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吧 关注:36,459贴子:1,265,421

讨论丛林法则的本质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111


1楼2018-06-01 17:11回复
    弱肉强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6-01 17:12
    收起回复
      丛林法则的现象是弱肉强食,本质不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本质是强者为主弱者为奴。弱者服从强者的意志。强者在一定范围内为所欲为,弱者只能在一定范围任人摆布毫无反抗改变现状的能力。换言之:丛林法则的本质是,愚者为智者驭,弱者为强者役。两强相择就是斗争,胜者为王败者寇。不信你看美国一个禁令中性就要垮台,一个笑脸中性有活了。
      一小一鸣一同学请您批评指正。


      3楼2018-06-01 18:06
      收起回复
        我是个不受欢迎的人,总是搞一些人们不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我的帖子成了和一小一鸣一先生小姐两人贴了。好吧继续衍深。
        确定了丛林法则是什么,就明白了丛林法则不是道德,不是善良,不是仁爱。丛林法则是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强弱自然平衡的,自然合理的(不是道德合理)状态。
        所有的生物搜是愿意随心所欲的,随心所欲和利益矛盾就是丛林社会躁动的动力,最后达到以强者意志为中心的平衡点。
        人类社会也是一样的,消灭了同类相食,并没有消灭弱肉强食。人类社会中不许人吃人肉了,但是人还是在吃其他动物的肉。人凭什么吃猪羊肉不叫猪羊吃人的肉?凭的就是强大,凭的就是丛林法则。
        每个人都想随心所欲,都不想任人摆布,是不可能的,比较的随心所欲还是可以的,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使自己相对的强大起来。
        怎么才能相对的强大一些呢??


        4楼2018-06-01 18:59
        收起回复
          人类社会力强大指的是实力,个人指的是能力。即,有能力的人就是强大的人。那么什么是人的能力呢??
          人有两种能力,两种能力合成了人的综合能力。一种是知识积累量,一种是科学的思维推理方法。两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后者,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重要条件。
          由于种种社会的政治的缘故,社会宣传和教授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而非科学的方法误导人们走向愚昧。
          比如神的信仰,佛的轮回说,上帝创世说,就是不科学的教育。这些信徒只讲信仰不讲科学。
          还有很多的社会道德教育,人际关系方法,社会认知方法,未知探索方法,等等一系列的含有错误的方法限制了人的智力水平。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呢??


          5楼2018-06-01 21:25
          回复
            丛林法则那是动物中的事,人不同动物。人有动物性,人受制于自然,人是自然界中一组成部分,人在自然地受于丛林法则,在丛林法则中人们感到多的苦受,因此人为自己在改变着丛林法则,人与人定下各式各样的规则以免彼此多受伤害世界上连一个人都难活得好。丛林法则可有,人的丛林法则应是有规则竞争的丛林法则。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6-02 07:37
            收起回复
              想不被社会流传的错误误导很难,除非您去实验,知道梨子的滋味就亲口尝一尝。尝试一个办法,但是咬的不是梨子是毒番石榴就麻烦了。承担后果的还是自己。
              还有一个更难的方法就是研究事物的元道理。学习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很有用的方法,但是元道理书上没有,靠自己去逻辑思维推理。比如道德的由来,社会各阶层的依赖性,法制原理,各种自然科学元因。
              明白了元理,就不会被乱纷纷的社会知识迷惑了。


              8楼2018-06-02 11:18
              回复
                人们总是把“丛林法则”和自然规律混淆。
                丛林法则不是客观规律,只是人类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现实中的丛林无关。
                既然称为“法则”,就是可遵守,也可以不遵守。不遵守会付出代价,但是我乐意,谁也管不着。
                而自然规律不存在遵守不遵守的问题。人始终生活在规律之中,再奇葩的行为和想法,都不会逃脱规律。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8-06-02 11:54
                收起回复
                  楼主你好 你发这些想表达个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6-02 12:57
                  收起回复
                    “丛林法则”是自然规律在特定条件下的体现。“弱肉强食”则是“丛林法则”的体现。单纯的认为某一个体或群体是强是弱并不恰当,强弱是可转变的,也许是因为某种天地异变,也许是某个物种社会秩序的更替。弱可以变强,强也会变弱。如果要泛化为普世皆准的道理,莫如“适者生存”最为合适。
                    人类群体中强弱并不局限于能力、智商等因素,还要考虑正确的运用能力,如借势。势就是人类群体默认的规则,如法律、道德、习俗等等。人的能力因为职责和分工而不同,有的人能力综合能力很高,但总有薄弱之处。学会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是必须的能力。历史上有很多少胜多、弱胜强的案例,并非他们综合能力强,而是他们借势实现了局部的以强胜弱,最终产生了大局上的强弱转换。
                    所谓强者为主弱者为奴,是一个静态的现象,不符合动态的强弱变化。很多人说人的成功要素按重要程度排序:出身,胆子大,运气好,能力……出身是纵横能力强,胆子大则是敢于运用强弱转变的能力。所以从来未有恒强者,只有恒弱者。强弱与对错的关系是无关的,对错取决于立场。


                    IP属地:浙江12楼2018-06-02 16:14
                    收起回复
                      下面逐一分析元因。
                      1道德的元因。
                      什么是道德呢,道德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是人了利益最大化的约定。是调剂人类社会关系的思想约束。守约为善,违约为恶。
                      道德的范围只局限与人类内部的关系约定,不包含其他生物界的生命关系,人类对其他生命的关系处理以人的需求为根本。


                      14楼2018-06-02 17:52
                      回复(4)
                        2,社会的元因
                        社会非人类独有,蚂蚁,狼,狮子,猴子等动物也都组建了社会。社会化动物都属于多细胞动物,非可以独立生存的单细胞动物,
                        社会产生于动物群体共同生存,(共有需求,相互需求)的依赖性,其依赖性产生的社会分工,使群体内部等级化,责任化,协作化,等,达到了生存的最优组合。
                        社会成员等级的元因有,生理区别,强弱区别。能力区别三个因素。
                        社会秩序的元因是:成员之间依赖与对立矛盾的妥协,强主宰弱的结果,也是整体而言两害相权择其轻,两利相权择其重的选择形成了社会秩序。


                        15楼2018-06-03 06:02
                        收起回复
                          人类社会和其他动物社会的根本区别:
                          人类社会和其他动物社会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有人说是劳动。我不赞成这样的答案。难道蜜蜂不劳动么???我认为人类社会和其他动物社会的根本区别 是人类学会了制造工具,并用工具改造自然。制造工具是人类社会以外的其他生物没有的特质。
                          其次就是物质交换(商业)商业是人类互通有无增大了人类的协作范围,使人类更强大起来。
                          再其次才是文字,数学,教育,医疗,科学,哲学,文学,道德,法制,等延伸的人类文化。人类文化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


                          16楼2018-06-03 06: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