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游吧 关注:6,049贴子:945,569

回复:春秋战国 五 裂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智氏:
治政
一、【迁都】
寡人闻:《周礼》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是以都邑乃国之枢纽,中枢所在。中枢之地,考虑方面。
安邑者,万室大邑。北控大河,南庇诸邑,东御强敌,西扼故地。扼控南北,地通西东。
北有大河为屏,南有中条为障,西有大河,东有太行,霸主之基也。
故寡人千思万虑,心意已决,天予之,不国之,必受天谴而乱,故寡人奉天之命,都于安邑。
二、【盐池】
智氏地处晋地,【盐池】所在。
昔曲沃代翼便由此为基,而代大宗,受封诸侯,以掌晋政。智氏先祖,励精图治,晋德衰落,智代之,天意也。
【盐池】年出万钟,用之不完,溢之。是以,自晋有盐池以降,天下泰半用盐,皆出于晋。智得【盐池】,昊天上帝之所眷者也。
为使天下有盐可用,智氏将增其所出。
为使得所愿,固设【少府】,少府之属:少府令一人,少府丞二人,少府属官朝廷所任,少府令国君所任。【少府】国君直属。
少府令由范瑟任之,爵中大夫,赐其食千室之邑。盐、铁由少府令管辖,直属国家专营。
外事
一、【请平魏国】
魏氏新主得立,智赵甚喜,魏乃大邦,智赵小国。
寡人尝闻:大国惠小邦,邦之幸也,小国侍大邦,国之悦也。
智赵愿与魏氏友睦处之。三晋一则彊,三则衰。智赵请与魏盟,以魏为盟之长。
二、【秦主之恶】
寡人尝闻:师必有名,有名,则其师必胜。师出无名,则其君德行有亏,其师必败。
秦主弑其君,僭位而立,其德有损。为使国内矛盾转嫁,师出无名伐我,其行有亏。
德行二无有一。是以秦人不为所用,其师将败。
寡人为秦正位,宣战而伐之!
军事:
一、【国有难,家曷免?】
国人及公卿、士大夫等,须勠力同心,迎难而上。
使大司马全国动员征召士卒,将宣战秦国檄文发于全国,使知之。
二、【功必赏,劳必赐】
有功之人,国人升下士,下士升中士,中士升上士,上士晋大夫爵。以此类推,无功之人,此战之中必有劳,赐今岁役时免其半。
密令:
一、私。


IP属地:福建67楼2019-06-05 13:29
收起回复
    鲁·中城解围
    启阳战场
    中城之围已有一月有余,为了尽快夺下中城扩大战果,莒伯再度向南线增兵三千由大司马钟吾淳带领直扑吴国北疆中城而去。然而出征未久,国都便传来急报。阳都被袭,八千鲁军出费邑、启阳出兵,对莒国不宣而战。
    半个月前鲁侯接到莒国出兵南下攻击吴国消息的时候便有了夺取阳都的想法。奈何忌惮莒国士卒骁勇不敢妄动。然而后来接到齐、陈两国拒绝莒国的结盟请求以及吴军北上的消息后,立刻下定了决心。本想发兵一万大举伐莒,然而打开多年废弃的府库之后,里面残破的战甲和积灰多时矛戈旧弩,显然不足以配备如此数量的大军。于是鲁侯费尽心思七拼八凑才在曲阜勉强聚集了五千大军向费邑进发,而众卿大夫虽无战意,但也碍于鲁侯面子多多少少拼凑了一只私甲在启阳聚兵北上。
    阳都告急后大司马只好回军前往救援,而面对即将奔袭而来的吴军,莒军只好大肆劫掠一番后退回国境。
    一个鲁军兵卒的自白
    我叫二狗今年刚成年。说出来你们可能也不信,我现在正在为国君打仗进攻莒国的启阳。说实话启阳的城墙并不高,但将军领着我们已经冲了三回了都没中上去。倒不是说城墙上莒国的反击太猛烈,还不如说我们的家伙太破旧了,对面一波箭弩过后战甲好像和纸糊的似的根本不顶用。之前撤军的时候一支乱箭直接从铜盾的缺**中了将军的屁股,不说了还得去给将军洗衣服,屎味真的重。
    效果:鲁国对莒国宣战。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9-06-05 21:36
    回复
      智——兴兵伐秦
      看完前线战报后,智伯大怒:“鄙贱小国竟也妄图我河西?岂有此理!上将军何在!”
