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54贴子:87,748,521

回复:到底是谁或什么创造了世界,揭露宇宙终极奥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6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6楼2018-03-31 19:01
回复
    像我曾经说过的,没法多谈这个清净感知。清净感知超越我们,它是一位成就者观看的方式,或是成就者所具有的那种感知。假如今天一位成就者来此,他会如此看事物吗?他仍然会去摊贩中心,经历四处逛逛、选择那一摊比较好、那一摊比较不好的麻烦吗?成就者意谓什么?成就者意指没有自我、没有骄慢、没有嫉妒、没有执着的人,他完全没有这些情绪。
    所以我们只能猜测。当某个热爱榴莲的人看着榴莲时,甚至榴莲的形状都是美丽的,那就是为什么有人甚至设计一个像是榴莲的房子;但是对我们一些厌恶榴莲的人来说,我们无法忍受榴莲。这是非常有分别的感知。我不知道,要是有人供养榴莲给一个没有分别的人,他或她会有何种感知。或是他是「他」还是「她」?都不是,他超越了「他」和「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7楼2018-03-31 19:03
    回复
      我们大多数人说想要成佛时,我们所想要的只是比现在好一点的生活──不需要工作,也许周休六天、工作一天,也许连一天工作都不需要,因为能请假,路上开车没有红灯,沙发椅按个钮就能变成浴缸......各式各样的东西;这是我们想要的,不是吗?真的,实际上就是这样。
      我们读佛经,然后在心里创造自己的痛苦、自己的轮回──思维上的轮回;然后我们读佛经,在心里创造出一个思维上的涅槃。有一个真的轮回,有一个真的涅槃,但是我们佛教徒试着摆脱思维上的轮回,并且试着去获得思维上的涅槃,我们却一点也没有更接近摆脱真正的轮回,我们甚至不去想真正的涅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8楼2018-03-31 19:0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1楼2018-03-31 19:28
        回复
          真正的涅槃超越我们的情绪。假如我成佛的话,我能即刻遍知一切――立即知道过去和未来发生什么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4楼2018-03-31 20:47
          回复
            17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5楼2018-03-31 20:48
            回复
              证悟空性光明的智慧,像大海一样深邃,随着众生的根机,而显现应化身。清亮明澈的水中,月亮的影子自然会显现。同样,如果众生根机成熟,佛的显现也随处可见,处处都有佛的化身为迷茫众生指点迷津。
              应化身的形象是各种各样的,有时是人,有时是动物,有时甚至是除了六道众生以外的一些物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6楼2018-03-31 21:08
              回复
                佛在传法的时候,听得懂所讲内容的人,就成了佛的首批弟子;而旁边一些飞鸟、昆虫,虽然听不懂佛法,但毕竟听到了佛的声音,故而也播下了菩提的种子。这都是根机不同的结果。
                有的众生根机非常成熟,不但亲自被佛度化,而且佛仅仅讲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能当下开悟,成为阿罗汉,或发了菩提心。
                即使像我们这样的人,也是曾在释迦牟尼佛修道的时候,依靠佛的种种方便而令根机成熟了的众生,所以才有机会听闻修持佛法。但因为我们是释迦牟尼佛弟子中比较野蛮、不够精进的众生,根机成熟的程度还不够,所以我们不能被释迦牟尼佛亲自度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7楼2018-03-31 21:09
                回复
                  就像当年释迦牟尼佛示现圆寂时所说的一个比喻:有一位儿女成群的父亲在弥留之际,他的儿女有些在场,有些还没回来。父亲把一部分家产分给了在场的儿女,又将留下的另一部分交代给在场的儿女说:“虽然你们有些兄弟姊妹还没回来,但他们也是我的儿女,你们以后要把这部分家产给他们。”
                  父亲去世之后,在场的儿女也遵照父愿,把剩下的家产交给了晚归的儿女手里。
                  同样,佛在三个无数大劫中让无数众生的根机成熟了,但因为有些众生犯了一些错误,修行不精进,所以没有机会让佛亲自度化,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回来,那时佛的教法就可以交给他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8楼2018-03-31 21:10
                  回复
