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吧 关注:2,725贴子:178,607

回复:【太子建成】关于太子的有问有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6:李渊,李建成是否因为惧怕突厥而要“焚长安而不都”?
史书中有一段记载:武德七年七月唐高祖李渊接受大臣建议,欲“焚长安而不都”,并派遣中书侍郎宇文士及至襄邓先期考察,“将徙都之”。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及裴寂等“皆赞成其策”,但遭到秦王李世民的强烈反对,迁都之事最终作罢。
原始史料如下:《旧唐书》二《太宗纪》上记:
七年秋,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自原州入寇,侵扰关中。有说高祖云:“只为府藏子女在京师,故突厥来,若烧却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止。”高祖乃遣中书侍郎宇文士及行山南可居之地,即欲移都。萧瑀等皆以为非,然终不敢犯颜正谏。太宗独曰:“霍去病,汉廷之将帅耳,犹且志灭匈奴。臣忝备藩维,尚使胡尘不息,遂令陛下议欲迁都,此臣之责也。幸乞听臣一申微效,取彼颉利,若一两年间不系其颈,徐建移都之策,臣当不敢复言”。高祖怒,仍遣太宗将三十余骑行刬。还日,固奏必不可移都,高祖遂止。八年,加中书令。
首先我们先看看,有人建议高祖迁都的原因是:突厥来犯,如果烧了长安并迁都,那么突厥入寇自然会停止。听到这样的原因,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一个脑子正常,智商不负的人,应该都不会相信李渊和李建成以及当时的很多朝臣等都会同意这个建议,由于害怕突厥来犯,所以决定迁都并烧了长安,这样,突厥就不会来犯了。所以,这中间必然有其他原因,或者,这个议题根本就不是在讨论害怕突厥入寇的情况下提出的。试问,突厥会因为长安烧了就不会来犯吗?
突厥是游牧民族,无固定居所,为何来犯大唐,为的是掠夺,所以可以看到,在隋末唐初,突厥总是在各大政权中摇摆不定,谁贿赂一下突厥,突厥就支持谁。突厥每次入寇,都是扮演的抢劫的角色,就算是得到领土,一般也会交予汉人管理,如五原之地一直由张长逊掌管。玄武门之变后,颉利可汗长驱直入到了长安城下,若攻占长安,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因为李世民的贿赂和之前李世民的勾结,这么一个机会,突厥人也放弃了。可见突厥人喜好贿赂,并非难以抗拒,如果实力未到,那么壮大实力即可,完全没必要因为害怕突厥而迁都。而且就算是烧了长安,突厥人要的是利益,难道就不会去洛阳?去太原?又不是没有去过,所以这一说非常不合逻辑,也非常好笑。史书如此篡改,无外乎为了证明李渊李建成懦弱,李世民是李唐的救世主罢了,但是事实上,卖国的正是李世民。
史书已经删改,让人无法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有如上记载,但是从史书中太子建成的一段话中,又似乎让人摸到一些思路,至少,陈寅恪先生提出了秦王“养敌自重”的观点。《新唐书》卷七十九《隐太子传》记: 突厥入寇,帝议迁都,秦王苦谏止。建成见帝曰:“秦王欲外御寇,沮迁都议,以久其兵,而谋篡夺。”帝浸不悦。 史官如此记载,不知是不是故意给后人留下线索。
关于李世民和突厥勾结已掌握兵权一事,后续解答。
从以上来看,李渊和李建成根本不可能因为突厥而迁都甚至焚都。至于是否提出迁都一事,为什么迁都,亦或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件,从现在的资料,无法给出确定答案。


16楼2019-10-29 22:40
回复
    17:李二何时开始萌生取兄长而代之的想法?
