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54,390贴子:1,664,152

回复:《战国故事》——多情剑客无情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咦?行啊你啊!就冲你也配来行刺我们的主的?”
赵无恤摆了摆手,制止了手下的问话,说:“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想行刺于我?”
豫让这个时候有点晕,他没有看出赵无恤的意思,毕竟做贼心虚嘛。
他一开口就说了大实话:“我乃智氏之臣,今天就是来找你报仇的。”
这句话实在是一句大实话,赵无恤后来回忆起这一段经历的时候,还经常感叹:“豫让真是一个实诚人呐!”
想了想,赵无恤说:“放他走吧。豫让,下次再干这活的时候,利索一点,不要再给你爷爷丢脸了。记住,不要在我面前出现了,不要再让我看见你!”
旁边的保镖们听了,有点意外,有人就赶紧追问了:“主公,这种十恶不赦的罪人,怎么说放就放了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1-22 12:06
回复
    赵无恤说:“我知道。但是自从智伯死了,姓智的人也被灭族了,一个后人都没有留下。这个家伙,敢于在这个时候,为主子复仇,也算是个义士。杀义士,不祥啊!算了,以后我避开他就是了。我们走!”于是,赵无恤站起来,系好衣服,绑上裤带,前呼后拥地离开了厕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1-22 12:07
    回复
      其实你说这个理由算不算是一个理由呢?
      杀义士不祥?
      说白了,有够勉强的。
      难道杀智瑶一家,就算吉祥了?
      杀人就是杀人嘛,讲什么道理,不管杀谁呀!但赵无恤就是用这个牵强的理由放走了豫让。但是,却为赵氏家族赚够了舆论。大家都说:你赵老大爱惜人才,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安全。
      实际上呢,豫让第一次行刺失败以后,就注定了他不可能再成功了。
      赵无恤这么精明的人,没理由不派一个小分队,对你进行二十四小时的跟踪监控的。
      别说你后来变成乞丐了,就算是变成女人,就算上街经常换马甲,就算到泰国变成了人妖,
      赵老大照样一眼就能把你认出来。
      那么,豫让怎么办呢?他怎样进一步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呢?我们下面慢慢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1-22 12:08
      回复
        接着上面继续说,豫让第一次行刺赵无恤,失手了,但是赵无恤没要他的命,而是把他放走了,为什么赵无恤会放走豫让呢?因为赵无恤最看重的是臣子对上级的忠贞,所以要对他网开一面。
        想当初,晋阳城被围得像水桶一样的时候,赵家危在旦夕,赵无恤手下很多人都失去了革命信心,都想投敌了。
        见了赵无恤,连礼数上都变得怠慢,唯独有一个很笨很**的人,对赵无恤,严格执行臣子之礼,一丝不苟。
        最后赵无恤胜利了,解围了,然后论功行赏,把这个寸功未立的人,给予首赏,比张孟谈还要高,手下的弟兄们就不理解了:这一次明明是谋士张孟谈出谋划策,才扭转了危局,怎么可能这个寸功未立的人反而比张孟谈的行赏还要高呢。
        赵无恤就给了解释,他说这样做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忠于主子,这才是一个家族或是一个王国能否长治久安的根本,这也表达了,像赵无恤这样,战国初期的统治者开始意识到强化君权的必要。
        要想建立一种文化,比如忠君文化,就得不断地树立榜样。
        这一个寸功未立的人是这样,豫让,也是这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1-22 21:42
        回复
          再说刺客豫让行迹暴露以后,行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这让他郁闷的很。
          豫让,不像春秋时期的专诸、要离那样,那几个哥们儿,那是经过魔鬼训练营的训练,由政府高官的指点,还有强大的政治势力来资助。
          而豫让呢?他只是为了个人恩怨,自费去杀人的,吃穿用度、武器,还有,收买别人打点的钱都得自己掏腰包,而且他要挑战的,却是一个伟大的诸侯国的开创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1-22 21:44
          回复
            豫让灰溜溜地回到家里,除了吃喝拉撒,每天只做两件事:第一件,磨刀,第二件,思考。
            在他的脑海里经常跳出一副这样的场景,眼前的这把刀在赵无恤的身体里不断的进进出出,那种带着腥味的鲜艳的液体,跳跃着,弥漫开来,整个世界都变了颜色,可是,这毕竟是梦想啊,梦想还要回到现实的,到现实当中,事情就有点麻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9-01-22 21:45
            回复
              做完这一切,豫让心满意足了,于是遛到大街上去要饭,初步的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因为,连他的媳妇都认不出他来了,媳妇说了:这新来的要饭的是谁呀,怎么说话的声音这么像我家老头子,不过他不会是我家老公的,我老公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做官呢。
