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列茨克大捷与亚历山大之死】
1505年8月,明里·格莱派他的长子去掠夺立陶宛的领地——明斯克, 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和纳瓦赫鲁达克。这不仅是为了奴隶和战利品的突袭,也是对处决被立陶宛监禁着的谢赫·艾哈迈德——金帐最后一个可汗——施加的政治压力。
大约同时,冲突在立陶宛上议院开始出现并快速上升——在迈克尔·格林斯基和萨布泽奇因斯基之间。1506年夏天,由于大公亚历山大的健康状况恶化,他决定在利达召集立陶宛大公国议会,这样他就可以把立陶宛大公的位置移交给他的兄弟扬一世。但是7月25日,由于鞑靼人入侵的消息,会议中断了。据贵族报告,大约20000名鞑靼人抢劫了该市周边地区。亚历山大得知后立刻前往维尔纽斯避难,并责成立陶宛大盖特曼斯坦尼斯瓦夫·基斯卡与格林斯基负责处理。
立陶宛人迅速集结了7000名士兵,与此同时,克里米亚人把他们一半的兵力派往较小的团体,掠夺周围地区。8月3日,立陶宛人了解了鞑靼营地的位置,于是整晚向克列茨克行进,在24小时内他们进军了约80公里,这是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但行军使基斯卡精疲力竭,他病倒了;立陶宛军队的指挥权移交给了格林斯基。而格林斯基并不仅仅是想把克里米亚人击退,他要摧毁这支鞑靼军队!
在接下来的克列茨克之战中,立陶宛仿佛真的被上帝保佑了一般!鞑靼有着近3倍的人数优势,经验丰富的王子将自己的营地建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这使得面对进攻鞑靼具有相当优势的地利,最后鞑靼人对于立陶宛人军队的靠近很清楚,并因此放弃了自己许多诸如奴隶等战利品以及掠夺行动,以确保不会影响战斗,克里米亚人的一切行为如同教科书一般完美。而立陶宛人不止是人数上十分稀少,内部也非铁板一块,基斯卡病倒后格林斯基威望并不能服众,最重要的是萨布泽奇因斯基——这位格林斯基的宿敌也在军中指挥军队,这代表立陶宛军的指挥甚至都不存在统一,萨布泽奇因斯基当然不会听从格林斯基的命令。
和预想中一样,萨布泽奇因斯基违背格林斯基的命令,在8月6日独自建设浮桥出战进攻鞑靼人,于是整个立陶宛军都不得不放弃之前确定的计划随着萨布泽奇因斯基的行动发起了进攻。萨布泽奇因斯基的军队很快被鞑靼人击败,鞑靼人嘲弄得逛了逛自己的脑袋,这激怒了立陶宛军队的右翼,后者立即全力进攻。这促使鞑靼人集中全力对付立陶宛右翼,只留下对立陶宛左翼的弱防御,这推迟了他们的进攻。
而格林斯基此时带领左翼进攻,轻易的突破了防线,从后方攻击了鞑靼部队的主力。鞑靼军队被一分为二:一半被包围,被击败,另一半撤退。克里米亚人从未遭受如此重大的打击,得知消息后可汗明里·格莱代表克里米亚急忙向亚历山大保证,这次突袭是未经授权的,并要求维持和平。
而格林斯基则凯旋维尔纽斯,一时间被誉为立陶宛的保护神,拉齐维乌家族也出资为了专门纪念这次战役建造了一座新的教堂。但格林斯基在风光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贵族同僚的嫉妒(当然这也包括通过对格林斯基坐火箭一般崛起的不满),在萨布泽奇因斯基的努力下,格林斯基和他的家族很快被孤立,他们的反对者等待的着只是一个机会。
很快机会来了,亚历山大大公于8月19日去世,萨布泽奇因斯基散布谣言说是格林斯基计划毒死亚历山大,他甚至希望自己夺取王位。一时间整个立陶宛国会都开始对格林斯基家族发难,扬甚至还未动身前往立陶宛便有无数信件与使者来到了扬面前,要求大公惩处格林斯基,更让人难办的是萨布泽奇因斯基一向是主张立陶宛与波兰合并的贵族,因此他的主张也受到了许多与他有联系的波兰贵族的支持。当然扬这边也是一团乱,议会在加税问题上吵成了一团,更何论他不知所云的议会形式立法规范了。
【扬一世继承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立陶宛君合国成立,可以选择是否惩处格林斯基家族,获得人柄“立陶宛大公”获得一条针对立陶宛的额外指令,波兰不满上升,资金下降】
立陶宛大公国
国家状态:罗斯王公(罗斯地区控制力下降),复杂的宗教(无直接效果),波兰化的上层(集权下降,立陶宛贵族政治倾向什拉赫塔化),国会斗争-权贵与立陶宛人的胜利(立陶宛合并倾向大幅度下降,不满小幅度下降)
军队:
17000征召步兵,4000封建骑兵,3000封建骑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