    史书中把李世民写成了一朵白莲花,受尽李建成李元吉的迫害最后愤而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弟,屠亲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史书是被李世民篡改了的,那么李世民是从什么时候变产生了篡权夺位的想法呢?我们从史书中遗留下来的一些内容做一些解答。详细内容见本吧夺嫡内幕专题。
    《旧唐书.杜如晦传》太宗平京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太宗大惊曰:“尔不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
    平京城,也就是攻破长安之时,房玄龄就对李世民暗示“经营四方”,李世民表示“大惊,差点失去这个“人才“啊”结果是,杜如晦成了秦王府的一员。而杜如晦也是玄武门事变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武德中,太宗平王世充,与房玄龄微服以谒之。远知迎谓曰:“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太宗因以实告。远知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至贞观九年...降玺书曰:“...朕昔在籓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
    武德四年的时候,这种想法已经完全成型,甚至已经用了古人最爱用的占卜一说,已达到对跟随者的心理暗示。可见当时的秦王府,对皇权的期盼,已经到了嫉妒膨胀的状态。而武德四年之后,秦王府便开始频繁对东宫暗地进行各种攻击陷害。最终导致玄武门事变的发生。


    19楼2019-11-03 22:36
    收起回复
      18:李唐时期的官方为什么总喜欢吧太子比作戾太子?
      太子妃墓志中有一句“至如夕宴宣华,朝游博望。”博望:博望苑,汉宫苑名。汉武帝为戾太子建,以供其交接宾客。《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颜师古注:“取其广博观望也。”这一句引用了汉武帝的戾太子刘据的典故,表明李渊对太子建成的重视。而无独有偶,我们在《全唐诗》中收录的几首祭奠太子的诗中,也发现了多次将太子建成比作戾太子的地方,这让我们好奇,在当时被李世民极其后人的言论控制下,为什么唐代官方要把太子建成比作戾太子?看看戾太子的情况,就更加让人匪夷所思了!
      让我们看一下戾太子的生平:
      刘据(前128年—前91年),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的长子,又称卫太子。年近而立始得长子的武帝兴奋异常,一出生便命人为刘据作《皇太子赋》,等于提前昭告天下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就是太子,并将他的母亲卫子夫由夫人立为皇后。因此刘据既是武帝的长子,也是其唯一的嫡子,武帝此举愈发巩固了刘据的地位。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时年七岁。武帝极力培养这个儿子,命天下鸿儒名师为其教授《公羊春秋》、《谷梁》。太子加冠后,武帝为他修建“博望苑”,让儿子在那里跟宾客往来。
      汉武帝即位以来一直追求长生,好大喜功,到了晚年更是变本加厉,并任用江充等奸臣。武帝与太子据政见不同,对其日益疏离,致使父子间沟通不畅。因此汉武帝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刘据起兵反抗后兵败逃亡,而后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尽。武帝后来终于知道太子冤情,加以晚年丧子之痛,他的余生一直在悔恨中度过。戾太子一案对汉武帝刺激极大,促使他“轮台悔过”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使治国之策开始由“多欲”向“无为”回归。
      刘据之孙刘询后来登上帝位,是为汉宣帝。 即位后谥刘据曰“戾”(东汉著作 《说文》:“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戾者身曲戾也。”故而“戾”字应取蒙冤受屈之意),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
      我们看到关于戾太子的内容,所有的结论就只有一点:冤。太子建成遇害后,曾有司建议给太子的谥号是“戾”但是被否决。戾虽然是恶谥,但是有戾太子一案,这个谥号则代表了蒙受冤屈一意,李唐的朝臣建议这个谥号,也着实令人生奇。
      我们再看《追复息隐王皇太子礼诏 》中”昔戾园败德,西都表其号谥“。李世民也对此定了基调,把太子建成比作戾太子,但是认为是戾太子”败德“,也就是说,他还是要认定太子建成”败德“,但是,天下人都知道戾太子当时是”败德“还是”蒙冤“!
