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一别吧 关注:31贴子:1,647
  • 5回复贴,共1

【 学田制 · 幕三 】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三幕:赵幸生&赵怀靖
并和赵幸生(检校礼部侍郎)谈话得知,实则冒籍一事由来已久,从唐代至有宋一朝,从科举制度出现,到地区录取差异初现端倪,高考移民就屡见不鲜,但是朝廷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来禁绝,只能出现一个惩罚一个,别的方法大都治标不治本,尤其是开封府及周边地区,录取率较高,导致考生们冒着极高的风险也有可能来冒籍科举。


IP属地:北京1楼2020-09-09 15:10回复
    春台庭院里的日晖细碎,从枝隙间投落,成了另一棵树,它的影子会发光。我拨下肩头光的落叶,迈进府衙,很轻易寻得堂哥。敲了敲他的门扉,聊做示意
    “堂哥,我刚处置了杨涛过来。”
    礼部和国子监的书卷气都很浓,仿佛浮在空气里的不是尘埃,是墨。我在文墨的濡染中学会了一件事,即接到任务,光完成任务不是好员工,能够借题发挥的才是,于是我来到礼部,想寻得一点东西。
    “只是我有一惑,冒籍既有如此便利,此前可有旧案?”


    IP属地:北京2楼2020-09-11 22:10
    回复
      应天府这一茬风波的源起极微小,如芥尘,人事龃龉,酒后失言,本都不值一提,凑到一起却可惊起雷霆声,据闻近来应天乃至开封的酒楼生意都寡淡了些。
      “此前未有对策么?”
      距离上回科试,也不过一年之期,春意往复。盏中缥碧色,饮则爽神。沉疴由来既久,即便朝野无良医,群策群力,或也当寻得几味药。坦然
      “我有意革此弊,却不敢妄自不鉴前贤。”


      IP属地:北京4楼2020-09-16 15:47
      回复
        牗外几撇绿意,斜探入窗内,使且慵且暖的春漫涌进来。这一番言谈顺利,使我遂意。既有堂兄襄助,礼部这边若要寻得什么,也方便很多。这一番朝野瞩目,是作为帝嗣的出鞘第一剑,因此持身谨慎。
        “我心中构思了个大概。”
        我却不愿与他拘官场的架势,只当是寻常闲谈,好似剖心置腹,又像家常轶事。将从旁侍者均屏退出去,又坐近了些,帛绸摩擦声骤起,很快消解。
        “我想今后如能使每个考生就学的府塾都誊录在册,使自求学始就有迹可循,到时候临场冒籍,也要更难上七分。只是此事颇为浩繁,礼部好像可考的也只有官学?”


        IP属地:北京6楼2020-09-19 22:43
        回复
          “既然多费功夫,到时候统筹之际,还劳烦堂兄帮忙——方才堂兄所说,迁移周转求学的士子,我之前倒是没考虑到。”
          闭门造车果然不妥,还是得多方沟通。因此得以惬意一喟,攥着温茶
          “这样的话,可以像过关的通关文牒一般,让周折的士子们取得转路学籍吗?”


          IP属地:北京8楼2020-09-20 23:37
          回复
            一盏茶已见底,滤出漂浮的渣滓,熙熙攘攘地堆积在杯中。淹留既久,反倒打扰礼部常务
            “那我回去先想想,等上呈之后,再邀堂兄讨论。”
            何况坐得僵直,起来时也不免酸滞,舒展筋骨,道
            “要是官家批了,来日请你喝酒。”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9-21 15: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