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48,148贴子:30,600,068

回复:随便聊聊YEO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评价一下YES吧,是不是比YEO更适合普通爱好者?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8楼2018-02-03 16:13
收起回复
    写着写着突然没劲了,写简短一点吧
    影响选拍习惯最突出的,其实就是持球时长和震动频率
    用惯了软5夹的人,习惯了比较长的持球时间,以及低频而大幅度的震动,会形成与之对应的以正手为主,比较大的动作,充分的发力,譬如许昕、方博那样的风格
    用灌了硬板的人,习惯了较短的持球时间,以及扎实(实际上是震动频率低幅度小)的手感,就会形成小动作、紧凑发力,快节奏的风格,就是张继科那种风格
    这个选板子的习惯很难改变,根本就是因为技术风格难以改变。板子和技术风格不配套的话,就会出现动作昨晚了球还没出去,或者还没做动作球已经走了的情况。
    如果不改变动作和风格,业余球友是很难顺利地从习惯某一类风格的板子,转为习惯另一类风格的板子。
    所以,如果你想改动作,换一块对应风格的板子是有帮助的


    IP属地:广东89楼2018-02-03 16:20
    收起回复
      另外,除了整体风格会影响到动作,拍子的突出特性其实也会影响到技术风格的
      用yeo,极致的小球控制性能,会引导人不自觉地趴在台内斗小球
      用656,无可比拟的横拉性能,会引导人加重反手的使用比例
      用oc、655、单桧之类的板子,会引导人以正手为主全台攻击
      所以,如果你想加强某项技能,换一块有对应特长的板子也是有帮助的


      IP属地:广东90楼2018-02-03 16:24
      收起回复
        贴一段以前的文字
        关于底板的档位和线性
        档位
        假设,一般业余爱好者(大概1600分左右,就是在县区级能被人视为高手但是较大比赛拿不了名次的那种,在1万人左右的单位一般能前5了)发力从小到大分为5档:
        1档微小力量,大致是摆、搓、挡、吸之类技术;
        2档小力量,大致是稍微加点力的中性技术,譬如搓重下旋,稍微重点的挡也算;
        3档中等力量,大致是轻轻的正手攻,借力推,削球之类技术;
        4档发力,正手攻,高吊弧圈,加力推、弹之类技术;
        5档全力,暴推、暴冲、全力的前冲、反拉之类;1400以下基本无5档;
        6档,巨力,只在专业队以及极个别天赋异秉的业务身上才见到,大概就是一道白光之类的。
        以下是关于直板品牌的大致判定,部分型号并不能完全对号入座:
        蝴蝶纤维:1档60分,234档能有80分,5档70分,1档手感不够清晰
        红双喜:1档80分,234档70分,5档100分,红双喜典型的两端好,跟胶皮一个路子
        yasaka:1档100分,23档75分,45档85分;但是yeo这种234档大概40分绝对没及格
        stiga:12档差异较大,34档80分,5档100分。12档差异大是因为硬面材板子能到90分,但是oc这类只有50分
        nittaku:12档90分,手感很清晰,34档80分都不错,5档60分勉强及格


        IP属地:广东91楼2018-02-03 17:00
        收起回复
          有几个定义可以用这个档位论来解释
          线性:就是指板子在12345档表现的稳定程度,分数越接近的板子越线性。譬如蝴蝶比较线性,但是ye3d就不是很线性,到了4档有明显的放大效应,yeo这支板子也有明显的不线性的表现。线性与否不代表优劣,只代表风格。
          天花板:就是上面说的5档的表现,天花板低可以认为是5档表现差。对于发力不好的球友来说,天花板可以不考虑。


          IP属地:广东92楼2018-02-03 17:03
          回复
            选择底板,就是要确认好自己的主要技术在哪个档位,然后对应地找这个档位表现好的底板。
            对的,你没看错,我这里有提出了一个观点:
            底板选择,在“特长突出”与“性能全面”方面,特长突出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性能全面。“千招会不如一招鲜”,“伤期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记得国家队有教练,大概是李晓东,点评过力量、速度、旋转、落点几个方面,说马琳旋转和落点好,王励勤力量和旋转好,大致这个意思吧,就是说即使世界顶尖的选手,也只要把握好部分技术要素就可以站稳了。
            全面型板子,实际上没什么很高的销路,譬如老的韩阳、科贝尔、506之类的,这已经是中庸板里面卖的好的,但是yeo、vis、656之类的特长板比起销量来,差距非常大