      上将军狐鸣出列:“臣在!”
      智伯:“号令三军全力出击,寡人要发兵灭国!”
      相国略微迟疑:“君上,我军贸然出击,恐怕有所不妥吧。”
      智伯:“无妨,我军全力一击,秦军定当倒戈弃甲,此战速战速决,定无大碍。”
      周显王元年夏
      智国大肆兴兵,国君亲征举三军讨伐秦国。面对智国强大的攻势秦军选择率先出击,力求赶在智军主力抵达前歼灭大荔智军。但河西军却选择坚守,随即秦军便切断大荔于临晋关的联系于补给。守将尔齐派三千士卒试探秦军,结果在秦军的铁蹄下几乎全军覆没,尔齐不敢再战。而此时智国各路人马也基本就位。上将军源鸣领兵五千驻军函谷关随机应变。国君智拓轻率大军逼退秦军主力打通临晋关与大荔之间的通道,两军合二为一。秦军见智军势大主力退守只好暂退泉重。智伯令全军整军三日稍作歇息,随后便立刻派遣尔齐车领先锋八千度过洛水成功击败了阻拦的秦军。初战告捷,智伯全军渡河。准备一举夺取泉重,兵威栎阳都城。秦军虽连续击退数次智军进攻,但自身伤亡也频重。不过南线公子虔车领的三千奇兵倒是一路奔袭,成功赶在智军回援之前攻陷上洛。智国援军姗姗来迟后只好回军。泉重一线
      秦智两军僵持数日后最终在智军的号角声中打破了平静。智军手持强弩坚矛列向秦军开进,而秦军也毫不示弱的向智军发起了冲锋,几番厮杀下秦中军逐渐不支开始溃退。智军乘胜追击追出秦军三里之远。
      智伯:“哈哈,我军大胜,秦军丢盔弃甲真懦夫也!”
      尔齐:“不好了君上,我方前军遭遇伏击,秦军骑兵突袭我军两翼,我军开始溃败!”
      由于智军忙于追击导致中军阵线被拉长,在秦军骑兵的突袭下很快便被冲散。面对反扑的秦军,智军虽收拢前线败军再次结阵,但士气低迷不利再战。
      尔齐:“君上撒退吧,再战下去胜负未知啊!来日,我军定能大获全胜。”
      智拓懊恼:“恨死我也!苍天助贼不助我”
      尔齐:“快掩护君上撤退!”
      随后智军退回洛水对岸,而秦军由于于伤亡颇重便也没有追击。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9-06-06 00:50
      回复
        莒国国策
        【内政】
        1、推行常平仓制,即朝廷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
        2、整治官场风气,设御史大夫一名,行监察百官之职。
        3、发布纳贤令,广纳天下贤才。
        4、在阳都城门附近修建市场,在阳都城外修建码头,促进商业繁荣。
        5.改莒城为沐阳,改郯城为沂阳。
        6.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一府两郡:一府为阳都府,治阳都县;两郡为东海郡和琅琊郡,东海郡治沂阳县,琅琊郡治琅琊县。每郡置太守一名,管理郡中军政事务;每县置县令一名,管理县中军政事务。
        【外交】
        1、派人出使吴国,愿与吴国停战议和,莒国军队撤出吴国。
        2、再次派使臣携带礼物前往齐国,希望与齐国结盟。
        【军事】
        密令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9-06-06 20:34
        回复
          巴国
          1.修建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的道路,一直通往边境,不得越过边境
          2.招募擅长山地行走的平民和猎人,组成山地部队和斥候,增强实力
          3.建立旅馆与集市,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同时组建专属商队,为国家增加收入
          4.在国内进行探索,看看有什么可利用的天然资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9-06-07 06:21
          回复
            魏·攻智救秦
            邯郸·魏都
            魏昂:晋国韩氏送来厚礼,说是交好我魏国,并希望将韩氏之女给君侯做妾。
            魏罃:哦?韩家?
