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游吧 关注:6,048贴子:945,571

回复:文艺复兴与大航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雀花的回归】
在美男子菲利普决定介入英格兰内战后,战争就已经宣告结束。
都铎除了英格兰人之外没有任何盟友,勃艮第军队的陆续抵达让爱德华六世终于站稳了自己的位置,亨利八世见抵抗无望最终宣布投降,爱德华六世则通过再一次的清洗流放获得了大量地产。通过清算,英格兰的年收入6000磅以上的贵族下降到30位,骑士减少到300位,乡绅与绅士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相对的,国王现在控制着全国10%的土地与20%以上的教堂。
议会也向爱德华表示顺从,国王通过咨议会基本“控制”了议会,爱德华的政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加强的都铎王朝,金雀花未来的历史将会如何还需要年轻的国王来书写。
【英格兰不满下降,获得国家状态:“强大的”王权,金雀花王朝,咨议会,获得人柄:“苏格兰人”“法国妻子”“勃艮第姑妈”】
【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
作为阿布兰特伯爵拉波·德·阿尔梅达次子,他早年参加了收复失地运动,多次与穆斯林作战,战功卓著。如今随着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日益繁荣,股东会一致认为应该在印度洋上设置一位常驻总督总统一切事物,而大家自然也挑中了弗朗西斯科。
阿方索六世本人独自主导的巴西殖民的失败,导致其在公司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再加上公司的管理体制,阿方索只能以国王身份追认了公司股东们做出的决定。由此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葡萄牙第一个同时也是欧洲第一个印度总督便走马上任了。
3月阿尔梅达率领21艘船与1500名士兵前往印度,沿途在攻占了莫桑比克和索法拉,并在马林迪为当地苏丹建造了一个火器工坊。7-8月,他攻占了东非城邦基尔瓦,并洗劫了蒙巴萨。抵达印度后,他立刻着手更新加固葡萄牙的要塞,他攻占了印度沿岸的柯钦等地,并在柯钦等地建立了要塞据点;当他得知在科兰的葡萄牙商人被杀后,他决定让他的儿子洛伦索带领6艘船在科兰港肆意摧毁了27艘卡利卡特商船。弗朗西斯科加强了对印度的控制,并探查了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地。
从此葡萄牙的势力扩大了,遍布印度洋大西洋的据点将保护葡萄牙的盟友,同时为贸易舰队提供补给与安全的香料仓库。
【葡萄牙印度洋影响力上升,葡萄牙与古吉拉特苏丹国、卡利卡特土邦、阿曼苏丹国关系大幅度下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6楼2018-10-16 15:46
回复
    【波兰的革新】
    扬在战争结束后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了施拉赤塔的费拉不堪与民团军队的疲软。
    然而更新军队的基础是经济实力或者说是财政,波兰城市除了德意志人的普鲁士,其他大部分都受到贵族特权的打击萎靡不振,而根据拉约什国王颁布的“科希策”特权,在不经过全国众议院通过的情况下也无法征收额外的赋税。
    受制于现实的扬只能在自己的领地上动员农民在农闲时间进行所谓的军事训练,组织了“登记民”部队。然而实际情况是,缺少武备与军官的登记民们大多成了“混补贴”的存在,而扬精心置办的武器工坊虽然有所成效但却陷入了一个难题中,扬的财政不足以让他大量采购列装,小规模的需求反而出现了造不如买的客观事实。
    最后,可能有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好消息的消息,扬派去波西米亚的“学员”赶上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征兵,由此参加了皇帝的军队……
    【扬威望小幅度上升,资金大幅度下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7楼2018-10-17 01:11
    回复
      【巴布尔传奇·四】
      在绞杀昔班尼后,巴布尔一直都处在哈萨克帝国的阴影下,年迈的布尔恩德克汗是否会遵守诺言这个问题,在巴布尔心中不断的出现。如果他反悔呢?不过很快猜疑便烟消云散,布尔恩德克汗主动退出了河中,现在巴布尔重新回到了他幼年时曾短暂占据过的旧都撒马尔罕。
