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吧 关注:76,899贴子:6,701,526

回复:张岱临高见闻录(新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布特写的太用心了!非常精彩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80楼2018-12-25 19:25
回复
    第五十节 交通工业馆
    眼见一堆人突然围着自己七嘴八舌,张岱一时懵了,旁边的迷烟赶紧走过来挡在张岱面前,做出一副“护主”的架势。
    僵持了十几秒后,盛天仕、布特赶过来打圆场,后面还跟着刚刚走进餐厅的黄汉民。
    盛天仕首先开口说道:“大家静一静,不要吓到客人,有话慢慢说。”
    布特对张岱说道:“张先生,我想你也听到了,我大宋以仁义为本,民为贵,让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是我们的宗旨。至于北伐中原一事,目前还不急,当年吴王朱元璋不也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嘛。”
    黄汉民也跟着说道:“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
    张岱缓缓起身抱拳道:“原来如此,倒是在下冒昧了,不知诸位是?”说这话时,张岱将眼光看向盛天仕和布特。
    布特想了想后说道:“这些都是大宋的国之栋梁,与国同休的勋贵!”
    张岱继续抱拳说道:“小生见过各位爵爷,诸位的大仁大义,令余钦佩。其实平粜本是应有之义,在下并不反对,只是希望看到大宋王师早日北定中原而已。”
    此时,张岱想起了当初跟刘三见面时的谈话,心中寻思:“看起来,这些澳洲人是真想把天下黎庶的生计都包揽下来,创‘千百年未有的治世’。只是如此一来,澳洲人问鼎中原的日子恐怕得拖上很久了。”
    随即,张岱又想起了广东明军“通髡”的传闻。当初他刚到广州在梁存厚家里做客时,就曾听梁存厚说过琼州府明军“投靠髡贼”、“破坏王督剿髡”的说法;广州城被伏波军占领后,又有关于广州明军“向髡贼献城”的传闻,据说当时除了一些回子鞑官和他们的教亲,其他的广州明军都倒戈了。来到临高后,张岱又从临高士绅那里打听到了不少关于伏波军的消息——从伏波军前身“百仞民团”的创建到“优厚的军饷”……
    “莫非,那些明军投宋也是因为澳洲人的‘仁义’?澳洲人对待黎庶尚且如此‘仁义’的平粜,想必给那些兵卒的粮饷更加‘仁义’,难怪这么快夺取广东。倘若将来余也表现得‘仁义’一些,不知能否拉拢到一些澳洲将士为余办事呢?”
    正当张岱陷入沉思之时,盛天仕说道:“大家先坐下来吃饭吧,下午我还要带张先生继续参观科技馆,有什么话题到时候大家一起讨论。”
    话说到这里,众人都散了继续吃饭。吃完饭后,众元老与张岱一起走向交通工业馆。
    交通工业馆是由原计划中的交通工业馆、铁路工业馆合并而成,经过简化后展览内容分为公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三个部分。
    公路交通方面展览的是紫电改独轮手推车、疾风式双轮手推车,东风牌双轮或四轮的客运马车、重载马车,以及水泥路面的实物。作为“历史文物”和进行对比的“反面教材”,同时展览传统的手推车、马车以及夯土路、沙石路。按照布特教的套路,盛天仕跟张岱大谈各种“澳洲车辆”、水泥路面相比传统的车辆、土路、砂石路在性能、成本方面的优势,各种数据单位也是用中国传统的斤、斗、石、尺、丈、步、里,以便张岱和其他来参观的土著理解。张岱一边听一边不时点头附和,并盛赞这些“澳洲车”、“水泥路”对于民生和军国大事“大有裨益”。