              说完,拎着菜篮子,到菜市场买菜去。
              豫让一听,坏了:我的声音还像豫让啊,这样一句无心之语,又让豫让受尽了折磨。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9-01-23 10:24
              回复
                豫让赶紧要变声,采取的方法是吞炭,就是把冶炼青铜器使用的木炭,硬塞到嗓子眼里去烧嗓子,嗓子冒火,沙哑得吓人,就像鬼说话一样。
                现在你明白了吧,生吞烧红的炭,别说是变哑,变死都可能了。
                等他的老婆从菜市场买菜回来,路过一看:这人怎么他的牙齿这样像我家老头子呀。哎呀妈呀完了,老婆,你有完没完呐。
                豫让又来劲了,赶紧找块石头敲掉了自己所有的牙齿,满嘴喷血。
                这回好了,连媳妇也认不出他来的。
                媳妇认不出来了,豫让就稍稍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变脸计划,还挺成功的,再也不用担心人们能认出自己了,也再也不用担心名人效应了。
                可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媳妇儿就没人了解你了吗,有一条真理是对的,那就是比你的媳妇更了解更熟悉你的人,那就是你的铁哥们儿。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9-01-23 10:25
                回复
                  就在豫让想尽办法让自己变身之后,媳妇认不出自己了,但是突然身后有人叫他的名字。
                  这个时候我估计,豫让连死的心都有了,这个人就是他的铁哥们,是以前他的同僚,现在已经转投赵无恤。
                  他在大街上走着,一眼就认出了豫让。
                  昔日的好友变成了这个鬼样子,看着怎么不心酸,想着怎么不心疼。
                  这个好哥们儿,潸然泪下,用手拍着他的肩膀,另外一只手擦着脸说:豫让啊豫让,你何苦如此。何苦如此摧残自己,凭你的才能,去侍奉赵无恤的话,必定能得到亲信重用,何愁飞黄腾达。你真要报仇,到那个时候再下手也成啊。
                  豫让听了,用他沙哑的声音说,你的意思是说为了老朋友,对付新的朋友,是吗?为了旧君主去杀新的君主吗,这是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今天我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呀,我不在乎是不是顺利报仇。况且如果我投了赵家,做了人家的臣子,但是,又在暗中阴谋刺杀别人,这就等于对君主怀有二心。
                  今日我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为了羞愧天下那些怀有二心的人臣。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9-01-23 10:50
                  回复
                    这一段对话,记载在《战国策》当中,翻译起来很麻烦,但是我们不难提炼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豫让认为:报仇是次要的,明知道报仇成功希望不大,但依然坚持的原因就是为了让那些怀有二心的人羞愧。
                    话说得真好,慷慨激昂,可惜后世2000多年过去了,心怀二心的人却比比皆是,何时见他们惭愧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9-01-23 10:51
                    回复
                      智家一族,在晋国几百年繁衍生息,根深蒂固。
                      赵无恤,想要诛灭智家一族,何其艰难。
                      保不准有几个漏网之鱼,豫让算是一个,智家这么多人,赵无恤真的要赶尽杀绝,不杀他个十天半个月也杀不完,在这个过程当中,还会源源不断的有人逃跑,但是从来没听过有人想去复兴智氏家族,连一个想报仇的人都找不到,这一点才是豫让感到悲哀的地方。
                      这种灾难,在春秋时期,曾经发生在赵家身上。
                      比智家更悲惨的是赵氏家族最后被杀的只剩一个孤儿了,在危难的时候,赵家的手下程婴和他的好友公孙杵臼站了出来,联合韩厥,一起复兴了赵家。
                      而现在呢,看看智家,智瑶的大儿子下落不明,而小儿子智开,在事发后的第二年就投奔到秦国。
                      在公元前448年。智家人晋大夫智宽率领他的族人跑到秦国去了,而智果早就不敢承认自己姓智了,改了姓氏来避难。
                      这样看起来,智家的人不少,活下来的也不少,但是,就没有人站出来吭一声。
                      豫让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大哥平时对小弟们这么好,怎么大哥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就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吭一声。
                      所以豫让决定要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羞愧一下这些人。
