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兴吧 关注:190贴子:3,014
  • 11回复贴,共1

搞定孩子的爸爸才是成功的爸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奥巴马第一次竞选总统时,在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这让他感到非常自豪。他的太太米歇尔在演说中谈到奥巴马也非常骄傲,因为做总统的丈夫至今仍经常和女儿一起共进晚餐,耐心回答她们提出的问题,为她们在学校交朋友的事儿出主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4-27 23:34回复
    有一次,奥巴马观看女儿们的篮球比赛,看到小女儿萨莎所在的球队得分,他激动得大叫:“加油!加油!加油!得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4-27 23:35
    回复
      最近,“Man”爆全世界的贝克汉姆做了一件“萌”爆全世界的事情,他把小黄人文在了自己身上,只因她的小女儿“小七”(Harper)希望他这样做。之前他还将小七的名字文在脖子上——“Pretty Lady Harper”,把宝贝女儿永久“放”在身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4-27 23:36
      回复
        也许,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女儿的爱,许多中国爸爸会不屑一顾,但对贝克汉姆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他送给4岁女儿最好的生日礼物,对女儿来说,意义更 加深远,爸爸把自己的名字文在身上意味着:我是重要的,以我为傲的,喜欢我,爱我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4-27 23:54
        回复
          奥巴马和贝克汉姆都可谓是世界超级名人,也超级繁忙,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因为工作和社交生活的忙碌而忽视孩子的需求,忘记了陪伴孩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4-27 23:58
          回复
            我听到很多家长说:“我非常爱孩子,所以我这么忙碌。”但孩子不会在你忙碌的背影中,在看不到你关注的眼光中感受你的爱,孩子是在你的陪伴中,在你温暖的怀抱、有力量的双臂和温暖的话语中感受爱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4-27 23:59
            回复
              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成长感、价值感和胜任感。因此,爸爸在日常生活中,要围绕这几个方面给予鼓励。要经常告诉孩子,他在长大、在进步;他是有用的、被需要的、被喜爱的;他是有能力的,会做越来越多的事情……


              7楼2018-05-20 17:27
              回复
                尽管幼儿在这个时候还不会说话,但是大脑却能够储存语言信息。所以这个时候要给孩子多说话的机会,不要怕是在“对牛弹琴”。而且要鼓励孩子多表达,哪怕他只说一些“啊”、“呀”之类的象声词,也是对发音系统的一种训练。


                8楼2018-05-20 17:28
                回复
                  科学研究证明,讲话和大脑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多讲话能使人变得更聪明,因为口腔是离大脑最近的器官之一,口腔的反复运动和刺激可使脑部血液供应充分,从而促进大脑功能的发挥。


                  9楼2018-05-20 17:32
                  回复
                    孩子说话能力的强弱往往和他们思维的清晰敏捷程度是一致的。说话能力发展较好的孩子一般智力发展也较好。而且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容易与人交往,自信心也比较强。所以,说话对孩子的社会性、聪明才智、性格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10楼2018-05-20 17:35
                    回复
                      1.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妥协
                      家长应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为界限,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并坚持执行。不能总跟孩子说“就今天这一次啦”、“下不为例啦”。对孩子超越行为界限的事,决不能迁就,否则,只会娇惯孩子,助长孩子的任性毛病,以后难以改正。
                      当孩子7个月后,他开始具有初步可预见性的思维与行为时,便不能“不断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不能无限地对孩子的要求作出反应。比如说,孩子过分挑剔食物,就让他饿着,不额外给食物,他如果真饿,什么东西都会觉得好吃。
                      也许很多家长都短时故意冷落过孩子,特别是在孩子耍小性子的时候。但是作为家长很容易心软,所以很多时候胜利的便是孩子,于是,孩子重复地耍着小性子,提出各种要求:买玩具、买零食、买衣服……大都会胜利而归。
                      任性不讲理是小孩子常见的刁蛮行为的一种表现,通常表现为孩子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旦其需要得不到满足,就耍脾气、使性子;对家长的正确劝告故意不听,稍不如意就犯拧,拧劲一起来,家长怎么说也不行;总爱以“不吃饭”、“大哭大闹”、“满地打滚”等为手段要挟家长,一旦以“胜利”告终,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所以,对任性的孩子千万不要妥协,否则贻害无穷。


                      11楼2018-05-21 23:03
                      回复
                        2.家长之间对待孩子的态度要一致
                        邻居家5岁的娜娜,在家里是个典型的“刁蛮小公主”。爸爸和妈妈由于工作忙,大部分时间把娜娜放在爷爷奶奶家里。1岁多的时候,娜娜很淘气,爸爸对爷爷说:“不要什么事都依着她,别惯坏了。”爷爷听后很自信地说:“不用担心,孩子2岁就好了。”等到2岁了,娜娜依然是淘气任性。妈妈对爷爷说:“这样下去可不行,该管管她了。”爷爷听后笑了笑说:“孩子现在还不懂事呢,3岁就好了。”
                        孩子到3岁了,越发的任性,爸爸对爷爷说:“不能再惯她了,这样大了就不好管了。”爷爷听后很不以为然地说:“你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等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等孩子5岁了,成了刁蛮公主,全家人都拿她没办法,爷爷对这个宝贝孙女,有时候也很头疼,就对儿子和儿媳说:“孩子这样,你们要管管啊。”娜娜的父母无言以对。
                        作为家长,千万不能一方要管教孩子,另一方又千方百计地护着孩子。双方一定要一致。
                        家里有老人时,更应做好协调工作,因为老人总是心太软,大多数老人都在扮演着溺爱孩子的角色。即便家庭成员在如何对待孩子刁蛮行为的处理上有分歧,也要私下里协调,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就表现出来,否则孩子就会觉得有靠山,有保护伞,继续其不良行为。很多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家庭成员对其纵容的结果。
                        此外,全家人围着孩子转的状况一定要改正。建议试着全家一起商议事情,形成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参与讨论,作出一致的决定。这样,孩子会觉得家里的东西是全家人共享的,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所有的事情全家人都要一起讨论,单单自己说了不算数。这样,孩子就不会仅仅以自己的想法为衡量标准了。
                        我们既要尊重孩子,又要保持家长应有的威严,尊重也罢,民主也罢,都要在合理的情况下。一切有悖于常理的要求,都要向孩子说:不!


                        12楼2018-05-21 2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