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48,743贴子:30,638,954

回复:随便聊聊YEO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选择底板,就是要确认好自己的主要技术在哪个档位,然后对应地找这个档位表现好的底板。
对的,你没看错,我这里有提出了一个观点:
底板选择,在“特长突出”与“性能全面”方面,特长突出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性能全面。“千招会不如一招鲜”,“伤期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记得国家队有教练,大概是李晓东,点评过力量、速度、旋转、落点几个方面,说马琳旋转和落点好,王励勤力量和旋转好,大致这个意思吧,就是说即使世界顶尖的选手,也只要把握好部分技术要素就可以站稳了。
全面型板子,实际上没什么很高的销路,譬如老的韩阳、科贝尔、506之类的,这已经是中庸板里面卖的好的,但是yeo、vis、656之类的特长板比起销量来,差距非常大


IP属地:广东93楼2018-02-03 17:12
收起回复
    问版本和配置的很多,大家有点耐心,我会统一详细说明,看我主贴就会有答案的,暂不回复,请谅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97楼2018-02-04 11:52
    回复
      铺垫这么久了,得谈谈性能了,不然大家不耐烦了,我也可以少回很多的回复
      接下来暂定这么个顺序
      1、市场版yeo的性能
      2、 各种不同版本的yeo
      3、 Yeo怎么配
      4、 Yeo的性能为什么是这样,结构、板型、工艺对底板性能的影响
      大家如果是以上方面的问题,就请稍微等等


      IP属地:广东101楼2018-02-04 19:19
      收起回复
        市场版yeo的性能
        市场版Yeo属于12档巅峰,34档表现很差的板子,5档不错。业余里面,说yeo好的应该是三种人:一种是蹬地转腰收小臂很到位的人,一种是没有前冲弧圈都是击打或者都是高吊的,一种是没打过其它好拍子的人。
        手感和性能:
        这支板子手感很清晰,台内控制、搓球属于极致的好,没有板子能相比。但是,面材太硬了很难打透而且出球很快,指向清晰稳定,挑打很好,但是不持球,加上宽度太窄(148宽)导致整个板子中等力量很绷弹,极难驾驭。
        拉球的话轻拉高吊不错,前冲必须是步法到位,发力要摆速很快收小臂很到位,而且发力十分集中,要是能打透面材并且将大芯打出形变,就会暴力而且稳定,但是位置不到或者发力不足,球板整体形变不足,球弧线很难控制,失误很多。
        反手横打不错,快平狠,但是横拉而且出球稍快,很挑胶皮,说这个板子横拉好的人真不是普通水平。
        这球就是小球极致的好,比这板子小球还好的就只有限量和特制yeo了,平级的大概有小提琴、ye、ye3d。拿着这板子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跟人斗小球。以前找教练时教练(广东省退)说我那一板加转搓有接近专业队的质量。
        这个板子的风格就是马琳那种,小球为主,变化多,正手上手能力强,出机会以后尽量下重手,其它打法不太推荐这个板,因为有更适合的板子。长期用这个板子,会引导人的风格向马琳转变。


        IP属地:广东102楼2018-02-04 19:20
        收起回复
          底板的个体差异
          在说版本之前,要先说一个词:个体差异
          木头这种东西是天然材料,有密度、含水率、还有木纤维方向和粗细等影响,所以差异非常大。
          欧洲人制板有两个原因产生了巨大的个体差异:
          第一个是大板坯,就是做一块大夹板然后切割出10支20支底板出来;
          第二个是会根据木材的硬度调整厚度,松软点的用厚点的木材,坚硬点的用薄点的木材,本来这个做法是很好的,但是由于大块木材整体并不均匀,就会出现局部又厚又硬,局部又软又薄的情况出现。
          所以70多克的yeo和100克的yeo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也有工艺可能不稳定胶水涂厚了,天气潮湿含水率高了等原因。
          所以说个得罪人的结论:那些某个版本底板好打,某个码底板好打的说法,如果这个板子您打过的量不够大,您感受的那只是个体差异,完全不说明什么。