    水上交通方面展览的是各种新式快速帆船和蒸汽机动船的模型,盛天仕继续大谈这些船舶相比传统的帆船速度快了多少、载重量又多了多少。这回张岱不仅赞叹澳洲的造船术举世无双,还提议将“自动翻车”(抽水机)放在小发艇上,在乡间四处“游走”,用于改善灌溉、开垦荒地、防治水旱灾害,让很多跟在后面旁观宣传效果的元老不禁对张岱的“头脑灵活”刮目相看。(注1)
    铁路交通方面,根据旧时空的轨道交通发展史,展览的内容有木质轨道、包铁木轨、铁轨,人力或畜力推动的木轮货车、铁轮货车,以及蒸汽动力机车。
    为了这次的展览,布特找土著木匠根据旧时空的历史资料专门定做了元老院从未投入实用的木轨和木轮货车,包铁木轨、铁轨和铁轮货车则由交通部门和矿产部门捐献。至于蒸汽机车,则来源于芳草地师生制作、捐献的模型。此时,一列利用袖珍蒸汽机推动的火车模型正在铁路模型上缓缓驶过。如果让现代人看到,恐怕会说:“这是哪家玩具厂生产的玩具火车,又大又粗糙。”但对于张岱,依然感觉非常新奇有趣。
    按照当初在餐厅里的约定,盛天仕向张岱推荐布特进行讲解。
    布特告诉张岱,铁路起源于煤矿。最初是木质轨道,几个矿工推动一辆木质煤车,或者是一匹马拉动一辆煤车,可一次将数千斤煤炭从矿洞运送至水运码头。后来逐渐发展为包铁木轨、铁轨,动力也由人推、马拉改为蒸汽机。最后布特告诉张岱,目前元老院的火车可日行千里,一次载货四十多万斤,并询问张岱对火车与铁路的看法。


    IP属地:上海182楼2018-12-25 23:20
    收起回复
      张岱思索了一下后,对布特说道:“有些传闻,希望首长不吝赐教。”
      此前,布特已经从盛天仕那里得知张岱对铁路建设的质疑。布特也早就料到关于铁路的宣传推广可能会有些阻力,所以跟盛天仕说自己要亲自出马。看着张岱凝重的脸色,布特心想:“不管是哪个时代,都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反对铁路建设,宣传铁路本来就是最容易被质疑的。即使是旧时空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也有很多人反对修铁路,某些英国人甚至像中国的义和团一样组织起来武力攻击铁路勘探队伍。大英帝国的第一条蒸汽动力商用铁路,很大程度上是被运河利益集团的高收费逼出来的。(注2)哪怕到了旧时空的21世纪,中国铁路的建设还是阻力重重。从普通铁路到号称“高科技”的高铁、磁悬浮,没有不被黑的。既然旧时空21世纪的上海市政府没能说服上海市民接受磁悬浮铁路的扩建,那盛天仕对张岱宣传铁路碰壁也就不奇怪了。好在自己对此早有准备,向张岱解释清楚应该不成问题。”
      于是布特说道:“张先生请说,在下好为人师,很愿意解答张先生的疑问。”
      张岱问道:“听闻大宋要修十万里铁路,让每家每户都通自来水,如此铺张,是不是太劳民伤财了?”
      布特还未回答,旁观的几个元老就先嚷了起来。
      杜易斌说道:“十万?起码百万,澳宋的天下都是要通铁路的,这是让我们的土地真正的联通起来。通自来水是为了百姓健康这是仁政,可不是劳民伤财。”
      林默天说道:“十万里铁路、家家通自来水,以我等今日之力确实劳民伤财,但来日我们还要建起更大更多的铁厂。但凡物什,供不应求则贵,供过于求则贱,待到铁多得比木石价格还低的时候,铁轨、铁管就不再是劳民伤财之事。大幅玻璃,在篡明还是奢豪人家才用得上的,在临高却遍地可见,这就是明证。”
      叶龙说道:“澳宋的钢铁产量和成本与大明的情况完全不同,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大明的经验来评判。缺水的地方很多人一生只能洗两次澡,出生一次结婚一次。但在江南,牧童可以用水给水牛洗澡。并不能说是牧童浪费,这是条件不同造成的。
      还有元老说道:“必须要修铁路,什么时候修够十万里不好说。自来水同理,量力而行呗。”
      ……
