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309贴子:24,767,280

回复:〖普及〗写戏必备词汇句段摘录 3.0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码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2-01-13 14:22
回复
    【怨讟】[yuàn dú]
    亦作“ 怨黩 ”。 怨恨诽谤。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师不疲劳,兵无怨讟。”
    《明史·邹缉传》:“凡此数事,皆下失民心,上违天意,怨讟之兴,实由此也。”
    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本官不察,以小民怨黩,饱左右之贪囊,所损多矣!”
    【陶钧】
    指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分快轮和慢轮。后引申为治理国家。
    汉·桓宽 《盐铁论·遵道》:“辞若循环,转若陶钧。”
    《旧唐书·文下·刘蕡》:“至若念陶钧之道,在择宰相而任之,使权造物之柄。”
    【妖沴】[yāo lì]
    沴意为灾害。指怪异不祥,也指寇乱。
    宋·黄休复《茅亭客话·虹蜺》:“虹蜺者阴阳不和之气,妖沴之兆也。”
    唐·张九龄《贺突厥小可汗必是伤死状》:“陛下圣德无远,妖沴自销,不劳师徒,已清朔漠。”


    IP属地:浙江20楼2022-01-13 14:53
    回复
      题外话:
      写策论真的好讲究对仗哦!为了论明白一个点,往往需要举很多例子或者从很多方面来论证,为了格律的工整,就会需要有很强大的近义词储备。
      举个比较短的例子,这里的“系”和“属”就是这么一对。:
      一夫不田,天下有受其馁者,一妇不蚕,天下有受其寒者,斯则人之性命系焉,国之贫富属焉。


      IP属地:浙江21楼2022-01-14 09:57
      收起回复
        【射利】
        指谋取财利。
        晋·左思 《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张昉》:“乃迹寄林泉,心悬富贵,旦暮奔走,射利沽名而叩其中,且空空无当於用。”
        【赋敛】
        指田赋税收,也作动词用。
        唐·杜甫《上白帝城二首》:“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
        清·邹容《革命军》第六章:“滥用名器,致贵贱贫富之格,大相悬殊,既失保民之道,而又赋敛无度。”
        【逋债】[bū zhài]
        亦作“ 逋责 ”,意为欠债。
        明·刘元卿《贤奕编·观物》:“金陵闾右子,荡覆先业,不胜逋责,决意自尽。”
        清·昭连《啸亭杂录·烟兰小谱》:“有宗臣某,尝拆其园中楼阁为其偿逋债。”


        IP属地:浙江22楼2022-01-14 10:13
        回复
          【稼穑】[jià sè]
          指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再吩咐家人:‘勤力稼穑,勿致荒芜。’”
          【苞桑】
          意思为桑树之本,比喻牢固的根基。
          《易·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清·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除此三大衅,而国家苞桑之业,已在世世。”
          【榷酤】[què gū]
          意思是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
          宋·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榷酤创始於汉 ,至今赖以佐国用。”
          《元典章·户部八·私造酒曲依匿税科断》:“榷沽之法既已废,酒醋课程散入民间。”


          IP属地:浙江23楼2022-01-14 10:25
          回复
            码了,蹲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2-01-17 11:22
            收起回复
              为好帖怒d!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2-01-17 11:22
              回复
                【梵阁】
                意思是佛寺的楼阁。
                唐·白居易《天宫阁秋晴晚望》诗:“洛城秋霁后,梵阁暮登时。”
                清·行照《梵阁》诗:“凭虚梵阁倚晴空,无限伤心一望中。”
                【童丱】[tóng guàn]
                丱为一种儿童发式,后引申为童子。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蛮夷童丱,犹能以学成忠。”
                宋·司马光《和钱君倚日本刀歌》:“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丱老。”
                【洪炉】
                指大火炉,比喻锻炼人的环境。
                《后汉书·何进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
                明·陈继儒《读书镜》:“君子以善服人,不如以善养人,养人至于盗贼使之改过,真是一具大洪炉也。”


                IP属地:浙江26楼2022-01-18 10:08
                回复
                  【缁流】
                  僧尼多穿黑衣,故以此称僧徒。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内胡统寺》:“﹝诸尼﹞常入宫与太后说法,其资养缁流,从无比也。”
                  唐·卢纶《秋夜同畅当宿藏公院》诗:“将祈竟何得?灭踪在缁流。”
                  【幽遐】
                  意为僻远,深幽。
                  唐·刘禹锡《苏州刺史谢上表》:“虽两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
                  明·吴本泰《帝京篇》诗:“求治毋太速,防微勿滋蔓。所期日月光,幽遐理必贯。”
                  【孟陬】[mèng zōu]
                  指正月。正月为陬,又为孟春月,故称。
                  《楚辞·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汉书·律历志上》:“闰馀乖次,孟陬殄灭。”