          IP属地:广东103楼2018-02-04 19:26
          收起回复
            贴一段我以前的帖子
            《乒乓器材人剑合一》之高级功法:黯然销魂掌
            剑走偏锋、不落俗套,反常理而行的武功,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威力:
            在当今各大器材生产商中,东瀛的蝴蝶世家的武器透着浓浓的工业味,他们通过加重工艺感觉的来掩盖纯木的差异,达到品质稳定的目的,但是手感稍微发木;而中原的红双喜世家、西域出品的stiga和yasaka却尽量突出原木特性,虽然手感清晰底劲强悍,但是个体差异很大。这就为避免某些型号的缺点提供了可能性:在某个你喜欢的底板型号中,寻找个体差异中找异常重量、硬度或厚度的底板,说不定就可以弥补该型号底板的常见缺憾。
            底板的重量和硬度,一般是成正比的。重量由轻到重,整体硬度由软到硬,二者带来的变化都是类似的。超出设计重量的底板,木头的密度大,相对较硬,力量足,速度快,手感脆爽;而轻软的底板摆速快,利于还原和连续,手感敏锐,相对柔弹,拉球会更吃球。笔者曾经见过从73-102克不等的YE(yasaka extra),而CL(stiga clipa)重量也从82克到110克不等。如果你喜欢ye的手感,觉得ye推挡太差,那么你选一块100克的YE,那么用它推挡绝对不会差,而82克CL的弧圈性能,也会比很多5夹板强。
            底板的厚度由薄到厚,跟上述的底板由轻到重发生的性能变化也基本一致,只是薄板震动感更强烈而厚板手感显得含糊些。同一型号中,厚度不停地变来变去,瑞典底板最为常见。
            另外,某一型号的底板,可能有着cr、wrb、3D之类附加功能的不同版本;而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批次中,其厚度、结构、板面大小也是存在变化的:这些都会带来性能的微妙变化,从而适合更多的不同需求的人们,给器材发烧友提供了足够的选择余地,同事也带来了足够的苦恼。
            罩门:球拍三千,供一一品来,需要的相当条件和耐心。


            IP属地:广东104楼2018-02-04 19:27
            回复
              Yeo的版本
              Yeo的版本大致有特制版、黑标市场版、红标专业版、限量纪念版4种
              先从市场版说起,黑标市场版里面还有欧版、日版、行货版之分,其实没什么区别,林字、琳字也没什么区别。
              其实版本之间也有区别:
              1、年份久的底板木头天然干燥程度更高,内部应力小时殆尽,更好打是有一定道理的;
              2、不同年份间的底板尺寸、厚度、木材之间有一些有意无意的调整,导致性能有很大差异,譬如ye现在比较短只有162mm,比最长时候的166mm差了4mm长度,板子变得很硬以,前的柔和手感全没了;
              3、部分板子结构有变化,譬如马林碳有些是林巴力材,有些是棕红色的柳桉力材,柳桉力材的特别爽脆好打
              市场版yeo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太轻的虚弹,重的扎实点但是更费力。各种字其实没什么差别,有差别的都是个体差异。


              IP属地:广东105楼2018-02-04 19:36
              收起回复
                配胶:
                Yeo的配胶
                谈配胶之前,先谈谈配胶的原则
                很多人说“硬板配软胶”、“软板配硬胶”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Yeo整体上算个硬板,但是这板子配软胶很不合适,容易导致发虚,一面胶皮软了会导致另一面发虚,两面胶皮软了两面都发虚没力。两面胶皮的互相影响在这个板子上尤其突出,反手厚点薄点对正手的影响极其明显,反手薄了正手清晰小球好但没力,反手厚了正手扎实容错高,提升了中远台的性能。
                我要在这里提出一个新的配胶原则,我感觉比上面那两个原则更重要,那就是“底板和胶皮要在一个频道(或者说频率)上”,具体来说就是胶皮和底板的硬度差,以及胶皮和底板的持球时间差内。举个例子,反手配天翼,底板发力完毕胶皮还在粘球,配正胶底板还没做完功胶皮已经把球弹走了,这就是典型的不在一个频道上。底板和胶皮配得好的标准,就会觉得底板和胶皮的一体性非常。
                具体来说,yeo这板子正手胶皮不宜太硬,天极3和狂3比较好,蓝色39度狂三有利于提高含球时间,天极2小球更好但是拉球更费力。轻微灌胶能有效降低yeo的失误率但是灌太狠我觉得还是控不住。反手胶皮必须走两个极端,胶皮非常薄容易打透面材手感不错,或者胶皮非常厚实提供了容错。但是这个板子对于配胶的重量有很高要求,胶皮重了挥不动明显影响摆速,打不出yeo必须的小快灵的特点。