      望着残破的古都,巴布尔一时感慨良多,如今他的姐姐嫁予贾别尼克汗之子,哈萨克未来的可汗哈斯木,代表着在哈萨克人的支持下他终于在河中重建了帖木儿帝国。现在他只剩下一个目标,接收忽辛拜哈拉的呼罗珊,然后和伊斯玛仪一战重建帖木儿大帝的伟业。
      当然在这之前,他需要好好修养一阵,长期的战争打烂了河中,贸易也被阻断,巴布尔惊讶军费竟然大部分来自阿富汗的同时开始安置招抚流民,重新建设自己的帝国。
      【帖木儿帝国重建,巴布尔威望大幅度上升,在巴布尔死亡之前帖木儿与哈萨克结为永久同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8楼2018-10-17 01:27
      回复
        【菲利普的画蛇添足与分离倾向】
        在好人菲利普的统治下,勃艮第召开了第一次三级议会,这标志着勃艮第国家统一进程的一大步。
        然而在美男子菲利普在接管大权后,却做出了许多画蛇添足之举,其内阁的建立和之前的一些宫廷机构的职权产生了重叠,在造成混乱的同时并无实用效果。然而真正的问题还是所谓的尼德兰总管,这毫无疑问是和其祖父无畏夏尔确立的一致化政策相冲突,在细致分析其含糊的职权后,尼德兰总管又被视为对勃艮第国家统一的破坏,许多政治家都认为尼德兰这种区域性总管的出现会破坏之前勃艮第国家各地区代表统一参加三级议会的情况。
        而且随着尼德兰总管的出现,洛林与阿尔萨斯等德意志领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总管对接当地议会的呼声。
        【勃艮第行政支出上升,行政效率小幅度下降,分离主义重新抬头,洛林阿尔萨斯寻求增加自治权】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9楼2018-10-17 18:09
        回复
          利沃尼亚骑士团
          1.攻打打奧斯特羅夫
          2.找漢薩人求合作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1楼2018-10-20 18:56
          回复
            马穆鲁克
            1、在下埃及及尼罗河三角洲重新构筑行政及税收体系,划分为多个行省,交由可以信任的官僚管理。同时当地人可以给予适当的半自治权,但是因此他们也有义务配合税收工作进行和提供税收。将没收的马穆鲁克的土地交付于平民,并在此时初步拼凑一套税收体系。
            2、将三角洲作为对欧洲贸易的开放城市,当然政府要注重对市场均衡的控制,同时给欧洲人的好处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鼓舞此地贸易的发展。而同时因为欧洲商人的迁入,让我们可以更多的接触到欧洲先进的文明与科技,并且刻意指引导倾向的发展。而因为如此也可以通过与这些基督徒的接触在欧洲得到更多的支持。哪怕是民间的。
            3、通过哈里发想方设法与乌玛目们和解,通过一些例子说服他们在此时苏丹的这些政策是需要的。并且让哈里发帮忙筹款。
            通过一些威尼斯人与欧洲的财团银行接触,希望他们帮助马穆鲁克在欧洲借到贷款。另一方面则向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大商人借贷以及寻找国内犹太人的帮助。
            鉴于国内动荡,内外交困,在战争时经济根本无法顺利发展。苏丹决定委命一些敛财专家辅佐,想办法敛取更多钱财,并发行更多的劣质货币,刻意的制造通货膨胀,但是要使得其在控制之中,如果发生一些错误便要立刻进行一些调整措施。同时为了稳定民心,苏丹将此称为向民众借款,在战争结束会更多的回报人民。如果在此时平民有意见可以派代表与苏丹接触,提出他们的看法。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3楼2018-10-20 20:26
            回复
              【目标,普斯科夫!】
              在罗斯的混乱与普斯科夫共和国内部的争吵中,利沃尼亚的条顿骑士们在沃尔特的带领下,自多尔帕特主教区出发一路南下。令人吃惊的是沃尔特并没有直扑普斯科夫,反而攻陷了公国南方的奥斯特洛夫要塞,以此为中心确保了利沃尼亚军队的补给,骑士团军队彻底扫荡了普斯科夫境内的大部分地区后才转头试图围困普斯科夫城。
              普斯科夫卫彻与莫斯科长官在外敌之前虽然恢复了团结,但莫斯科与诺夫哥罗德双方都对普斯科夫持嘴上说说的支援幅度,这就终结了普斯科夫的野战能力。所幸由于前几年的瘟疫,骑士团军队人员不足,沃尔特除了强行征发利沃尼亚农民外只能依靠汉萨提供的雇佣兵了。