      再看李世民极其子孙朝在祭祀太子建成所做的歌辞中的内容
      ”道閟鹤关,运缠鸠里“
      ”瑶山既寂,戾园斯享“
      ”江充祸结,戾据灾成“
      这些在贞观年或之后所做的歌辞中,皆把多次提及戾太子,并点明:”江充祸结,戾据灾成“,可见,当时的官方虽然有李世民定论的”败德“,但是最终体现当时朝臣的真实想法的,确实太子之冤。而这冤,甚至在祭祀的歌辞中直接写道:”衔冤昔痛,赠典今荣“。
      如此,我们就要问一问,为什么当时的官方在李世民”败德“的指引下,却写出”太子衔冤“的基调?
      因为太子之冤,是当时知情或不知情的人们所认定的!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从唐开始,总有那么多类似”门神“,唐太宗游地府等等这样的说法,甚至后来编成了《西游记》之类的小说,可见,虽然唐时李世民的言论控制和试图通过篡改史书想将太子抹去(连谥号都是”隐“)抹不去之后便开始污蔑太子。但是李唐的很多朝臣和百姓,还是认为太子是非常冤屈的。所以我们看到魏征总是以要为太子报仇的形象出现。


      20楼2019-11-03 22:40
      回复
        19:万贵妃的态度史书中有记载吗?
        关于李智云的事情,万贵妃的态度很重要,很多二粉说史书中没有记载万贵妃和太子关系好的地方。不错,史书中确实没有明确写明万贵妃干了啥啥啥,史书中后宫指名道姓的太子党就张尹二妃,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说万贵妃并没有憎恨太子呢?史书中对万贵妃的记载有一句“性恭顺,为帝所礼,宫中事一一咨决。”可见万贵妃在李渊的后宫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史书中,隐隐记载了这么几件事情。
        初平洛阳的时候:《旧唐书》记载:“初平洛阳,高祖遣贵妃等驰往东都选阅宫人及府库珍物,因私有求索,兼为亲族请官。太宗以财簿先已封奏,官爵皆酬有功,并不允许,因此衔恨弥切。”
        《旧唐书》载太子因杨文干事件被囚,“元吉及四妃更为建成内请,封伦又外为游说,高祖意便顿改,遂寝不行,复令建成还京居守。”
        按照唐朝后宫等级划分,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正一品。以上的贵妃等和四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定有万贵妃。但是为什么不直接写明万贵妃呢?如果写明了,谁还相信李智云是被太子“弃”的呢?
        而且史书中这样的含糊记载还不多吗?除了可能真的太过突出的张尹二妃外,史书中还记载了史书中还记载了公主们和建成元吉干的坏事,也没有指名道姓一概是“诸公主”“复与诸公主及六宫亲戚骄恣纵横,并兼田宅,侵夺犬马。”我们也只能说,可见“妃们”和“诸公主”这覆盖面真的很广。


        21楼2019-11-03 22:41
        回复
          20:李元吉是否如书中写的一般不堪?
          贺润坤老师写过《李元吉其人》的文章,将李元吉的大致形象进行了还原,认为”元吉因是太宗政敌,故唐代史臣对之多贬斥,后世史臣多循唐史臣之说,对元吉这个在唐初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进行了不公正的指责“。推荐大家搜索此文。
          史书中对元吉的描述实在是不堪,若说史书中把太子写的很不堪,但是举不出实质的例子的话,那么元吉被举的例子还是很多的,说他丑,所以太穆皇后不要他,说他狠,所以连乳母都杀,说他胆小,丢了太原,遇到刘黑闼不敢前进,说他奸,一边要谋害秦王,一边又想着篡太子之位。李世民对李元吉之恨,已经到了无可容忍的一面,玄武门之后,太子谥号”隐“至少不算恶谥,但是齐王元吉的谥号则是绝对的恶谥”剌“。但是从史书中对李元吉的描写,我们似乎又可以看出相互矛盾的一面。李元吉心狠手辣却胆子很小?有勇无谋却想着阴谋迫害李二,还想着太子之位?