                IP属地:广东109楼2018-02-04 21:09
                收起回复
                  Yeo的版本大致有特制版、黑标市场版、红标专业版、限量纪念版4种
                  一、特制版
                  1、特制版可考的,最先是塑料牌里面有编号的版本,这批我没打过只见过,可信,据描述性能接近现在的黑标无字ye
                  2、黑标无字yeo,这批yeo的木材干燥程度明显在yeo之上,气孔更多,密度更高,厚度和宽度都比市场版要大,重量基本在90克-93之间,厚度大导致了扎实底劲强,版面宽了那么1-2mm,但是宽度不统一,宽度略加大导致吃球和持球更好弧线更好。特别注意的是,有人把市场版马林头像版洗掉版面印刷充黑标无字要注意提防。
                  3、各种非批量特制版,包括试验版。从限量yeo和市场yeo的巨大性能差异来看,我是相信有这样的板子存在的,但是我遇到个体就不敢确认了
                  二、黑标市场版
                  就是大家遇到最多的,上面说过了
                  三、红标专业版
                  比市场版选材要偏硬,大芯很多都到了微透明的“晶化”程度,这是最老最硬实的yeo了,加上厚度加厚,尺寸略加大,这批板子重量在90-97之间,可能比黑标无字的力量更大,但是使用门槛非常高,非神力用不好,另外手感不如黑标无字通透
                  四、限量版
                  限量版有两种,第一种500支,版面没有编码,大盒子里面带一个拍套两张静电膜,第二种是去年重新做的,也是500支,编码都刻印在板面上。由于避开了4结尾的数字,所以出现了543/500这样的奇葩编号,粗一看500支里面的第543支没逻辑,实际上因为004、024、404之类的编码都没编导致。
                  限量版的选材非常严格,木料都是干燥最严格气孔最多的,面材非常薄,第一批的选材尤其严格。所有的限量整体厚度在5.8左右,宽度有小小变化在147.5-148.5之间,重量基本在86-87克左右。
                  限量版手感通透清晰程度达到了巅峰。整体性能跟极强纯木有7分像,但是小球和手感比极强高两个档次,最高档的杀伤力降一个档次。或者可以说限量版综合了ye和yeo的优点,没错,评价就是这么高,缺点呢,就是终极力量不如黑标无字和红标专业。
                  以市场版yeo为基点的话,限量是往轻柔弹透的方向调整,黑标无字是往重刚拙大的方向调整。
                  五、前身
                  据说yeo是金棕榈的郑老板设计的,这些年的硬木风实际上是起源于金棕榈。
                  Yeo的前身叫做allround 40或者allround II,就是我第一楼图片里面那个红色手柄的那种,这个板子是150的宽度,今天打起来稍微有点散,我磨掉了一毫米的宽度,好打多了,有点限量的味道但是手感不如限量版通透。
                  六.变种
                  yeo还有个变种,就是我一楼主图中那个红色版面的银木,跟yeo同结构,用的金属粉和科技木的面材,宽度150,正手拉球和搓球很吃球,能够明显地体会到含住再出去,反手横拉也更吃球,就是威力差点,然后击打略微有点发散,我打磨了1mm宽度,好多了
                  七.假货
                  yeo假货颇多,其中金棕榈代理yasaka时仿造过很大量的一批,不过性能还可以,没正品那么弹反倒中性球控制更好,台内控制简直可以搓死任何人。


