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吧 关注:61,019贴子:1,284,110

回复:【丕叡甄郭】从《甲午诏》说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皇后、贵嫔、夫人位辨析:
除了皇后,来看其他妃嫔的情况【太和中始复命夫人,登其位於淑妃之上。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因为【太和中始复命夫人】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后妃十二等爵是从太和期间【复命夫人】之后才确立的,又因为【李、阴贵人并爱幸】、【李贵人生赞哀王协】进而认为曹丕一度取消了“夫人”这一后妃职位。
事实上《三国志 后妃传 序》没有出现的是“贵人”这个职位,原因可能是陈寿疏漏了。也可能贵人本身是自汉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职位,所以,在此基础上记载了增加的【文帝【增】贵嫔、淑媛、脩容、顺成、良人。明帝【增】淑妃、昭华、脩仪】,虽没有直书“贵人”,但默认其存在。所以,从曹操、曹丕到曹叡,确立的后妃职位曾有十三个,而十三个之中没有记载“贵人”这一职位。后来曹叡取消了曹丕设置的【顺成官】这个职位,则所设置的职位除皇后之外是十二个,对应十二等爵。但实际上在《后妃传》开篇记载的爵位仅有十个。按《明帝纪》引《魏略》【诸才人以次序处其中,贵人夫人以上,转南附焉】推测,漏掉的另外两个可能是贵人、才人两个后宫职位。
其次【太和中始复命夫人,登其位於淑妃之上】大概由于断句的原因,造成解读的失误。从曹操所设立的【有夫人,有昭仪,有婕妤,有容华,有美人】看,昭仪、婕妤、容华、美人在此后均存在,说明曹丕并没有省去,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另外五个。所以,并不是说明帝太和中又增加了“夫人”而是“再次任命夫人在淑妃之上”是位次的调整,不是删了职位又重制。
因此【贵嫔、夫人,位次皇后】这是对截止明帝时期的后宫比拟爵位的总结,而在明帝之前位次皇后的只有贵嫔一个。“贵嫔”在爵位上与皇后等同【爵无所视】。皇后、贵嫔在曹丕设置之初类似后来的所谓“平妻”(当然汉魏晋没有平妻的说法,仅用来便于理解)曹丕为什么要这么设立呢?如果真心想册立郭氏为皇后,他完全可以做到,以【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为理由即可,大可不必设置一个全新的职位,且将其在爵位上与皇后并列,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曹丕想尊宠郭氏,但最高只能给到与皇后一样爵无所视的“贵嫔”。
无论他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心态,可以推测甄后活着时曹丕能给到郭后最高的位置就是爵位与皇后相同无所视的“贵嫔”。
第三,又因为【太子即王位,后为夫人,及践阼,为贵嫔。 】这句话更加明确的描述了曹丕的真实想法。曹丕为魏王,其嫡妻应该叫“王后”,如卞太后【 二十四年,拜为王后 】曹操设置的王后之下是“夫人”(【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仪,有婕妤,有容华,有美人。】);曹丕践祚称帝,皇帝嫡妻应该叫“皇后”,而郭后此时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嫔。也就是说从曹丕为魏王、初称帝,在他心里最初的想法,能给到郭氏都是仅次于嫡妻“王后”、“皇后”的“夫人”、“贵嫔”。
由此可见,一开始他并没有考虑过以郭氏为王后或皇后,虽然按史载郭后获得很多荣宠,但只能止步于仅次于嫡妻的职位。换而言之,黄初三年九月庚子,郭后被立为皇后实则是不得已,或者再说简单点是“顺位”而代之,但实际上她之所以能被立后并没有这么简单,或者说她之所以获宠也不仅仅因为曾助曹丕立嗣,更不可能因为爱情。
从【甲午诏】到【终制】可以看出,曹丕不仅对她没有什么爱,反而在处处设防。对于曹丕而言,她大概率只是个可悲的工具人,用完即弃,没有太后的实权,没有皇后的合葬或独立营陵。
那么,曹丕为什么要立她为皇后呢?很简单,因为她的字。


