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73贴子:181,924

回复:《【紅樓夢】觀義覺迷論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满族也就是大舜后裔,无论真假与否,史书中是有依据的,作者自然也看过。历朝中的挑梁小丑指北方胡人,隐意指蒙古人,小说此时间段正是满族人在集中对付明朝之前攻击蒙古,如今蒙古人那蒙元时期的雄风已不在,不需要费一兵一卒就能使他们归降,我们满族人正应该作践他们,以壮清国之威。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宋元时期,蒙古帝国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灭金。用契丹人的姓氏来取名也是有原因的,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大辽是当时女真族的死敌。正因为这里提到耶律(契丹人)雄奴(匈奴人),影射游牧民族,并且对少数民族有不敬之词,有些版本就删除了此半回。并不是因为怕皇帝降罪于作者,跳梁小丑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石匮书后集》中也载有“辽左跳梁十载,封疆沦陷,辽民涂炭。”辽东闹腾十年。红楼梦作者则指的是蒙古人,蒙古也在北方,地图上方,并且蒙古摔跤舞蹈如同跳梁。唉,作为一个有修养的文人实不应该这样做,这就是要删的原因。鉴于作者自言村言作此书,请蒙古同胞们多包涵。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悲剧的力量不应该是为了要报仇雪恨,所以红楼梦作者将宝黛悲剧力量转化成爱意,古人说情义。这不仅仅是李家和朱家的悲剧,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IP属地:上海84楼2022-04-29 16:57
收起回复
    下文,【芳官笑道:“既这样着,你该去操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出去拿几个反叛来,岂不进忠效力了。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宝玉笑道:“所以你不明白.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备。咱们虽一戏一笑,也该称颂,方不辜负坐享升平了。”芳官听了有理,二人自为妥贴甚宜。宝玉便叫他"耶律雄奴"。】
    芳官道:既然这样,你何不学些武艺捉拿几个明朝反贼来,岂不是为明朝尽忠效力呢,何必借我们这些个文人。多尔衮笑道:你不明白,脂砚斋让你反着看方是会看。我当然是已经武艺在身,如今四海动荡,八方不宁,千载难逢用武之时也。虽然咱们书中表面唱戏,实是在背后做那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辜负以后坐享升平之时被你们文人称颂一番。芳官听了甚是有理,于是他二人开始唱那歌功颂德之词——我们征服了耶律雄奴。所以作者用纨绔与膏粱来写此儿,劝世人不要效仿他的行经。同时,也意味着满族即将征服汉族,一统天下。得胜后胜利一方是如何对待战俘的呢,与《乱世佳人》中对待战俘大致是一样的。


    IP属地:上海85楼2022-04-29 16:59
    回复
      鸳鸯所骂“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鹰与马的组合,这显然也是在影射游牧民族,没好话(好画)。此时甄家有两个女人送东西来了,也就是从多尔衮家代表后金政府送来的,是什么东西书中没写。很有可能就是指向下文说的贾敬服毒自杀,是后金送来的毒物。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剥夺政治权利,在囚禁中不明不白死去。以上两处内容就是在一层一层引向后面的历史,清政府在基本坐稳江山之后开始颁令剃发易服,这也是汉民族很痛苦的回忆之一。为此暴动不息,死伤惨重,曹雪芹就是这样在说笑间书写历史的悲情。


      IP属地:上海86楼2022-04-29 17:01
      回复
        甄家角色故事放入其他角色身上来写的暂时找出这样几个人。
        多尔衮   甄宝玉  贾宝玉
        皇太极   大小姐  贾元春
        阿济格   二小姐  北静王
        豪格    三小姐  忠顺王
        多铎    四小姐  南安郡王
        舒尔哈齐       贾敬
        济尔哈朗       贾珍
        济度        贾蓉
        海兰珠        秦可卿
        布木布泰       香菱


        IP属地:上海87楼2022-04-29 17:01
        回复
          满族早期跟蒙古族一样,同样都是游牧民族。在明代之前东北三省地区就已经满汉杂居,通过汉人的长期教化,许多满族人也开始习惯于定居生活。最近有部BBC拍摄的纪录片,介绍了黑龙江以北俄罗斯境内的一小群满族人的生活,他们依然是过着游牧生活。以传统方式住帐篷,饮用麋鹿的热血驱寒取暖。
          书中作者要表达重要内涵时,常常用古人说下的话加以掩饰,这也是作者惯用的小伎俩。全书中有不少,列举一下仅凭记忆想到的几处:
            1.《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2. “‘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3.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4. “只是父亲叔伯兄弟中,因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不可忤慢,只得要听他这句话。所以,弟兄之间不过尽其大概的情理就罢了,并不想自己是丈夫,须要为子弟之表率”。
            5. “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6. 原来他二人竟是从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
            7. 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


