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曾指出,太宗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主要的具体措施有两个:一个是纳谏,一个是用人。”(《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篇第一册,第95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纳谏和用人,最能反应出君臣关系是否默契,也是判断人君贤昏的一个重要标准。唐太宗算得上有为之君。杜甫对唐太宗善于纳谏,多有赞词:
“先朝纳谏诤,直气横乾坤”(《别李义》),
“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往在》)。
杜甫对唐太宗纳谏的歌颂,显然是和自己因直谏而被贬谪的遭遇作对比。如前所述,杜甫的直言谏诤,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尽责的官员的勇气和胆识,儒家的入世精神和士大夫的“言责”意识是他无所谓惧的动力。
“先朝纳谏诤,直气横乾坤”(《别李义》),
“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往在》)。
杜甫对唐太宗纳谏的歌颂,显然是和自己因直谏而被贬谪的遭遇作对比。如前所述,杜甫的直言谏诤,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尽责的官员的勇气和胆识,儒家的入世精神和士大夫的“言责”意识是他无所谓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