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云4吧 关注:340,921贴子:10,510,576

回复:【历史科普】阿尔萨斯-洛林一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比利时那个主要还是列强维持的吧
就算是现在 弗拉芒和瓦隆关系也很差 没有列强维持
怕是分分钟分裂


IP属地:陕西50楼2018-11-19 22:13
收起回复
    5.2.3德占初期的地区自治
    同样在1874年,皇帝在这个地区设立了地方委员会(Landesausschuss),以回应这个地区对于地方自治的要求。然而这个地方委员会没有任何决策权力,只能提供建议,享有“同意权”,也就是可以通过帝国议会的法案,却不能拒绝。到了1877年,这个地方委员会的权力终于被扩大,帝国议会对于这个地区的法案,需要皇帝、联邦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三者的认同。再到了1879年,这个地方委员会的权力被进一步扩大,上面所说的总督被引入,地方委员会得到了决策权,现在地方法案需要联邦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同意以实行,皇帝只是名义上实行权力。在这里可以发现一个矛盾,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在联邦委员会中没有任何席位,但是联邦委员会却对这个地区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由于阿尔萨斯-洛林被德国政府认为是对抗法国的最前线,因而地区总督被授予了战时无限权力(Diktatur-Paragraph/Dictatorship Paragraph),在事实上,这使得总督在和平时期也获得了极大的权力。与此同时,这个地区的官僚也受到军方的强烈影响,地区自治被严格限制。
    地区委员会


    53楼2018-11-20 13:26
    回复
      暖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8-11-20 14:15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8-11-20 14:18
        回复
          现在科普贴越来越少了,帮大佬求个精@銀葉草 @法兰西岛伯爵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8-11-20 14:23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8-11-20 16:01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8-11-20 16:08
              回复
                弱弱的来顶一下|·ω·`)?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8-11-20 17:59
                回复
                  今天有点忙啊先不更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60楼2018-11-21 17:54
                  回复
                    咕咕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8-11-21 17:58
                    收起回复
                      布谷布谷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8-11-21 18:01
                      回复
                        喵喵喵(^・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8-11-21 22:25
                        回复
                          5.2.5历任总督:冯·曼陀费尔
                          1879年后的第一任总督,是埃德温·冯·曼陀费尔男爵(Edwin Freiherr von Manteuffel),他同时指挥斯特拉斯堡第15军,带有非常强烈的军方背景。这位总督凡事亲力亲为,希望能够把这个地区“在几年内转变成最德国的德国土地”。统治较为开明,因此深受军部的反对,此外他也没有处理好当地人和来自莱茵河对岸移民的关系,因而他的执政目标没有达成——德国仍是分裂的,军部认为应当严酷镇压,执政者认为应当和解,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从没有消失。


                          66楼2018-11-22 13:13
                          回复
                            5.2.6历任总督: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亲王
                            1885年冯·曼陀费尔去世后,继任者是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亲王(Chlodwig Fürst zu Hohenlohe-Schillingsfürst),这位亲王是当时德国最出名的自由派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三国干涉还辽期间是德国首相。他一上任就说服威廉一世在斯特拉斯堡重建市政局(1874年因为和政府的冲突被迫关闭),这种和解措施使得的德国政府的统治受到了非常积极的回应。对于阿尔萨斯洛林省的统治,似乎将会一直开明下去。
                            但是在1887年,法国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达到了高潮。乔治·布朗热(Georges Boulanger)在法国大受欢迎,在阿尔萨斯洛林的反德情绪也达到了顶峰。反德分子地区自治党仍然在国会里占据了所有的15个席位,获得的选票也占了绝大多数,远远超过了“德意志帝国党”和社会民主党(事实上自从占领以来地区自治党一直占着绝大多数,但是由于法国的复仇主义,此时边境的情况尤其紧急)。军部认为,政府应当警惕这种反德情绪,在战时动员时期这里的反德情绪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混乱。军部反对亲王的和解措施,认为应当由柏林直接管辖这个地区,甚至建议阿尔萨斯洛林省应当由普鲁士、巴登和巴伐利亚瓜分。
                            87年三月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亲王前往柏林与俾斯麦会面。他们最终达成共识:对于这个地区的镇压而非包容才是最后的解决方案,镇压敌对党,引入政治警察制度,限制法国人再次定居成为此后阿尔萨斯洛林的执政思路。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政治迫害就成了这个地区的主题。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亲王本人非常反对这种做法(当然不排除他本人在回忆录中为自己洗白的可能),但是在顺从和被辞退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前者,利用总督职位在此地实行一系列迫害行为。1888年开始外国人——所有外国人,不只是法国人——被禁止进入这个区域,只有通过政府特许的签证才能进入,阿尔萨斯的青年人不再有机会接触到法国和法国思想了。随着移民的流入和流出,社会主义思想也被逐渐介绍到了这个地区,社会民主党渐渐在阿尔萨斯洛林收到欢迎。此外,虽然阿尔萨斯洛林自治党仍占了多数,自治党的执政理念却改变了——从原来的回归法国,到后来的“阿尔萨斯人的阿尔萨斯”。
                            威廉二世(Wilhelm II)上台后,在1890年辞退俾斯麦,任用列奥·冯·卡普里维(Leo von Caprivi)。冯·卡普里维和他的政府认为,这种高压政策必然不能长久,并且推测阿尔萨斯洛林在未来很快能彻底融入德意志帝国。


                            67楼2018-11-22 1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