              直到7月中旬,由德意志人与瑞典人组成的雇佣兵抵达后对于普斯科夫的围困才开始。这座拥有近3万市民的罗斯城市中的瑰宝,依托着建于韦利卡亚河畔岬角上的普斯科夫—克里姆林宫展开了顽强的抵抗,骑士团纵然有着先进的军备但任然陷入了“苦战”之中。
              【奥斯特洛夫要塞为利沃尼亚骑士团攻占,骑士团开始围攻普斯科夫城,普斯科夫公国不满大幅度上升】
              利沃尼亚骑士团
              国家状态:三主教区(集权下降,行政效率下降),条顿骑士(军队士气上升,骑兵作战能力加强,与条顿骑士团关系大幅度上升,收入小幅度上升),主教与骑士(集权下降,教士不满上升),骑士团国家(行政效率上升,收入上升,市民不满上升),本地人(暂无效果),德意志人与汉萨(对德外交关系上升)
              人柄:
              “条顿骑士”骑士阶级好感大幅度上升
              “军事天才”作战效率上升
              “人民的大师”利沃尼亚不满大幅度下降,指挥军队时士气上升
              军队:
              6500步兵,1000骑兵,500骑士,6门野战火炮
              雇佣军:4000人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0楼2018-10-22 00:24
              回复
                【真正的十字军】
                在布达的约翰已经山穷水尽,值得称道得是,约翰自己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他有着困兽犹斗的能力但在牺牲整个国家的同时自己也讨不到好,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胸无大志的约翰在干了可能是他人身唯一一件“大事”后决定急流勇退,他单独向太后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软禁他们云云,太后对于约翰希望能从轻发落的要求自然也是一一应许—毕竟他们母子的安危还掌握在约翰手上—至此匈牙利的中央重新恢复了秩序。
                随着权贵们被释放,各地代表齐聚布达召开了国会,而对约翰的审判则在太后的授意下仅以剥夺了他从其祖母西拉吉家族继承的一些封地了事,对于女王来说约翰已经失去了威胁他儿子的能力,相反这位匈雅提家族的宗室能在平衡国内政治势力,加强国王权威上起到不小的作用。
                随后在布达举行的亲政仪式中,则代表着外部的风雨,其中尤以奥地利与威尼斯的使者为重。威尼斯人自然是再次劝说新王出兵奥斯曼,参加十字军,而奥地利方面则更有意思一些,约翰的倒台代表着匈牙利亲哈派遭受重创,也代表匈牙利与哈布斯堡的同盟关系再一次受到了挑战,马克西米利安自然迫切的想要将同盟延续,为此他向比阿特丽斯太后提出让年轻的小国王与他的孙女勃艮第的埃莉诺订婚,对于这个提议太后不置可否,婉拒了马克西米利安。
                亲政后拉斯洛六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南方大打出手的奥斯曼人,国内外都在对他施加压力,而***阿特丽斯也支持发动一场十字军满足克罗地亚贵族渴望的同时转移国内新君继位产生的政治动荡。在其中,红衣主教鲍科茨为了自己在教会中的地位与图谋当选教皇的野心,也在国内大肆鼓吹十字军,动员了无数农民,想必只需要国王一声令下,农民十字军便能数以十万计。国会“群情激奋”,臣民众志成城,拉斯洛自然不负众望的于4月重征“佛罗林税”,黑军规模迅速增长到2万人。通过约翰与太后在德意志、意大利的关系,黑军仿照佛罗伦萨人组建了一支500人的火绳枪龙骑兵并雇佣了500名来自南德的黑衫骑士,这些新兴部队也将在十字军中获得检验。
                5月末,摩尔达维亚大公博格丹三世与拉斯洛六世就反土十字军达成共识。6月匈牙利正式对奥斯曼宣战,匈军兵分三路,分别进军波斯尼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
                在约翰的带领下,匈军主力自匈控波斯尼亚亚伊采要塞出发,联合还在波斯尼亚西部乌索拉省坚持抵抗的贝利斯维奇家族,横扫了由阿金吉斯作为边境主力的奥斯曼势力。雪上加霜的是波斯尼亚贵族们大部分受苏丹雇佣/征召出征外地,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所幸匈牙利的火炮无法深入波斯尼亚内部山区,因此还有许多忠于帝国的贵族家庭依托着崇山峻岭中的城堡坚守,但匈牙利入侵塞尔维亚的道路已经畅通无阻了。依托多瑙河及其支流的匈牙利人可以通过其庞大的多瑙河舰队获取补给同时运输火炮,由穆色勒姆和雅雅组成的二线后防部队以及志愿步兵们已经紧急部署以支援边境的阿扎普军团防御,但欧洲各省的桑贾克贝伊已经纷纷向伊斯坦布尔告急!