          我们列举一些史书中的描写:”寻授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秦王围东都,窦建德来援,王以精骑逆战,留元吉、屈突通守,而世充易之,辄出兵,元吉设伏劫之,斩首八百级,禽其将。东都平,拜司空,赐衮冕服、鼓吹二部、班剑二十人、黄金二千斤,与太子、秦王得三炉铸钱。累进司徒,兼侍中、并州大都督。“这是史书中对齐王的一次描写,可以看出,齐王有一定的战术素养,且有胆有识也很受重视。没看出元吉胆小怕事,有勇无谋啊!
          再看另一段描写:”乃构於太子曰:“秦王功业日隆,为上所爱,殿下虽为太子,位不安,不早计,还踵受祸矣,请为殿下杀之。”太子不忍,元吉数讽不已,许之。於是邀结宫掖,厚赂中书令封德彝,使为游说,帝遂疏秦王,爱太子。“看这一段,李元吉挑唆太子杀李二,太子不忍,元吉还讽刺太子,而且史书中还说元吉要”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首先,李二都对付不了太子,最后要提刀上阵才勉强上位,元吉更不可能会取东宫易如反掌了。而且看这段写的,元吉对帮太子是尽心尽责啊,结果是李渊”疏秦王,爱太子“。可见元吉是非常有谋略的,也是对李世民面目认识最清的。怪不得李二这么恨元吉。
          史书中的元吉的史料留下的非常少,而且对的描写非常的不堪,且没有类似《大唐创业起居》等的史料留存,致使李元吉的形象在如今,也没法得到一定的还原。但我们相信,李元吉绝不像史书中那般不堪,正所谓成王败寇。


          22楼2019-11-03 22:42
          回复
            21:关于昆明池事件
            详见http://tieba.baidu.com/p/3392824652 http://tieba.baidu.com/p/2731847724
            新旧唐书及通鉴均有记载,但记载要不含糊不清,要不不符逻辑,先上史料
            《旧唐书》:会突厥侵扰乌城,建成举元吉为将,密谋请太宗同送于昆明池,将加屠害。
            《新唐书》:太子与元吉谋:“兵行,吾与秦王至昆明池,伏壮士拉之,以暴卒闻,上无不信。然后说帝付吾国,吾以尔为皇太弟,而尽击杀叔宝等。”率更令王晊密以谋告秦王,。。。
            《资治通鉴》率更丞王晊密告世民曰:“太子语齐王:‘今汝得秦王骁将精兵,拥数万之众,吾与秦王饯汝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于幕下,奏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吾当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
            我们看到史书后发现,这又是一个毒酒烈马事件,也就是说,逻辑有问题到让人无法相信。
            太子和齐王的数次密谋总是被李二的人偷听到也就罢了,太子和齐王想到的杀李二和李二手下的方式也是醉了,用吧友桑桑的话说:“坑之”的说法是最假的!如果太子要发动政变,时间很宝贵!暗杀肯定是最快的!活埋的成本是:活捉+绑的紧+挖坑用蓝翔+填坑防太监,想想看时间来不来得及吧!!!
            而且《激变玄武门》中专家对此的解读也很有说服力,出征大典众目睽睽,太子和齐王怎么会在这样的场合大规模的“拉杀”李世民,将李世民武功高强的手下们“坑之”?
            而吧友左心室的风景提到:看了昆明池事件疑惑更大了,首先东宫真的是四面漏风啊,那么重要的谈话,设计杀死亲王,准备逼李渊禅位,都被王晊听了去,告诉李二,李二为何不将计就计,把这个阴谋告诉高祖,只要太子齐王按照计划进行了,这某犯罪就坐实了,太子齐王也就被拉下马了,太子之位就是他的,怎么也比自己下杀手除掉太子建成好啊,不会落下骂名,皇帝的位置将来也是自己的。
            所以说,这件事,用用脑子就知道是李世民编造的了,亏司马光为了圆这个谎,还帮李二写小说一样的写了一堆有点智商都不会相信的内容。


            23楼2019-12-15 20:57
            收起回复
              22:后世李世民为何被推崇?