          IP属地:上海88楼2022-04-29 17:02
          回复
            第五回主要人物十二钗的人生概括
            警幻仙姑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名曰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民国时代的人就已经看出这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之义。但这不是作者要夸耀自己的作品多么多么伟大,要引得天下人为此书一哭,引得妇女们同悲,作者没那么自负。这句不是后导向性的,而是前导向性的,千和万足见其规模,红与艳虽是说女儿,实际上不分男女,只是为了迎合为女儿立传的“谎言”。是在向贾宝玉暗示明末乱世,千千万万的家庭陷于苦难之中,一片悲哀与恸哭之声。千红,明朝皇室,痛哭国家遭难祖宗社稷不保,小说中主要体现在小姐主子们这一阶层;万艳,士大夫阶层以及平民百姓,逃脱不了同样的命运,小说中主要体现在丫鬟仆役们这类身份。当然,还包括在外的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薛宝琴、李纹、李绮等等,所有人都投射在以大观园为中心的这个历史大舞台进行表演。


            IP属地:上海89楼2022-04-29 17:02
            回复
              第五回那么重要的一回结构性总叙,作者为什么不接在第二回后呢,或者放在第一回?此回第一句话就交代得很清楚了,【却说薛家母子在荣府内寄居等事略已表明,此回则暂不能写矣。】他要把主要几个角色来龙去脉介绍清楚了再写此回。重点来看宝玉梦中的太虚幻境,
              初见警幻仙姑时,警幻唱道: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春秋之梦随云散,人生之路莫回头。)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寄言明末众儿女,何必枉自徒悲伤。)


              IP属地:上海90楼2022-04-29 17:03
              收起回复
                然后作者为她写了一篇赋文,极尽赞美之辞,如斯美也不胜言。警幻仙姑居住在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作者首创此仙境实为《长恨歌》同样思想,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中国历代美女中既倾国倾城风情万种,又雍容华贵名声不差,符合这要条件的女子只有一个,那就是杨贵妃。吐槽一下,曹雪芹这是要封神的节奏呢。只见宫门上横书四个大字“孽海情天”,杨贵妃与唐玄宗就是一段孽海情天之缘,书中明末登场的这些人物同样也是此孽缘。对此四字又有一副对联,书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IP属地:上海91楼2022-04-29 17:03
                回复
                  史书记史,但细想这历史内容到底都在写些什么?人世间的“情”事也,各种冲突各种矛盾,各种悲欢各种离合,清风明月孽债难偿。两边配殿写着“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这就如同朝廷设六部,所以这太虚幻境就是古代宫廷的特征。这些司就是存放各个朝代历史人物史迹的部门,不过这些司的名字带有点嘲笑之意,是人间情之总和。宝玉来至“薄命司”,两边对联写的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这让人想起李白为杨贵妃写的诗【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薄命司也就是存放明末历史人物史迹的部门,此名意为册子里都是福浅、没有善始善终之人,没有好命运的人,跟命长命短没有太大关系。


                  IP属地:上海92楼2022-04-29 17:05
                  回复
                    几位仙子见了宝玉怨谤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的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朱由检的生魂进入历史史册无可厚非,嫌弃李自成这浊物,不配进入历史的殿堂。好!作者你这玩笑有点过分了。警幻仙姑解释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这是宁荣二公之灵所说,这宁荣二公到底是谁,第二回结构性回目中没有说明,名叫贾演贾源,可能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才想到要给这两个祖宗加个有意义的名字。演源,从字面理解,就是祖宗这一界定,出处:寻根溯源,溯本求源。百年是一个含糊的词,可以指一百年,也可以指数百年。为什么要含糊,从后金政权建立努尔哈赤到皇太极不到一百年,从明朝开国到末世二百多年。我再次强调这只是野史类小说,而且还外带隐写,非编年体史记。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明王朝运数将尽,不能挽回,众多华夏子孙中唯有李自成一人可继业,建立新王朝,注意这里用了个“嫡”字,华夏嫡亲的儿女。李自成性情乖张怪谲,但也算聪明灵慧,还是有希望成就事业的,只恐没有人引导其归入正轨。所以将李自成引至此处历声色之幻,或许有朝一日领悟,也未可知也。“群芳髓”,明末所有历史人物的人生精髓,尽在此书中。只可惜李自成不争气失败了,下半部书中警幻仙姑只好又将甄宝玉(多尔衮)也领入太虚幻境点化一番,此情节通过甄家家仆包勇口中所述,在第九十三回。甄宝玉原先也同贾宝玉一样性情顽劣,自从被仙姑点化之后便完全变了,步入了正轨,成为了有缘人,木居士灰侍者将多尔衮引上木筏,渡过了迷津,重新统一了天下。


