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说的东西可能有点散,大家多担待,想到哪说到哪吧.
接下来谈谈刚入门的新手朋友对印章的设计和线条.
设计.怎么说呢.还是要多看!多看殿堂级大师的印谱,找到其中的规律跟特点,然后运用到自己设计的印稿上.推荐几位大师吧,不然新手朋友可能不知道该看谁的.
丁敬,浙派领军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开创浙派的人.他的印特点是切刀,效果浑厚,而且苍.线条一般是笔直的,新手朋友用浙派入门不错,我记得后面很多殿堂级的大师都是浙派入门.而且浙派对新手来说有个优点,好蒙!我这里说的好蒙,和上面边款说的好蒙,不是贬义.人都希望能尽快看到成果,刻浙派很容易出成果,看起来很容易像那么回事儿!会更有兴趣坚持下去.不是坏事.
赵之谦:线条有劲道.设计巧妙.那方著名的"为五斗米折腰"也是拍出了千万的天价.
王福庵,陈巨来:他俩的稿挺像的,一个线条光滑一个线条粗糙,但都是近代细朱文的典范.我个人现阶段更喜欢王福庵,小小的替他吹一波

吴昌硕,邓石如,这都是"王者"级的大师.吴先生的印对边框的利用我觉得真是强!大家可以多看看多体会.
还有很多没提到的不是因为他们不强,而是风格有些和以上的大师相似.印谱就先别急着买了.毕竟不便宜.先看这些位的就挺好.
汉印(官印,私印).战国(秦)玺,这些也都是必须看的.甚至我建议先看汉印(印宗秦汉,先看汉印临汉印是正路,怕刻着枯燥才先提流派印).汉印规矩,浑厚,有劲道的布局,线条,等等,都是入门的不二之选!急就章(一般是某某将军章)不用着急摹仿,先看看.
总之多看,多临,多品,多思考.然后对比自己设计的印.朱白布局啊,笔画间距啊,整体重心啊,等等.自己对比.总之先看的足够多,到时候就知道某个字该选用哪种写法了.至少文字风格要是相同的,别搞的小篆和大篆混搭,小篆和甲骨混搭.那就闹大笑话了.几乎每个字都有多种写法,在保证了文字的一致性之后,再根据上面提到的那些要素,去选字,去组合,去把各种设计的技巧,灵活巧妙的运用在印稿的设计上.
说到这我想补一句回文排列的事.我说的不一定对,大家自己思考,我只是表达我的观点.我觉得不是什么印都要为了对角呼应,而去回文布局.有一些印,不回文布局的话重心偏得都要倒了,那肯定用回文排列好一些.有一些印重心差不多,只是笔画稍微差了一点,重心也不严重偏坠,我觉得没必要用回文,如果每个印都搞的对角呼应啊,留白呼应啊,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就好像都有相机了,还用素描干什么?要油画干什么?过于刻板的去追求对角呼应而去用回文排列,会缺少很多自然的美.不对称的美.只是个人意见,大家觉得不对可以拍砖.接受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