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而之前看巴黎奥运被东哥圈粉,搞了东哥签名球包,本来想让东哥签在张本拍子上镇压鬼气的,但奈何他觉得太冒犯就没签在拍子上,签了球包,搞了张本智和的现用球拍,因为我乒乓球打法极其偏科,和张本一样是反手怪,老实讲我挺喜欢张本的球风的,比较干净,他和东哥还有国乒三剑客都是不遮光明正大打法的,要不是奥运会,我平时挺喜欢他揍其他外协的,没想到花了快一个月才到国内,刚自己粘胶皮,由于梦中蓝胖子传道授业我书法与乒乓球奥义,因此顺便写了一文鬼扯的乒乓球和书法以及蓝胖子的辩证关系。
书犹人生,字映心田,球亦若斯。以书交朋,以球会友,练字击球两无碍,动静相融,心悦神怡。
庖丁云:臣好道也,技近乎之。无论书法抑或乒乓,于“道”之境,皆相通矣。唐之“草圣”张旭,观剑舞而悟书法,吾辈或可多观乒乓之赛,视精彩赛事如书法之作,或亦能助书法之道进。
赏书法佳作,须观章法、结体、墨法、点画之质、神韵风格,凡此种种,皆需细品。佳作必蕴自然、辩证、综合之美。乒乓之战,亦然。战术牵制与反牵制,技术克制与反克制,心态压制与被压,比分领先与反超,诸般元素,共铸经典。蓝胖子者,名多拉,字阿蒙,形虽圆而骨如铁,恰似吾书所求。
书宜如蓝胖,圆劲而内蕴铁骨,方能脱俗。乒乓亦圆,书法乒乓,皆需基功扎实,方能随势附形,随机应变,使有法化无法,终至化境。初学书法,横竖撇捺,点钩折挑,必练基本笔画;乒乓亦然,发球、搓球、拉球、抽球、削球,基本动作不可废。而后综合运用,所学皆可用于实践。
论手腕之用,宋姜夔《续书谱》云:“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书写之时,手腕灵活至关重要。乒乓亦然,手腕灵动,击球质量自高。
毛笔触宣纸,形变而生;球拍击乒乓,亦然。前者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墨之神采,跃然纸上;后者增摩传弹,速旋合一。王羲之《书论》有云:“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书前已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乒乓亦如是,击球之前,必预判落点,调步伐重心,观对手站位移动,方能从容击球,有的放矢。
宣纸上,笔势相连,游丝不断;球桌上,动作衔接,连击制胜。书法乒乓,皆重气韵,需把握节奏。行草书重笔画衔接与节奏变化,乒乓亦需脚步移动与转腰发力,不可唯求速也。笔画起收转折之处,乒乓拍触球之前,虽仅0.1秒之待,亦功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