                    IP属地:上海93楼2022-04-29 17:05
                    回复
                      随后有《红楼梦》仙曲十二支,【开辟鸿蒙……方歌了一句,警幻便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别,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说毕,回头命小丫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来,一面目视其文,一面耳聆其歌。】此十二仙曲不同凡间戏曲,实际就是指史书内容。正册是人物本纪,副册是世家、又副册是列传。何以说正册是帝王侯级别的人物?警幻仙姑道:“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贵省有哪些?有河北省、辽东省、陕西省、四川省、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湖南省,这些都是明末出鸾凤的省份。冠首就是指鸾凤、凤凰。当然,这在小说中是情册,重点也就沦为在情不在史,在于情的等级而不在历史地位等级。所以朱由检与吴三桂并驾齐驱,成为小说中心人物。读史书如同嚼蜡,枯燥乏味,而小说别开生面,活泼有趣,所以这是历史小说吸引大众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没有史书的严谨性。作者很细致的一再强调此书结构是为什么而写,现在就可以理解这些判词这些曲幕,基本上以一人一事(代表性故事)成一曲总结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如果不知历史,很难知道其中的奥妙,所以警幻仙姑将《红楼梦》原稿来给宝玉一边看一边聆听歌曲。红楼梦故事都还没发生,作者就将红楼梦原稿拿出来了呀,真神奇。不过可以理解,后人对于前人来说就是神,因为预知前人的身后事,这就是神仙体系小说的神奇,所以经常会见到古典小说中有这么一句“天机不可泄漏”。而现代科幻小说,是前人想成为后人的神。前人想要去挖掘后世的可能性,预测后人会如何如何,预测成功,后人就将他们封为神。所以神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的世界观正好相反。开辟鸿蒙,就是开天辟地之初,因为“工”这个字在古代就是通天地的含义,是神的启示或说是神通、通鬼神。作为朝代的开创者既是如此经历,毛、主、席做为中国历史上数量不多的如此这般人物,应该深能体会什么是开天辟地,开辟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时代。下面就将诗画曲合在一起讲一下。


                      IP属地:上海94楼2022-04-29 17:07
                      收起回复
                        【正册十二钗:朱由检、吴三桂、皇太极、朱聿键、张献忠、朱由榔、朱由崧、陈圆圆、李岩、红娘子、钱谦益、海兰珠】


                        IP属地:上海95楼2022-04-29 17:19
                        回复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我不知道宇宙的中心是什么地方,但我知道红楼梦的中心是哪儿,就是此曲。此曲为贾宝玉以李自成为第一主角而写,“都只为风月情浓”一句,说明作者如此荒唐写此书的原因,世人都只喜欢看情色类小说,为情为色所痴迷。之前也有人正面写过明清改朝换代的野史小说,如《定鼎奇闻》是讲李自成的传奇小说,对红楼梦也很重要,应该了解一下,还有《明季北略》《豫变纪略》都是跟李自成有关的,另外无名氏的《梼杌近志》和吴梅村的《鹿樵纪闻》中,都有李岩与红娘子的一些记载,但这些作品知之者甚少。看来曹雪芹走对了路,表面写情色,吸引了天下人对其评价为中国历来小说之最。谁为情种?答案当然是天下人都是情种,因为作者自言: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怀金悼玉,金,后金,改国号为清;玉,光明的象征,指代明,这就是小说中心立意怀清悼明。从这四个字便能证明清朝已经安定下来了,作者处于盛世之中。怀清悼明,不是悲清悼明,不是反清悼明,也不是仇清悼明,古人云:一字之差,失之千里。红楼梦书名的含义,就是李自成做的春秋大梦。


                          IP属地:上海96楼2022-04-29 20:37
                          回复
                              林黛玉,薛宝钗(朱由检,吴三桂)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黛钗判词其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可叹吴三桂为了李自成放弃了他精忠报国的美德,堪怜朱由检振兴明朝的决心。不然吴三桂可能就会成为第二个岳飞,可叹可惜。人固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絮,自然是轻薄之物,隐指朱由检治国之才不足,决心很大才能不足。吴三桂停机德,是为了谁?不是因为朱由检有什么错,而是为了李自成。


                            IP属地:上海97楼2022-04-29 20:39
                            回复
                              插曲@~@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
                              想要飞呀飞飞呀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
                              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
                              我怀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没有变得更好。
                              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会知道。
                              幸福是否只是一种传说,我永远都找不到。
                              我只是一只小小小小鸟~~~


                              IP属地:上海98楼2022-04-29 2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