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翰说:“根据常情,高钊也认定我军走北道。此路尽管好走,但有重兵把守。南道山高路窄不被重视,我们正好避实击虚。偏师在北道虚张声势,燕王殿下亲率精锐从南路直扑丸都城。南北并进,我们就能打高钊一个措手不及。”
高句丽以逸待劳,燕军唯有攻其不意。慕容皝兴奋地采用此计,张罗着进军。慕容翰建议兵分两路、军分主次,正是《孙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胜”。奇正战法即一路正面对抗,一路出奇制胜。日本战国末期,岛津家族偷学了奇正战法,从而侵略了琉球。
另外,一千两百多年后,一个肃慎后裔看中了玄菟城遗址。他在附近建造了城堡,并以此为根基把势力扩张到了东北地区;其子孙更囊括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建立了延续二百六十多年的王朝。这个人,便是女真族的努尔哈赤。在玄菟古城旁修筑的那个城堡,叫作赫图阿拉。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既要动手,先检视兵员。当前,燕王国大约可动员七万人马。除去防备石赵和宇文的兵力,慕容皝决定用五万五千人攻打高句丽。倾国而出,燕王旨在一劳永逸。
公元342年十一月,燕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新城。慕容皝沿南苏水进兵到南北道交汇处,燕军在此分兵。右长史王寓领兵一万五千人从北道进攻高句丽,燕王统精锐四万人由南道出击。接到命令,王寓大张旗鼓地出发了。南路大军正相反:慕容翰和慕容霸为先锋悄悄挺进,燕王亲率大军紧跟在后。
自从被毌丘俭攻破丸都,高句丽常年以王俭城为都府(今朝鲜平壤,也叫箕城)。头年,高钊命人把废弃百年的丸都修茸一新,今年刚刚搬回来。
乔迁之喜,自有鲜卑邻居前来祝贺。闻报燕军由北道杀来,高钊慌了神。弟弟高武镇定自若,建议举国以拒之。高钊忙凑了五万人让高武迎敌;自己带着剩余的官兵防守南道。要知道,赤壁大战之初,孙权也只拿得出三万人马。眼下的六、七万人,已然高句丽全国之力了。
田忌赛马,倒霉的高钊在木底城遭遇了燕军主力。
慕容翰快马杀到,高钊急忙指挥士卒抵抗。燕军志在必得,高句丽困兽犹斗。双发打得难解难分之时,燕军后续部队陆续抵达。
左常侍鲜于亮大喊:“我不过是个俘虏,但燕王以国士相待。今天,就是我以死报效的日子。”言毕,他带着亲卫骑兵抢入战团。军事家吴起说:“一人投命,足惧千夫。”鲜于亮决死队冲开一个口子,燕军将士趁机掩杀过去。
混乱中,左长史韩寿斩杀了高句丽大将阿佛和度加(加为濊貊语官长之意,度是官员的职位,阿佛和为姓名)。高句丽军瞬间溃败,高钊拔腿就跑。燕军诸将乘胜追击,一路尾随而至。高钊吓得魂飞魄散,落荒而逃。燕军催城拔寨,迅速占领了丸都山城。
轻车将军慕舆埿紧追不舍,定要捉拿高钊。慌乱间,高钊躲进了名叫断熊谷的深山老林。慕舆埿追赶不及,但俘获了高钊的王后及母亲。
慕容皝洋洋得意,叫人到断熊谷招降;可高钊认死理,说什么也不出来。燕王正要派人搜查断熊谷,突然传来坏消息:北路燕军败没,王寓战死。慕容皝暗叫不好:高句丽主力犹存,不可掉以轻心。探知高武回救丸都,燕王下令收兵。
刚打了胜仗,韩寿兴高采烈地上前献计:“丸都城太远没法驻军,高句丽老百姓会重新聚集。等我们走后,高钊势必继续为敌。如今之策,不但要毁掉丸都城,还应挖开高钊父亲的坟墓把尸体带走。这样,高句丽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沉吟一会,燕王慕容皝接受了韩寿的意见。燕军立即掘了高钊之父美川王的坟墓,连棺椁带尸体一起抬走。美川王屡屡抢掠辽东,还参加过崔毖组织的“讨伐慕容联军”;而今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真是报应啊。
燕国兵马四下搜索,抓获五万多来不及逃跑的高句丽人。临别,燕王下令把府库洗劫一空,然后放火烧掉了丸都城。燕军班师了,带走了俘虏、库藏及美川王的尸首。慕容皝倾国而来,高钊全力迎战。这场豪赌,以燕国的胜利告终。
燕王离去后,高钊钻出山谷:满目疮痍,丸都城损毁严重。无奈,高钊下令再次迁都平壤。
公元343年的二月,高钊派弟弟向燕王慕容皝称臣。
高句丽使者单膝下跪,献上数以千计的奇珍异宝,表示愿意作燕国的藩属。燕王交还了美川王的尸体,仍然扣留他们的母亲周老太作为人质。
高句丽元气大伤,不敢再兴妖作怪。高钊把北上辽河的战略改为南下半岛,一心跟百济争权夺利。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句丽老老实实地臣服于慕容氏。
因此,燕国的东部边疆遂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