IP属地:江苏18楼2022-06-30 22:58
收起回复
    三、谶纬对于帝权合法的重要性
    谶纬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在东汉非常盛行,有些谶语可以视为对事件发展可能性的另类表达,有些谶语实际上是前人用隐晦的方式留下的警句或暗示。用现代的眼光看叫迷信,但那时很多人都信这个,甚至将其与儒家经书并列而行的另一套系统。
    周易、谶语、符命、祥瑞、灾异、梦境、卜筮、观星望气、风角、面相等,在我们看来这种无法理解的都认为是“迷信”或“附会”。例如殷登、单飏、管辂、郭恩、朱建平、周宣、吴范、刘惇、赵达、虞翻、赵正、赵直、谯周等都各自精通一种或多种术。
    何为谶纬?谶就是预言、预示吉凶或未来的。《说文》【谶,验也。有征验之书,河洛所出书曰谶。】纬,是相对于“经”来说的,《释名·释典艺》【纬,围也。反复围绕以成经也。】合称谶纬。《谶纬叙事研究》认为谶纬兴起于西汉末年,在东汉达到了巅峰。显赫一时的谶纬之学曾被称为“内学”,汉代经学家和政治家都曾经试图借助事件的叙述来达到建构、维持其文化秩序的政治目的。
    简而言之,就是天人感应。这是董仲舒为大一统皇帝集权制度订制的以“君权神授”为核心的理论。一切都是天注定,天会启示人,人应顺天意。人会根据天的预言而行动,谶纬、术数成为很多人行动的重要参考准则。
    【从汉代到唐代,虽然学术与思想几经变革,但是就政治论述而言,总归不脱神文主义的总体架构。纬书所代表的思想传统在中古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被严重低估了。】——孙英刚《神文时代 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绪论


    IP属地:江苏19楼2022-06-30 23:02
    回复
      贴吧系统又屏蔽了谶纬、术数...........
      谶纬、术数(东吴的“黄旗紫盖”、禅国山碑)、避讳学、姓氏字等问题,我可能只在这贴说一次,虽然重要,但没有必要单独开贴。


      IP属地:江苏20楼2022-07-01 01:18
      回复
        举例看《三国志》中对于谶纬、术数等相关记载很多很多。如:
        董卓【卓言:"昔高祖都关中,十一世后中兴,更都洛阳。从光武至今复十一世,案石苞室谶,宜复还都长安。"】——谶语。这是董卓将京师从洛阳迁往长安的一个重要理由。
        牛辅、董越【魏书曰:辅恇怯失守,不能自安。常把辟兵符,以鈇锧致其旁,欲以自强。见客,先使相者相之,知有反气与不,又筮知吉凶,然后乃见之。中郎将董越来就辅,辅使筮之,得兑下离上,筮者曰:“火胜金,外谋内之卦也。”即时杀越。献帝纪云:筮人常为越所鞭,故因此以报之。】——卜筮。牛辅非常相信面相和卜筮,每个来见他的客人都要令相者先给对方看个面相。又喜欢卜筮占吉凶。董越曾经鞭打过这个卜筮者,所以卜筮者就借机诬陷董越【外谋内】导致其被杀。
        袁绍【英雄记曰:是时年号初平,绍字本初,自以为年与字合,必能克平祸乱。】——以字为祥瑞。本初(初)平,在我们看来纯属生拉硬套,但袁绍就信这个,可见当时的纬学对人们的影响有多深。
        袁术【典略曰:术以袁姓出陈,陈,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以姓所属的五行为祥瑞。又因谶语“当涂高”与自己的字(公路)相符合,而误以为是上天给自己启示。