      等其他元老说得差不多了,布特说道:“张先生,我们修铁路和铺水管所需的铁料出自朝廷官营的铁厂,不需要向商民强征或低价强买。”
      跟其他仅仅注重钢铁贵贱的元老不同,布特更清楚古代所谓的“劳民伤财”是怎么一回事。古代封建王朝和官府常常逼迫老百姓低价甚至无偿提供各种物资,好一点的情况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恶劣一点的情况跟抢劫没区别,被暴动的平民称为“苛捐杂税”。而早就习惯了“政府高价采购”的元老们,已经对这方面的“黑暗”没啥概念了。
      布特猜测,跟钢铁的贵贱相比,张岱恐怕更在意钢铁是由谁提供的。
      然而不管是布特还是其他元老,其实都答错了方向,只见张岱悠悠的说道:“诸位首长,余曾参观过马枭钢铁厂,早知这临高的铁器价廉物美,修铁路、铺水管所用之铁料,亦是出自大宋朝廷的官营铁厂。然无论铁轨、铁管,均需人力铺设,工程浩大,长期滥用民力,只怕民怨沸腾啊?当初隋炀帝修大运河,可没用多少铁料啊。好在这十万里铁路和家家户户通自来水,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尚有缓和余地。不过,这铁路和水管真是非修不可乎?余以为,修河、挖井,更为可行也。”
      注1:在近代,中国有一部分士绅和地方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的蒸汽抽水机和电力抽水机,用于改善灌溉、开垦荒地、防治水旱灾害。当时最流行的抽水机使用模式是将抽水机放在小船上沿河道移动,为农民提供机械租赁服务。详情参阅《中国近代农业机械化发展——以抽水机灌溉事业为例》
      注2:当年英国第一条蒸汽动力铁路的建设严重妨碍了运河集团的利益,于是运河公司就将世界上一切恐怖离奇的谣言都强加在了铁路头上,尤其是大众还不熟悉的蒸汽机车上面。诸如他们造谣蒸汽机车会让男子不育、孕妇流产、奶牛发疯、母鸡不产蛋、天空冒火、旅店关门、杀死飞鸟、空气污染、房屋烧毁、动物搬迁、牲畜绝种、作物全完。除了空气污染还沾点边,其余纯属胡扯。但是当年很多英国人就真的相信了这种谣言,他们组织起来,不断攻击铁路的勘察队伍。为了让工作顺利开展,勘探队不得不雇用拳击手来保护自己,即使这样还经常发生队员被打、仪器被砸坏的情况。


      IP属地:上海183楼2018-12-25 23:21
      回复
        第五十一节 想要富、先修路
        张岱说完“修河挖井更可行”的言论后,叶龙首先反驳:“现成的水运成本很低、运量很大我们当然要用,但并不是哪里都有现成的水系可以用。比如运输矿石以水运为主,但矿坑里可是没河流用的,于是从矿坑到码头的距离还得靠铁路。开凿运河?那东西工程量比铁路大多了吧,除非是沟通关键水域或者有农田水利方面的价值,否则个人不大看好。具体细节你需要咨询规划部门,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这边已经过了学个十年八年就能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阶段了。”
        张岱道:“矿场铺设少许铁路倒是合情合理,然而如隋炀帝修大运河般铺设十万里铁路,只怕天下的百姓都累死了还是负担不起啊?”
        此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这不是劳民伤财的问题。君不见隋炀帝,修了运河,导致二世而亡。但之后唐朝有没有废除运河?没有。因为这是有利的。秦始皇修长城,汉代不但没有废,还借长城进行北伐,都是一个理。”
        张岱望向发言者,发现身后不知何时来了一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少年,心想:“这是哪位澳洲大户家的公子?竟然如此轻狂,宁可大宋‘二世而亡’也要修铁路!”