                贝尔纳丁·弗兰科潘所带领的瓦拉几亚军团战事则更为顺利,瓦拉几亚王子大拉杜一向是个墙头草一样的人物,毫无节操的便归顺了匈牙利人。与此同时弗拉德三世之子米赫内亚也在骑士与小商人的支持下起兵反奥,克拉约维斯库家族以及瓦拉几亚亲奥的博雅尔势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抄家斩首在瓦拉几亚屡见不鲜。
                埃尔代伊总督约翰·扎波利亚伊与红衣主教鲍科茨的军队则帮助摩尔达维亚的博格丹三世清洗了他国内抗拒王权,割据亲奥的大地主势力。如有神助般,克里米亚人于8月5日在克列茨克战役中被立陶宛副王迈克尔·格林斯基大败,暂时失去了支援奥斯曼的能力。博格丹三世与约翰、鲍科茨等人立即率军围攻阿克曼、基里亚两个要塞。基里亚要塞多瑙河入海口,而阿克曼则是德涅斯特河沿岸的良港,控制了黑海到波罗的海的重要贸易通道,更为关键的是只有控制这两个要塞才能确保奥斯曼欧洲领土与附庸克里米亚之间的陆路相通,一旦失守则代表着帝国20年来在多瑙河,黑海河口地区以及黑海西部海岸统治权扩张努力的功亏一篑!
                【匈牙利玩家控制角色转为拉斯洛六世,获得人柄“那不勒斯太后”“臣服的兄长”“不孚众望”,获得500黑色兵团,500黑衫骑士】
                【匈牙利资金大幅度下降,收入大幅度上升,与摩尔达维亚结为同盟,对巴尔干三国影响力大幅度上升,奥匈关系大幅度下降进入战争状态,匈牙利军队士气小幅度上升】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2楼2018-10-23 15:54
                回复
                  【克列茨克大捷与亚历山大之死】
                  1505年8月,明里·格莱派他的长子去掠夺立陶宛的领地——明斯克, 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和纳瓦赫鲁达克。这不仅是为了奴隶和战利品的突袭,也是对处决被立陶宛监禁着的谢赫·艾哈迈德——金帐最后一个可汗——施加的政治压力。
                  大约同时,冲突在立陶宛上议院开始出现并快速上升——在迈克尔·格林斯基和萨布泽奇因斯基之间。1506年夏天,由于大公亚历山大的健康状况恶化,他决定在利达召集立陶宛大公国议会,这样他就可以把立陶宛大公的位置移交给他的兄弟扬一世。但是7月25日,由于鞑靼人入侵的消息,会议中断了。据贵族报告,大约20000名鞑靼人抢劫了该市周边地区。亚历山大得知后立刻前往维尔纽斯避难,并责成立陶宛大盖特曼斯坦尼斯瓦夫·基斯卡与格林斯基负责处理。
                  立陶宛人迅速集结了7000名士兵,与此同时,克里米亚人把他们一半的兵力派往较小的团体,掠夺周围地区。8月3日,立陶宛人了解了鞑靼营地的位置,于是整晚向克列茨克行进,在24小时内他们进军了约80公里,这是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但行军使基斯卡精疲力竭,他病倒了;立陶宛军队的指挥权移交给了格林斯基。而格林斯基并不仅仅是想把克里米亚人击退,他要摧毁这支鞑靼军队!