        IP属地:江苏21楼2022-07-02 02:05
        回复
          韩馥【馥称谶云神人将在燕分。又言济阴男子王定得玉印,文曰"虞为天子"。】——谶语、玉玺视为祥瑞。
          公孙度【魏书曰:度语毅、仪:"谶书云孙登当为天子,太守姓公孙,字升济,升即登也。"】、【时襄平延里社生大石.......或谓度曰: “此汉宣帝冠石之祥, 而里名与先君同 。社主土地, 明当有土地, 而三公为辅也。 ” 度益喜。】——公孙度附会自己的姓和字与谶语合,以为是自己的祥瑞。又有人跟他说“襄平延里社”的“延”与公孙度父亲的名一样,又自以为是大吉。
          谯周【等上言:"臣闻河图、洛书,五经谶、纬,孔子所甄,验应自远。谨案洛书甄曜度曰:'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洛书宝号命曰:'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洛书录运期曰:'九侯七杰争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孝经钩命决录曰:'帝三建九会备。'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璿玑下来应之,此为异瑞。........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馀人,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徵。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刘备称帝也附会了各种谶纬之语。
          刘备吴皇后【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群下劝先主聘后......於是纳后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立为汉中王后。】——面相。看面相断吉凶是史载里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之一,如许负相薄姬、周亚夫;和熹邓皇后【又相者见后惊曰:“此成汤之法也。”】;朱建平相曹丕等等。
          何彦英【先主定益州,领牧,辟为从事祭酒。后援引图、谶,劝先主即尊号。】——以图谶劝刘备
          杨仪【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卜筮。
          魏延【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解梦。也是一种常见的预言方式。
          孙权【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两条都是面相。


          IP属地:江苏22楼2022-07-02 02:06
          回复
            虞翻【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虞翻会卜筮,筮得关羽败亡。
            综上所述,当时很多人会以这种方式认定自己该做什么、会成为什么人、未来会发生什么等等,以成就自己所为的天命或以此趋利避害。其中不乏自我附会,自我暗示。很多在如今看来是生拉硬套的说辞,但在当时就是非常具有蛊惑性,人们就爱信这个。
            曹丕代汉的谶纬、卜筮、祥瑞等的附会之文就更多了,几乎都在裴松之注里。因为,我一直强调,陈寿本质是不愿意记载太多与曹丕代汉相关的事件的,尤其是可以表达其代汉的正统性、合法性的相关谶纬、卜筮、符瑞等等的,因为从先秦、西汉、东汉古人信这个。认为这就是天人合一、五行始终,人将会如何都是天注定的,或是天预示的,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达给人。其思想在中古时代影响深远,大到国家,小到生活。从官吏到民间,绝大多数人对此深信不疑。因此,越多的天启谶纬例证,越能证明曹丕受天命代汉的合理性。魏、吴相关谶纬、术数之文多在裴注之中,而刘备称王称帝的相关符瑞则在本传中。陈寿对曹丕代汉符瑞等避而不记载、尽可能少记载,恰恰能反应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立场。
            列举几条预示曹丕的符瑞:
            【魏书曰: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望气。
            【魏略曰:太祖不时立太子,太子自疑。是时有高元吕者,善相人,乃呼问之,对曰:“其贵乃不可言。”】——看相。
            【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此何祥也?”飏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天事恒象,此其应也。”内黄殷登默而记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飏之言,其验兹乎!”】——黄龙的祥瑞。寿《志》本纪里明确写在称帝之前的天象就是这例。其他与曹丕代汉乃“天命所归”的谶语均在裴注中。能写这条就很够意思了,每写一笔陈寿的心都在滴血。


