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域高原的神秘传说中,莲花生大士能随心所欲地示现千万化身,每一化身都能对应不同根器的众生,施以相应的教化。在他离开西藏前,特意留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开示,至今仍在藏地广为流传,被视为藏传佛教最为珍贵的心要教授之一。
这段开示开始于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心如虚空,现象如云。"莲花生大士以这简单而深刻的譬喻,道出了藏传佛教的核心见地。虚空永恒不变,云却随风幻化,正如心性本净,而现象迁流不住。这个开示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心本面,不被无常的现象所迷惑。
接着,大士进一步阐释道:

"一切显现皆为明光,一切音声悉是真言,一切念头尽是智慧。"这三句话揭示了藏传佛教"转染成净"的殊胜法门。我们所见的一切景象,不是要断除,而是要认出其本质就是光明;所闻的一切声音,不是要排斥,而是要体认其本质即是咒音;所生的一切意念,不是要压制,而是要觉察其本质就是智慧的显现。
在开示中,莲花生大士特别强调:

"无论显现何种境相,都不要取舍。"这句话道出了大圆满法的精髓。在修行中,不是要分别善恶、取舍是非,而是要认识一切显现的本质。当我们能够安住于这种见地时,烦恼自然转为菩提,

轮回自然化为净土。
大士还特别指出:

"身即是坛城,语即是真言,意即是本尊。"这句话阐明了藏传佛教特有的即身成佛法门。我们不需要否定现有的身语意,而是要认识它们本来就具足圆满佛性。这种见解,超越了渐修与顿悟的对立,指出了一条直指人心的成佛捷径。
关于修行的次第,莲花生大士给出了明确的指示:

"先认识,次安住,后任运。"这简单的三个层次,概括了整个修行的过程。首先要认识心的本性,然后在这种认识中安住,最后达到任运自如的境界。这个次第既简明又实用,是藏传佛教修行的重要指南。
对于容易产生的误解,大士也做出了告诫:

"见要超概念,修要离造作,行要离取舍。"这句话指出了修行中的三个重要关键。见解要超越概念分别,修持要远离人为造作,行为要摆脱执著取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契入大圆满的境界。
在谈到证悟时,莲花生大士以一个生动的比喻作结:

"如同浊水澄清,迷雾消散,明月自现。"这个比喻说明,修行不是要创造什么新的东西,而是要让原本具足的佛性自然显现。就像浊水本具清净性,只要静待沉淀,清净自然显现一样。
这段开示的末尾,莲花生大士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化身遍满虚空,但见解只有这一个。"这句话说明,虽然大士示现千万化身,

但所传授的究竟见地只有一个,那就是认识心的本性。这个见地,是一切修行的根本。
这段珍贵的开示,不仅概括了藏传佛教的精髓,更为后世修行人指明了一条明确的解脱道路。它既有甚深的理论内容,又有实用的修行指导,是藏传佛教最为珍贵的教法遗产之一。时至今日,这段开示仍在藏地广为流传,启发着一代又一代的修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