                  IP属地:广东111楼2018-02-04 21:24
                  收起回复
                    Yeo的配胶
                    谈配胶之前,先谈谈配胶的原则
                    很多人说“硬板配软胶”、“软板配硬胶”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Yeo整体上算个硬板,但是这板子配软胶很不合适,容易导致发虚,一面胶皮软了会导致另一面发虚,两面胶皮软了两面都发虚没力。两面胶皮的互相影响在这个板子上尤其突出,反手厚点薄点对正手的影响极其明显,反手薄了正手清晰小球好但没力,反手厚了正手扎实容错高,提升了中远台的性能。
                    我要在这里提出一个新的配胶原则,我感觉比上面那两个原则更重要,那就是“底板和胶皮要在一个频道(或者说频率)上”,具体来说就是胶皮和底板的硬度差,以及胶皮和底板的持球时间差内。举个例子,反手配天翼,底板发力完毕胶皮还在粘球,配正胶底板还没做完功胶皮已经把球弹走了,这就是典型的不在一个频道上。底板和胶皮配得好的标准,就会觉得底板和胶皮的一体性非常。
                    具体来说,yeo这板子正手胶皮不宜太硬,天极3和狂3比较好,蓝色39度狂三有利于提高含球时间,天极2小球更好但是拉球更费力。轻微灌胶能有效降低yeo的失误率但是灌太狠我觉得还是控不住。反手胶皮必须走两个极端,胶皮非常薄容易打透面材手感不错,或者胶皮非常厚实提供了容错。但是这个板子对于配胶的重量有很高要求,胶皮重了挥不动明显影响摆速,打不出yeo必须的小快灵的特点。


                    IP属地:广东112楼2018-02-04 21:24
                    收起回复
                      另外配胶还有互补配法和特长突出配法两种思路,当然要在频道一致的前提下。
                      yeo配胶整体来说不能太虚也不能太脆,最好是能略微持球点,但是太难透也不行,这板子面材硬如果胶皮太透就根本打不透。
                      正手的互补配法以天极3/39度蓝狂为主,提高正手上台率和持球时间,特长突出型配法以天极2为主,就是强调小球和暴击,放弃中间频道。
                      反手不能太虚也不能太脆,最后是能略微持球点,但是太难透也不行,这板子面材硬如果胶皮太透就根本打不透。天翼之类太虚的东西,以及f1之类太脆的东西都不行,至于05这种估计水平很高,反正我是远远打不透的,反手我推荐的配置大概有:
                      蝴蝶,都是1.9的厚度,05fx、80fx、64fx,rezona
                      红双喜,37的2.0neo狂、39天极3-60(很重啊)
                      yasaka,2.0的r7,黑标、红标之类特别厚重的底板可以选r7s,轻薄的不行
                      andro 2.0的roxon450特别合适
                      donic 2.0的扒了库打
                      palio的国产macro、hk1997涩等很多胶皮不错
                      nittaku的火凤凰、c1也还不错
                      尤拉的敏冲2.0不错
                      这里c1和敏冲这种小孔蛋糕会导致手感略微含糊,yeo反手还是比较适合高密或者t系胶皮,或者半粘性蛋糕


                      IP属地:广东113楼2018-02-04 21:25
                      收起回复
                        有个别朋友说yeo配外套很好打,速度很快,这个是各人有各人爱好,不能强求
                        但我不支持这种配法
                        这板子本来就是为了台内小球控制涉及的,贴身缠斗然后一击致命,属于兵器里面的匕首,你非得要把他当长枪用,不是不能杀人,但是你找把长枪肯定比匕首好用