                  IP属地:浙江27楼2022-01-18 10:28
                  回复
                    【摅怀】[shū huái]
                    抒发情怀。
                    唐太宗《秋日翠微宫》:“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签·皇甫濂》:“景纯振响于仙游,摩诘摅怀于禅寂。”
                    【昧爽】
                    指拂晓、黎明,后也指明暗、是非。
                    《史记·孝武本纪》:“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
                    《三国演义》第四六回:“时也阴阳既乱,昧爽不分。”
                    【阊阖】[chāng hé]
                    原指传说中的西边的天门,后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
                    《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后汉书·寇荣传》:“阊阖九重,陷穽步设,举趾触罘罝,动行絓罗网,无缘至万乘之前。


                    IP属地:浙江28楼2022-01-18 10:28
                    回复
                      【礌砢】[léi luǒ]
                      原指树木多节,亦喻人心地光明,举止洒脱。
                      《晋书·庾敳传》:“目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礧砢多节,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明·张居正《宝剑篇》:“丈夫礧砢贵如此,何能龌龊混泥滓!”
                      【飕飗】[sōu liú]
                      形容风雨的象声词。
                      明·汤式 《小桃红·姚江夜泊》曲:“江风吹雨响飕飀,寒渗青衫透。”
                      清·华文裕 《渡江云》词:“飕飀几丝风雨,密密疎疎,做晚凉时候。”
                      【嵂崒】[lǜ zú]
                      意为山川高耸。
                      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高岳前嵂崒,洪河左滢濴。”
                      唐·杜甫《表赋记说赞述十五首》:“郁宫之嵂崒,坼元气以经构;断紫云而竦墙,抚流沙而承溜。”


                      IP属地:浙江29楼2022-01-18 10:33
                      回复
                        我来了我来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2-01-19 11:57
                        收起回复
                          【莅事】
                          处理公务。
                          晋·葛洪《抱朴子·省烦》:“夫约则易从,俭则用少。易从则不烦,用少则费薄。不烦则涖事者无过矣,费薄则调求者无苛矣。”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叉手横杖》:“古大帅涖事,文武官为之属吏者,不过庭趋声喏,今皆蒲伏叩头,无敢言及喏矣。”
                          【袒裼】[tǎn xī]
                          意为脱去上衣左袖,露出手臂。
                          唐·刘禹锡 《武夫词》:“酣歌高楼上,袒裼大道旁。”
                          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有陈生 ,读书神祠,夏夜袒裼睡庑下。”
                          【捃摭】[jùn zhí]
                          采取,采集。
                          汉·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窦群》:“群等怨,遂捃摭吉甫阴事告之。”


                          IP属地:浙江31楼2022-01-19 17:30
                          回复
                            【乖盭】[guāi lì]
                            指悖谬反常。
                            唐·柳宗元《封建论》:“天下乖盭,无君君之心。”
                            清·孙鼎臣《凌丰叔哀辞》:“有李梅而冬实兮,或中夏而霣霜;维四时之大信兮,庸乖盭而失常。”
                            【祷禳】[dǎo ráng]
                            指祈祷鬼神求福除灾。
                            唐·柳宗元《时令论下》:“语怪而威之,所以炽其昏邪淫惑而为祷禳猒胜鬼怪之事,以大乱于人也。”
                            宋·苏辙《祭灵惠汪公文》:“自夏及秋,中间祷禳,神不厌渎,卒保康乂。”
                            【谔谔】
                            指直言争辩。
                            《韩诗外传》卷十:“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国亡。”
                            明·归有光《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夫趋俗之士师师,持正之士谔谔。”


                            IP属地:浙江32楼2022-01-19 17:49
                            回复
                              【朘剥】[juān bāo]
                              意为剥削搜刮。
                              宋·叶适《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今财窘兵穷,贪将朘剥,外约难信,内心弗齐。”
                              明·陶宗仪《辍耕录·阑驾上书》:“上下交征,公私朘剥,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
                              【臲卼】[niè wù]
                              指不安的样子。
                              《周易·困》:“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明史·广西土司二》:“地方臲卼,如破坏之舟,漂泊风浪,覆溺在目,不待智者而知之矣。”
                              【瞽言】[gǔ yán]
                              意为没见识的话。
                              《汉书.李寻传》:“唯弃须臾之间,宿留瞽言,考之文理,稽之五经,揆之圣意,以参天心。”
                              《后汉书.胡广传》:“敢以瞽言,冒干天禁。”


                              IP属地:浙江33楼2022-01-19 18: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