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吧 关注:29,606贴子:234,858

丁元英和“缠中说禅”有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里有很多人曾辩论缠中说禅与天道的关系,有一类说法是“丁元英是缠的原型”或“天道是缠师李彪写的”,这个我一直不太认同,毕竟两人的思想、性格、人生观差异巨大,真要一一罗列出来,涉及方方面面,这里只拿丁元英和缠的核心理念来比较一下,算是抛砖引玉吧。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缠和丁差异极大,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信心的,甚至把孔子的理论拔高到与马克思共产主义比肩的程度,虽说我在尊重原文的层面对《缠解论语》系列的并不完全认同,但在那个集体唱衰中国文化、集体文化自卑的2000年附近,这套理论还是很有见地的。他认为“五四”“文革”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和盲目否定,并且提倡传统文化复兴,预见中国文化将来的伟大。总的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本源持肯定态度。
而丁元英呢?基本上是当时主流“公知”的声音,把中国传统文化暗贬为“弱势文化”,把德国等西方文化拔高为“强势文化”,甚至当年希特勒砸开俄罗斯的大门,还被理解成“强势文化”的胜利。而且关键是丁并没有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哪里,他的理论体系是“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基本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
如果以上只是我主观的判断,那么这里贴一段缠的论述和丁元英对的传统文化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差别。
丁元英说:【“你沿着出国的感受往下参,跟着就参到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落后?你必然从现象参到制度、参到文化,因为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的产物。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以让你拍着胸脯说:我们有文化。但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不能让你挺着胸脯回答:我们有什么文化?因为有文化和有什么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芮小丹问:“那你说是什么文化?”
丁元英说:“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弱势文化属性,怎么可能去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五千年的文化是光辉、是灿烂,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传统和习俗得过过客观规律的筛子。”
............
丁元英说:“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自居,却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缠中说禅:【.......中国文化不知道崇高为何物,这有点不大中听,但大概是所有诋毁中国文化的谰言中最不谰言的。本ID从来没觉得中国文化有什么至尊无上的地位,就像本ID从来没觉得西方文化有什么至尊无上的地位一样。用西方抹杀中国的汉奸与用中国抹杀西方的美奸英奸德奸法奸一样,都不过是人类垃圾中的同类别标本。
世界不过是你的注脚,文化不过是你的船筏,又有什么文化值得你去汉奸美奸英奸德奸法奸?所有用文化说事的,大多都有着某种见不得人的目的。任何大一统的文化,后面不过是赤裸裸的人与人的奴役与压迫。世界没有同一的模子,不管这模子是汉制美制英制德制法制。
......
一些在SM中表现出色的被冠以所谓大师的名字,他们恶毒地攻击中华传统文化,打倒文言文,一切白话文里包含的就是委琐、侮辱、卑贱、懦弱、背叛。白话文,就是被虐中荒淫的叫床。 有人可能认为这里对白话文及其大师不敬了,但看看他们当时的跳梁表现,他们骂祖宗的时候,比这恶毒一百万倍!一个以骂祖宗为乐,以舔外国人沟子为乐的时代,竟然成了伟大的时代,简直是中华5000年历史的最大悲剧。】
关于传统文化,这两者到底谁对谁错?我觉得都没错,不同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定义。缠眼中的传统文化,是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些主流中哲的思想,这个理念的建设是很超前的,是道的层面,而在两千年来后人的传承中产生了一些偏差和误解,要做的是去糟取精,正本清源,兼吸收马克思主义,进行融合。
丁元英眼中的传统文化,是人民骨子里遗留的传统观念,是封建统治下的产物,认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牺牲品,他想到的不是传承,而基本上是全盘否定,用马克思主义、西方民主等等取而代之。
估计丁元英和缠聊天,是要被骂得体无完的肤,但丁元英不会直接回骂,他也许会避开无谓的争论。两个人的性格也是天差地别,缠是喜欢狂言,丁则是喜欢低调。这里也体现出两人【个性的不同】。