              其实李世民在唐初并没有受到大力推崇,他的被大力推崇是因为后世儒生的的渲染。
              1979年出版的《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有几段对此评价非常恰当“如果我们看到太宗在传统史书中的形象常常被理想化了,这不仅是由于他自己力图影响历史的记载,而且还由于史官们也受到作为士大夫所应有的责任感的影响,他们当然会把一个如此关心他们本阶级而且行为近乎儒家思想的皇帝偶像化。”“627年阴历元旦,太宗取年号“贞观”,后世历史家对他的被理想化的施政画卷尊之为“贞观之治””。“太宗的许多公开的举止,与其说是出自本心,倒不如说死出自想得到朝官---尤其是起居注官---赞许的愿望。”
              用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解释一下这些内容:报纸上说某个公司的老总为员工着想,为了留住员工,做了什么什么好事,给员工发了什么福利,涨了多少工资,于是这条新闻就会在各个公司的员工中大肆传播,意图给自己公司的老总传递一个讯息,看看人家老总,再看看你,在舆论压力下,使得老板也做出同样的或者相似的举动。 从《贞观政要》吴兢,及司马光后来编纂《资治通鉴》唐史初唐部分,这些人只不过借着捧李世民这个人造的神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罢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在封建朝代,越来越多的人不在乎历史到底真实的发生了什么,因为普遍的人都是关心当下自己的生存环境,借古讽今是文人儒生对当下环境的不满及诉求,通过他们,衍生成民间故事,通过民间传送,其实对历史人物产生了很多误读,在民间《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大于《三国志》,曹操周瑜在民间不是奸雄就是小人,而《三国志》中并没有非常出彩的诸葛亮却光芒四射,因为李世民篡改史书,以后后世儒生对李世民及李唐的过度渲染及《隋唐演义》的流行,使得杨广,李渊,李建成成了暴君,庸人,小人而真实的历史,这几个人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对社会历史都做出了很多贡献,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李世民初期纳谏的思想符合儒生的价值利益,于是被推崇,在当时并没有被认定的治世,却因为李世民天花乱坠的改史和后世儒生的政治诉求,渐渐变成了所为的“贞观之治”!
              初唐无信史,看了很多学者的文章,从章太炎先生指出“史之失官,莫如书书唐隐太子与明建文事”“隐太子事,加诬乃已甚矣”到黄永年的“然而篡改历史总是件心劳力拙的蠢事,今天仔细研读文献,仍不难看出建成、元吉对唐皇室的积极作用。”,包括李二的拥趸司马光都会发出一些质疑,甚至对“二凶之一”的李建成有“性颇仁厚”的评价,这些考证文章真是极其有力的说明了这段被李世民修改的历史,是多么的不可信。但是留下来的,却也只有这些史书,只要没有刻碑著书,只靠民间流传,那便早已消散了。所以,我们只能依靠这些被篡改的史书了。前两天看蒙曼教授说玄武门之变,最后的总结很好,李世民撒了一个谎,就要用千百个谎来圆这个谎,这中间便总有漏洞,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从唐朝便开始的无数史学家的考证。


              24楼2019-12-15 20:59
              回复
                23:如果不是李世民,中原就会被突厥占领?
                看到一些李二粉认为如果李渊或者李建成统治唐朝的话,大唐会被突厥所灭。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当时,到底是谁在积极抵御和着手反攻突厥,又是谁为了掌控兵权意图谋逆而勾结突厥!