                  在接下来的克列茨克之战中,立陶宛仿佛真的被上帝保佑了一般!鞑靼有着近3倍的人数优势,经验丰富的王子将自己的营地建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这使得面对进攻鞑靼具有相当优势的地利,最后鞑靼人对于立陶宛人军队的靠近很清楚,并因此放弃了自己许多诸如奴隶等战利品以及掠夺行动,以确保不会影响战斗,克里米亚人的一切行为如同教科书一般完美。而立陶宛人不止是人数上十分稀少,内部也非铁板一块,基斯卡病倒后格林斯基威望并不能服众,最重要的是萨布泽奇因斯基——这位格林斯基的宿敌也在军中指挥军队,这代表立陶宛军的指挥甚至都不存在统一,萨布泽奇因斯基当然不会听从格林斯基的命令。
                  和预想中一样,萨布泽奇因斯基违背格林斯基的命令,在8月6日独自建设浮桥出战进攻鞑靼人,于是整个立陶宛军都不得不放弃之前确定的计划随着萨布泽奇因斯基的行动发起了进攻。萨布泽奇因斯基的军队很快被鞑靼人击败,鞑靼人嘲弄得逛了逛自己的脑袋,这激怒了立陶宛军队的右翼,后者立即全力进攻。这促使鞑靼人集中全力对付立陶宛右翼,只留下对立陶宛左翼的弱防御,这推迟了他们的进攻。
                  而格林斯基此时带领左翼进攻,轻易的突破了防线,从后方攻击了鞑靼部队的主力。鞑靼军队被一分为二:一半被包围,被击败,另一半撤退。克里米亚人从未遭受如此重大的打击,得知消息后可汗明里·格莱代表克里米亚急忙向亚历山大保证,这次突袭是未经授权的,并要求维持和平。
                  而格林斯基则凯旋维尔纽斯,一时间被誉为立陶宛的保护神,拉齐维乌家族也出资为了专门纪念这次战役建造了一座新的教堂。但格林斯基在风光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贵族同僚的嫉妒(当然这也包括通过对格林斯基坐火箭一般崛起的不满),在萨布泽奇因斯基的努力下,格林斯基和他的家族很快被孤立,他们的反对者等待的着只是一个机会。
                  很快机会来了,亚历山大大公于8月19日去世,萨布泽奇因斯基散布谣言说是格林斯基计划毒死亚历山大,他甚至希望自己夺取王位。一时间整个立陶宛国会都开始对格林斯基家族发难,扬甚至还未动身前往立陶宛便有无数信件与使者来到了扬面前,要求大公惩处格林斯基,更让人难办的是萨布泽奇因斯基一向是主张立陶宛与波兰合并的贵族,因此他的主张也受到了许多与他有联系的波兰贵族的支持。当然扬这边也是一团乱,议会在加税问题上吵成了一团,更何论他不知所云的议会形式立法规范了。
                  【扬一世继承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立陶宛君合国成立,可以选择是否惩处格林斯基家族,获得人柄“立陶宛大公”获得一条针对立陶宛的额外指令,波兰不满上升,资金下降】
                  立陶宛大公国
                  国家状态:罗斯王公(罗斯地区控制力下降),复杂的宗教(无直接效果),波兰化的上层(集权下降,立陶宛贵族政治倾向什拉赫塔化),国会斗争-权贵与立陶宛人的胜利(立陶宛合并倾向大幅度下降,不满小幅度下降)
                  军队:
                  17000征召步兵,4000封建骑兵,3000封建骑士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5楼2018-10-23 20:00
                  收起回复
                    【奥尔良大学】
                    路易在封地无聊的批判法王意大利政策的同时,也在搞着领地的建设。但他对低地体制的追求却显得有些不切实际,毕竟低地那一套管理的是城市套到公爵的封建领地上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当然公爵对自己仆人业务能力的吹毛求疵还是值得鼓励的。
                    为了达到他的要求,路易亲自在领地内修建了奥尔良大学,力图专门培训行政人才,然而欧洲大学的四个学院中并无行政管理这一专业,为此路易只得开设相对接近的法学院,不过想来一时半会这个大学无法获得强力的师资力量——除非获得法王的支持。但显而易见,自从路易拒绝再次陪同夏尔八世前往意大利后,奥尔良公爵在宫廷的地位便一落千丈,随着他在法国国内批判国王的意大利政策,更是直接把他推到了国王的对立面,想来这位姐夫已经成了夏尔最讨厌的法国人——没有之一!
