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吧 关注:110,477贴子:953,289

回复:长时间打坐是入定的结果还是硬忍的结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觀者,不遇諸禍,凈除
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
如此菩薩,但聞其名,
獲無量福,何況諦觀。


IP属地:北京139楼2018-01-15 23:19
回复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
    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
    天冠。其余眾相,亦次
    第觀之。悉令明了,


    IP属地:北京140楼2018-01-15 23:53
    回复

      如觀掌中。作是觀者,
      名為正觀。若他觀者,
      名為邪觀


      IP属地:北京141楼2018-01-15 23:57
      回复


        IP属地:北京142楼2018-01-16 00:08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43楼2018-01-16 02:27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44楼2018-01-16 06:57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45楼2018-01-16 10:19
              收起回复
                写一下虚云老和尚的开示:
                老用心的难——百尺竿头不能进步
                什么是老用心的难呢?
                老用心用到真疑现前的时候,有觉有照,仍属生死;无觉无照,又落空亡。到这境地实在难,很多到此洒不脱,立在百尺竿头,没法进步的。有等因为到了这境地,定中发点慧,领略古人几则公案,便放下疑情,自以为大彻大悟,吟诗作偈,瞬目扬眉,称善知识,殊不知已为魔眷。又有等错会了达摩老人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和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意义,便以坐在枯木岩为极则。这种人以化城为宝所,认异地作家乡,婆子烧庵,就是骂此等死汉。
                老用心的難——百尺竿頭不能進步
                什麽是老用心的難呢?
                老用心用到真疑現前的時候,有覺有照,仍屬生死;無覺無照,又落空亡。到這境地實在難,很多到此灑不脫,立在百尺竿頭,沒法進步的。有等因為到了這境地,定中發點慧,領略古人幾則公案,便放下疑情,自以為大徹大悟,吟詩作偈,瞬目揚眉,稱善知識,殊不知已為魔眷。又有等錯會了達摩老人的“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和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的意義,便以坐在枯木巖為極則。這種人以化城為寶所,認異地作家鄉,婆子燒庵,就是罵此等死漢。


                IP属地:北京146楼2018-01-16 10:26
                回复


                  IP属地:北京147楼2018-01-16 12:26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48楼2018-01-16 13:26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49楼2018-01-16 16:43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50楼2018-01-16 16:56
                        收起回复

                          老用心的難——
                          百尺竿頭不能進步
                          什麽是老用心的難呢?
                          老用心用到真疑現前

                          仍屬生死;無覺無照,
                          又落空亡。到這境地
                          實在難,很多到此灑
                          不脫,立在百尺竿頭,

                          沒法進步的。
                          有等因為到了這境地,
                          定中發點慧,
                          領略古人幾則公案,

                          便放下疑情,自以為
                          大徹大悟,吟詩作偈,
                          瞬目揚眉,稱善知識,
                          殊不知已為魔眷。

                          又有等錯會了
                          達摩老人的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
                          心如墻壁,可以入道。


                          IP属地:北京151楼2018-01-16 17:36
                          回复


                            IP属地:北京152楼2018-01-16 18:11
                            回复
                              ”和六祖的“不思善,不思
                              惡,正與麽時那個是
                              明上座本來面目。”的意
                              義,便以坐在枯木巖


                              IP属地:北京153楼2018-01-16 18: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