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75贴子:87,749,018

回复:到底是谁或什么创造了世界,揭露宇宙终极奥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有一些人认为,因为杀生偷盗等违背了宗教信仰,所以才不能去杀生偷盗。
其实并非如此。不能杀生偷盗的原因,是因为杀生偷盗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报应,所以才要戒除。
比如,服毒是不是违背佛教教义的呢?虽然佛教是禁止人服毒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毒药本身是不能吃的,如果你非要尝试,必然会中毒并感受痛苦,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而得到的果报。
有些毒服用后立即会发作,有些则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发作。因果报应也是如此。虽然因果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但它们的显现规律都是一样的。当一个人服毒后,在还没有发作并活得很健康时,有人便以为他服的不是毒,仔细想想这有道理吗?没有痛苦并非没有中毒,只是毒发的时间没到而已。同样,杀生偷盗就像把毒品吞下去一样,肯定是要发作的,只不过需要一个阶段或一个过程罢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0楼2018-04-01 16:29
回复
    9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1楼2018-04-01 16:29
    回复
      经书里还讲述了另外一个例子。以前,有一个国王杀害了阿罗汉。第二天,他所辖的领土内开始下起珠宝雨。在以后的连续六天中,天降的宝物一天比一天珍贵,但第八天却降下铺天盖地的黄土,全国所有的人都被埋葬于黄土之下,一命呜呼。
      为什么国王杀了阿罗汉后反而感得天降珠宝呢?因为他过去世曾造过殊胜的善业,现在虽作了极大的恶业,但当两种不同的业相遇时,原来的善业先成熟,自然得到大的善报,当福报享尽后,立即恶报现前。
      这里面的先后顺序是不是像外道所讲是由造物主安排的呢?肯定不是。这与粮食成熟是由土壤、阳光、气候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绝非人为所致,只是一个自然规律的道理完全是一样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2楼2018-04-01 16:31
      回复
        10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3楼2018-04-01 16:31
        回复
          如果对因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定解,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有神通的人尚且如此,没有神通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第四种因是不定因,这种因不论是善是恶,因能力微弱,所以当碰到其他违缘时,就不会发生果了。
          对于恶业,要制造一种违缘使它变成不定业,这个违缘就是忏悔。在《大乘阿毗达摩》中讲,无始以来所造恶业都有办法让它变成不定业,这个办法就是对它生起后悔心,并发誓以后再也不造。后悔和发誓不造恶,是转定业为不定业的两个关键条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4楼2018-04-01 16:33
          回复
            比如,一个人原来靠杀猪宰羊生活,后来改行不做,开始当居士念佛,他对原来的恶业生起很大的后悔心,并发誓一生当中再也不去做这种恶事。当这两个条件完全具备后,他所造的杀业就变成了不定业,以后就不一定得果报;若再进一步深刻忏悔,就有可能完全不受果报。
            对于往昔曾经造过、现在已经不能回忆的恶业,我们可以这样观想:无始以来我所做的一切罪业,无论是有意或无意做的,都是不应该的。并如同服了毒药一般,对它生起强烈的恐惧和后悔心,发誓从此再也不做,这样就可以令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恶业都变成不定业,这是很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这样做,情况就很难讲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5楼2018-04-01 16:34
            回复
              虽然我们今生没有杀生、偷盗造恶业,都是居士或出家人,经常念佛、修法、放生,但我们所做的毕竟是凡夫的有漏善业,如果又没有回向,一旦生起一个强烈的嗔恨心,当下便可摧毁长时所积的善业。因为凡夫的这些善根都是靠不住的,现在做得好,以后做得好不好,谁也没把握。
              如果我们有能力,就可以看到过去世所做的不善业因全部储存在阿赖耶识里,若不忏悔,其果报一定会显现,那时就与持断见的外道所见一样:虽然今生行善,死后却会堕落。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忏悔。
              没有一个罪业是不能忏悔的,都能够忏悔清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6楼2018-04-01 16:36
              回复
                11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7楼2018-04-01 16:37
                回复
                  同样,善也有不定业,我们应该尽量把善业储存下来,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回向,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通达空性。知道行善是如梦如幻的,若能这样思维,即使有嗔恨心生起,也毁不掉这个善根。因为嗔恨心是有漏的、有执著的,它与如幻如梦的见解是没有关系的;而我们所做的善法是跟证悟如幻如梦的智慧有关的,两者比起来,有执著的法比不上有智慧的善根,所以嗔恨心毁不了这个善根。如果既没有证悟又没有回向,而且嗔心不断,那么善根就很容易被毁灭。对凡夫来讲,回向就是最好的办法。
                  综上所述,我们要尽量让那些恶业都转为不定业,而把所有的善业想办法变成定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8楼2018-04-01 16:39
                  回复
                    12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1楼2018-04-01 16:44
                    回复
                      《俱舍论》里也讲,有些父母造了很严重的罪业,他们的子女会感受到这个报应。如果父母造业、子女受报,岂不是与佛经所讲的自作自受、不能被他人代受的说法相矛盾了吗?
                      《俱舍论》解释说,这些子女本身就有那种恶因的存在,当父母造了大恶业后,由于他们与子女的密切关系,就促使子女的恶因提前成熟而感受果报。
                      对此,古今中外有很多公案可以证明。
                      通常来说,想要直接证明因果的存在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前世的因和后世的果,但是用间接的方法,如上述的例子,就完全可以证明因果的相续存在。
                      不要说轮回是受因果的制约,就是涅槃和解脱也被它控制。所以,如果我们想解脱,就要种解脱的因,有了因就一定有果,这就是佛教的见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2楼2018-04-01 16:45
                      回复
                        13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3楼2018-04-01 16:45
                        回复
                          佛教的见解是缘起,缘起包含了许多内容,从世俗谛来讲,就是有因必有果。现今一切悲欢离合等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有各自的因,其中有一些因是我们可以看见的,
                          有一些则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唯有特殊的人才可以全面知晓。
                          有因必然有果,无因就不会有果。若渴求人天福报或快乐,就要去种快乐的因,快乐的因就是行善;若想避免痛苦和灾难,就不要种痛苦的因,痛苦的因就是造恶。
                          凡夫由于愚痴和无明,欲求快乐果却反种痛苦因,比如时下许多人杀害各种动物,用它们的血肉和生命换取自己的延年益寿,这岂不是完全的颠倒吗?其余的事情也都是这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4楼2018-04-01 16:47
                          回复
                            所以,如果凡夫对因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取舍,则所做的多半是错误的,由此而感受的,也将是他们意想不到也不愿接受的苦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5楼2018-04-01 16:48
                            回复
                              待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6楼2018-04-01 16: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