            魏昂补充道:韩家在晋国权倾朝野,有类昔日田家。
            魏罃恍然:好,寡人允了,顺便派人告诉韩武。如果他要在晋国搞什么动作尽管去做,魏国届时会支持的。
            魏昂:河西龙贾将军来报,智国对秦国频频用兵已成功将秦军赶出河西。估计用不了些许时日,秦国重泉必定攻破,秦国危矣。
            魏罃:看样子智拓要全军出击一鼓作气把秦国赶去陇西啊。不过这样也好,让龙贾随机应变。若智军取胜,就趁机夺取河西北部秦地。反之就按兵不动。
            魏昂不解:君侯为何不借秦智相争一鼓作气出兵拿下河西,座收渔翁之利?
            魏罃:不,现在和智国开展为时过早。魏国被智、赵联军击败也就半年不到,虽未损失多少军力,但士气并未恢复。再者河西可不是什么肥肉,就没彻底解决智国之前,拿了也是烫手的山芋。更何况公叔相国也不会同意的。
            魏昂凑近一步小声道:兄长,这里有一封密信也是从河西发来。是您前不久刚提拔的庞涓将军上奏的。
            魏罃略带疑惑的接过奏疏:这奏疏相国知道吗?
            魏昂:回兄长,相国并不知道。
            魏罃看完神色一惊:怕是连龙贾将军都不知道吧。这个庞涓好似大胆!
            魏昂满脸诧异:君侯庞涓说了什么?
            魏罃冷笑:庞涓建议我一鼓作气向智国开战攻智救秦。
            魏昂:狂狷之士,扰乱国政。君侯请下令让龙贾立即将其拿下!
            魏罃反倒大笑:哈哈哈哈,不错不错,果然是寡人看重之人。
            魏昂诧异:君侯这是要向智国开战?先前不还说··
            魏罃挥手打断:不,其实寡人早有报智国趁虚而入之仇,但苦于未有良机暂无良策罢了。庞涓之意,攻智,首选不再河西河东,而是先取河内。接着,再联秦灭智!欲霸诸侯,必先霸晋!
            周显王元年秋,魏国打着援秦旗号在朝歌聚集两万大军。一路由相国公叔座带领率先攻克孟门要地,但于山阳被智军所阻。另一路由公子魏昂亲帅一万两千魏军,先锋为魏国精锐武卒,连续攻克宁、茅两地兵锋以至少水。由于智国举国伐秦,各地守备都捉襟见肘,无援兵可调遣。很快少水以北的智军在魏军攻克野王渡口之后,便仅能依靠山阳、雍城做困兽之斗。
            河西·智军阵
            秦军几战不利连连败退智军攻取重泉,随后智军乘胜追击。就在此时哨骑急报。
            哨骑策马狂奔而至,高呼:君上!君上!魏军趁我军不备,攻袭我河内两郡。
            智拓:什么?!
            哨骑:魏军趁我军不备,攻袭我河内两郡,目前已兵至野王渡口了!
            智拓:魏罃!我和你不共戴天!
            说罢怒急攻心,喷血而倒。惊的周围将帅高呼搀扶。
            其子道:父君,我们于魏国决一死战吧!
            智国众将:决一死战吧,君上!
            公子:下令吧,君上!
            智拓缓缓睁开,看着周围悲愤交加的众将,眼费力的摇了摇头:不,撤军。
            公子:君上?
            智拓:回安邑。(随即痛苦的闭上双眼)
            公子高呼:撤军!
            众将:诺!