                在隋及唐初,突厥问题都是非常大的问题,尤其是隋末唐初,由于各突厥势力强大,各割据势力为了一统天下,借用突厥支持来对付其他割据势力的情况非常多,并不稀奇,无论是薛举,还是刘武周,甚至窦建德,以及后来的刘黑闼都是这样,所以李渊能够想到利用突厥也无可厚非,也没有必要去诟病。到刘黑闼之战后,李唐已经完全平复国内。这个时候,李渊和李建成开始谋划抵御以及反攻突厥。但是李世民为了掌控兵权,谋夺皇位,不惜养敌自重,与突厥勾结,破坏李渊与李建成的部署。玄武门后,突厥长驱直入,打到渭水边,李世民又不惜大肆贿赂,以求得突厥退兵。现在我们就将武德五年至突厥衰败中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做一个整理。
                陈寅恪先生在《论唐高祖称臣突厥》中写道:“则太宗与突利结香火之盟,即用此突厥之法也。故突厥可视太宗为其共一部落之人,是太宗虽为中国人,亦同时为突厥人矣!其与突厥之关系,密切至此,深可惊讶者也。”
                那么我们来列举一下,李世民和突厥之间的猫腻,看会不会让你惊讶!
                建唐之前与武德五年前暂不为主要内容,一下列举从武德五年开始的资料:
                武德五年,李唐国内逐渐平复,突厥入寇,之前抵御突厥入寇主要是太子建成,国内战争平复后,再次面对突厥,李渊派出了太子建成和李世民两个人,突厥入寇有二至三个方向,主要是河东道和关内道。而太子和李世民分别防御了这两个方向的突厥来犯。太子与亲王,太子必为统领,此一役过程不详,史书时间记载混乱,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李二一方还未跟突厥主力照面,颉利为什么就闻风而退了?因为“郑元璹贿赂了颉利,史书中石这样说的:“且抄掠资财,皆入将士,在于可汗,一无所得。不如早收兵马,遣使和好,国家必有重赉,币帛皆入可汗,免为劬劳,坐受利益。“而太子一方呢?史书中略有记载:”三观山之战据说唐军“获马、橐它数千”,崇岗镇之战据说“斩首千馀级”。“也就是说,太子一方,至少打了三到四场胜仗。
                武德五年略总结如上,感兴趣同学可以看本吧突厥专题内容。
                武德六年待续
                武德六年,武德六年,发生了马邑之战,高满政战死。《资治通鉴》有如下记载“秋,七月。。。巳亥,遣太子将兵屯北边,秦王世民屯并州,以备突厥。八月,甲辰,突厥寇真州,又寇马邑。。。九月,丙子,太子班师。。。壬辰,诏以秦王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冬,十月。。。秦王世民犹在并州,己未,诏世民引军还。。。
                七月太子与秦王都是以备突厥,那就是说突厥没有大规模入寇,只是小范围异动,那么马邑之战如此轰轰烈烈,必然发生在七月之后,也就是八月入寇马邑。马邑属河东道,若李世民屯并州,则为李世民防区,那么李世民七月就在并州了,八月突厥寇马邑,李世民应该可以做好积极应对,但是高满政竟然苦等不到援兵?这期间还发生了李渊派李高迁救马邑,李高迁“惧”,刘世让去,也不敢去,派尉迟恭去,没下文,后来又发生了“会颉利遣使求婚,上曰:“释马邑之围,乃可议婚。””而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段时间,“战神”李世民去哪里了?是跑到颉利那里饮酒去了?还是跑到突利那里饮酒去了?李渊对马邑之败很生气,杀了李高迁还不解恨,但是又要议婚?李世民是看了两个月的好戏啊,就是不出手,为什么呢?为了拔除高满政这个钉子!这样,就妨碍不到他和突厥的勾搭,也可以破坏李建成对突厥防御及反攻的部署。
                而史书中关于太子的记载,备突厥,太子还没到,突厥退,然后太子班师回朝,没其他内容,试问,太子防区的真实记载去哪里了?