        接着另一个元老说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我澳宋的十万里铁路就是隋朝的三千里大运河。”
        眼见这个发言的元老心宽体胖、成熟稳重的样子,张岱心想:“少年轻狂倒也罢了,此人看年龄辈分不低啊,居然也如此好大喜功!”再回想起之前其他元老对修铁路的一边叫好之声,张岱又一次产生了“澳宋要完”的想法,又一次对自己的家族投靠澳宋的前途产生了疑虑。
        正当张岱思考要不要放弃投靠澳宋之时,布特说道:“张先生,我们这里与篡明不同,不会让百姓服繁重的徭役白干活。不管是修铁路还是铺水管,干活的百姓都是拿月钱的。农闲之时来打工,不会耽误农时。就算不种地,所得的月钱也足够养活一家老小。如果干活时发生意外伤亡,我们也会重金抚恤。劳民伤财一事,从何说起?至于铁路和自来水该不该大规模营造,张先生应该相信我们澳洲人不会做亏本买卖。”
        旁听一段时间后,布特算是听明白了,张岱所说的“劳民伤财”,主要针对的不是钢铁的成本和工程时间,而是市场前途问题和人力资源问题。
        市场方面,古代挖运河虽然工程量不小,但挖运河的地方大多数也是水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方,挖运河首先有利于排水、灌溉,顺带解决交通问题,不仅是农业社会性价比很高的交通工程,也是水资源丰富的农业地区必须建设的农业基建工程与防洪抗灾工程。最典型的案例是,现代黄浦江的中游河段是明代开挖的,当初挖这段河的时候,完全没考虑过交通需求,完全是为了解决“水灾”问题。因此在张岱看来,原本用于防洪抗灾和灌溉的运河完全可以取代铁路和输水管的大部分需求,剩下的饮用水需求可以痛过挖水井和运水车解决,铁路和输水管不仅性价比低,而且市场前途有限。尤其是自来水,在张岱看来城里有钱人也许有需求,乡下人疯了才会不用自家的井水转而去“高价买水”。既然没市场,那自然就是“劳民伤财”了。张岱的这种思维,本质上跟现代某些人嘲讽高铁是“运椅子专列”是一个思路。
        人力资源方面,按照张岱的经验,修铁路和铺水管这种庞大的公共工程,应该是靠“徭役”解决的。所谓的“徭役”,也就是让老百姓不拿工资白干活,有时连口粮和工具都是老百姓自备的,可谓是“倒贴”式劳动。因为传统农业具有自给自足和季节性劳动两大特点,古代农民最缺的是货币,最富裕的是“时间”,让农民“奉献时间”作为主要“纳税”模式,替国家免费干活、当兵,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当然,过多的工程,也会给平民带来沉重的劳役与其他各种经济负担。


        IP属地:上海184楼2018-12-25 23:31
        回复
          高产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6楼2018-12-26 15:04
          回复
            第五十二节 铁路是富国强兵的利器
            张岱疑问道:“尔等真有法子令天下所有的州县都像临高这般繁华?”
            布特说道:“听闻张先生参观过我们的农场和几个工厂,应当见识过机器生产吧?”
            张岱说道:“大宋的机关术,哦,就是首长所谓的‘机器生产’,令余印象深刻啊!大铁牛翻地永不疲倦,机器抽水源源不绝,数千斤重的铁锤上下自如,飞刀切铁若割纸,各种铁器堆积如山。”
            布特说道“机器能以一日之为,成十日之功;一人之力,代百人之功。有了机器之力,不管是在田地里耕作、灌溉,还是工坊中织布、打铁,均可事半功倍。全天下的州县都推广机器生产后,将生产出更多价廉物美的粮食、布匹、食盐、铁器以及其他各种财货。如是则货价必廉,价廉则销售始畅矣。为了让天下的百姓能方便的交易自己所生产的各种财货,运输也必须是相对廉价的,而铁路与火车就是载货、运人的机器。火车可日行千里,一次运货数十万斤,可谓以一日之为,成三十日之功;一人之力,代千人之功。如此一来,天下商务将日新月异,商民货物之蕃息当增十倍,国家岁入之数亦增十倍。”
            眼见张岱没有提出质疑,布特继续说道:“以漕运为例,这里面的好处就很明显了。漕粮倘若用马车运,江南的粮食还未运到北京,就被车夫吃完了。用船运,为运输400万石的漕粮,路上的消耗包括漂没每年在800万石以上。如果修一条从江南到北京的铁路用火车运,我们可以每年只要200万石粮食作为运费,拿出其中100万石粮食作为铁路漕工的工食钱,剩下100万石粮食用以补偿修筑铁路所需的费用。根据我的估算,如果这条铁路从松江府修筑至北京,大约需要耗费工食钱约600万石粮食(注1),收回筑路费用只需六年,之后每年可净赚100万石粮食。而且大运河运得不止是漕粮吧?张公子应当知道每年有多少财货经过大运河转运,实际只需三年左右即可回本。此外,还可每年为天下百姓与官府省下600万石以上的粮食损耗与漂没。”
            这时另一个元老也补充道:“修好铁路后,不说别的,单单漂没就没借口。这样运输粮食,用蒸汽机车几乎不消耗粮食。”
            张岱感到震惊了!哪怕是实行漕粮海运,都未必能把路上的消耗和漂没压到200万石以下。对于澳洲人修铁路的动机,张岱曾经有过快速运兵、大量运粮、“斗富”等多种猜想,感觉铁路虽然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并非没有其他途径取代。例如快速运兵可以用骑兵代替,大量运粮可以用水运代替,又不像运河还有“防洪抗灾”和灌溉农田的必修性,总觉得铁路是一种性价比较低、可有可无的交通模式,从未想过铁路能赚大钱。但如果布特所说属实,那修铁路真的是一本万利啊!难怪之前敢夸下海口说会给筑路民夫发粮饷养活、重金抚恤伤亡者。
