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吧 关注:4,946贴子:17,171

回复:我也不想懒惰,不想拖延,不想焦虑,不想注意力分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年日记本#1.13今年想尝试的最大突破是?


IP属地:重庆127楼2023-01-16 09:15
收起回复
    #五年日记本#1.14最近被种草什么东西了?为什么想买?


    IP属地:重庆128楼2023-01-16 09:15
    收起回复
      #五年日记本#1.15如果你现在有钱有闲,你想去哪里、做什么?


      IP属地:重庆129楼2023-01-16 09:15
      收起回复
        1.16你目前的人生优先级排序是怎样的?


        IP属地:重庆130楼2023-01-16 09:16
        收起回复
          摘抄微博(恶魔奶爸)
          #为什么年轻人普遍焦虑#
          奶爸您好 想问您一下如何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呢……我个人意志力非常的薄弱却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克服…
          答:
          普通人为什么容易精神内耗?
          因为他们从来不关注自己的目标,只关注自己多么多么的不好。
          从来不专心实现重要的目标,比如考公、考研、考编、求职、升职加薪、做自媒体,多赚点钱,买车买房,而是永远只关心和思考,自己意志力不够怎么?不够自律怎么办?不够专心怎么办?
          然后把实现目标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克服意志力、自律、专注等问题上。
          这其实是一种懒惰,是一种逃避,更是一种贪婪,以为自己解决了意志力、自律、专注、拖延症这些问题就能够开挂一样,一劳永逸,简直想多了。
          指望通过变得有意志力,自律,专注来实现人生目标的,就是被忽悠瘸了。
          有钱人不是因为有意志力、自律和专注而赚到钱的,而是因为他们接触到了赚钱的机会,有持续的正反馈激励,他们才能做到有意志力,自律和专注,日复一日的努力工作。
          你现在什么都没有,就不应该关注自己的各种不好,而应该多关注目标。
          关注目标,问题永远就只有那么几个,把有限的解决问题就行了,这就是最快的成长方式,没有之一。
          但是关注自己不好,忽略目标,就感觉什么都是问题,自己这不好,那不好,这需要克服,那需要改变,问题是无限的,最后不论怎么努力也是一场空,没什么成长。
          没有意志力、不自律、缺乏专注等问题,本质上不是什么大问题,你不把它们当问题,它们就不会阻碍你,可你没事找事,被所谓的成长博主忽悠瘸了,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必须要改变自己,然后你又根本改变不了,就会精神内耗。
          劝大家多关注目标,少关注自己的不好,不要没事找事,精神内耗。
          如果有目标,却依然硬要拿没意志力当借口,那就请承认自己在逃避,非常懒惰,要么放弃,要么休息一会儿继续坚持,无论哪种,都比自己精神内耗要好。
          至于意志力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只要保证自己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就够了,无需把「意志力」看得有多重要,无需追求过剩的意志力。


          IP属地:重庆131楼2023-01-16 09:20
          回复
            为什么有些没有了


            IP属地:重庆132楼2023-01-26 21:24
            回复
              摘抄
              再发散一下,前几天Tom Ford宣布退休,把品牌卖了28亿美金,他在采访的时候说“我是完美主义,不管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都不会完全满足,我们总觉得肯定有别的地方可以做的更好”。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e4y137jy/?spm_id_from=333.788&vd_source=baf02b968eee46543502f136f43c40fb 9分15秒处
              我在想为什么Tom Ford的完美主义让他成为了亿万富翁,而我们的完美主义却成为了我们前进的阻碍。我觉得是因为Tom Ford追求的是把事情做完美,精益求精。而我们的完美主义是对自己,一旦自己哪件事情没做好,就打破了“自己是完美的”的信念,从而痛苦,甚至因为担心事情做不好而不敢开始。
              所以我觉得人啊,要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捧在手心里,而把自己踩在脚下(李诞说的)。不要在乎自己怎么样,去做事情,事情做不好就反复做,做好为止。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过度关注自我其实是一种自我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状态,婴儿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越长大,越应该放下自己,专注在事情上。
              ————————————————————————————————————————————
              像是自己目前的状态


              IP属地:重庆133楼2023-02-13 06:02
              回复
                五年日记本不接了,或者换一种更谁手可得的办法(打印或者撒子)不应该找到题目打出来再回答


                IP属地:重庆134楼2023-02-13 06:19
                回复
                  把事情做好
                  琐事能不做就不做
                  less is more


                  IP属地:重庆135楼2023-02-13 06:19
                  回复
                    5.重要的事情优先(详见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或《要事优先》)。尽量避免琐事骚扰,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有时候,紧急的事情往往只是当事人觉得必须马上做完才显得紧急或者干脆就是紧他人之急,最糟糕的就是纯属性格上原因觉得每件事情都得第一时间完成,很多看上去紧急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能再拖了",有的干脆就并不需要或值得去做。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先放一放甚至完全let go的,否则的话就整天被所谓"紧急"的事情牵着鼻子走了。--摘自暗时间


                    IP属地:重庆136楼2023-02-13 06:23
                    回复
                      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许多额外的花销,通俗地来讲,首先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够顺利切换回来,然后要加载目标任务的上下文。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倒腾,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上下文切换上,无形中浪费很多的时间。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时间利用效率高得多的原因
                      一个人有专注和持之以恒的性格,即便在一个没有多大兴趣的领域也能成为专家(更何况,兴趣的很大一类来源就是"我擅长做这件事情");反之就算有兴趣也很快会被一些冷水泼灭
                      许多人对琐事错误的采取了主动式关注,比如常常回到家就开始想"今天还有哪些事没做完",实际上,让这些不重要的事情自己来找你就可以了,即中断式被动关注,后者可以防止空转轮询浪费的时间,从而把最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利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提到思考,我有一个小习惯。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还有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
                      以无无聊的时候可以试着去想想问题,思考一下避免焦虑,而不是刷v2或者豆瓣。
                      将思考成为习惯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避免焦虑。卡耐基用一整本书讲了一个有效的做法来避免焦虑--底线思考。
                      荣耀先生给我鼓劲,告诉我一个重要的方法:如果觉得做不下去了,就硬着头皮坚持做,然后就类似于麻木了,适应了,那种望而却步的感觉会逐渐自动退去。惊人的简单,但事实就是如此,硬着头皮,过了那个情绪上最艰难的时候,也就适应了。


                      IP属地:重庆137楼2023-02-13 06:26
                      回复
                        我做了一个:梦里的几年后的我很积极向别人请教,但是别人都到了工作的最后时刻,忙自己的不理我。
                        我觉得对应着那句话:“早干嘛去了。”


                        IP属地:重庆138楼2023-02-21 06:30
                        回复
                          小时候的好不叫,因为那个是小孩的天性。一个人的本质要看他成年以后一次次的选择。


                          IP属地:重庆139楼2023-02-21 07:06
                          回复
                            我来懒惰吧,是想交流一下怎么懒惰更舒服,没想到都是怎么改变的,来错地方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0楼2023-03-10 22:23
                            收起回复
                              要到中年了,最近偶尔喜欢看年少时候好友的近况,是种偷窥欲?一想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好好对待时间。


                              IP属地:重庆141楼2023-05-18 06: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