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原本想迟些时候才动手写这套小说的,因为现在的时间和精力都不算充足。但是却偏偏觉得灵感外涌,惟恐其转瞬即失。只好先起笔,把感觉留住。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尝试写长篇小说,而且是武侠小说。印象中没有哪个武侠小说家是女性,不知道此举算不算一个创新。我在散文系列《树叶集》的《关于叶子和武侠》中已经提到过,我有对武侠小说进行创新的想法,希望能为自己钟爱的这种小说形式尽一份薄力。其实所谓创新,无非就是和现今的社会现象,社会思潮相结合,以小说的形式探讨社会问题。在写作手法上,最近几年以来,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广大读者,对其的包容性越来越大,各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手法风起云涌,层出不穷。无论是余华的以血腥暴力解剖人性的特有写作方式,还是慕容雪村的从《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里的现实主义到《伊甸樱桃》里的向现代主义过渡,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乃至韩寒的Q版武侠小说《长安乱》和林长治的《Q版语文》,尽管社会各界对这类作品有褒有贬,但是仍然显示了它们一定的生命力。因此我想,趁这种时期尝试对武侠小说的革新,应该是恰当的。
这套小说取名“晨露”,意思是表明这是我的第一部正式的作品,如同带露的清晨,盼望能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一抹隐约的阳光,一阵泥土的芳香——我极爱清晨,因为每一个清晨对我来说都是希望的开始。角落里无名的青草上纯净的露水,也尽力折射一点点微弱的太阳的光芒——在它消失以前。只是消失又怎样,只要有生命循环不息,就有带露的清晨,就有希望!这就是我这套小说的唯一意义。意义有一个就足够了,不是吗?这套小说计划写三部,三部之间有着先后联系,第一部的一些疑问要留到第三部才能完全解答,但是这三部小说又是各自独立的。第一部和第三部的背景在武林(在小说中会解释我为什么在这里只是武林不是古代),第二部却在现代。但是毫无疑问的,主题是统一的 ,人物也是统一的。
既然是第一部长篇小说,必然会有各式各样的缺陷,我已经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但是只有踏上这条路我才能成长起来,所以我只是笑了笑,口含一根带露的青草,轻松地迎着阳光射来的方向出发……
引子之一 羊城
尽管这部小说的开头,怎么看也不像武侠小说,但是请相信,它就是一部武侠小说。
五月。
羊城。
久居羊城的人都知道,五月是个令人发疯的季节。或是绵绵细雨或是倾盆暴雨通常都会持续一个星期以上,有时甚至整整一个月。
雨后也绝没有清新凉爽的感觉,除了闷再无其他——令人窒息的闷。
秦心走到底楼时,忍不住羡慕地看了看那家人的空调——尽管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空调是环保的大敌,但是在羊城,没有空调的日子,只能用煎熬二字概括。
今天午后终于停雨。秦心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出去走走,所谓走走的意思就是从住的地方走到一个可以坐下来喝点冰品,吹吹空调的地方。
楼下是条极为狭窄的巷子,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士多”,凉茶铺,小饭馆,一天二十四小时都颇为热闹。秦心穿梭在巷子里,心情还是不错的,尽管四周充满了浓郁的淋在拉肠上面的酱油和腐烂的水果的气味。
出了巷子是条不宽的街道,无数个小商店见缝插针地排列在两边,几百米的街上行走着几万人。虽然已经改成了单行道,但是行人和汽车之间,通常只有一个可以运动。
空气里除了那股闷气,还有轰晕人脑袋的汽油味和上万人用各种方言同时说话的交响乐。
这条街是羊城出了名的外来人口村。
秦心熟练地绕过堆积在街道上的汽车和行人,上了羊城的一条主干道,顿时觉得宽敞很多,只不过汽油味和喇叭声来得更加猛烈了。她在报摊上买了一本新到的《花溪》,拐进了旁边的一家麦当劳。
当麦当劳里的冷气扑面而来时,秦心就有了步入天堂也不过如此的感受,所以她决定忽略令人作呕的油炸味。
买了一杯可乐,她在靠窗边的位子坐下来。望着街上汹涌的人群发了一阵呆,她决定还是看看杂志。