            智军逐退,秦军苟存。
            效果:魏国对智国宣战


            IP属地:马来西亚73楼2019-06-08 01:21
            回复
              卫·平齐镇魏(上)帝丘·卫都卫侯心不在焉的坐在君位,内心还在思索着昨晚的姿势是否能所提升。俨然没有把朝堂上正在禀告的大夫们当一回事。这时一位大夫上前进言:君侯,魏国魏东主力伐智其内部空虚,且智国使者已前来我国求援,不如趁此时机,收复部分故土,已彰我国威武?群臣立刻反对。相国:荒谬!今日之魏国其实我等可随意践踏的?卫侯忽然一激灵:打,为什么不打?寡人支持打!群臣:?????相国仿佛感觉到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君上?你说啥?卫侯:寡人,说打。相国睁大了眼睛想从卫侯脸上看出他是在开玩笑,但事实上显然不是:君侯,此举大凶,莫要误国啊!卫侯:寡人是卫侯,这卫国寡人说的算!相国气的一时语塞,拂袖离去。周显王元年夏末时节卫军高举援智旗号向魏国宣战。随后卫国大司马苟乐统领卫国大军向魏国重镇朝歌发兵。卫军直扑魏国宿胥口而去,其守军寡不敌众。宿胥口顷刻易手。首战告捷,卫军横渡黄河后便奋力向淇水进发。与此同时魏军也在淇水南岸纠结了五千守军准备以河相阻。苟乐见对岸魏军数量不少,就打消了直击敌军的想法,转而下令全军安营扎寨,并派出斥候疾驰帝丘都城请求援军。就在卫军请援之时,荡阴、中牟两地的地方官员相继在本地征募壮丁多大数千之众。卫侯不负所望果然拨给了苟乐五千援军。援军抵达后,苟乐为防止后方粮道被断之忧,留下少量兵马看守营垒,大军出击直扑荡阴而去。 面对卫国贸然宣战,且当下主力在外,邯郸城内最后的精锐断然也不可轻易调动。再三思量后魏罃决定求救于齐国,并顺路书信一封向卫侯谈和。卫侯接到书信后再次不顾众臣的劝阻,给与回信。书曰:君为魏侯,孤也为卫侯,君能援秦攻智、孤亦是如此。 ----卫使卒齐侯田午也是个爽快人,一拍脑袋便答应了魏使的请求。可魏使刚离齐境还不出三天,便听闻齐国一万大军折戟平阴的消息,差点没背过气来。事后打听才知道,原来卫军出战号角刚一响,齐军便开始全面撤军。等卫军集结完毕城外早已空无一人。不过这都是后话了。魏罃接到齐国战败的消息高呼**。祸不单行,荡阴虽严阵以待,但奈何军中多为新募壮丁,真正战力不过数百老卒私兵。在苟乐的上万兵马战车践踏之下顷刻间便化为齑粉。荡阴沦陷。魏侯震怒。卫军再次告捷,士气高涨。大司马苟乐决定一鼓作气拿下朝歌,并召集三军当众喊出还于旧都的口号,卫军士卒无不振奋激昂。卫军再度抵达淇水修整一日之后立即发起了强攻。虽然在卫军攻陷荡阴这段时间给了淇水南岸的魏军足够的时间准备布防,但奈何敌军人多势众,且敌军士卒士气高涨、悍不畏死,淇水防线被卫军攻破显然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IP属地:马来西亚来自iPhone客户端74楼2019-06-11 02:19
              回复
                卫·平齐镇魏(下)
                卫国入侵魏国的消息很快便传入了安邑城内。得知消息的智伯乐的原地打滚高呼快哉,随后立即传令上将军狐鸣以及各高级将领前来宫中觐见。半日之后,征伐魏国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安邑。在智国上将军狐鸣整军备战之时,魏国的邯郸城内的魏侯正焦虑的看着淇水前线的急报。淇水防线被破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眼下朝歌城内虽有军卒尚可一战,可如果朝歌沦陷,后果是魏国绝对不愿意承受的。所以经过和群臣的讨论眼下放在魏罃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让公子昂立即回军。第二,令相国公叔座领精锐把守朝歌。其三则是御驾亲征。第三条魏侯虽然略有心动,但直接被排除在外。第一条虽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击败来犯的卫军,且有很大几率可以全歼其部,但先前南征智国所获得的战果必将大幅缩水。魏侯终是舍不得那些刚到手的城池土地,于是立即传令相国公叔座携带精锐前往朝歌。很快公叔座便接到了邯郸传来的军令,于是他立即带上亲卫精锐轻装简行,直奔朝歌而去。公叔座看完战报,很快便预料到此时淇水防线很可能已经被卫国突破,为了赶在卫军包围朝歌之前抵达,公叔座下令全军抛下重甲·仅携带三日军粮便出发。事实上却是如此,在邯郸使者抵达山阳的第二天卫军便已经击败淇水防线的魏军,全军渡过淇水。公叔座走后魏军便由其副将接手,对山阳的攻势也开始逐步放缓,智国守军得一歇喘息。
                得知卫国攻击魏国的消息有所动容的人显然不仅仅只有智伯。晋国相国韩武当晚立即赶赴宫中面见晋侯。面对突然闯入的韩武,正在洗脚的晋侯吓得差点掀了脚盆。
                晋侯拿起仕女手上的擦脚布擦了擦汗道:韩相为何如此唐突觐见寡人?难道有大事发生?
