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81,577贴子:16,764,082

回复:生活,细微与关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什么都没有,只有意愿是自己的。
承认这点,空虚、恐慌感涌上来,要填补、要抓取、必须去创造的冲力出现,推着你向前扑。
好极了,若不是这般绝望,你行动的必要性不会这么绝对,想成为强者的激情没有这般充沛。你成功扩展生活的前景因此鲜明。
你就不会失败,被当头敲一棒?当然可能,但你明白自己的起点,与那个绝望相连的冷静还在不远处。你能够接纳不幸。
此刻你能依赖的只有主动性,最简单、最纯粹的存在。现在你只能重返那句话——除了意愿我什么都没有,把那鲜活劲儿找回来。
以后,你要一遍遍重复这经历。它是生存的前提,就是活着的全部。


IP属地:贵州443楼2022-11-06 10:27
回复
    说这句话,一直说,并非是显示自己的贫瘠或如何弱势。这有重要意义——保持自己的初心。
    初心就是生活的出发点,你就不断从一无所有重新出发,这不简单。
    站在这点,沿任何方向、什么路径走都没问题;怎样的步法都不产生矛盾;走得好坏后面再说;后来经历了什么都不必见怪;你闯出怎样的成果都行。所有的这些不确定都被接纳,任何外在的、僵化的评判都被蔑视。你体会到真正的、圆满的自由。
    若不是足够清醒,一直退到这句话的绝境,这些都不复存在。哪怕你很谨慎,允许自己有一点点保留,刚才说的圆满就要受损。你于心不忍。
    人当然没法始终自由,但一次次回到这个断言,警钟就这样长鸣。你的自由总是能在返回的路上,这就不错。
    啥都没有,只剩下自己的意愿。这初心常在,你心里坦然了。


    IP属地:贵州447楼2022-11-06 21:00
    回复
      生活就是这么奇妙。你刚一宣布自己一无所有,无数东西就向你跑来,拦都拦不住——
      黝黑的天色,一抹细微的亮光正出现,那是你的;
      晨风拂来,脸上的清爽属于你;
      想干什么,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某种力量过去想要而不得,今天有了一点点;
      那个难题,经过前面的努力,难度已经减小了;
      就在刚才,一直缺乏的热情、信心正在冒出来;
      过日子的鲜活劲儿,终于有了;
      前些日子还在不知所措,现在至少有了方向;
      如此等等,这个单子还能列下去,无穷无尽。
      觉得太少太轻微,看不上眼?那你就真的啥都没有了。别怪命不好,都是你这态度造成的。其实你可以做相反选择的。
      你只好盯着份量重的、亮眼的,高级的,可你没那力气,本事缺乏,运气不来。
      重要的是感受。本来稳稳在手的东西被自己抛弃。在懊恼和自责中,你成为真正的可怜虫了。