                      如果运气好的话,在死之前,顺便把仇给报了,留给后人一些警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9-01-23 10:55
                      回复
                        好!就这么定了,豫让是个义士,是个好人,讲义气,够朋友。
                        但是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刺客,不是一个过硬的杀手。真正的杀手,为了达到目的,是可以忽略过程的,而豫让呢?却太看重过程,这样反而为他的成功增加了难度。
                        豫让上路了,走上了通往晋阳的道路。前方不远的那一座城市里住着一个叫赵无恤的中年男子,在他去世之后,人们管他叫赵襄子。因为赵襄子是赵无恤的谥号,而谥号,只有在达官贵人死去以后才用的。豫让的目的就是让赵无恤提前变成赵襄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9-01-23 10:57
                        回复
                          在这个世上,有些人,他们活着就是想方设法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他、认识他,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虚荣。
                          而有些人活在这个世上,是想方设法不让别人认出他来。通常这种人心里充满了仇恨。没有人能认出他来,尽管他的名字,在晋阳城已经妇孺皆知,这个人就是豫让。
                          豫让觉得: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希望似乎在对自己微笑,但是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在城市的另外一边,赵无恤,也笑了。
                          别人可以认不出他了,但赵老大,就绝对没有理由忘记他。
                          豫让一到晋阳,赵先生吃饭都不香了。
                          于是,赵老大决定,再给豫让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
                          我们有理由相信,豫让一进城,赵老大就知道了,因为他不像豫让一样,是一个人在战斗。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9-01-23 11:24
                          回复
                            为了做一场秀,赵家大肆对外宣称:赵老大将会在某月某日某时某刻,要到智瑶挖的那条沟渠里做一下实地考察。
                            其实想想也知道的,就凭豫让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打听得到赵老大出行的时间和路线。
                            在那里,智瑶当年挖的沟已经流成了河。
                            赵无恤命人在河上建桥,以便于往来,起名叫赤桥。
                            桥梁建成以后,赵无恤亲自到场参观,准备搞一个剪彩通桥仪式,搞得热热闹闹的、轰轰烈烈的,到场围观的人越多越好。
                            看看他老赵是怎样演出这一场戏的。
                            而豫让身怀利刃、满脸疮疤、蓬头垢面、神色安详、静如山岳、目光诡异,就在这座桥下等着赵无恤,等待自己生命当中最耀眼的光辉迸发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9-01-23 11:26
                            回复
                              而在赶往通桥仪式现场的车上,赵无恤默默的看着自己治理的城市。
                              短短两年时间,晋阳城已经从战火浩劫当中站起来了,恢复了元气,老百姓丰衣足食,人们熙熙攘攘,在车队前后鱼贯而行。
                              很快,赵无恤的车队来到桥头了,扬鞭向前。
                              就在这个时候,豫让从桥底钻了出来,从人群中闪出,出现在马车的前侧,装成也要过桥的样子,向车队挤过去。
                              赵无恤的手下是见惯大场面的人,什么人没见过,什么要饭的没见过。
                              他们不吃惊,他们也没认出豫让。
                              但是赵无恤的马可没见过麻疯病人,豫让这个样子实在是太吓人了,不对,实在是太吓马了,马一下就被吓惊了,一声咆哮,嘶吼高鸣,鬃毛狂扯,前蹄腾飞,扬起一人多高。
                              而这个时候在车上的赵无恤第一个反应就是:此人必豫让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9-01-23 1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