                    我们就是佛弟子中最野蛮的一群人,不但佛住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听佛的话,而且后来佛陀的那些非常了不起的弟子在度化众生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好好修行,蹉跎了无数时光。如今,释迦牟尼佛留给我们的东西已经到手了,但怎么去用,又是一个问题了。如果不珍惜,那不知何时才是个头啊!所以我们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如果把佛的弟子分成四批(佛的所化生、大菩萨和大阿罗汉的所化生、善知识的所化生、佛像和佛经的所化生),我们只能算第三批,也即中等偏下的根机,所以我们要用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9楼2018-03-31 21:12
                    回复
                      当然,还有比我们更差的根机。当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即将消亡,而弥勒佛还没有出世的时候,由于没有人懂佛法,更没有人讲佛法,所以只能依靠佛塔、佛像、佛舍利来度化众生了,若有人懂得恭敬佛、供养佛等等,也可以积累资粮,使根机慢慢成熟。当然,如果众生的根机不成熟,佛的化身也不会存在。
                      虽然在弥勒佛出现之前,不会出现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佛(释迦牟尼佛是这个时期的教主,依靠他的教法无数众生得以解脱成佛),但并不是说释迦牟尼佛以后就没有人成佛了。每一刹那、每一瞬间,都会有无数众生成佛,之后会以他们的方法度化众生。尽管如此,众生也永远不会度完,轮回也永远不会穷尽。
                      虽然佛陀知道轮回中的众生不能度完,但他也会竭尽全力、勇猛不止地度化众生。因为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轮回是有终点的。就像放生虽然不能解救所有的被杀动物,但总可以让一些生命免遭杀害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1楼2018-03-31 21:22
                      回复
                        当然,还有比我们更差的根机。当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即将消亡,而弥勒佛还没有出世的时候,由于没有人懂佛法,更没有人讲佛法,所以只能依靠佛塔、佛像、佛舍利来度化众生了,若有人懂得恭敬佛、供养佛等等,也可以积累资粮,使根机慢慢成熟。当然,如果众生的根机不成熟,佛的化身也不会存在。
                        虽然在弥勒佛出现之前,不会出现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佛(释迦牟尼佛是这个时期的教主,依靠他的教法无数众生得以解脱成佛),但并不是说释迦牟尼佛以后就没有人成佛了。每一刹那、每一瞬间,都会有无数众生成佛,之后会以他们的方法度化众生。尽管如此,众生也永远不会度完,轮回也永远不会穷尽。
                        虽然佛陀知道轮回中的众生不能度完,但他也会竭尽全力、勇猛不止地度化众生。因为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轮回是有终点的。就像放生虽然不能解救所有的被杀动物,但总可以让一些生命免遭杀害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2楼2018-03-31 21:22
                        回复
                          也许有人会想:既然佛有那么大的神通、福报,为什么不把全世界的所有人都一起度化呢?
                          佛怎么度化众生,不是由佛自己来决定,而是由众生的根机决定的。如果佛可以自己决定,那佛在圆寂后立即会显现另一个佛,不会有无佛的世界。但事实不是这样,一切都决定于众生的根机。
                          比如,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会示现一些神通、神变度化众生,因为那时候的人有福报,所以能看到这些现象,而我们的福报和根机都越来越弱,所以看不到佛示现神通,也看不到佛亲自传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4楼2018-03-31 23:55
                          回复
                            18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5楼2018-03-31 23:57
                            回复
                              供养如意宝,就会心想事成,大富大贵,但也要观待人的福报、缘分,而随缘显现各种福报。
                              同样的,如果有情众生的根机成熟,对佛有了“感”,就会有来自佛陀的“应”。感应结合,才会有佛度化众生的无穷、无量、无尽且周遍一切的事业。“感”是指根机成熟,对佛有信心的感应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6楼2018-04-01 0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