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10日
漏签
0
天
古典吧
关注:
56,527
贴子:
429,056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3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古典吧
>0< 加载中...
古诗当中的趣味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古典诗歌也有许多趣味,尤其是那些形式独特,别具一格的诗,会让人感到中国文字是变化无穷,博大精深。
送TA礼物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楼
2018-09-01 09:45
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文诗,相传这是前秦一个女子苏慧所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所谓回文诗,就是诗中的文字,顺着读,倒着读,都文通字顺。这得益于中国文字是不拘文法,词性灵活。所以可以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外国文字根本做不到。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楼
2018-09-01 09:48
回复(5)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苏慧还制作了一张玄机图,里面的文字你横着读,竖着读,断句不同,根据七言,五言,四言都能读出诗来。可以说是让人拍案叫绝。根据研究,玄机图里面,已经可以读出上千首诗来,真的是暗藏玄机啊。但是到如今,这张玄机图的玄机始终没有被穷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3楼
2018-09-01 09:53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藏头诗,顾名思义。藏头诗就是把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暗藏在每一句诗的开头。但是也可以有变化,可以是每一句的第一个字,也可以是每一句的第二个字,甚至可以是第一句的第一个字,第二句的第二个字,第三句的第三个字,第四句的第四个字。古人写藏头诗,目的很多,表白,骂人,求救,传递信息等等。甚至有时候古人写信有时候都会在每一句的第一个字里面暗藏玄机。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4楼
2018-09-01 09:57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打油诗,打油诗是一种自由散漫的诗歌形式。不拘格律,不求优美,只求有趣,文意通俗,取材也非常生活化。比如苏轼的“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就是两句非常通俗易懂,而且巧妙咏雪的打油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5楼
2018-09-01 10:00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诗谜,诗谜就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的谜语。《红楼梦》里面就有不少诗谜。这种谜语,一般是运用象征,比喻的手法,一般都是咏一物,但是和一般的咏物诗不一样,不明确表示出所咏之物,而是类似谜语,让人费神去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楼
2018-09-01 10:03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环读,环读和回文的区别是,环读不是倒着读,而是绕着圈读诗。这种诗字数很少,但是通过环读的方式可以读出一首完整的诗来。这种诗是以精炼的文字,表达意境,让人读起来顿觉妙趣横生。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8楼
2018-09-01 10:08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顿读,顿读也是巧读。就是不按正常的格式去读,有时候也可以读出诗来。因为古诗没有标点,所以我们读诗就可以随心一点,不一定非要按照五言,七言的格式去读。可以把诗读成词,也是别有韵味。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9楼
2018-09-01 10:11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苏轼有一首《记梦》诗,是这样写的。“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如果倒着读,则是“晴窗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这首回文诗写得非常巧妙,倒着读,意思有所改变,但是音韵依旧和谐,仍然将冬雪消融时节那种闲适,优雅,充满生活滋味的场景写得意蕴淡雅,情趣不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1楼
2018-09-01 10:20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打油诗我举这样一个例子,郑板桥写过这样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这是一首数字诗,也是一首打油诗。看前三句,会觉得非常无趣,堆砌数字。但是最后几句让人觉得有意思,将大雪纷飞的景象写得非常有趣。看似无聊,实则是一首信手拈来的好诗。以梅花喻雪,也以雪喻梅花。让人想起“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3楼
2018-09-01 10:36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红楼梦》里面诗谜有不少,比如“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一个诗谜谜底是爆竹,暗喻贾元春地位烜赫一时,却也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最后是灰飞烟灭,甚至是死得非常惨烈。这里不仅是诗谜,也是贾元春结局的伏笔,可谓是意蕴丰富,让人佩服。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4楼
2018-09-01 10:45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苏轼写过这样一首诗,只用了十四个字,却可以读出一首二十八个字的诗来。这十四个字是,“暮 已赏 时花 醒归 微去 力马 酒如 飞”。怎么读呢,就要用环读。我们绕着圈读,就成了,“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看似重复用字,却不觉得啰嗦,因为每一句的意思都不一样。这样一首诗,把一群读书人,饮酒,赏花,踏马归来的生活写得让人回味无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5楼
2018-09-01 10:53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顿读最知名的一个例子是这一首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有一次一个人抄写,写漏了一个字,就是“间”字。他怎么办呢?就采用顿读的方式,读出了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一来,诗的意境就变了,成了一首《凉州词》。依旧是高远而雄浑,苍凉之中又有沉郁之感。但是词的灵动,婉转又冲淡了这种感觉,读起来也是气韵飞动,浑然一体。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6楼
2018-09-01 11:00
回复
收起回复
上善若水
地仙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总之啊,古诗也可以有很多别有趣味的形式和表达,让人从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7楼
2018-09-01 11:50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吧友分析其他国免3个月税影响
2549970
2
90天后关税下一步棋子该怎么走
2399199
3
川奶龙是时候该收手了
2363144
4
守望先锋符合国人审美吗
2256741
5
索尼罪大滔天PSN港服会员涨价
1924624
6
连八十万的龙都养不活诛仙?
1498925
7
对美加征84%关税正式生效
1114008
8
速速来锐评崩铁3.2剧情
1016140
9
给大伙来点小小的中式寿命论震撼
1005554
10
你加我也加!中国对美再加关税
868728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