            IP属地:广东93楼2018-02-03 17:12
            收起回复
              楼主 亚萨卡yes和clcr同为7夹 在性能方面的差别有多少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18-02-03 19:49
              收起回复
                如图,请教楼主,期待回复。@周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18-02-04 11:24
                收起回复
                  打过一块欧版YEO,正手05,反手新速巴speed fx,控制和旋转还可以,正手失误太多,反手推挡好很多。感觉就是水平不够,还不足以驾驭这块板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96楼2018-02-04 11:47
                  收起回复
                    问版本和配置的很多,大家有点耐心,我会统一详细说明,看我主贴就会有答案的,暂不回复,请谅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97楼2018-02-04 11:52
                    回复
                      mark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18-02-04 13:09
                      回复


                        IP属地:河南99楼2018-02-04 14:32
                        回复
                          铺垫这么久了,得谈谈性能了,不然大家不耐烦了,我也可以少回很多的回复
                          接下来暂定这么个顺序
                          1、市场版yeo的性能
                          2、 各种不同版本的yeo
                          3、 Yeo怎么配
                          4、 Yeo的性能为什么是这样,结构、板型、工艺对底板性能的影响
                          大家如果是以上方面的问题,就请稍微等等


                          IP属地:广东101楼2018-02-04 19:19
                          收起回复
                            市场版yeo的性能
                            市场版Yeo属于12档巅峰,34档表现很差的板子,5档不错。业余里面,说yeo好的应该是三种人:一种是蹬地转腰收小臂很到位的人,一种是没有前冲弧圈都是击打或者都是高吊的,一种是没打过其它好拍子的人。
                            手感和性能:
                            这支板子手感很清晰,台内控制、搓球属于极致的好,没有板子能相比。但是,面材太硬了很难打透而且出球很快,指向清晰稳定,挑打很好,但是不持球,加上宽度太窄(148宽)导致整个板子中等力量很绷弹,极难驾驭。
                            拉球的话轻拉高吊不错,前冲必须是步法到位,发力要摆速很快收小臂很到位,而且发力十分集中,要是能打透面材并且将大芯打出形变,就会暴力而且稳定,但是位置不到或者发力不足,球板整体形变不足,球弧线很难控制,失误很多。
                            反手横打不错,快平狠,但是横拉而且出球稍快,很挑胶皮,说这个板子横拉好的人真不是普通水平。
                            这球就是小球极致的好,比这板子小球还好的就只有限量和特制yeo了,平级的大概有小提琴、ye、ye3d。拿着这板子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跟人斗小球。以前找教练时教练(广东省退)说我那一板加转搓有接近专业队的质量。
                            这个板子的风格就是马琳那种,小球为主,变化多,正手上手能力强,出机会以后尽量下重手,其它打法不太推荐这个板,因为有更适合的板子。长期用这个板子,会引导人的风格向马琳转变。


                            IP属地:广东102楼2018-02-04 19:20
                            收起回复
                              底板的个体差异
                              在说版本之前,要先说一个词:个体差异
                              木头这种东西是天然材料,有密度、含水率、还有木纤维方向和粗细等影响,所以差异非常大。
                              欧洲人制板有两个原因产生了巨大的个体差异:
                              第一个是大板坯,就是做一块大夹板然后切割出10支20支底板出来;
                              第二个是会根据木材的硬度调整厚度,松软点的用厚点的木材,坚硬点的用薄点的木材,本来这个做法是很好的,但是由于大块木材整体并不均匀,就会出现局部又厚又硬,局部又软又薄的情况出现。
                              所以70多克的yeo和100克的yeo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也有工艺可能不稳定胶水涂厚了,天气潮湿含水率高了等原因。
                              所以说个得罪人的结论:那些某个版本底板好打,某个码底板好打的说法,如果这个板子您打过的量不够大,您感受的那只是个体差异,完全不说明什么。


                              IP属地:广东103楼2018-02-04 19: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