                    【奥尔良资金下降,威望上升,成为法国反对远征意大利的头号政治人物,获得:奥尔良大学,人才出现概率微小幅度上升】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7楼2018-10-24 00:34
                    回复
                      【帝国危机】
                      奥斯曼在巴耶济德的统治下已经陷入了十分不利的局面——两线作战,事实证明即便强如帝国,也无法承受在长期战争后扩大战线带来的军事压力。而赛利姆的擅自行动与扶持白羊的政策,显然已经把帝国拖到了三线作战的边缘。但巴耶济德不能也无法解决和萨法维发生的冲突,答应伊斯玛仪的条件则代表着帝国威望扫地。
                      巴耶济德最大的错误在于明知与萨法维的冲突不可避免,但却对此毫无防备:他将赛利姆从特拉布宗总督调任埃及远征军总指挥,接替阿里帕夏的职务并且还将赛利姆在特拉布宗的私军也一并调走,彻底将边防放开;对于制衡萨法维的重要棋子——白羊他也想方设法抽调其军队。 刨除这些短期因素,巴耶济德为了推行自己强硬的征服政策,无视了长期在安纳托利亚抗拒帝国政府的土库曼部落日益与萨法维教团关系亲密的情况,也是造成灾难的原因之一。
                      伊斯玛仪在提出奥斯曼帝国完全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后,便积极准备对西作战,此时外部情况对伊斯玛仪来讲也是一片大好:忽辛·拜哈拉于5月5日病逝于军中,呼罗珊进入了他两个儿子巴的斡思咱蛮,穆扎法儿共同执政时期,由于帖木儿王朝的内斗传统,呼罗珊完全无力攻击萨法维;与此同时在喀布尔发生了针对巴布尔的叛乱——巴布尔为养兵对阿富汗课以重税——也保证了在伊斯玛仪西征期间内亚局势趋于稳定。
                      8月,土库曼人对奥斯曼帝国为筹集战争资金而登记其土地财产的官僚行为大为不满,泰克省在一个名为沙库利的土库曼人带领下,土库曼部落中的萨法维拥护者起兵叛乱,沙库利宣称伊斯玛仪是真主的化身而他本人则是恢复真正信徒统治的“马赫迪”。沙库利的叛乱引起了连锁反应,整个安纳托利亚中南部地区接连发动起义,由于抽调大批希帕西南下远征埃及,安纳托利亚总督毫无反击能力并于阿拉谢希尔兵败被杀,帝国在安纳托利亚仅存的军事力量也被彻底摧毁。当伊斯玛仪率军抵达安卡拉(他没有受到任何抵抗便长驱直入)时,土库曼叛军已经围攻布尔萨,整个安纳托利亚除了沿海部分要塞外完全沦陷,而远在巴勒斯坦整军准备进攻埃及的赛利姆得知自己已经与帝国断绝了陆地联系后当即率军北返,大约在年底抵达叙利亚的阿勒颇并恢复了对西里西亚部分地区的控制。但伊斯玛仪对伊拉克的战略则十分无谋!妄图仅仅依靠2000人就解决白羊沙阿法卡尔·奥斯曼,即便白羊军队被巴耶济德抽调许多,但也不是区区2000人配合当地什叶派起义就能解决的。结果除了导致伊拉克什叶派受到更大损失外完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随着赛利姆的北归,伊斯玛仪让自己陷入了被包围的境地,没有海军的萨法维人即便拿下整个安纳托利亚也无法对伊斯坦布尔产生威胁。相反的是,由于没有解决白羊王朝,伊斯玛仪倾国而出的伊朗国土正受到法卡尔沙阿的严重威胁!
                      伊斯玛仪有勇无谋的行为则让在埃及图曼苏丹的境地大为改观,本准备与奥军决一死战的他当确定赛利姆退走后,迅速行动,重新将巴勒斯坦纳入统治之下,被使它被图曼饥渴的士兵们所蹂躏。在此之前,图曼深陷于军费不足的情况,纵然他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筹得他所需要的大量军费,至此图曼通过牺牲巴勒斯坦暂时满足了其庞大军队的胃口。在赛利姆包围了伊斯玛仪的同时,他自己也陷入了图曼与伊斯玛仪的夹击之中。
                      陆地上奥斯曼已经陷入巨大危机,但其海军则还保持着一定优势,凯末尔赶在土库曼起义之前已经从爱琴海沿岸强征到了足够多的劳力,并针对克里特岛的基督教海贼窝点进行了一次火船突袭,有效打击了猖獗的基督教海盗,不过威尼斯人在这段时间中也靠着其欧洲最先进的海军兵工厂恢复了一定海军战力。
                      【奥斯曼帝国安纳托利亚大部分地区沦陷,收入大幅度下降,伊斯坦布尔粮食供给受到影响,安纳托利亚受到土库曼人践踏、蹂躏,巴勒斯坦沦陷】
                      【奥斯曼帝国、白羊王朝与萨法维进入战争状态】
                      【马穆鲁克收复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受到军队劫掠,不满大幅度上升】
                      【耶路撒冷受到洗劫,图曼与巴耶济德威望大幅度下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3楼2018-10-25 17:37