      IP属地:贵州449楼2022-11-07 12:05
      回复
        不要说你是个弱者,你只是某些能力受限的人;
        别认为你是衰弱的老者,你不过是个受限的人;
        不必说你是稚嫩的、没有阅历和磨练的年轻人,你仅仅是受限的人而已;
        何必说自己是个没法跟男人争锋的小女子,你只是某些领域受到限制罢了;
        也许你有某个身份,做事因此受限,但可以忘掉它;
        不要给自己贴上某个标签,从这个开始自己的人生。你当然不是完美的人,别人也是。人一定会因此在生活上受到限制,这点上没有谁比你更幸运。
        这样想,你跟所有的人一样,不用自卑或自傲,尽管过轻松日子。
        放眼天下,每个人都必须以此自处。想到这点,你舒服了。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451楼2022-11-07 16:56
        回复
          写作者是幸运的,他有一种使用人的生命力的独有方式,以他才善于驾驭的方式化解危难。
          由此,他的恐惧可以暂时淡化、推后、忘记了,当然,只是暂时。
          不论怎样,他能用创造性的眼光看恐惧,赋予种种色彩,找出价值来,而不像别人那样简单抵抗。这别具一格的解读安抚了他。
          生活就是撕裂。别人必须在其中挑选一方,并承受挑选失败的绝望和慌乱,彻底失去自主性。而写作者不必,他微笑着看这局面,思考它,描写它,把自己对它的独特理解表达出来。冲突越是激烈,可利用的材料越是丰富,越有助于他展示才华,获取丰硕成果。
          当人们为应对危难而焦虑和奔忙时,他在自己的文字之旅里实现超越。别人会因功利的一个成功而得到抚慰,而他的满足可以来自一个写作的灵感,一次微小的进展。他暗自为此得意,并竭力留在这里。
          人们的精神冲突、恐惧主要来自外部现实,所以总是产生对宿命、对无力掌控的绝望。而他创造和支配笔下的一切,自己的逻辑畅通。做上帝的自豪属于他。
          生活的荒谬、无意义被强加给常人,人无可奈何。他却可以避开。他尽可以给文字创造意义,余地无限。即使是荒谬,那也是他的产品,在其头脑中取得和谐。
          虽然他是一个常人,却不专心于现实的挑战,也自认为不必。写作使他心态平静,越平静就越是安于笔下,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他也就因此把本来可能的、惊恐挣扎中的或外力赋予的拯救推开,以后要拿回来就更难了。
          当然,这就逼着写作者再次扭头回去,更坚定地向前,带着不甘和不安。
          一边回头,一边朝原有方向走。分裂是写作者始终不变的姿态,就这样下去。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454楼2022-11-08 15:30
          回复
            写作者也要靠肉身而存在,前景的迷茫,他不可能无视。不必空悲叹,他用创作给出假设,作自己大胆、无拘束的解释。这权利自我界定,只授予给本人。
            当然,这解释的合理至多是近似,可能错得离谱,但他能够扭回来。使多大的劲,以怎样的方式操作,全由自己控制;结果如何,他自己评判。
            混乱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他只是模拟,所以必然是不断向前,无限反复,永无成功可言。他坦然自若,不仅视为当然,而且从中挖到更多价值,不亦乐乎。
            世间的不确定,人们通常只能去适应,而他则借机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的自由。想怎样杜撰,过程和成果怎样荒唐都无所谓。没人在乎,无人来批评,更不可能撞墙。
            话说回来,他不是活在真空中,边界意识他自然有,很多时候强于普通人。不只是避免僭越,他精巧运功,细致构思和实施,为自己在细节处的表现而得意。
            写作者是谁?因受限而尽情施展生命力,带着别人看不懂的微笑走路,他是这样的人。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455楼2022-11-08 16:18
            回复
              他读过那些伟大的作品。它们就像高高的地位上那些大金像,其灿烂形象让他痴迷,也使他自惭——没有足够的能力,不能复制其成功,唯有退后,唯有仰视。
              然而,他崇尚的只是这些吗?他把目光继续往上抬,明白了,金像自己没法辉煌,力量来自高于一切的阳光。所有的伟大在这里。
              不,他对阳光的仰望,自己这姿态才是至高无上。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展现其存在,只要能这样做就够了。
              他没法做金像,难道不能做小金人?也许地位较低,也许不够精致,甚至相貌丑陋,可金子的质地没变,也闪着源自太阳的金光,不是吗?
              尽管自己工艺较差,但可以努力改进,让小金人尽量与金像相似。自己可以把主动性发挥到极致,还有什么遗憾的?
              重要的是,安于低层次,他仍能眼光朝上。知道自己保持着最高的向往,这就足以安抚自己了。
              对了,那些伟大作品的创作者,无论其能力怎样高超,最要紧的,不就是这姿态吗?自己的向往不低于任何人。在创作的最核心之处,他与每个大师的拥有相同,这是肯定的。
              他放松了。


