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吧 关注:78,690贴子:1,848,208

回复:侏罗纪的巨型上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补充一点冯氏上龙136的信息:
Knutsen的回归公式的本质是通过颈椎的宽度来反推头长,不算那2节带星号的,136保留的颈椎比135保留的颈椎粗22.5%左右,这就意味着136的脑袋比135的大这么多。至于这个方法的不可行性,楼上已经详细说明了,这里再补充一个例子。拿两只差不多大的海鳗龙,R 2421和R 2428,不算寰椎枢椎、肩椎、荐椎、尾椎,这里的两个个体都有前中后段颈椎和背椎的数据,平均下来,2428比2421长3%左右,却宽了16%+


就目前这方面被研究过的薄板龙类来说,幼年个体的颈椎在比例上要比成年个体的粗(可以理解成因为要长个子,所以生长的时候颈椎拉长了),这里的2428是个未成年的大个体,确实符合这一规律。但是老年的个体也有颈椎增粗的趋势,136属于是后一种的情况。性别差异同样也会影响椎骨宽度。


IP属地:陕西71楼2022-08-12 19:42
回复
    至于吧里之前使用的“136比135大10%”这个版本,我个人觉得这里面有个逻辑问题,这里的135的数据是来源于拼凑法,得出跟凯氏正模一个大小,按颈椎宽度回归公式来的话,却是1.5m+的BSL;136的2040mm的BSL,则来自于颈椎宽度回归公式,拼凑法拼出来的结果却是跟凯氏正模一样大。取用2040,就是承认了回归公式的成立;对于135取1850而不用1.5m+,是对回归公式的否定。所以这两个数据实际上是矛盾的。按同样标准和方法来处理的话,一个是136比135大22.5%,另一个是135和136几乎等大,显然后者更靠谱。


    IP属地:陕西72楼2022-08-12 19:51
    回复
      已经在基础模型的问题上停留得够久了,可以进入正题了。我们已经在重建的路上走了太远,但是不要忘了本贴的初衷是复兴


      IP属地:陕西73楼2022-08-12 20:41
      收起回复
        这里需要提醒读者,本贴的内容都是带有探讨性质的,某个计算出的结果很可能在后续的楼层里被否定掉。举例而言,我今晚意识到,先前在建立模型计算体积的时候自己没有考虑髂骨的倾角问题,现在回想,也许这种方案可能行不通,得换一个方法进行重建。在商讨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前,下面的楼层暂时只给出体长。


        IP属地:陕西74楼2022-08-12 23:43
        收起回复
          耳齿提议按照时代来罗列巨型上龙,本贴就从海猎龙类最早出现的卡洛夫期开始统计。在此之前,先来解决滑齿龙大小的问题。
          长期以来,滑齿龙的头身比的参考标准是Noe等人在2003年论文里提出的skull length/TL=5.19,Noe等人使用的是德国博物馆的滑齿龙装架,但是没有给这个装架的全貌图。
          Anna Krahl给我发了严格的右视图,不难看出,这个滑齿龙装架存在巨大的问题,尾巴短了,腹腔也过大了。


          IP属地:陕西75楼2022-08-13 00:04
          回复
            按照Linder 1913对这个装架的描述,这个装架的个体总共保存了15节颈椎,3节肩椎,21节背椎和13节尾椎。但是现在这个装架数出来却是22+3+23的presacral 分布,我个人的猜测是在1913年至今的某个时间,博物馆的人员依据最完整的残暴滑齿龙NHMUK R 3536重修了这个装架。比较遗憾的是,Linder提出大部分的原化石椎骨都被压得严重扭曲,导致无法测量。所以我这里选择通过从图上测量的方法来计算体长,并对尾巴长度进行修正。装架从头到尾的直线全长是4.88m。

            Linder 1913记载的BSL是920mm(而不是Noe et al, 2003的940mm),沿着脊柱背面的测量结果是BSL=920mm,颈椎全长1090mm,肩椎全长183mm,背椎全长1703mm。按照之前说的泥泳龙的比例,修成sacral+caudal的长度为1749mm。最终TL=5645mm


            IP属地:陕西76楼2022-08-13 00:23
            回复
              代入残暴滑齿龙3536进去算的话,1265的BSL,得到7762mm,六米六升级成七米八了


              IP属地:陕西77楼2022-08-13 00:26
              回复
                一直有个疑问,上龙体型达到什么级别能称为大型或者巨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22-08-13 01:03
                收起回复
                  这具上龙化石,现在应该是没法达到12米了,但2.7米的巨头还是实打实的,硬件爆炸。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22-08-13 09:26
                  收起回复
                    再发一个版本的重建和体积计算结果,这次换一个方法来确定体腔高度,看那些腹肋保存完好的蛇颈龙,它们的腹肋高度大约和肋骨高度相同,这里就按照这种方法来复原。图里的分别是海鳗龙、泰特泳龙、隐锁龙和深渊龙的体腔重建。


                    IP属地:陕西82楼2022-08-13 21:14
                    收起回复
                      我发现之前用的上龙体腔截面,也就是2009年Lepage等人提供的那个,椎骨的大小和神经棘严重超大了。因此这次我按照这张图上保存的比较好的神经棘和肋骨的大小比例来重建体腔。


                      IP属地:陕西83楼2022-08-13 21:17
                      回复
                        重建出来的结果大约是这样的,对应1640mm宽,1329mm高的骨架体腔。


                        IP属地:陕西84楼2022-08-13 21:21
                        回复

                          这样算出来的结果是12.1452立方米


                          IP属地:陕西85楼2022-08-13 21:23
                          回复
                            1967年,Newman和Tarlo在一篇短文里提及了来自卡洛夫期牛津粘土组的一只巨型上龙,因发现的地点它被称作The Stewartby Pliosaur,现在作为编号PV 8322的藏品待在NHMUK。DHO在他的贴子里已经详细介绍过了这个个体,这里就直接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一个复原方向是把它跟同时期的滑齿龙比较,图宾根博物馆里的滑齿龙装架,按照Linder的描述,没保存完好的肢体,但是看Linder给的复原,应该是和泥泳龙类似的长鳍,股骨长度520mm,算下来全长1413mm

                            Stewartby的右鳍肢全长2286mm,按滑齿龙的比例,这个个体的体长算出来是9133mm


                            IP属地:陕西86楼2022-08-13 23:47
                            回复
                              不过,不能只看贼挨打,不看贼吃肉。如果8322是短鳍上龙,那实际体型要大的多。回头再看Newman和Tarlo的描述,两鳍展开,之间的距离是21英尺,也就是6400.8mm,一只鳍长2286mm,这里委屈一下它,假设两个鳍之间展开成了180°,从耻骨前端到acetabulum体腔的宽度没变,那躯干这个位置的宽度是1829mm。这个大小是什么概念呢,楼上建立的上龙属模型,肋笼最宽的地方才1640mm。如果是对上龙属躯干的直接放大的话,对应的肢体间距离是3089mm,按上龙算全长是10837mm,按滑齿龙算全长是9565mm(滑齿龙装架的肢体距是1823mm)。如果靠1829/1640的结果得出8322比35990的肋骨大11.52%左右,得出985mm的肋骨弦长,代入肋骨公式得到肢体距3143mm,按上龙是11027mm,按滑齿龙是9732mm。McHenry诚不期我,9-11m的范围确实能囊括不少可能的情况了,虽然在算体腔的时候委屈了这个个体不少,几乎是当作会劈叉的水桶来处理的


                              IP属地:陕西87楼2022-08-14 01: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