                      回复
                        第七回合
                        【雅典和约】
                        巴耶济德二世错误的战略已经把帝国推至悬崖边。为此挽回三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巴耶济德迅速选择与威尼斯讲和——因为他最弱也最不坚定,共和体制带来的可操作性也让威尼斯成为了联盟的弱点,当然另一个问题则是威尼斯对马穆鲁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他们可以从中斡旋奥马战争。
                        巴耶济德很快把住了威尼斯人的胃口,长期的战争对威尼斯商人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奥斯曼海军的崛起导致贸易线路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而每年140万杜卡特的军费也让欧洲任何一个国家“无福消受”。当巴耶济德慷慨的表示愿意恢复威尼斯商贸特权并减免半数黑海贸易贡金后,元老院对于和平已经是急不可耐了,若非以总统莱昂纳多·洛雷丹依靠洛雷丹家族和妻子家族坚决抵制,共和国几乎当即就要签下这份条约。
                        在之后的谈判中,巴耶济德不断加码,最终在莱昂纳多强硬的态度下,以恢复双方领土至1454年版图并以雅典公国作为酬谢请威尼斯作为中间人,另外以接受马穆鲁克对巴勒斯坦的占领以及圣地守护者头衔为代价签订了和约。
                        至此莱昂纳多一扫《阿德里安堡和约》之耻,一口气收复整个纳克索斯公国,内格罗蓬特王国以及勒班陀港并额外获得了雅典公国。重获贸易特权后,圣马可的旗帜重新飘扬在东地中海上!而莱昂纳多总统,也迅速通过出售封建采邑的方法偿还国债并消化这些失而复得的领地,同时分别设置纳克索斯、内格罗蓬特、雅典三公爵来管理这些海外领地。
                        【威尼斯、马穆鲁克与奥斯曼签订10年和平协议,威尼斯与奥斯曼领土调整至1454年并额外获得雅典公国,马穆鲁克获得阿卡以南巴勒斯坦并重新成为圣地保护者,麦加麦地那成为马穆鲁克附庸】
                        【威尼斯威望大幅度上升,收入大幅度上升】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5楼2018-10-26 01:26
                        回复
                          利沃尼亚骑士团
                          1.继续围攻普斯科夫
                          2.接触诺夫哥罗德,表达骑士团有意与之联合共同对付莫斯科,希望他能出一个好的条件,明示以瓦西里的手段,必然不会放他生路
                          3.向汉萨同盟代表接触,希望获得更多金钱和兵力援助的同时,希望他能够影响诺夫同意骑士团的提议
                          4.派遣代表前往立陶宛,重申骑士团与立陶宛人的历史情谊,并向立陶宛在前些年与罗斯人战争中失去的南方领土表示惋惜,并煽动他们影响国王干涉罗斯内战,一个统一的莫斯科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如有需要的话可以建立战时同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0楼2018-10-26 19:37
                          回复
                            【喀山汗国的毁灭?不,金帐汗国的重生!】
                            穆罕默德·阿明,或称为阿明汗是易卜拉欣汗之子,在与兄弟伊尔哈姆为继承王位发生争吵时失败。阿明被迫逃到莫斯科向伊凡三世求援,而伊凡三世也派一支军队护送他回喀山,拥立他登上王位,取代了其兄的位置,自此喀山汗国臣服于莫斯科。
                            在1505年伊凡三世病逝后阿明汗就有了不臣之心,然而喀山虽是富庶之地却也无力抵挡莫斯科的怒火,尤其是旁边还有莫斯科的忠犬——汗国叛逆卡西姆盯着,然而瓦西里上台引发的内战却给了阿明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阿明当即宣布喀山汗国不在臣属莫斯科,并率军击败了莫斯科东方的一支军队……但凭借他所掌握的资源也就仅能做到如此了,他甚至连卡西姆都无法收拾。
                            正当阿明认为他一生也就如此时,幸运或者说不幸的是哈萨克人来了,哈萨克人在征服诺盖后直接与喀山汗国接壤,收留了许多诺盖人的同时,阿明也从他们口中得知了哈萨克人是多么强大,还有自己就是他们的下个目标!