              IP属地:贵州456楼2022-11-09 11:38
              回复
                标签化,你习惯的生活方式。
                你反感人的某种东西,将它与某种外在特征绑定。这个特征因而成为标签,被你贴在某些人身上,以利于避开他们。
                你根据这标签对人加以区分,某些人在你心中被贬斥,而别人被尊重。这标签因而具有价值和情感意义。
                你知道跟老人亲近不一定没有情趣,年轻不见得肤浅,但你渴望有趣的性关系,不喜欢人的肤浅,所以你要固化上述关联,设立标签。
                于是,你在寻找伴侣时避开老人,想要跟人深刻交流时不靠近年轻人。
                对自己,你也需要贴标签。自己身上某种想扔掉的东西必然具有某个特征,这是你的定见,头脑的固化。每逢后者出现,你就痛苦,极力逃离,反之则安心。
                到这里,你捍卫那个价值观或情感变成了保护这个固化的存在、这标签的使用,保护由此而来的、思考和行动的简便。你对这状态的适应和依赖逐渐加深,难以挣脱,尽管对此并未自觉。
                现在你的对象是这个符号,本该有的、生机勃勃的现实不被重视,应对后者所应有的头脑清醒、灵活、创造的欲望与活跃受到冷遇,精神自由受损了。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457楼2022-11-09 16:21
                回复
                  什么都是受限的,这是你给世间万物的标签,谁都不例外。
                  每个对象,你就根据其限制识别它;凭借这个你明确跟它的关系和相处方式;关于它的信念和情感都基于其限制。
                  一个东西,你看到的只是这些,没有别的,所以你除了对其所受限制的思考和作为,没有别的,一切从此出发。
                  某件事上你迷惘,就照此信念去做好了。它给你明确。
                  你是个弱者,不用担心。这样去活不费力,你能从中体会到力量感,找到变强的方式。
                  遭遇不幸,你专注于自己在其中受到的限制,设法突破。你得救了。
                  你是个不安的人,只要愿意照这样面对一切,对心灵的侵扰会远去,安稳属于你。
                  被内在分裂所苦,有这信念就好了。它是单纯的、一以贯之的。你从这里取得和谐。
                  在万物受限的理念之上,你建立对自我、对生活的认知;借此取得囊括一切的活法;所有不良的心态都有希望消解。不论如何倒霉,你有望得救了。


                  IP属地:贵州459楼2022-11-10 11:13
                  回复
                    生活不顺,你可以专注于限制,通过突破它而自救。要是你过得好,还需要这样的活法吗?
                    世事无常,你的幸运往往保不住,也许就在转瞬间失去。即使不是这样,你也是受限的。值得骄傲的就是该警惕的,最得意之处就是最大的制约。所以突破限制仍是你时时刻刻的核心任务,努力践行这点还是最高价值,照此方式生活仍然是明智的。
                    如此,无论你此刻是顺境还是逆境,生存的前景怎样,关于受限的理念给了你统揽全局的、一以贯之的、明确可行的指导。
                    人真正的悲哀是什么?没法使用自己的生命力。只要能使用你就舒服。有时只是看到了方向,把注意力投过去,人就能得到安抚。现在你看到了——打破所有限制,就做这个。你可以从容不迫,潇洒而行了。


                    IP属地:贵州461楼2022-11-10 12:34
                    回复
                      他遇到她了,热烈的追逐开始。
                      她有个标签,而他有另一个。按常识,这样的两人从来都没缘分。他是无权在她身上释放本性,做个酣畅的自己的。
                      他要向这存在发起挑战,图的就是这个。面对如此的符号,他必须奋起。
                      他不得不把自己的标签藏起来。需要的不是藏得好,而是争得发起攻击的理由,不断重来的机会。
                      欲望自然会支配他,但他总是付出更多,尽量多。没有平等交换,也无需如此。获得后自己更有动力,更不受拦阻,仅此而已。
                      每次行动都受羁绊,他告诫自己,她必须要如此彰显自己的意志,他只能一次次尝试逾越。他把这视为登山,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脚力。
                      她看出了这点,更用力捂住袋子。他要自己更有耐心,同时拿出更多。这是对他的战斗能力是否无限的考验,必须通过。
                      她一回回允诺,但总是失信。在越来越长的等待中,他看到了自己的韧性不断增长。这是他这样的人的荣耀,送给自己的。
                      每一次拖延他都借机勉励自己,别浪费了让荣耀越来越多的机会。在苦涩的感觉中,他从不放弃。
                      她也会收敛,偶尔守信。这是又一个过程的开始,一切都要反复,她能要更多,他也是。他在不满足中满足,又在满足中迎接不满足。自己必须无止境地做一条衔尾蛇,他明白,乐于如此。