            然而很快张岱又想到了另外几个问题,当下说道:“多谢指点,但还有几点疑惑,还望布将军赐教。”
            布特说道:“但说无妨。”
            张岱说道:“这大运河乃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这铁路修好之后,每年100万石粮食可不够喂饱他们啊,十之八九的漕工会砸了饭碗,这些人的生活可如何是好?”
            之前看到抽水机等农业机械的时候,张岱没想过“失业”的问题。因为这些机械并不能彻底取代农民的劳动,最多也就是让农民干活轻松点,而且这个年代的农业生产还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流,大多数农产品不存在“卖不出去”的烦恼。看到纺织厂的时候,张岱也没想过“失业”的问题。因为在张岱眼里,女人是靠男人养活的,不管女人织不织布,都靠男人提供口粮,他压根就没把女人当成正式的劳动力看待。但“商品化”的漕运跟“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不同,不仅严重依赖“市场需求”,漕工也是正式的劳动人口。京沪铁路一旦开通,百万漕工多数将面临失业的危机,顺带连累几百万漕工家属跟着挨饿。
            布特一笑,心想张岱果然提到了这点。其实明代早就有人看出海运比漕运更加省粮食,朝野提议恢复海运漕粮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最终都遭到了驳回。究其原因,围绕河运系统早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停止河运,将会损害到太多人的利益。这个利益集团阻挠“漕粮海运”的借口之一就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好在布特对此早有准备,之前说跟张岱说“只要200万石粮食作为运费”,就是为了防止张岱说“改漕运为海运不是更省钱吗?”(明代对漕粮海运的成本估算和清末实行漕粮海运后的实际成本确实是在200万石上下波动)。对于漕工的饭碗问题,也早想好了说辞,当下说道:“多余的漕工当然是送去修铁路,我大宋要修十万里以上铁路,此乃百年大计,那些漕工祖孙三代都不用担心没饭吃。不仅那些漕工有饭吃,天下百姓也不用为修铁路而服徭役,所需支出的粮食也不会比现在继续使用漕运更多,岂不三全其美乎?”


            IP属地:上海187楼2018-12-26 21:44
            回复
              好高产啊,滋磁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9楼2018-12-26 21:51
              回复
                文中三亚的村子是东南亚来的绿绿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0楼2018-12-26 21:51
                收起回复
                  最近真是高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3楼2018-12-28 00:27
                  回复
                    大赞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94楼2018-12-28 11:37
                    回复
                      厉害了,真高产,楼主加油更新~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195楼2018-12-28 12:22
                      回复
                        标记一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6楼2018-12-28 15:01
                        回复
                          马克一下


                          IP属地:上海197楼2019-01-02 15:10
                          回复
                            这么好的作品 转正是铁板丁丁的事情吧 就是不知道能转正多少,篇幅有点大
                            @pioneertime
                            吹牛大大 说两句?


                            IP属地:广东198楼2019-01-02 16:56
                            回复
                              19年催更


                              IP属地:广东199楼2019-01-02 16: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