原本想迟些时候才动手写这套小说的,因为现在的时间和精力都不算充足。但是却偏偏觉得灵感外涌,惟恐其转瞬即失。只好先起笔,把感觉留住。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尝试写长篇小说,而且是武侠小说。印象中没有哪个武侠小说家是女性,不知道此举算不算一个创新。我在散文系列《树叶集》的《关于叶子和武侠》中已经提到过,我有对武侠小说进行创新的想法,希望能为自己钟爱的这种小说形式尽一份薄力。其实所谓创新,无非就是和现今的社会现象,社会思潮相结合,以小说的形式探讨社会问题。在写作手法上,最近几年以来,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广大读者,对其的包容性越来越大,各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手法风起云涌,层出不穷。无论是余华的以血腥暴力解剖人性的特有写作方式,还是慕容雪村的从《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里的现实主义到《伊甸樱桃》里的向现代主义过渡,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乃至韩寒的Q版武侠小说《长安乱》和林长治的《Q版语文》,尽管社会各界对这类作品有褒有贬,但是仍然显示了它们一定的生命力。因此我想,趁这种时期尝试对武侠小说的革新,应该是恰当的。
这套小说取名“晨露”,意思是表明这是我的第一部正式的作品,如同带露的清晨,盼望能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一抹隐约的阳光,一阵泥土的芳香——我极爱清晨,因为每一个清晨对我来说都是希望的开始。角落里无名的青草上纯净的露水,也尽力折射一点点微弱的太阳的光芒——在它消失以前。只是消失又怎样,只要有生命循环不息,就有带露的清晨,就有希望!这就是我这套小说的唯一意义。意义有一个就足够了,不是吗?这套小说计划写三部,三部之间有着先后联系,第一部的一些疑问要留到第三部才能完全解答,但是这三部小说又是各自独立的。第一部和第三部的背景在武林(在小说中会解释我为什么在这里只是武林不是古代),第二部却在现代。但是毫无疑问的,主题是统一的 ,人物也是统一的。
既然是第一部长篇小说,必然会有各式各样的缺陷,我已经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但是只有踏上这条路我才能成长起来,所以我只是笑了笑,口含一根带露的青草,轻松地迎着阳光射来的方向出发……
引子之一 羊城
尽管这部小说的开头,怎么看也不像武侠小说,但是请相信,它就是一部武侠小说。
五月。
羊城。
久居羊城的人都知道,五月是个令人发疯的季节。或是绵绵细雨或是倾盆暴雨通常都会持续一个星期以上,有时甚至整整一个月。
雨后也绝没有清新凉爽的感觉,除了闷再无其他——令人窒息的闷。
秦心走到底楼时,忍不住羡慕地看了看那家人的空调——尽管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空调是环保的大敌,但是在羊城,没有空调的日子,只能用煎熬二字概括。
今天午后终于停雨。秦心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出去走走,所谓走走的意思就是从住的地方走到一个可以坐下来喝点冰品,吹吹空调的地方。
楼下是条极为狭窄的巷子,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士多”,凉茶铺,小饭馆,一天二十四小时都颇为热闹。秦心穿梭在巷子里,心情还是不错的,尽管四周充满了浓郁的淋在拉肠上面的酱油和腐烂的水果的气味。
出了巷子是条不宽的街道,无数个小商店见缝插针地排列在两边,几百米的街上行走着几万人。虽然已经改成了单行道,但是行人和汽车之间,通常只有一个可以运动。
空气里除了那股闷气,还有轰晕人脑袋的汽油味和上万人用各种方言同时说话的交响乐。
这条街是羊城出了名的外来人口村。
秦心熟练地绕过堆积在街道上的汽车和行人,上了羊城的一条主干道,顿时觉得宽敞很多,只不过汽油味和喇叭声来得更加猛烈了。她在报摊上买了一本新到的《花溪》,拐进了旁边的一家麦当劳。
当麦当劳里的冷气扑面而来时,秦心就有了步入天堂也不过如此的感受,所以她决定忽略令人作呕的油炸味。
买了一杯可乐,她在靠窗边的位子坐下来。望着街上汹涌的人群发了一阵呆,她决定还是看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