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墨吧 关注:57贴子:6,102

【Jの求解】关于《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几个错别字,很容易发现,懒得改了………………
   我刚才说,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材。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抓,被它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意义。事物本来都是很混乱的,人为便利实用起见,才象被火烧过的小孩子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说天天吃的东西叫做“饭”,天天穿的东西叫做“衣”,某种人是朋友,某种人是仇敌,于是事物才有所谓“意义”。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在许多人看,衣除了是穿的,饭除了是吃的,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类意义之外,便寻不出其他意义。所谓“知觉”,就是感官接触某种人或物时心里明了他的意义。明了他的意义起初都只是明了他的实用。明了实用之后,才可以对他起反应动作,或是爱他,或是恶他,或是求他,或是拒他,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见到一个美人,不说我要去向她求婚,她可以替我生儿子,只说我看她这人很有趣味,我要来研究她的生理构造,分析她的心理组织。科学家见到一堆粪,不说它的气味太坏,我要掩鼻走开,只说这堆粪是一个病人排泄的,我要分析它的化学成分,看看有没有病菌在里面,科学家自然也有见到美人就求婚,见到粪就掩鼻走开的时候,但是那时候他已经由科学家还到实际人的地位了。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IP属地:北京1楼2010-04-24 18:11回复
    本文过深,所以放上来讨论……………………


    IP属地:北京3楼2010-04-24 18:12
    回复
      能看懂多少算多少,我待会先整理份文章结构和中心论点出来,……因为我也看不懂…………


      IP属地:北京5楼2010-04-24 18:33
      回复
        某位初三学妹问我的……我可不想丢脸……………………………………………………


        IP属地:北京6楼2010-04-24 18:34
        回复
          回复:13楼
          嗯……………………是的……


          IP属地:北京15楼2010-04-24 19:25
          回复
            呃&误操作…………


            IP属地:北京17楼2010-04-24 19:47
            回复
              回复:18楼
              没注意把你的一个回帖删了……虽然后来恢复了……


              IP属地:北京19楼2010-04-24 20:00
              回复
                  似乎在本文作者的眼中,美是第一重要的。然而,我却不这样认为。
                  植物学家见到一棵树,他本可以像木商一般欢天喜地地思量这树是架屋好还是制器好,可以卖多少钱;亦可以同画家一样陶醉于这葳蕤的美感中,静静地欣赏;可是他都没有。相反他决然地抛弃了实用精神的直爽欢乐与审美精神的愉悦陶醉,只是理性客观地去想,这树属于什么植物。我认为这是一种奉献的精神。牺牲了自己天性中对快乐的渴望去想那些别人不去想也懒得想的问题,去探寻那些毫无头绪的规律,去为他人谋福利,使他人的生活更舒适更简便,使别人看到这古松的时候一下子就可以说出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这难道不是奉献吗?而奉献恰恰也是一种美,一种内在的美,与外在美异曲同工。也就是说,科学精神与审美精神是殊途同归的。从这一点我想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精神,与审美精神至少是可以平起平坐的。
                  科学精神是审美精神的基础,只有先有了科学精神,人们才会有审美精神。因为有科学精神,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学会了使用石器,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到今天。也就是说,没有科学精神,我们至今还处在茹毛饮血的阶段,与动物无异,何谈审美?火和石头的故事里我们太远,那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之事应该算是尽人皆知了,如果没有有科学精神如袁隆平者,只怕我们现在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哪有心思去审美?再近一些,我们现在若是要去旅游,去赏美景,那就直接坐上飞机火车,没过多一会儿就到了,而要是没有飞机火车,我们能这么快到达吗?只怕我们就是用上一年,也不一定能领略到美国或是欧洲的“美”。而飞机火车又是什么呢?是科学精神的结晶。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科学精神比审美精神还要重要。
                  综上所述,我认为,科学精神比审美精神更为重要。
                


                IP属地:北京21楼2010-04-24 22:00
                回复
                  那位 不死蝇 的
                  有几处问题:
                  1.结构问题:文章共708字,但给人感觉却很急。原因在于开头结尾与中间议论段段数与字数相差太多;
                  2.观点问题:文章随用递推式结构进行“驳论”,但由于观点放置位置与文章议论部分关系尚待改进,所以会给人中心不明之感;
                  3.严谨性问题:议论文讲究严谨,但本文作者善于写情感类散文,故文章多处(尤其是第三段)初三了诸多不严谨之处。一旦被评阅者定位硬伤,则此文将下降若干个档次;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驳论文问题:驳论文是议论文中公认难度极高的一种行文方式。就该篇来说,至少有如下两点已触及驳论文之大忌:其一,文章并未有明确观点指出“美”是第一重要的(因为通篇的比较都在最后,而最后仅表明“思想”而非“美”…………实际上本文有偷换概念之嫌,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说要先整理一份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故若评阅者对此有任何疑义,则会使该篇前提完全不成立,使得作者努力白费;其二,驳论要求“滴水不漏”,即将其所有的可能性全盘否定才可以使该观点不成立——这仅指“驳”,而该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会使得文章论据不足以支撑该论点,故依然可造成评阅者对其产生误解,导致作者自身的损失。
                  (大家也看出来了,个人猜测是某个征文之类的东西,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什么……)
                  文章严谨性我可以尽量改,但可能还有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帮助提出,本人不胜感激!


                  IP属地:北京23楼2010-04-24 22:18
                  回复
                    回复:24楼
                    没事……………………
                    回复:22楼
                    你自己猜………………
                    反正不是下文的那个,那是再说下面的那个是 不死蝇的 文章。


                    IP属地:北京25楼2010-04-24 23:01
                    回复
                      回复:26楼
                      好啊…………


                      IP属地:北京29楼2010-04-25 10:56
                      回复
                        回复:30楼
                        注意一下对象:该段分两方面论述,一方面是对人,另一方面是对事。
                        而“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虽并不矛盾,但和你文章所述似乎有些区别。
                        找你的第三段来说,似乎实在表明“科学”是“美”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能表明其是否是最重要的(不能再绕了…………再绕就辩证了…………)。


                        IP属地:北京31楼2010-04-25 17:20
                        回复
                          回复:33楼
                          这是必然,论说文的特征就是严谨性。要的就是滴水不漏。
                          不过的确啊,平时一是很少写,考试也没工夫让我写那么严谨的东西(时间、字数);二是如果针对某一个人或事,那就太不留面子了。毕竟不是原则性问题的话,一般不会较真较到一点余地都不给别人的程度。
                          包括辩论赛,往往到最后都是月辩论越觉得自己是对的。(所以辩论并不能让别人认同你的观点,反而是在树敌。)
                          不过……扯远了……还是回到文章吧…………


                          IP属地:北京34楼2010-04-26 15:56
                          回复
                            回复:35楼
                            呃……好像说着说着就到了议论文写法上了……


                            IP属地:北京36楼2010-04-30 19:21
                            回复
                              回复:38楼
                              那恭喜哦。


                              IP属地:北京39楼2010-05-03 2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