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
潮流說她某一次被問了一個問題。
「你覺得你跟這個世界的人有深刻的連結嗎。除了家人。」
她說有,但在心底仍然懷疑是否有這樣的人存在。
於是我將這個問題套在自己身上。「深刻」兩個字去掉,我會說「有」。
在這個問題裡,是一個理性的人,所以會先思考「深刻」的重量。比如試圖將「深刻」放大到低度、中度、高度。
以陌生人來說,低度深刻連結可能只是素不相識的你和他,為了過同一條馬路,站在同一個十字路口等綠燈,你們在那一瞬間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可是要進入中度深刻連結並不容易,你們還得成為朋友,或任何一段能夠繼續向前的關係,在這過程裡,你也許能和他產生更多連結,喜歡同一個作家、同一首歌、同一部電影,擁有相似的價值觀、人格特質,也可能你不會發現更多的連結,你們只能停在這裏。而高度深刻連結又更難了,因為中度深刻連結只是從陌生人變成朋友,或任何形式的其他關係,但這些關係都會因為不可預知的因素而逐漸緊固或崩潰,可能是爭吵、可能是距離、可能是誤會。至於那些最後還能跟你保持高度深刻連結的人,必定是突破了前面的阻礙,這些阻礙剔除了那些與你只有片刻緣分的人,保留了剩下為數不多卻也是真正願意懂你愛你珍惜你的人。你們可以適時地說心裡話,不用害怕他會不會告訴別人,在他面前,你可以放心地哭,不做平時那個大大咧咧地自己也沒關係,就算並不住在一起、沒有共同生活過,他也能讓你卸下心防做自己。
我反而覺得高度深刻連結就是心與心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