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合
【金雀花归来】
爱德华于被迫于4月登陆英格兰,因为亨利七世正在召集舰队试图把他封锁在爱尔兰岛上。法王夏尔,勃王菲利普都已经放弃了对他的支持,只有他自己的姑母约克的玛格丽特没有放弃他,但也于事无补。虽然如此,爱德华仍然决定放手一搏,哪怕外援已断,哪怕约克党人也背叛了自己,哪怕死也要死在英格兰!这位约克的王子已经抛弃了一切。但当爱德华登陆之后,他却得到了一个惊喜——镇压完贵族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决定对他鼎力相助,率领26000人南下。
双方汇合后在弗洛登战役中击败了都铎王朝仓促间组织起来的一支军队,接连攻破数个城堡后爱德华与苏格兰人在马瑟姆与亨利亲自带领的主力相遇。战斗几乎一边倒的偏向于都铎王朝,英格兰长弓兵们的弓箭对苏格兰民兵进行了一场“屠杀”,但在战斗之中亨利却被一名德意志佣兵的火枪集中,扭转了战局,随着国王落马与爱德华率领佣兵的拼死一搏,英军溃败了。
亨利在五日后死于铅中毒,已经抵达在自己领地“沃里克”的爱德华当即率军向伦敦前进。都铎王朝内部则陷入了一场纷争,尤其是随着亨利的死亡,以及前些年王储亚瑟的死亡如今王储亨利只有13岁,部分为其工作理查旧臣有了别的想法而旧兰开斯特一派的人和另外一些约克家族的人支持王储亨利,亨利的支持者自己又在是否坚守伦敦上有了分歧。最终亨利八世前往温彻斯特以避爱德华锋芒,而爱德华则轻易进入伦敦宣布自己为国王爱德华六世。
但爱德华亲近苏格兰人,并且带苏格兰进城的行为很难博得英格兰人的支持,虽然他的血统十分纯正,但亨利八世作为约克与“兰开斯特”的两支血脉的结晶也有一定优势,而都铎势力还在,最终胜利者仍然难说,不过控制了伦敦就代表着爱德华可以较为简单的获得外国援助了。
【英格兰不满大幅度上升,开放玩家】
【伊莎贝拉之死】
1504年11月26日,伟大的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去世,在她手上伊比利亚基督徒们完成了再政府运动,并且为伊比利亚统一奠定了基石。
在女王死后,王位越过其长女伊莎贝拉直接由年幼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米格尔继承,由于王子年幼,卡斯蒂利亚贵族根据女王的政治遗嘱与王子之母伊莎贝拉公主的支持,推选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德二世为摄政者,由于米格尔王子与其母亲就在宫廷之中,因为这次权力交替期间的权力真空没有造成过大的混乱。但大贵族反对集权专制的暗流仍在,随着费尔南德为了十字军战事调动卡斯蒂利亚资源,这股暗流可能和其他阶级的诉求产生化学反应,最后出现无法控制的结果。
【米格尔加冕为卡斯蒂利亚国王,卡斯蒂利亚所有阶级不满小幅度上升,阿拉贡指令可以管理卡斯蒂利亚事务】
【北方的奢靡之风】
在1504年,西欧最大最富庶的两个国家——勃艮第与法兰西的君主都不约而同的建立了自己的王室工坊,并主打国内市场为意大利远征带回来的文艺复兴之风又升起了一团火。
王室工坊自然主打国王与贵族们的奢侈品,在两国君主有意推广之下结合文艺复兴之风,两国国内都兴起了新的时尚潮流,大家为意大利的产品、工艺,古典的文化艺术而“疯狂”,一时间王室工坊盈利颇多,同时这股潮流也为一些衰落和新兴的产业带来了活力,尤其以南尼德兰衰落的重纺织业、诺曼底的花边、里昂新兴的丝绸业为代表。
但精明的商人们又怎么会错过商机?很快由于十字军而丧失不少市场的意大利人找到了新的市场:威尼斯的玻璃,宝石、米兰,热那亚,佛罗伦萨,威尼斯,法恩扎的丝绸、陶器,意大利精湛的工艺,华美的商品瞬间俘获了“北方野蛮人”,大家都以使用意大利商品为荣。
意大利货现在在北方供不应求而昙花一现的王室工坊则变得门可罗雀……一时间因为北方市场的开拓,意大利工业又迎来了一次繁荣。
【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收入上升,威尼斯收入大幅度上升,威尼斯威望上升】
【法国,勃艮第资金微微增加,文艺复兴思想开始传播】
【埃及内战的终结与开端】
获得威尼斯人直接支持的图曼直接在野战中大败马穆鲁克,证明了火炮的威力,也证明了未来军事的发展方向,传统的武士已经败给了新兴的火器。
之后图曼通过手握哈里发与异教徒雇佣军彻底清除了下埃及马穆鲁克的势力,控制了下埃及。图曼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威尼斯人的钱总是来的那么及时,这样这群危险的雇佣军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也保证了图曼声誉不会进一步受损,更保障了图曼对雇佣军的控制。
虽然马穆鲁克战败了,但内战并没有结束,残余的马穆鲁克沿着尼罗河逃到了上埃及的城堡之中,但图曼没有能力与资源去深入埃及深处来肃清他们,威尼斯人也不会这么支持他,目前看来上下埃及的分治要持续很长时间了。
【埃及不满大幅度上升,稳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