军已经弃城,分乘军船逃到淮河之上。在不战夺回宿预城之后,杨大眼继续东进,一直到达海边。三日间连着陷落了五座城,真是无敌的进击。
另一方面,韦睿避开了与杨大眼的遭遇,顺着淝水前进直指合肥。
“淝水呀!真是值得庆幸啊!”
韦睿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淝水就是在距当时一百二十年前,谢玄指挥的东晋军八万大破符坚所率的前秦军百万的古战场。当中华帝国南北分裂的时候,此地就常是一决雌雄的战场。
“东边就让杨大眼去乱闯吧!只要合肥到手,就算失去了十个城池,那也不过只是像找回的零钱一样的!”
合肥是自古以来易守难攻的名城,从地图上看来,只是个在平野之上的平凡城市,但它依着周围四百里的广大巢湖,在水田和湿地之间有无数的河川和水路,根本就是一个天然的水上要塞。这个淮河中流地区的水陆要冲,目前是由魏的杜元伦将军守城,如果梁军能够夺得此处的话,就等于是开了一条通往洛阳的道路。
当来到了可见合肥城影的所在之后,韦睿终于能够实行他暗藏了十年之久的大计划,就是以土木工程来控制水路,以进行对合肥水攻的计划。然而,没过多久……
“目前有魏军三方面向我军集中,带队者是杨灵胤,为数五万,是否要暂时先撤退回淮河南岸呢?”
侦察回来的军监——裴灵佑连呼吸都来不及整理就报告了自己的意见,而韦放和王超亦表赞同。
“不可以!”老将回答道。
“一旦我方撤退的话,会立刻遭到魏军的追击,一直追到河岸的话,我方连逃的地方都没有。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堤防上防守,以取得有利的位置!”
说完之后,韦睿就拄着竹杖缓缓地登上了堤防,在微风拂动的柳树下坐了下来。
“老生就坐在这儿不动了!反正如预定的,援军很快就会来了。”
韦睿的态势带给了梁军无比的勇气。而杀到的五万魏军,为了夺取堤防而展开了全面的攻击。在箭矢飞射、刀枪激突。人马叫嚣、鲜血与尘埃共舞之中,两军的战斗持续了半日。韦睿所领的梁军虽只有两万不到,却与敌人成了互角之态势,一点也不见后退。
“少数的梁军竟然如此执拗地抗战,必定是援军就在附近!若真是如此的话,正面之敌不足惧,怕的是后背遭遮断……”
在攻势持续之下,本来具兵力差优势的魏军本应胜利的,可是杨灵胤因不安而一度命全军后退。利用这个空档,梁军立刻重筑了阵地,休息了一下之后重新展开迎击的态势。
杨灵胤在左右和后背三方均放出了斥候,探寻梁之援军是否接近的情报。然而回报的斥候报告都一致,说地上根本不见梁军的踪影。
“那么是我多虑了!就一击使梁军溃灭,取得韦睿的首级吧!”
在杨灵胤的号令之下,魏军挺着刀枪突进,正当来到梁军阵前之际,突然见到了堤防上林立的数千支军旗。数万的梁兵随即涌出,将魏军从堤防上驱赶了下去。
魏之斥候的报告并没有错,张惠绍所率的梁之大军,并不是在地上,而是从水上到达战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