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好,老李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此次翻译较上次泰瑞尔之书,我觉得算是有进步,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见,谢谢。

DIABLOIII
BOOK OF ADRIA
A DIABLO BESTIARY
暗黑破坏神III
爱德莉雅之书
暗黑.怪物志
---------------------
关于本书的小述
现阶段暴雪对暗黑世界观推出了三本设定集,分别代表着凡人视角的《凯恩之书》,天使视角的《泰瑞尔之书》,以及现在这本代表恶魔仆从视角的《爱德莉雅之书》,首先是以兄弟会的遗孤凯恩对整体世界观进行了概括梳理,之后以倾向人类一方的天使叙述了有关凡人做出的诸多贡献的表彰,以及部分对整个世界中不同个体的描述。最后是更为实用性的、充满实验性的书,不仅表里之分,还有不少对于个体生物和恶魔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整体来说各有各的特点,但值得说明的是,这三本书的精美程度,《爱德莉雅之书》算是最差的,好在定价相较于前两本来说算是便宜的,不过这种紧急收尾的做法,确实不妥。至于个中原委,也许只有身处其中的工作人员才可获知,但作为读者我相信,谁都希望每本都能更上一层楼。
----------------------------------------------------------------------------------
译者卷首语(非常啰嗦,跟春节的喜庆气氛格格不入,可以不看。
)
恐惧是什么?
是单位突然来的一通电话?是到点还没接上孩子?是父母出了意外?是体检出某种严重的疾病?是考试?是相亲?是分手?还是结婚生子?
在我看来,恐惧从来都不是什么异象,是对未知的恐惧,是对恶果的忽视,直视恐惧本身需要巨大的勇气,但真正接受它却是如此的容易,关键是如何处理,以及能接受最坏的结果是多大。
曾经4年前,我一度认为暗黑3仍然有希望做成“我”想要的那种,我不是从游戏性角度上讲,而是从气氛上,一种光效压制到最低,让冰冻看起来像是真正的冰冻,让火术燎起皮肤的炙热,让毒素真的能扭曲肉体,让劈砍每一下都是生生到肉,那种中世纪残酷冷峻的气氛。仔细想想,它怎么可能去做这种毫无商业价值的事情。你看,作为80年生人过来的,对游戏的样貌和想法已然跟现今脱节了,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我们那些认为非常好的游戏,但是那只是记忆里的,翻开很多游戏,至少我,仍然会进吃鸡或者csgo这类游戏中,一方面确实是没有完整的时间,我所谓的碎片时间几乎能用分钟计算,那种体验根本没办法坐下来,认真的沉浸一款剧情游戏里,即使是新战神、神秘海域4、生化7这些3a大作,由于碎片式的通关,脑子里也只剩下轮廓了。另一方面,就像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一样,语言会改变思维逻辑,同样快餐化的游戏,确实在便利上彻底降服了我这种手残**的玩家,但这不代表着我不坚持希望游戏公司应该有自己的风骨。
伙计们,你们没有手机吗?这句话,这段演讲,直到现在仍然让我梗着脖子,噎我嗓子,我说不清,我看了许多相关的报道或是大神们的分析,也看了不少跟我相同回忆的播主暴躁卷街,每种情绪都是我的情绪,但又不全是。这时脑子里浮现了一句话:你已经老了。这句话醍醐灌顶,我就像无耻**里的德国中尉,被淋满油脂的皮鞭,一下一下的抽在身上一样。虽然很疼,但是又很过瘾。
我是老了,面对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像是人家背叛我一样矫情,难道我不会花钱买手游版的吗?答案却是:会的。确实现在的生活节奏,人际关系下,手机确实是最佳选择,但这不代表着像我这类玩家的认同,原因是,如果资本全部都流入这种短平快的项目里,我们未来能展示给孩子的游戏,就只能是这类游戏了,那些坚持自我信念里,不对任何势力妥协的厂商只能销声匿迹,我希望它能好,它能撑得起原先的名号,让我找到曾经恐怖万分的那个游戏,曾经那个出品什么游戏就能傲视群雄的厂商,那时,它才能称之为他。
恐怖并不可怕,关键是你能接受最坏的结果是多少。
-------------------------------------------------------------------