                      IP属地:贵州463楼2022-11-10 17:57
                      回复
                        所有的衰都是心衰——心灵的衰败。
                        没有了内心的灵动,对生活失去兴致,能得到的就在手边,却提不起劲来。这是最糟糕的。
                        当然有客观的——肉身的退化,机能的损失不由人,但心衰会使之加剧,速度更快。你本来可以避免的。
                        若不是,如果心灵活跃,物质的损失有可能减轻或放缓。就算不是,危难的呈现也会受影响——不那么尖锐,压迫感小些,跟自己的相撞不那么狠。
                        自己所有的不幸,你都可以是参与者,实际上肯定是——或加入良性的成分,或用心衰陪着,把自己更深地沉下去,踩下去。
                        有强劲的心,不必指望实际效果,就想着活起来,不僵化,不憋屈,一股生机围绕着自己,够了。
                        一旦倒霉,能求的不就是这个吗?


                        IP属地:贵州464楼2022-11-11 08:57
                        回复
                          远离心衰,让自己活跃起来,后面还有故事,不那么好的。
                          一旦做得好,就有回报,你就不希望它离开,往往连短暂的都不行。
                          你的活跃不建立在回报上,越是纯粹越好。然而越纯就容易带来不纯,人被裹挟,不由自主。
                          这样一来你就明里暗里盼着,还能松弛下来,活力还会有吗?也许比先前更糟。
                          过去你心衰,别人表现不佳,可能就因为这个。宁肯过得糟,也不愿空高兴,被耍弄一番。
                          生活就是这样吊诡——或鬼混或好好活,由你选。选好了就得照做下去,你很难抗得住,没法留一手,不能打折。所以放弃、躺平的人不少。
                          就这么衰败下去?你说了算。


                          IP属地:贵州465楼2022-11-11 09:32
                          回复
                            有一种活跃很重要——你的善变。
                            每个时刻都是你某种改变的前一刻,对此你有准备,乐于接受;
                            每个场合可能都蕴含改变的必要。不论是哪个方面,具体到何处,你都灵活以对。
                            任何你进行的改变都需要活力,都证明其存在,不论是哪一种。
                            那树上的鸟儿,它蹦蹦跳跳,不断变换位置和体态。它用这自由的变化向你显示其活泼。你受到触动,也能向自己作同样展示。
                            特别是,当你从某种不舍、执着中走出来,挣脱了某个持续已久的习惯,不变的理由十足却被你放下时,这展示尤为鲜明、动人。
                            当你抵触变化时,往往在得失胜败上着眼,没想到丢掉了自己的鲜活,以及为此而自豪的机会。也许避开了某种损失,却得不偿失。那个东西越有根据不放手,这结论就越确切。
                            不仅如此,你的损失还会继续,有无限扩张的可能。你正在把自己往这方向推。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466楼2022-11-11 10:55
                            回复
                              不管做什么,一个量化指标很有意义。
                              有了它,你就多了一个追逐——除了完成这件事,你要促使自己在量化进程中始终保持恰当姿态,不可脱轨,同时保持向指标完成前进。这意识一直鲜明,支撑着你。比起不这样,你的生命力有了添加。
                              若没有它,你做好这件事所需的这添加就丧失了。也许成功就差这一点,它是把失败压垮的一根稻草。做事时你有些懒散,有个指标的约束紧张起来了。也许会分心,就因为没这束缚,一直聚不拢来。这些都是本可以免去的遗憾。
                              这个量该是多少,通常你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不必很高。即使很低,你也保持对不出轨的尊重,自始至终认真。经常这样,生活大不同。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467楼2022-11-11 1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