            IP属地:江苏23楼2022-07-02 02:08
            回复
              【八月,石邑县言凤皇集。】——符瑞。
              【魏公子桓,神之所命,当合符谶,以应天人之位...........】——符就是符瑞,谶就是谶语。
              【臣伏读左中郎将李伏上事,考图纬之言,以效神明之应,稽之古代,未有不然者也。........汉祖未兆而神母告符;孝宣仄微,字成木叶;光武布衣,名已勒谶。】——图纬图谶
              【辛亥,太史丞许芝条魏代汉见谶纬于魏王曰:“易传曰:‘圣人受命而王,黄龙以戊己日见。’七月四日戊寅,黄龙见,此帝王受命之符瑞最著明者也。】——谶纬、符瑞黄龙。
              【辛亥,太史丞许芝条魏代汉见谶纬于魏王曰:“易传曰:‘圣人受命而王,黄龙以戊己日见。’七月四日戊寅,黄龙见,此帝王受命之符瑞最著明者也。又曰:‘初六,履霜,阴始凝也。’又有积虫大穴天子之宫,厥咎然,今蝗虫见,应之也。又曰:‘圣人以德亲比天下,仁恩洽普,厥应麒麟以戊己日至,厥应圣人受命。’又曰:‘圣人清净行中正,贤人福至民从命,厥应麒麟来。’春秋汉含孳曰:‘汉以魏,魏以徵。’春秋玉版谶曰:‘代赤者魏公子。’春秋佐助期曰:‘汉以许昌失天下。’故白马令李云上事曰:‘许昌气见于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於许。’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今魏基昌于许,汉徵绝于许,乃今效见,如李云之言,许昌相应也。佐助期又曰:‘汉以蒙孙亡。’说者以蒙孙汉二十四帝,童蒙愚昏,以弱亡。】——谶纬、黄龙、麒麟等都是代汉符瑞。
              其中【孝经中黄谶曰:'日载东,绝火光。不横一,圣聪明。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太平,居八甲;共礼乐,正万民,嘉乐家和杂。'此魏王之姓讳,著见图谶。】和【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这两条是基于曹丕这个名字确的谶纬,以明确代汉之人叫曹丕。


              IP属地:江苏24楼2022-07-02 02:09
              回复
                以上都是“谶纬”的范畴。谶语、符瑞、祥瑞、灾异、梦境、面相、占卜等均以突出事件的“天”性,以此让其统治更具有说服力。对于称帝这种大事来说,这种祥瑞、谶纬、术数之语越多越好,越多越能说明其合理合法合乎天意。毕竟此时天下还未统一,曹丕对其还是心有顾忌的,尤其是东南一直有一句流行的谶纬【紫盖黄旗,运在东南】。
                这句话最初是出现在曹丕与吴人陈化的对话之中的,凸显了当时北方曹魏与南方东吴政权在以谶纬为基础的合法性的对立。陈化提到了自古以来的一句谶纬【帝出乎震......旧说紫盖黄旗,运在东南】说明无论曹魏还是东吴,对于谶纬所预示的政权合理性深信不疑。
                《吴主传》裴注引【吴书曰:以尚书令陈化为太常。化字元耀,汝南人,博览众书,气幹刚毅,长七尺九寸,雅有威容。为郎中令使魏,魏文帝因酒酣,嘲问曰:“吴、魏峙立,谁将平一海内者乎?”化对曰:“易称帝出乎震,加闻先哲知命,旧说紫盖黄旗,运在东南。”帝曰:“昔文王以西伯王天下,岂复在东乎?”化曰:“周之初基,太伯在东,是以文王能兴於西。”帝笑,无以难,心奇其辞。】
                因此,对于政泉统治来说,越多的谶纬支持自己就越好。这种谶纬、符瑞不仅仅体现在自己本身,甚至连同配偶的祥瑞也可以证明自己。比如刘备的吴皇后。
                吴皇后起初是嫁给刘瑁的,刘焉也是深信谶纬的,他从入益州到为刘瑁纳吴氏,始终遵循了谶纬符瑞之说。【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史载说的清清楚楚。因为,看面相的说吴氏大贵,大贵的意思就是皇后,为了避讳不能说的太明显而已。那么娶了有皇后命的人自然就是皇帝了,这就是刘焉的思维逻辑,也是当时的绝大多数深信谶纬的人的思维逻辑。


