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旧贴了,不知楼主对崇祯帝的认识有冇什么修正?
俺提一些个人发现的材料和视角,与楼主商榷。
总体而言明亡于财政破产,而崇祯帝亡于 道德绑架。
明朝的分配制度一开始就存在问题,洪武皇帝确立了皇权和相权对立的政治格局,也决定了皇权与相权(后指整个官僚集团)在经济利益分配方面的争夺。
明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税(基本保障盘)和海外及边境贸易(利润盘),朝贡贸易是皇权垄断利润盘,而走私贸易则是地方势力截取利润盘。海禁则是双方都放弃利润盘。
明朝尾大不掉的藩王食利集团,属皇权范畴。窃取了明朝财政不小的一块蛋糕,一直都在加剧相权集团心理的不平衡。后者则(有意无意地)利用官绅不纳税的祖制进行土地兼并,以寻求利益和心理上的平衡。
明末三銄,最终演变成三个分利体系,成为相权集团内部党争的源动力。比如,辽饷就是关宁集团做大 板结的助力和推手。
己巳之变,本质上是关宁系为了保证自己集团利益且最大化的一次大冒险。是一次有预谋的变相的挟寇自重的双簧。如果成功,总导演袁崇焕不但清理了内部(东江系和赵率教),团结了宣大党(含晋商)和浙党,抚慰了蒙古三部,投名结好了满清。还把自己五年复辽的紧箍咒给破了。堪称完美。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从后果上看,是他教会了皇太极长城潜越的,后来皇太极又自己复制了四次。他死的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