                武德七年,武德七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杨文干事件,杨文干事件至今扑朔迷离,我们又杨文干事件专题,我们现在倾向于杨文干事件与突厥关系紧密这一新的推论:是李世民用计,污蔑太子,破坏李建成对突厥反攻的部署,拔掉关内道上杨文干这个钉子。而武德七年的李世民,则发生了他五陇阪的传奇故事。史书记载如下:“是时,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入寇,连营南上,秦王世民引兵拒之。会关中久雨,粮运阻绝,士卒疲于征役,器械顿弊,朝廷及军中咸以为忧。世民与虏遇于豳州,勒兵将战”,雷红艳《武德年间的唐突关系与玄武门之变的爆发》中提到:“李世民宁愿贻误宝贵战机也不与突厥交战。至于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由于材料的限制,笔者不能做过多的推测。”这一战,李世民不是打败了颉利,而是“说”败了颉利。“李世民英勇迎战的豪言壮语把元吉吓得不敢出阵应敌,但事实上此后李世民并未与突厥发生任何战斗。他只是施口舌之计便轻而易举地让突厥退兵,并请和亲。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李世民是在吓唬元吉,目的是不想让元吉与之同行,而胆小的元吉正好中了他的圈套。”可见,李世民又与颉利达成了某种共识,颉利获益,退,李世民达到了他的目的。
                武德八年:武德八年发生了“太谷之战”,此战将李世民的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也就能深深的理解李渊“每有寇盗,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甚。”的态度了。
                《旧唐书》在记载八年“六月甲子,幸太和宫。突厥寇定州,命皇太子往幽州,秦王往并州,以备突厥。。。八月,并州道总管张公谨与突厥战于太谷,王师败绩。。。”“太谷,武德六年隶并州,那么武德八年的太谷之战,是谁的防区,不就大致知道了”六月,李世民便往并州备突厥,八月,并州防区的太谷发生惨烈一战,王师败绩,李世民又好好的看了场大戏,之后,史书中又含糊写了些别的,仅《突厥传》李世民出战,颉利退,其他史书都写李靖“出师拒战,颉利不得进”。至于太子往幽州,武德八年后,河北地区,就没有突厥入寇的讯息了。我们不禁纳闷,为什么每次都是李世民碰见颉利?为什么每次李世民都没有和颉利打上一架,颉利就心满意足的退了?为什么李渊每次李世民退了颉利后,李渊越来越怀疑李世民了?其实太子建成早就看出李世民的心思了,“秦王欲外御寇,沮迁都议,以久其兵,而谋篡夺。”这句简直就是史官故意留下来的,只是李渊当时还很信任李世民,所以没有相信,后来发生的,李渊想不信也得信了。只可惜,李渊明白的太晚,而李世民又太会演戏!
                关于渭水之盟,萧瑀是看透了世民所为的: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云:
                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请战,陛下不许,臣等以为有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唯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豳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即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
                萧瑀装糊涂没有读懂渭水退兵内幕,故意询问世民,揭露世民勾结突厥的事实。而世民冠冕堂皇地回答中也说了部分实情:
                其一,突厥内部势力径直找世民,说明彼此勾结的事实;
                其二,世民让长孙无忌制约李靖,达到控制军权的目的;
                其三、世民说出了父亲和哥哥原来的防御反攻突厥的策略与计划,想以此掩盖自己称臣突厥立场。最能说明他与突厥勾结事实的就是,武德九年九月,突厥退兵后,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给世民。世民认为接受不妥,交换为要回突厥所掠中国户口和让自己的亲信温彦博返回。 ”
                以上摘自《唐高祖称臣突厥史事新解》
                而我们也发现,颉利之所以顺利打到长安城,和太子李建成玄武门遇害有着直接联系,李建成建立起来的防御及反攻突厥体系,因为玄武门而遭到破坏,例如罗艺,则因为玄武门之变,而几乎是放任突厥的进犯。
                至于突厥怎么败的,参见这两篇文章<东突厥灭亡前政权内部的矛盾冲突><公元627年前后气候变冷与东突厥汗国的突然覆灭>.我们不否认,李世民后来派兵打败了突厥,但是没有突厥内部矛盾的爆发和连续三年的极端气候对突厥的巨大打击,也不会那么容易打败突厥,这一点,陈寅恪先生也做了总结,可参见《论唐高祖称臣突厥》。当然,我必须指出,如果没有武德年前,东宫对突厥的部署,李世民也没有那么容易灭突厥


                25楼2019-12-15 2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