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者还必须借助于考古学资料来研究问题。这部分如果我来写也是这个模式,先把三个地区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考古学文化层。我拿青海河湟地区为例子。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是马家窑文化,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是半山与马厂文化,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700年是齐家文化。马厂文化的后期和齐家文化的前期有部分时间重合。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600年是辛店、卡约文化。
其次根据目前出土的考古遗址来判断当时人类的生产方式问题。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有一些基本点不同,比如前者墓葬会有很多居址,生产工具会有很多镰、锄、杵、臼,动物骨骼中会出现大量猪,陶器制作精良且数量多等等。后者墓葬罕见房屋基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以细石器这种狩猎工具为主,动物骨骼中羊的比例上升,陶器器型变小,且很少等等。
然后就是判断了,还是以青海河湟地区为例子,马家窑、半山、马厂到齐家文化的时候,此一地区一直以农业为主,且如果联系同一时间段中原地区的考古文化,可以知道青海河湟地区先后受到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影响。到齐家文化后期开始往游牧化转变。王明珂的解释就像我前面说的主要以气候生态变迁来解释,其次是长期农业导致人口增长与资源分配问题。尤其是马厂与齐家文化时期,墓葬中的等级开始出现。到辛店与卡约文化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完全游牧化。
其次根据目前出土的考古遗址来判断当时人类的生产方式问题。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有一些基本点不同,比如前者墓葬会有很多居址,生产工具会有很多镰、锄、杵、臼,动物骨骼中会出现大量猪,陶器制作精良且数量多等等。后者墓葬罕见房屋基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以细石器这种狩猎工具为主,动物骨骼中羊的比例上升,陶器器型变小,且很少等等。
然后就是判断了,还是以青海河湟地区为例子,马家窑、半山、马厂到齐家文化的时候,此一地区一直以农业为主,且如果联系同一时间段中原地区的考古文化,可以知道青海河湟地区先后受到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影响。到齐家文化后期开始往游牧化转变。王明珂的解释就像我前面说的主要以气候生态变迁来解释,其次是长期农业导致人口增长与资源分配问题。尤其是马厂与齐家文化时期,墓葬中的等级开始出现。到辛店与卡约文化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完全游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