IP属地:湖南1楼2019-05-19 19:02回复
    【爱好与生活习惯的异同】
    有网友曾罗列出大量天道的台词与缠相类似的内容,这个并不奇怪。这是因为1990-2006那个年代,市场、国情和文化本就如此,分析出来自然差不多了,而其中很多涉及到佛、道和西哲的话题,这自然更是相通的,都是一个理论体系里出来的东西,能差别到哪去呢?
    至于部分个人爱好相同,比如古典音乐、阅读、哲学、艺术、股票、茶道等等....这些都是财务比较自由、闲着在家且又比较有思想的男人普遍的爱好,一点也不奇怪。近些年这类人还多了一项:撸铁。特例独行,喜欢独处、说话不按常理,也都是哲人的共性,哲学本就是人类吃饱饭没事干研究出来的,到了一定的生活层次,就会对应这种精神层次。
    但是个人爱好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缠对数学的迷恋,天道里没有体现,如果是缠来写剧本,“数学”肯定是离不开的话题。


    IP属地:湖南2楼2019-05-19 19:02
    收起回复
      【对男人和女人看法不同】
      丁元英骨子里看不起女人;而缠是极度看不起男人。
      【缠中说禅:男人永远只是,女人脚下的泥。女人脚下的男人,蛇一般爬满泥土。蛇毒,涂上苹果,苹果,绽放愤怒。女人杀死男人,无须理由,理由都只是画蛇添上的足。男人女人的战争没有国界,所有坟墓,女人男人构筑。】
      ---------------
      【肖亚文喝了一口茶,沉静而感触地说:“女人哪,好多贱东西是骨子里生的,只要你是女人就扔不掉。连我这女人都知道这个,况且是那种明白人。我给他当过一年助理,不管他怎么尊重女士,都掩不住骨子里害怕女人,害怕就是鄙视,就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站在女人的角度,丁元英并不招女人喜欢,不实惠,没有女人想要的那些东西。这种人只能定位在熟人或朋友的位置上有意义,距离再近这点价值就毁掉了。”
      ......
      肖亚文说:“所以,他不会让自己绊倒两次。…你是女人,有女人的天性,一旦陷进去就很难自拔。丁元英这种人对女人没有意义,是女人就有贪嗔痴,没有贪嗔痴的女人是天国的女人。”
      ........
      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里了,教不得、斗不得,还不如花钱嫖娼来得明心见性。
      .....
      丁元英心里明白这是揭幕的前奏,于是坦率地说:“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


      IP属地:湖南3楼2019-05-19 19:03
      收起回复
        【《天道》作者豆豆与林豆豆有关?】
        缠师李彪的爷爷是林彪的部下,两家人关系非常密切,而林彪之女叫林豆豆,与该书笔名豆豆相同。这个问题只能说是疑邻盗斧了,大概率只是个巧合,豆豆这样的名字或网名,应该是不计其数了,重叠没什么大不了的。况且,缠也不至于取个笔名还冒60多岁长辈的名讳吧? 缠提到自己曾取网名,比如:“找个坏男人当情人”、“打喷嚏打喷嚏”、“小人”、 “乾坤一张纸 一字一星辰”、 “喜欢数学的女孩”、“缠中说禅”…..以及他写作的笔名“木子”,但没有涉及和“豆豆”有任何关联的笔名出现。
        缠对自己的家世、经历,都基本上在他的博客里讲了,包括小的时候经历的一些事情都有提到,然而却从来没有提到过写作这几部小说的经历。这以他张扬的个性来看,如果此书是他写的,不可能完全不透露信息。
        关键的问题是,作者李雪是公开身份了的,这是真人,写作背景也是公开了的,都可以查到,我们不应为了把《天道》和缠师李彪的身份强行套上,就全盘否定这种最直接的证据,反而去坚信那些没有任何根据的推测,这没有意义。


        IP属地:湖南4楼2019-05-19 19:03
        回复
          道法自然;规律;如来;指的就是地球运转的规律;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此就是客观规律的文化;