                韩武:君侯,卫国攻魏。现已兵临朝歌。臣请君侯立即发兵援魏!
                晋侯稍加思索过后,拿起擦脚布擦完脸又擦了擦嘴:要不再等等?
                韩武:君上此战非同小可,锦上添花怎抵得上雪中送炭?
                晋侯:可魏国之战事晋国若贸然插手,怕是会得罪智、卫两国吧····
                韩武:君侯!我韩氏已集结好兵马就等军上一声令下支援魏国!
                晋侯放下擦脚布:可我还没准备好...
                韩相怒言打断:好了,你不要再说了,臣自己去!
                晋侯愣了一下,回过神来韩相已走。晋侯又拿起擦脚布小声嘀咕:其实我想说 等我擦完再走...
                智军很快再次集结完毕,走周地反攻魏国。智军经过周地攻魏,吓得周天子以为智国又要雷普自己,立即派人送上礼物笑脸相迎。结果只是借路,大松一口气,立刻下令让人带路。很快智军抵达河内下郡。上将军狐鸣抵达河内下郡后直扑野王渡口,大败魏国守军。智军渡河进入河内上郡,庸城解围。智国主力抵达,公子昂不敢有丝毫怠慢,保守起见他调走包围山阳的公叔座部,集结了全部军力准备与狐鸣一战。双方主将皆对敌方略有忌惮,于是战局逐渐陷入僵局。
                庞涓虽身在河西大营带其军帐之中却是斥候出入频频。随后庞涓贪功心切,擅自调动本部五千兵马突袭汾阴智军,河西主将龙贾爱才,便先上报邯郸希望对其从轻发落,然而就在庞涓出征不久后,邯郸下令攻击智国的军令便抵达河西,于是便不再对庞涓有所追究。智国虽留有守军驻守但主要集中在岸门一线,汾阴守备实力并不雄厚。周显王初年九月魏将庞涓下汾阴斩智军三千。庞涓拿下汾阴之后,龙贾所统领的河西军主力也随即对岸门展开进攻。庞涓利用龙贾军对岸门的牵制,领军兵临安邑城下,并大肆宣扬智军主力已在孟门被魏晋联军歼灭的谣言,勒令智伯出城请降。安邑守军士气大跌。
                效果:智军士气下降


                IP属地:马来西亚75楼2019-06-14 02:20
                回复
                  秦国
                  公孙贾接命之后立即带上相关随行人员展开田赋调查,但没过多久便暂停了手里的工作。公叔贾上书秦伯,仅仅只是查了栎阳周围便以及发现有很多大夫占据公田,且周围国人每年上缴赋税不光予已国家,还需要额外上交一份给与地方贵族。并且地方贵族非常抵制田赋调查,这也使得公孙贾工作进行的十分困难。至于秦伯新设的卫营,各地贵族倒是很乐意将其子嗣送入其中。前往列国的使者大多成功抵达,魏、晋、郑三国都同意与秦国交好,魏国更是答应了秦魏之间的联姻。而前往巴国的使者却碰了一鼻子灰。前往郑国的使团重金之下倒是带回了不少郑国士子,至于才能,有待考究。
                  效果:国库大幅度下降 国内不满小幅度上升


                  IP属地:马来西亚76楼2019-06-15 04:12
                  回复
                    卫国
                    井田制的落寞显然以及是无力回天,贵族为了压榨属民强迫其开垦大量私田。公田日已荒废,甚至有时地方贵族还会侵占公田为己用。如此一来井田制几乎名存实亡。对于卫侯提出来的废除井田制想法,众臣还是非常支持的,但是随后提出所谓的初税亩,显然是颇有要恢复井田制的意思啊,那么前后矛盾之言搞得众臣觉得君侯不知所云。至于什么法家学士,那么就更是无稽之谈,根本闻所未闻。他们认为如今卫国安逸一方何须大动干戈进行整改,修建学宫也是空耗之举。不过卫侯再三坚持还是修了起来,不过规模相比较初衷,实在是小之又小。至于新制遭到了集体大夫的一致反对,便不了了之了。
                    效果:国库大幅度下降 不满中幅度上升


                    IP属地:马来西亚77楼2019-06-15 04:32
                    回复
                      还有啥


