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相依,王祖率章武郡(今廊坊市大城县)的乡团来救高城。王祖深知燕军厉害,遂等到夜里偷袭。哪知慕容隆等人早有防备,章武民团见无隙可乘只好退却。
慕容隆主张追击,慕容楷和慕容麟担心黑夜里有埋伏。慕容隆说:“王祖、张申无非乌合之众,不会设伏。他们心存侥幸,企图一举冲垮我们。现在王祖慌乱,已溃不成军。我们多追杀几里路,定能大获全胜。王祖战败,孤立无援的张申必然投降。”
慕容楷、慕容麟固执己见,慕容宙不置可否,唯有平幼愿意追击。于是,慕容隆跟平幼兵分两路追杀王祖,慕容楷等继续围困高城。等到天亮,慕容隆和平幼带回许多叛匪人头。燕军把首级悬挂在竹竿上示众,高城内人心惶惶。
十二月二十九日,张申开城投降;章武的王祖见大势已去也向燕军屈膝降服。你来我往,历时一年半载的冀州叛乱基本平定了。
新年前,太子慕容宝收到了辽西王慕容农的奏章。慕容农驻守龙城三年多了,政通人和。老狼说过,后燕政治集团暗中分为河北、河南两派。慕容农功勋卓著,其地位威胁到了太子的权威。旧都龙城又远在辽东,天高皇帝远。慕容垂免去其军政要职,慕容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为了避免瓜田李下,慕容农主动上表请求调回中原:“当初因讨伐叛徒,我行军到此。麾下官兵休整多年,而青徐荆雍各州的匪寇依然猖獗。希望有人能接替我,我好竭尽全力报效社稷。舍身为国,虽死无憾。这是臣的志向。”慕容宝不敢专断,请示燕帝。
公元389年2月16日,后燕建兴四年农历正月初五。慕容垂召回慕容农,任命为侍中兼司隶校尉。随即,燕帝恢复了留台制度。时隔二十五年后,燕国以龙城为陪都重建了留守政府。
东北乃龙兴之地,必须由宗亲重臣驻防。
慕容垂任命高阳王慕容隆为都督幽平二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幽州牧、留台录尚书事,赋予军政大权。燕帝还替慕容隆选好了文臣武属:平幼做其长史,封孚当其司马(文武反了?史书原文如此)。封孚还兼任留台吏部尚书,协助处理政务。
慕容垂又委托小堂舅兰汗辅佐慕容隆,兰汗举家迁往龙城。兰汗的侄孙兰瑰接任了慕容隆的冠军将军。兰氏、平氏家族本为跟随慕容农起兵的河北派,燕帝调拨高阳王旗下。
你来我往,慕容隆代替慕容农镇守辽东。高阳王遵循旧制扩编新章,修明内政宁息外患。后燕强盛,高句丽仍旧不敢侵扰辽东地区。
端月开岁,太子慕容宝指派弟弟阳平王慕容柔进驻襄国(今邢台市)。同时,燕国举行了盛大的招魂祭礼,哀思遇害的慕容暐等宗亲。事实上,有一些慕容氏死在自己人的手上。

西燕慕容永乃远房疏族,身份并不显赫。慕容盛等人逃走之后不久,慕容永屠杀慕容儁及慕容垂的后裔巩固皇位。所以,招魂祭奠礼仪也包括了这些罹难的慕容宗族。典礼上,慕容宝摇头晃脑:“魂兮归来,往来侁侁兮(侁读音:申,意为众多)。”
二月初九,北魏骑兵在女水(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败丁零吐突邻部。战后,魏王的地盘东到赤城山(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南达慕容宝放弃的代郡(今张家口市蔚县)、西界阴山、北至女水。
拓跋珪强行并吞吐突邻部。可是,吐突邻部乃贺兰部的附庸、女水两岸为贺兰部的游牧地。拓跋珪抢东西居然抢到了舅舅的头上,贺兰部拍案而起。
二月十四日,贺兰讷与贺兰染干率兵南下营救吐突邻,正遇还在分赃的魏军。一言不合,激烈冲突。拓跋珪且战且退,返回了盛乐。随即,为了躲避两个舅舅,魏王又带着全体部众东走。
四月,拓跋珪抵达赤城。贺兰部的实力不弱,魏王又祭出了向燕国求援的法宝。

初夏清和,太子慕容宝让长子慕容盛修缮蓟城的旧宫。四年前,秦国幽州刺史王永命令部下宋敞焚毁了蓟城的碣石宫。慕容盛奉命惟谨,朝督暮责。因此,工程如期完成。
天中蒲月,魏国使臣第五次来到中山。此番来的是拓跋珪的堂弟拓跋虔。
别看拓跋虔年龄不大,力气却不小。临阵交战,拓跋虔用特制的大槊洞穿敌人的身体。他还故意把大槊深插地上假装败退。敌人上前拔槊,仿若蚍蜉撼树。拓跋虔慢慢射杀敌军,从容取回大槊。前次使者拓跋仪臂力过人,用的弓硕大无比。魏国把两人的大弓和大槊当作宝物。
拓跋虔请燕帝出兵挞伐贺兰部。漠原虽大,魏国鲸吞蚕食已跃居第三;拓跋兄弟初生牛犊不怕虎,对燕国的尊敬远远不如刘卫辰、贺兰讷、刘亢埿等人。可慕容垂执迷不悟,持续帮助北魏以弱并强。或许,燕帝扶持拓跋珪坐大成势,期盼恢复前秦时期的草原双雄制度吧。
五月,慕容垂下令范阳王慕容德、赵王慕容麟阻击贺兰部。
二将统兵北上,恰遇前去袭击赤城的贺兰氏兄弟。燕军铁蹄铮铮,贺兰精于骑射。你来我往,双方血战一团;燕军久历沙场,贺兰逐渐不敌。见势不妙,贺兰氏兄弟慌忙各自逃遁。慕容叔侄舍弃贺兰讷,尾追贺兰染干到了勿根山(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之北)。
穷途末路,贺兰染干只好请求投降。其部众被燕军押解至上谷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一干部落首领被带回中山当人质。
贺兰染干毕恭毕敬假意臣服,取得了慕容宝的信任。没过多久,贺兰染干偷偷逃到上谷郡;他煽动部曲,一呼百应。举兵反叛,贺兰部返回了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