                IP属地:江苏25楼2022-07-02 02:19
                回复
                  为什么立郭后为皇后?
                  回头看《三国志 后妃传》,从卞太后、甄后、明悼毛皇后到明元郭后,只有姓,没有名。没有名实属正常,因为避讳了,久而久之就失去其真实的名字了。如《后汉书 皇后纪》注引【讳某者,史失其名。下皆类此。】所以《后汉书 皇后纪》没有名的,皆用“讳某”代替。但无论《后汉书》还是《三国志》均没有提到后妃的字。《魏志 后妃传》中唯一提到字的只有文德郭后,且是写在正文中的,而非裴注补充,这个区别非常重要。
                  避讳原本只讳本命,而不讳字,但东汉后期连字都开始避讳了。
                  如《司马朗》【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
                  《常林传》【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於是咸共嘉之。】
                  《崔琰传》引【魏略.......许攸........至【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太祖笑曰:“汝言是也。”然内嫌之。】
                  《马超传》引【山阳公载记曰: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於天下也!"】
                  也就是说,在东汉后期称对方的字都是轻谩、不敬的。而这一现象是九岁的司马朗、七岁的常林这种小孩都知道的常识,因此还得到了其他人的赞许,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称其字是不敬已经成为了常态。许攸因为乎曹操小字被厌恶,马超因为叫了刘备的字差点被杀,更说明称字是大不敬的行为。
                  所以,陈寿不为郭后避讳其字,反而写在本传正文中,其想表露的意思显而易见了,说明这个字对她非常重要。结合神文时代谶纬符瑞对政权的重要性看,这应该就是郭后得以被立为皇后的最关键的原因。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6楼2022-07-02 02:21
                  回复
                    综上所述,避讳产生的原因大约有三点:
                    1、出自原始社会对鬼神的信仰(恐惧,避而不提死者名而讳之)
                    2、出自巫术(趋利避害,出于对人的保护,防止被做成人偶的巫蛊之术)
                    3、基于第二点发展而来的对他人的保护和尊敬(“字”的产生原因。汉末三国时期,连字都得避讳不能提)


                    IP属地:江苏28楼2022-07-02 02:24
                    收起回复
                      再看卞太后的祥瑞,依然是裴注《魏书》记载的【后以汉延熹三年十二月己巳生齐郡白亭,有黄气满室移日。父敬侯怪之,以问卜者王旦,旦曰:"此吉祥也。"】这里突出的是“黄气”,这是天子气。如《先主传》【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
                      (区别在于,曹丕无论黄气、青气本纪正文没有,而刘备的黄气则写在本传中,什么心思不用我多说。)
                      《晋书 天文志中》【天子气,内赤外黄,四方所发之处当有王者。】
                      《艺文类聚》祥瑞部上【《魏志》曰:文帝生时,有云气青色,圆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春秋演孔图》曰:黄帝之将兴,黄云升於堂】
                      文昭甄后的祥瑞也是裴注《魏书》记载的【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号慕,内外益奇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甄后的符瑞是【玉衣】和相术的【贵不可言】。相术在当时很常见,而且成为主要占卜手段之一。甚至在东汉初期成为被选入宫的标准之一【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愿下相工,简其可否。】
                      所以,卞后、甄后究其本身是具有祥瑞的,这个祥瑞不仅代表了自身,也与其配偶、子女息息相关。再往大了说,则代表了曹魏政权的合法合理、合乎天命,对于曹魏政泉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唯独文德郭后有字,但却讳了她的名?结合上面司马朗、常林、马超等称字为大不敬的表述,这是很不符合常理的。然而,陈寿不仅记载了她的字,还解释了为何取这个字【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结合前面摘录的袁绍、袁术、公孙度、曹丕的姓名等所谓的祥瑞看,其字“女王”就是她的祥瑞,因此陈寿将其写在了本传中,以此说明她能成为皇后的最关键的原因。裴松之虽摘录了《魏书》的记载【后以汉中平元年三月乙卯生,生而有异常】但这个“异常”的威力显然没有其字“女王”大。
                      然而无论是生而异常,还是字女王,在曹丕政权看来就是巩固其代汉的正确性、合理性的,依然是服务于权力本身的工具。前文说过了,这种祥瑞对于当权者来说自然是不嫌多的,且多多益善。