          5楼2019-05-19 20:35
          收起回复
            读了这本书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5-20 14:48
            收起回复
              高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27 11:15
              回复
                不知二人在商业运作上有何异同?各自根源为何?望高人赐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5-27 11:28
                收起回复
                  说的很对缠论是一个伟大思想的女人写的。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6-07 22:30
                  收起回复
                    丁和缠相似是在追求真理上,把事物归类,又简化而用,两人相遇一定是知己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6-10 19:50
                    回复
                      沙雕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9-06-27 14:13
                      回复
                        内容严紧,中肯,值得一读。说点不同的观点。没有读过缠,不对比。似乎很多人理解的是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愚见以为,丁作的是他价值体系里的“”客观”评价。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是对传统中某些部分的高度肯定。丁对芮讲开天眼的实质时,明确表达了某些东西被颠倒了。以此推,丁否定的应该是儒。也许有人立马可以列举茫多儒的伟大处。但不要否认儒关于人性的根基有问题,这决定法理、法制进程。儒也不关心客观世界的规律,这决定科学进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7-12 22:41
                        收起回复
                          尤其是集权制后,儒家的宗族制在处理皇权继承上的确较为优胜,儒自然渗透更深,有些东西也变了又变。
                          具体说回丁,太多,随意几处参考。死囚王除了引出破格获取及窄门的概念。他还有一点容易被读者忽略,他讲义气。义字是不是有点眼熟?丁被面馆老板搭讪到讥讽只一句话,被路边摊无心收了两回钱,被一个女人抢了公园石凳等等小事,丁皆一笑,这些人是传统的部分代表。智玄的佛门身份会给读者一种暗示,以为旨在佛家,而侧证丁的否定传统。其实不然,智玄语:责即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智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这里的仁人智士以及扶贫命题便是丁与智玄对传统中某些东西认同的重合。扯太多了,要承认的是,我们的确需要问一问什么是传统文化?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7-12 22:48
                          收起回复
                            代表了当下中国核心主义价值观的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全是中国历史文化,更不全是历史上哪一个时期的遗留文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7-13 01:57
                            回复
                              提到儒家,这个话题就有点大,展开细说的话,将会引起无谓的诤论。
                              关于儒家,缠中说禅和丁元英两者也是有很大分歧的。看他们的价值观以及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就知道了。比如什么是“中庸”,缠懂了,天道作者李雪(丁元英)弄懂了吗?又有几个人真正能读懂?
                              在我个人看来,当代社会有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反儒的不懂儒,反佛的不懂佛,反道的不懂道....皆是如此。我虽然并不完全认同缠中说禅解的《论语》,觉得他直译并不准确,有断章取义之嫌,但认同他对大方向的把握,认同对正统儒家核心思想的深层理解,认同他的价值观。 缠骂“五四竖子”并非没有道理的。
                              任何一种文化的建立,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当下的历史背景决定的。说儒家服务皇权,其实是存在一定的误解的。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对社会制度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点,马恩分析得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为什么儒家文化能作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的主流文化? 不是儒家文化造成的封建制度,这是生产力决定的。之所以成为主流,只是因为儒家文化与当时的生产关系相适应而已。
                              比如农耕文明导致以家庭、以宗族为单位能更适应社会竞争,而宗族团结的基础,决定了人与人的互信、互爱、互尊、互助也必须作为基本原则,以家为单位的劳动分工和利益分配决定了“孝”文化的必然被推崇。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其实已经很进步了。比如“有教无类”就是打破上层阶级对教育的垄断;“民贵君轻”就是打破君权至上的绝对统治;“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若寇仇”君民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利益的.....
                              儒家学派众多,首先要把先秦儒家和汉儒进行区分,不能一概而论。三纲五常不是孔子的本意,那是董仲舒搞的。先秦儒家自身也有不同的学派,比如孔子与孟子就有不同,孔孟一系和荀子一系又有区别。后期新儒家与古儒又有差别,新儒家心学、理学之间又有差别......到底批判的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有人拿菜刀去杀人,不能把账算在铁匠头上。
                              还有,把人性的自私与贪婪,以及教育基础、经济基础的缺乏导致的某些愚昧落后的观念,也一并归结到传统文化上去,这就更不合理了。


                              IP属地:湖南23楼2019-07-13 08: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