                      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9-06-15 19:59
                      回复
                        燕赵冲突
                        周显王元年燕赵边境燕国聚集了庞大军队抵达屠何。赵国边将乐祚急报晋阳,赵侯闻之大惊,但随后燕国的使节也随之到来,并递上国书表示燕国并未有丝毫冒犯君侯疆土之意,此举只为北上讨伐戎狄。然而一向以勇武著称的公子肃并不打算轻易罢休。随后赵国已协助友邦为由调集五千大军尾随燕军北上。
                        效果:燕赵关系中幅度下降
                        燕国自拟决断


                        IP属地:马来西亚81楼2019-06-17 00:48
                        回复
                          燕国抉择:
                          向赵国明确自己是为了攻伐纲成胡人而来,途径赵地没有提前通知有所不妥表示歉意。然后对于跟着的军队也说明欢迎赵国与自己一同北上攻伐胡人。大军尽快离开争议地区吧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19-06-17 01:02
                          回复
                            燕·北击澹林
                            经过和赵国的小插曲之后,上将军剧鄙立刻整顿兵马发兵北上。作为已游牧为主的澹林人,想来都是在冬季南下一阵劫掠,然后立刻撤军北上。燕赵之军多为步卒居多,战车又赶不上澹林骑兵的速度,所以往往徒劳而返。然而这次燕军出战的时间挑在了春夏之间。此时澹林族人多在蓄养牲畜,所以武备松弛。待澹林牧民发现燕军之时,牧群转移显然以及有些来不及了。于是当地族长只好一边集结部落勇士骚扰阻挡燕军北上,另一边让族人快速撤离。几番战斗下来,燕国敌我悬殊成功占领了纲成地区。在上将军的估计下燕军也只能止步于此,如果再北上必定碰到大规模澹林部落。这一万燕军必然凶多吉少。于是剧鄙一边派人前去蓟城报捷,同时又开始修建大量公事来尝试站稳此地。纲成之地确实是一个可以作为牧区的天然马厂,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背面的澹林随时可能南下,这使得燕国如果要将纲成牢握掌中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上将军剧鄙建议不如开始新修长城防御澹林。


                            IP属地:马来西亚83楼2019-06-18 23:35
                            回复
                              楚·骚动
                              吴起改革失败之后,虽然吴起以身祭法换得数以千计的贵族与之陪葬,但其推行之法也就就此终结。今日楚王在大军北伐之际,却欲再启贯彻吴起之法这一举动,虽然激起了部分中小贵族的支持,但也使得几个大贵族极其不满。若直接贯彻吴子之法,那么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便是楚国最大的屈、景、昭三家氏族。昭家位居令尹其地位在楚国可谓是如日中天,景家就更不用说了,目前北伐大军便是由大司马景舍所掌管。至于屈家实力同样也是不容小觑。于是楚王决定
                              A贯彻到底
                              B做出让步先对三家以外的贵族动手
                              C暂且搁置


                              IP属地:马来西亚84楼2019-06-20 23: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