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过年有空回来看看,顺便聊聊这几天在路零吧的见解。
正如之前回帖时说的:龙族长大了,我也长大了,不再有共鸣了

。是的,当初的高中生现在已然是社畜啦

在有了工作步入生活后,再回首往日,我想起以前在课堂上遐想龙族世界时,那些来时的路,有点想用《潜伏》里余则成对晚秋说的那句嘲笑一下那时的自己:“一个小小的余则成就是路边的送行者,你挥挥手就过去了,再往前就是更有意义的生活。沮丧吗?无非就是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留恋他就是一种高度近视。有时候看得远一点,不就什么都有了吗?包括爱。”——我不后悔当时去构建属于我的龙族世界,只是确实文笔不好,场景描绘太差没有代入感,简直就和记录一样,只有重点,没有其他;对于写作,我始终认为:在读者阅读真正的作品时是可以在字里行间与作者对话的。当然,这需要思想上的一致,自认同人文不容易做到这一点。
我还记得当时坐在教室第一排靠门的位置,晴天,温暖,微风……泛着嫩绿的树在沙沙地轻摇,我“看着”我小小世界中的路明非去创造自己的故事(我也一直认为,真正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是真正有生命的,当作为造物主的我们创造了他们,赋予了他们生命,将他们送上时间的列车,我们就再也无法影响他们去创造故事了,能做的只有如实记录他们的故事——自然,他们的世界收到我的视界的束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听着讲台上老师在讲解作文,看着我的同学们有的认真听,有的在做其他科目的作业/习题,还有的在昏昏欲睡……那时的我连以后会去哪里都不知道;现在看来确实应该认真读书,好好考一个好的大学,但那时的我如果真地明白的话,我小世界的故事应该会更加生动具体吧——在此也向仍在高中时期的笔友们啰嗦一句,一定要分清学习和爱好,学生时代所有的努力只有一个目的:高成绩,爱好只能作为业余生活的锦上添花,前提是作为主业的学习很好,否则将来就不是享受生活,而是被生活奴役;这里所谓的生活不仅指一日三餐、柴米油盐,更是指你能否在当前生活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能力——学历以及自学能力。可以将龙族将路明非和零的故事作为学习间隙的消遣,但绝不要影响正常的学习,因为同人文和高考语文作文的要求不一致,不能仅凭个人意愿强加在应试考试中,遵守规定,符合规范,争取多拿一分才是你真正应该考虑的;加油,你不是衰小孩,你是正在为了能更好生活的而努力的自己。
当时写同人文时还认识了几个朋友,大家也都是高中生,不过现在也不联系了,不管在哪里,祝你们和来看我文的笔友们新年快乐,平安健康。
很可惜,在2017年之后很多老坑再也找不到了;有的笔友想看看老文也没有机会了;不过很开心,在2024年仍旧有新笔友开坑,不论新坑是否能填满,我都想说一句:只要你曾经努力过就好,这里有你的故事,一直都在;而不是回首过去,什么都没有做过,空空如也。在这里也很抱歉:在新笔友们期待回帖时我还没有回来,现在回复也已经迟到了,迟到的回复,不是期待的回复。
时过境迁,龙族中的很多细节和故事都已经模糊了,就连当时熬夜看龙族时跌宕的心情也早已消逝;这几天看了看路零又去看了看路绘,发现老帖中的故事里笔友们没有忘记龙族中出现的配角们,那些学院中的同学,那些任务中的人物……真好,再小的人也会有人记得,此刻他们不再是风中的沙砾,河里的水滴,是活生生的人,和我们别无二致,说句不应景的话,和我在哪里看到的征求墓志铭的帖子里:当你读到这句话,我便为你再活一次。————我认为其实我们写文的时候多贴近生活一些,少一些没经历过的写不出细节的情节较好;就比如零的性格,也许没追过女孩子,也许没有女朋友,也许不是女孩子:写不出女性的温柔、细心、占有欲和悲伤难过;但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可以通过周围人看到的场景去描述,避免了直接对人物的细节描写,间接地将人物的性格表述出来。
不论如何,祝福正在路上的笔友风调雨顺,祝福已经归家的笔友平安健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有的要前往远方,有的要矗立当下——祝各位一路顺风,我也该吃完饭啦。
君且去,休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