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离开瑛庚后,作为一个普通人,瑛庚不知道她究竟是怎样生活的。瑛庚当初提出过要给与援助,但是被惠施拒绝,并从此杳无音讯。再次听到惠施的传闻,是在五年之后,惠施以瑛庚的名义接触过许多高官,并且骗取了大量的钱财而被逮捕了。虽然经过调查后马上就判断出与瑛庚没有任何关系,但作为高官的瑛庚还是决定自己承担责任,引咎下野了。
——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啊!
瑛庚一直都认为惠施是一个善良的女人。这样善良的女人竟然会犯罪,这是瑛庚死活也想不到的。莫非是因为穷困潦倒心魔作怪?惠施在被捕后曾多次向瑛庚寄过书信表示她的歉意,并说她已经真正地悔过。因为瑛庚本身也是受害人之一,于是他像司刺申请赦免惠施。他也作为犯人的前夫,像被害者道了歉。惠施又写了多封书信给瑛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结果只被判了半年徒刑,刑满后就消失不见了。惠施的事再次传到瑛庚耳里时已是一年以后,惠施在均州因为同样的罪行再次被逮捕。
现在回想起来,瑛庚仍然觉得口中苦涩。惠施像之前一样写了书信向瑛庚表明悔意,后来得到赦免,但之后还是犯同样的罪行。虽然每次犯罪的规模都比前一次小了,但是瑛庚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惠施已经无法再改过了。于是他无视了惠施的第四次道歉信。那时候他已经与清花结婚,并下野三年期满后被国府重新召回了。
回到国府后,瑛庚想尽办法调查了惠施的案子,但却发现惠施的行为简直是常人无法理解。惠施在面对郡典刑的询问时,竟堂堂正正地说那是为了向把她当成傻瓜的瑛庚复仇。根据审理,惠施的直接目的是财物。正像瑛庚所想的那样,惠施在下界生活非常穷困潦倒。但是她走上犯罪的道路,却是为了向瑛庚复仇。惠施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骗了一个又一个豪商和地方官。虽然最初判刑的时候惠施表现出了悔意,法官们也相信了她对他的徒刑进行了减免,但第二次被捕后,在询问过程中,发现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悔过。——虽然这很难理解,但是惠施触犯法律、逃过惩罚,这一切彻头彻尾都是为了对瑛庚复仇。
询问过惠施的典刑说,这真是一种异常的复仇心,也是对丈夫的愤慨。但瑛庚实在搞不懂为什么惠施会恨自己到如此地步。不管惠施怎样重复犯罪,瑛庚也还是有他自己的生活。由于犯罪手法每次都相同,受骗的人也就越来越少,最后再也没有消息了。如今惠施在什么地方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瑛庚不得而知。
瑛庚虽然不认为清花出走后会走跟惠施一样的道路,但是那段经历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的。
在毫无声息的门前站立许久,瑛庚回到了正堂。蹲着好像要哭的李理。
“李理——”
“……父亲会把母亲赶出去吗?”
李理双手抱膝抬头望着瑛庚问道。瑛庚走到她旁边俯下身子,摇了摇头。
“我当然不会啦。”
“但是,母亲是这么说的。母亲说我也会被赶出去的。”
李理会怎么样呢?如果无法阻止清花出走的话,那么她打算如何安排李理呢?难道也带着她一起回到市井中去吗?这时,瑛庚不由得将李理与骏良想到了一起。
下界正在荒废。难道把这样一个弱小的小姑娘放任到这样一个如狩獭那样的禽兽跋扈的世界去吗?
“我怎么会赶你们走呢。我想把你们一直都留在身边。难道李理自己想离家出走吗?”
李理使劲摇了摇头。
“那么李理你要向我保证,哪里都不去。”
——绝对不能让狩獭那样的禽兽抓到。
李理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看着李理的表情,瑛庚想,
如果是我的女儿出了事的话……
如翕说过,杀人者偿命这句话没有道理。而是人心中的一种反射。瑛庚也是这么觉得。将一个如此幼小的生命毫不留情地杀害,这种人怎么能原谅呢?对于这种绝对无法原谅的人,至少要让他知道,杀了人,他自己也要偿命这回事吧。
如果狩獭杀了李理,那么瑛庚是一定不会原谅狩獭的。如果司法赦免了狩獭,瑛庚也会自行了结他的性命,即使自己被问罪那也在所不惜。
——只有死刑了。
刚这样一想,瑛庚突然觉得背上渗出一股寒气。仿佛是一脚踏入了一块决不允许踏入的禁地。
这种踌躇究竟是什么呀。——瑛庚一边想着,一边抚摸着李理的脸蛋。
“去陪母亲说说话吧。”
李理点了点头,一下子站了起来跑到后院去了。小小的背影远去了,小小的背影变得更加小了。
瑛庚一直看着她消失在院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