                            阿明当即亲自前往萨莱楚克,拜见哈萨克的布尔恩德克汗,在这位70岁的草原王者面前,阿明汗表示了自己的臣服之意,更表示支持布尔恩德克汗成为金帐汗——恢复脱脱迷失汗的荣耀。但老辣的布尔恩德克并未直接应下这哈萨克人也十分看重的头衔,在婉拒之后布伦恩德克则向阿明提出了自己有再次征服罗斯之意,阿明当即提出由他作为先锋带领哈萨克大军深入莫斯科公国的核心腹地。
                            双方一拍即合,阿明与哈斯木便率8万大军分两路从喀山出发,一路由哈斯木率领取下诺夫哥罗德并攻克弗拉基米尔城向莫斯科挺进;另一路由阿明率领在哈萨克人的协助下席卷卡西姆汗国,攻克卡西莫夫、里雅赞卡、科洛姆纳,双方会师后便合力攻击莫斯科城。瓦西里三世并不知道有哈萨克人这个因素存在,因此其主力都带去进攻诺夫哥罗德从而导致莫斯科防务空虚,哈斯木等人轻而易举便杀入城区,俘虏了大量战利品和俘虏,然而莫斯科的内堡克里姆林宫却并未被攻破,大公的家眷与精锐的亲卫坚守这座城堡与其中公国的金库。
                            在罗斯取得惊人进展的时候,布尔恩德克汗却发现由于喀山汗国的臣属,哈萨克对于其他金帐后裔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大了。尤其是在阿明搞了一出继承脱脱迷失的“闹剧”后,阿斯特拉罕汗国以及克里米亚汗国的态度与动向都变得难以捉摸,如今哈萨克倾巢而出,布尔恩德克汗不得不思考下一步该当如何了。
                            【喀山汗国成为哈萨克汗国臣属,因拒绝称金帐汗,哈萨克贵族不满上升,与阿斯特拉罕汗国、克里米亚汗国关系大幅度下降】
                            【哈斯木攻克莫斯科城区,威望大幅度上升,卡西姆汗国灭亡,阿明汗好感大幅度上升】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47楼2018-11-01 02:38
                            回复
                              【金雀花新政】
                              爱德华六世稳固统治后,首要事务自然是否定都铎王朝,而其中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亨利七世的“星室法庭”——枢密院下属的一个司法委员会。这固然缓解了贵族对爱德华进一步加强专制的担忧,但在民间却毁誉参半,因为英格兰高等法院等司法体系以腐败、低效而闻名,星室法庭虽有许多弊端与不合法理之处,但却以高效、廉明、公正著称,废除星室法庭后,爱德华的臣民们现在就要面临上述问题,因而民间颇有微词。
                              这第二件事就是对威尔士地区进行清算,威尔士可谓是都铎王朝根基所在,2/3的土地都在王室控制之下,当年亨利入侵英格兰也是在威尔士上岸。爱德华主政后,这自1284年《威尔士条例》中得到保证威尔士习惯法特权自此烟消云散,英格兰的民法开始施行在威尔士人身上。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英格兰法院体系的影响,不过这个一时间还没有显著的效果。
                              最后则是爱德华长于勃艮第,在勃艮第宫廷中吸收了许多在英格兰并未流行的思潮。
                              在军事上,爱德华六世吸取经验,认为数十年的内战中,许多国王被打败的直接原因是仓促间无法聚集一支忠心与规模兼具的军队。曾受熟读《战略》《高卢战记》的“欧陆第一军事家”无畏夏尔教导的爱德华当然效法姑父,在议会通过了《常备卫队法》,合法建立了一支由德意志骑士与苏格兰/爱尔兰步兵组成的外国常备卫队,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在文化方面,低地人文主义迅速进入英国,公学与文法学校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随着约翰·科利特建立伦敦圣保罗学院,希腊、博物、地理学也开始在英格兰广为流传,直接影响了新教育思想的出现——为国王培养有才有艺的绅士。骑士风范的粗狂价值观逐渐让步于克制与高品味的价值观。
                              【英格兰收入下降,威尔士地区不满大幅度上升,英格兰不满小幅度上升,贵族乡绅不满大幅度上升,行政效率上升】
                              【获得国家状态:腐败法院,卫队法案、人文主义教育,获得人柄“人文主义国王”,英格兰人才质量小幅度上升,获得500德意志骑士、1000爱尔兰步兵,1000苏格兰步兵】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53楼2018-11-07 0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