                      IP属地:江苏29楼2022-07-02 02:28
                      收起回复
                        比如蜀将黄权投降后,曹叡就刻意问过黄权,谁是正统的问题。黄权同样以【天象】回应,也就是说那时的人根本跳不出谶语、祥瑞、面相、梦、天象这个圈子。
                        【蜀记曰:魏明帝问权:"天下鼎立,当以何地为正?"权对曰:"当以天文为正。往者荧惑守心而文皇帝崩,吴、蜀二主平安,此其徵也。"】
                        所以,曹丕之所以立郭后为皇后,除了其在夺嫡之争中有所帮助之外(存疑),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再甄后死后,郭后的字【女王】这对曹丕代汉来说是又一个祥瑞。这个祥瑞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说比其在夺嫡之争中的帮助更重要。因为当时还没有完全统一,在这种环境下,确立自己的正统性对曹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大臣们表奏了这个谶语,那个卜筮的,各种祥瑞扎堆上。即便如此,曹魏政权还是顾忌所谓的【黄旗紫盖、运在东南、帝出乎震】等谶语。
                        从谶纬、术数、符瑞的角度看,这就是为什么栈潜上疏被曹丕无视的根本原因,与栈潜所理解的宠爱根本没有关系。栈潜根本就不理解代汉的曹丕所想,曹丕只是想从配偶方面再次确认其政权的合理性。反过来说,作为另一个自带【此女贵乃不可言】的祥瑞的甄后,若没有谮言,曹丕是断然不可能赐其死的。赐其死岂不是咒自己?因此,结合中古时代神文政治体系看,曹丕赐死甄后实属误杀。
                        在【此女贵乃不可言】的甄后死后,还有具有祥瑞意义的后妃就是郭后,所以要立皇后也只可能立郭后。其实说到这里,很多疑问都可以解开了。曹丕尊宠郭后为夫人、贵嫔、皇后与男女之爱大概率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而是因为她的字。若甄后没被谮,大概率皇后还是甄氏,曹丕不会放着一个自带祥瑞的且又有儿子的人不立。结合前面说的皇后与贵嫔爵无所视看,曹丕最初的设想大概率是甄氏为皇后,郭氏为贵嫔,二人都具备祥瑞,更加确定了政权的合法性。但甄后被谮赐死后,唯一能做皇后的就只有无子的郭后。曹丕对谮言的源头大概也是了解的,但是他杀不得,不会再杀一个吉祥物,不仅不能杀还得立为后。
                        但皇后最后是会转变为太后的,所以他在立皇后之前就限定了太后的权力,进而在立为皇后之后又出台终制,安排了郭后不与自己合葬而是与贵人以下同葬。丝毫看不出任何爱怜,反而体现了曹丕对郭后似乎有些怨恨,但又杀不得、废不得,就因为字女王,这对政泉来说是祥瑞。但曹丕死后,这个“女王”的祥瑞就没有作用了,所以与贵人同葬。


                        IP属地:江苏30楼2022-07-02 02:30
                        收起回复
                          楼主楼主,你还在吗?我这段时间没怎么上贴吧,抱歉了
                          可是我一直在等你的更新啊
                          嘻嘻,猜测我这段时间干嘛了?我去AC中间的那个站上和**王粉撕B。让她们抹黑我的甄宓!
                          你敢相信她们竟然开始说曹睿不是甄宓生的了吗?(不是说甄宓不叫甄宓,单纯怀说曹睿母亲是别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2-07-14 13:24
                          收起回复
                            又被屏蔽关键字了 是和郭粉撕B去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2-07-14 13:25
                            回复
                              楼主,你还在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2-07-16 13: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