                        IP属地:广东114楼2018-02-04 21:28
                        收起回复
                          关于手感
                          我前面说选底板第一要求是什么来着,是口味吧
                          底板的手感大概这么几种口味:脆、酥、韧、实,弹、肉、闷、浑、钝(不科学的分类,先这么写吧)
                          另外,清晰与否,软或者硬,是上述指标外的另一套指标系统,譬如韧、脆,都有清晰的,也有不清晰的,当然闷、钝、浑基本就不清晰了,酥也有酥而软或者酥而硬
                          什么叫清晰,清晰就是123档对于来球的旋转、力量能清晰地感觉到,发觉来球的旋转力量出乎自己意料的时候手上还能调节下动作。反手手感清晰的板子一定有轻微的震手感。
                          直板手感最好的三个品牌:yasaka、nittaku、红双喜,其次是palio、stiga。
                          所有的编制纤维手感都不清晰,除非yasaka那种非常稀的渔网型纤维
                          yasaka主要是韧弹,极致清晰,纤维板都清晰,而且除了大胖碳好像没有编制纤维(玻璃纤维的渔网除外),实际上,纤维里面手感好的,一定是排列碳,马碳、马软碳,比蝴蝶的任何纯木(不含单桧)手感要清晰多了
                          palio差不多yasaka这路风格但略有不如,但是纤维板早些年差得一塌糊涂,这些年没打过了
                          nittaku脆弹,极致清晰,纤维板都清晰
                          stiga主要是酥弹,力量有点浑
                          红双喜是脆弹、比较清晰
                          donic是韧实
                          蝴蝶,纯木有donic的水平,纤维很多脆的很多韧的大都舒服,但是,不清晰,蝴蝶的直板相对适合左推右攻借力速度型打法,跟donic比较类似


                          IP属地:广东131楼2018-02-08 08:53
                          收起回复
                            五层底板的手感要清晰,依次由以下因素决定
                            粘合剂:粘合剂的种类、厚度是决定性的,而且用高级粘合剂的板子,木材一定是顶级的。顶级的木材倒不一定有顶级的粘合剂。编制纤维板手感不清晰的重要原因就是树脂胶水层太厚太硬实
                            大芯:大芯干燥程度、大芯气孔是否密集均匀,大芯木纤维是否与板子的中轴线平行,大芯是否拼接
                            板子的尺寸:越长越宽越韧弹,越短越窄越硬
                            面材:面材的厚度与材质,面材不能太厚,手感清晰的常见面材主要有:柳桉、林巴、胡桃、玫瑰、白蜡,不包括桧木、koto(N301的手感舒服但是不清晰)、ayous、椴木
                            力材:力材的厚度,横向力材越薄手感越清晰。5.8的板子加厚力材或者加厚大芯到6.0,加厚大芯的板子手感要清晰
                            7层板结构过于复杂,5+2如果是排列碳可以将碳层视为特殊厚胶水层,7木总体看粘合剂、木材干燥程度、粘合剂和纵向木材的比例


                            IP属地:广东133楼2018-02-08 09:48
                            收起回复
                              这里重点提一下大芯的木纤维走向
                              拍子拍头正中间和拍柄最后端中点(譬如龙五就是马龙头像的圆心)是板子的中轴线,拍子大芯、面材等纵向木纤维越平行于板子在中轴线,手感越清晰

                              把板子平放
                              先看面材
                              面材纹路在拍面水平面上是否跟中轴线平行,球友都会看
                              那么,面材的木纤维还有个上下的走向,有些林巴、胡桃干燥好的能直接看清纤维,纤维外露得越长说明面材的木纤维走向越平行于板子的中轴线。如果你是在看不清纤维,你就看气孔,面材的气孔越越长约好
                              再看大芯
                              大芯的木纤维走向只能从拍子两侧看出来,两侧的气孔长而平行板身水平线,拍肩拍头的气孔是水平的椭圆,那是最好的
                              上图中这个面材是超级极品,又长又直气孔有密集,绝对多年干燥老木头
                              上图中的大芯属于极品,气孔密集均匀,没有明显的上下走向,侧面的最长气孔出现在拍子最宽的地方,说明左右走向也和拍子中轴线平行


                              IP属地:广东134楼2018-02-08 10: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