DIABLOIII
BOOK OF ADRIA
A DIABLO BESTIARY
暗黑破坏神III
爱德莉雅之书
暗黑.怪物志
---------------------
关于本书的小述
现阶段暴雪对暗黑世界观推出了三本设定集,分别代表着凡人视角的《凯恩之书》,天使视角的《泰瑞尔之书》,以及现在这本代表恶魔仆从视角的《爱德莉雅之书》,首先是以兄弟会的遗孤凯恩对整体世界观进行了概括梳理,之后以倾向人类一方的天使叙述了有关凡人做出的诸多贡献的表彰,以及部分对整个世界中不同个体的描述。最后是更为实用性的、充满实验性的书,不仅表里之分,还有不少对于个体生物和恶魔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整体来说各有各的特点,但值得说明的是,这三本书的精美程度,《爱德莉雅之书》算是最差的,好在定价相较于前两本来说算是便宜的,不过这种紧急收尾的做法,确实不妥。至于个中原委,也许只有身处其中的工作人员才可获知,但作为读者我相信,谁都希望每本都能更上一层楼。
----------------------------------------------------------------------------------
译者卷首语(非常啰嗦,跟春节的喜庆气氛格格不入,可以不看。

恐惧是什么?
是单位突然来的一通电话?是到点还没接上孩子?是父母出了意外?是体检出某种严重的疾病?是考试?是相亲?是分手?还是结婚生子?
在我看来,恐惧从来都不是什么异象,是对未知的恐惧,是对恶果的忽视,直视恐惧本身需要巨大的勇气,但真正接受它却是如此的容易,关键是如何处理,以及能接受最坏的结果是多大。
曾经4年前,我一度认为暗黑3仍然有希望做成“我”想要的那种,我不是从游戏性角度上讲,而是从气氛上,一种光效压制到最低,让冰冻看起来像是真正的冰冻,让火术燎起皮肤的炙热,让毒素真的能扭曲肉体,让劈砍每一下都是生生到肉,那种中世纪残酷冷峻的气氛。仔细想想,它怎么可能去做这种毫无商业价值的事情。你看,作为80年生人过来的,对游戏的样貌和想法已然跟现今脱节了,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我们那些认为非常好的游戏,但是那只是记忆里的,翻开很多游戏,至少我,仍然会进吃鸡或者csgo这类游戏中,一方面确实是没有完整的时间,我所谓的碎片时间几乎能用分钟计算,那种体验根本没办法坐下来,认真的沉浸一款剧情游戏里,即使是新战神、神秘海域4、生化7这些3a大作,由于碎片式的通关,脑子里也只剩下轮廓了。另一方面,就像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一样,语言会改变思维逻辑,同样快餐化的游戏,确实在便利上彻底降服了我这种手残**的玩家,但这不代表着我不坚持希望游戏公司应该有自己的风骨。
伙计们,你们没有手机吗?这句话,这段演讲,直到现在仍然让我梗着脖子,噎我嗓子,我说不清,我看了许多相关的报道或是大神们的分析,也看了不少跟我相同回忆的播主暴躁卷街,每种情绪都是我的情绪,但又不全是。这时脑子里浮现了一句话:你已经老了。这句话醍醐灌顶,我就像无耻**里的德国中尉,被淋满油脂的皮鞭,一下一下的抽在身上一样。虽然很疼,但是又很过瘾。
我是老了,面对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像是人家背叛我一样矫情,难道我不会花钱买手游版的吗?答案却是:会的。确实现在的生活节奏,人际关系下,手机确实是最佳选择,但这不代表着像我这类玩家的认同,原因是,如果资本全部都流入这种短平快的项目里,我们未来能展示给孩子的游戏,就只能是这类游戏了,那些坚持自我信念里,不对任何势力妥协的厂商只能销声匿迹,我希望它能好,它能撑得起原先的名号,让我找到曾经恐怖万分的那个游戏,曾经那个出品什么游戏就能傲视群雄的厂商,那时,它才能称之为他。
恐怖并不可怕,关键是你能接受最坏的结果是多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