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小说吧 关注:285,122贴子:2,077,540
  • 3回复贴,共1

我对“挂件式女主”的建构与解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久不见,大家新的一年也要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IP属地:美国1楼2019-01-01 00:19回复
    《弑神者》《利维坦》的处理方式与StB有一些神似,女主们都是男主忠实的伙伴。特别地,这两部作品允许后宫结局,那么四位女主精诚团结的话就非常容易通向后宫结局,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其区别在于雪菜的职能被四位女主均分了,因此她们各自的设定也就没有雪菜那么极端。
    值得一提的是,论者出于直觉,往往会主张《弑神者》的“真女主”是雅典娜而《利维坦》的“真女主”是雪风。原因不难理解。挂件式女主基本不需要独立的剧情与思想;而雅典娜与雪风这种始终与男主平行前进的反派,倒是可以成为男主的敌体,更有与男主相提并论的资格。所以,与“挂件式女主”相对的概念,其实是“敌体”。
    所谓敌体,是一个礼法概念,意即地位可以相提并论,不分尊卑。挂件人与敌体的对照可以形象地表述为:前者是求着男主要自己当女主,后者则是试图自己凭本事当女主。对应到《噬血狂袭》里,男主的敌体是奥罗菈。可惜奥罗菈戏份太少,而且英年早逝,就算身份到位了,乘以戏份之后还是不太灵。
    我印象中最典型的“敌体”,是《地错》的艾丝,大家可以根据她的形象与定位来直观地理解“敌体”这个概念。以下几条判据可以作为鉴别敌体式女主的佐证:她的形象常常是亦正亦邪的;在男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的作品里,她往往不入队,或者偶尔来一趟打个酱油;以心灵鸡汤式的话术,她的人生轨迹可以被描述为一条线,男主的“平行线”,而且是离得比较近的那种。顺便一提,按这个话术,挂件式女主没有线。
    当挂件人成为最后的赢家,而敌体没有跟男主在一起,这位敌体依然可能会被视为“真女主”。而对于敌体成为赢家的作品,读者可以后知后觉地找出一万个理由来说明其必然性,比如《出租魔法使》的安媞。当然,脱离作品无法直接判断更适合跟男主在一起的究竟是挂件人还是敌体,这得结合作品的立意与男主的性格来推定。
    若这些例子理解不了,不妨看一个更加清晰的案例:《精灵使》。前两天我弄了个关于精灵使的投票。


    IP属地:美国5楼2019-01-01 00:19
    回复


      IP属地:美国6楼2019-01-01 00:19
      回复
        以上内容应该都可以算挂件人的正面应用。然而,挂件人的作用既然是降维,那么对于本来不该降维的作品,降维对作品与当事人就往往会带来损害。
        在以编织人际关系为精髓的日常作里,挂件式女主与倒贴是近义词。倒贴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让女主或作品显得蠢,而是剥夺了或者女主自行放弃了让相关剧情独立生长的机会。当她的身上长不出什么有意义的剧情时,她的存在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若是一个对人际关系网无关紧要的角色,偏偏又很萌、很有存在感,这就是头重脚轻,是资源错配,甚至是失控与崩坏。
        最糟糕的挂件人,就是《黄漫》里的山田伊尔芙了。伊尔芙的确是挑起了前期的大梁,是纱雾与男主的可靠的中介。但问题在于,伊尔芙是一位挂件人。有人说伊尔芙是“功能性女主”,我认为这种说法欠妥。恰恰相反,挂件式女主是“无功能女主”,伊尔芙的困境在于她没有什么功能要去实现。
        不过要是不去较真“功能性女主”到底是什么意思,只看“功能”这两个字,那伊尔芙还真的有明确的功能,并且跟挂件人通用的“剪枝”神似。伊尔芙对于黄漫这部作品,或者说对于和泉正宗来说,起到的核心作用是“减压”。
        伊尔芙在极早的时间点就登场,可以说是初始人物。回忆一下,在初始时,男主和作为读者的你都是什么状态?当时的和泉正宗可以说什么都不是,写个小说水平一般般,还得躲着家里人,身边只有个妹妹,妹妹还很自闭。总之就是压力很大。作为读者,面对这种情景时自然会产生紧张感,特别是我们此时还不知道黄漫到底是低配版还是高配版的俺妹,很难说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会不会更严重。
        读者在读过作品之后,发表议论之时,容易低估日常作的男主(还有自己)在故事里承受的压力。仅以第一卷论,正宗的那个状态其实挺难受的,很容易做什么错什么,参考不破春斗。在这种情景下,男主与读者最渴望的,就是一位无论自己做什么决定都会举双手支持的人,能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就更好了,最好还是个妹子。而黄漫里的这个妹子,就是伊尔芙了。
        相对地,如果无法理解或不愿理解男主的处境,还一直给他制造麻烦,这样的人物就可以称为“增压系”。对照增压系妹妹羽濑川小鸠与减压系妹妹比企谷小町便不难感受到二者的一出一入。


        IP属地:美国8楼2019-01-01 0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