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采吧 关注:112,358贴子:983,258
  • 5回复贴,共1

20世纪初期,台湾食物匮乏,而大量补抓青鳉食用,随后造成蚊虫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世纪初期,台湾食物匮乏,而大量补抓青鳉食用,随后造成蚊虫繁殖疾病流行,因此当时的总督府约于1913年从美国引入食蚊鱼来消灭蚊子幼虫。
  随后不久,日本也希望通过投放食蚊鱼来控制蚊虫数量而从台湾引入食蚊鱼。于1924年,大陆地区也引入了食蚊鱼。直至现在,台湾全岛淡水生境几乎都有食蚊鱼的身影,日本南方水域食蚊鱼广布,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均有分布。食蚊鱼已经在部分地区成为了低地水体的优势种。扩散如此之快,那控蚊效果如何呢?
  上世纪初,人们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引种,控蚊方面在部分区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至20世纪中后期,多位科学家发现尽管食蚊鱼能以蚊子幼虫为食,但该幼虫在食蚊鱼消化道所有内含物中仅占极小的部分,其他大部分则主要为浮游动物。而在20个有意引入食蚊鱼的国家中,仅有4个达到了控蚊效果。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02 15:01回复
      食蚊鱼的到来,占据了上海不少动物资源,并造就了一批苦主:
      第一苦主是以青鳉为代表的鱼类。青鳉为上海原生鱼,曾广布于各个水系,也曾是上海最常见的淡水鱼之一。由于食蚊鱼繁殖快,攻击力强,生态位和青鳉几乎一致。现在已经几乎被食蚊鱼挤占,上海几乎找不到青鳉了。食蚊鱼为了抢夺和原生鱼共有的资源,对于比它大的原生鱼,会采取撕咬其鳞片和鳍的策略,让其细菌感染加大死亡概率。而且连这些原生鱼的幼苗也是它们不会放过的美餐。值得一提的是吃蚊虫方面,上海很多原生鱼并不逊色于食蚊鱼,比如:青鳉、鳑鲏、斗鱼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02 15:01
    回复
      第二苦主是蛙类。上海本地小型蛙类很多,遇上食性复杂且攻击性较强的食蚊鱼算倒霉了,食蚊鱼吃不了大的就吃小的,蛙类的卵和蝌蚪对于食蚊鱼来说是上等的蛋白质来源。除此之外,2007年,科学家发现食蚊鱼所释放的化学物质,还可以降低蝌蚪的活动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02 15:02
      回复
         第三苦主是蛇类和龟鳖类。上海为数不多的蛇和龟鳖不是吃鱼的?怎么也会收到伤害?那是君不见食蚊鱼鼓鼓囊囊的腹内常躲藏的东西:寄生虫。食蚊鱼到国内后,成为了台湾棘带吸虫最适的、稳定的第二中间宿主,其最终宿主为蛇类。食蚊鱼同时也是胃瘤线虫易感品种,被此虫感染的食蚊鱼被龟鳖或鱼类捕食后,可能感染胃瘤线虫,并且有造成内脏穿孔的危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02 15:02
        收起回复
          还是青鱂好啊,只吃孑孓只可能撑死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8-03 13:30
          回复
            这啥鱼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9-11 06: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