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11 – 十六、李绅>
又到了冬至了。。。想起了白乐天的名作《邯郸冬至夜思家》,引于下,供大家品味一下。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我最欣赏的是第二句“抱膝灯前影伴身”,短短的七个字,渲染出一个极强的画面感。可以说是写尽了孤独寂寞冷,在我看来,也许只有李商隐的“红楼隔雨相望冷”一句,差可比拟之。
第三轮是孤注一掷。这种题型是押分题,有一些技巧,但是技巧其实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关键是不去冒险就好了。因为轮数比较多,变数很大的,所以只要不去冒险,最终还是比正确率决胜负的。
李绅在这轮的表现也很搞笑。他也学别人有遮档押分,但他的遮档几乎是无意义的,因为大家都能看到。
李绅在“侧帽”的典故那一题交了白卷,说是不记得了。这个让我有点意外,因为李绅是国学大神级的人物,对文学常识类的题目,按说不应该有问题的,但是在临场状态确实也很难说,并且这题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大家都知道考古女孩黄雯最终在本轮出局了,并且是以种很遗憾的方式。在常人看起来她有很多更好的选择,但是她坚持了自己的那一种选择。肯定有不少人不太认同她的选择,这无可厚非,因为人与人毕竟不一样的。我个人也不认同她的选择,但是我应该选择尊重她的选择。因为在我看来,选择本身其实是无所谓对或者错的。选择一定是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条件下的。在那个特定的情况下,其实没有人知道这个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的。有的选择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结果就能呈现出来。但更多的选择,结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结果才会呈现出来。
正如我们的爱情和婚姻。纳兰容若有一个名句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的动人,让我们做了选择,然后随着时光的流逝,结果似乎并非是我们期望中的那么动人,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纳兰这句经典的感叹吧。
黄雯的选择在我看来,其实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倒也不用去为她感到太多的惋惜。
首先,就这轮的结果而言,其实变数也是挺多的。我们平时所谓的理性分析,其实都只是在讲一个概率而已。而概率只是概率,永远不是确定的。你也许有很大的概率成为幸运的6/7中的一位,但这并没有减少你成为其中1/7的概率。而其中的最关键的变数在于正确率。如果答对了,押多少分都不是问题。只有答错的情况下,这种概率论才会发挥其价值。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一点,就是黄雯看重的点,跟我们作为观众看重的点是不同的。她需要的是那种孤注一掷的刺激,而不是进入决赛的机会。所以我们用普通观众的想法,去判断她的选择,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说的,我们想的,相信她早就考虑过了,但她不care这一点,因为关注的点是不一样的。
最后一题是不定项选择,考的是温庭筠的绰号。选项有温鬼头、温八叉和救数人。这题吧,要说难度,肯定是有的,就是说如果是问题答,就是非常难的一题。但是选择题嘛,就可以去猜,并且用排除法,一下子就能猜对。“温鬼头”是很明显的干扰项,排除掉,直接选后两个,就对了。“温八叉”肯定大家都会选,但是“救数人”一般可能不太知道。如果知道温庭筠自恃聪明,喜欢帮人在考场作弊的事情,估计就不会是问题。但这个知道就是知道,没听过就是没听过,不可勉强。没有温鬼头的说法,只有贺鬼头。如果知道贺鬼头,这题基本上就对了。
不过再一次让我意外的是,李绅在这道题上居然是全选了。他在这两轮的表现确实比较一般。虽然说都算是顺利晋级,但命运其实不完全掌握在他自己手中的。
最后进入总决赛的六位选手,还是有点让我意外的,至少我是没有猜对的。
决赛的总体出场阵势还是挺强大的。不过李绅的开场白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他化用李绅的经典名作,来了一句“谁知好诗词,句句比辛苦”。
开场时不知何故,李绅好像一下子成“香饽饽”(凯叔语)了。凯叔不知道何故,忽然问没睡好是在背诗还是想什么人。马博文也很配合,说在想李绅。说李绅陪她这么久,还希望陪她走得更远,最好是能在最后的决赛中见。韦异才也很好玩,问她如果进最终决赛,最希望和谁对决,她居然也说是李绅。凯叔很好奇,李绅说可能衣服穿得好,然后说今天就是当伴郎来的。现场一片哄笑,开心指数大增。看来他是没想过夺冠的事情的,平常心来的。
另一个比较好玩的花絮是在明星团的预测环节。李寅飞又准备了一个小礼物说要送人,上面写着“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结果现场一片哄笑之后,没有选手选择。然后李绅主动举手,说“怎么没人要?”结果马博文超级紧张了。。。
第一关是智者生存。抽签的顺序是:1号黄淑敏,2号李绅,3号韦异才,4号马博文,5号毕凯,6号倪霄汉。
李绅是第二位,选择的主题是“慢生活”。关键是他念得也很慢。题目倒是很简单,问杨万里的“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描写的哪个季节。这题的答案在题目中。诗题是《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如果不知道题目的话,可以根据“日长”二字推出正确答案。可能的干扰因素在于“柳花”。因为春天也是可以飞柳絮的,只不过不如初夏那么多而已。
这轮李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了,以全对的成绩,也是全场的最高分晋级。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最后一题问“卿卿我我”与竹林七贤中哪一位相关。他不仅答出来了正确答案,而且还点出了《晋书》中的不同说法。这个让我挺意外的,我个人从来不知道有这个。为此我还专门去翻了一下《晋书-列传第十三》。发现中间还真有一句说“衍谓郭曰:非但我言卿不可。。。”不过里面似乎并没有“卿卿”的说法。
倪霄汉在本轮确实发挥得不太好。可能平时比较多的时间是花在背诗上面,对周边的知识和典故的掌握相对较弱一些。而这一关,明显是科班出身的占优势一些。除了李绅,韦异才的成绩也很好。
第二关是百转千回。这题确实变数比较大,很容易出问题。题目都不难,但是容易卡住。尤其是说上句。
异才在这一轮折戟,稍稍有点遗憾。以她的实力,绝对是有资格进入四强的。不过,她在这一轮表现出了文人的风度。她坐在马博文和李绅的中间,当时李绅和马博文都遇到了困难,并且都回转给了她,但她并没有回避或者使用任何的所谓“战术”,如李绅所说,非常“光明正大”,而直接给出了答案,让二人过关。因为当时她手上有两张牌,硬磕的话,她的胜算更高。可能正因为如此,最后她的淘汰才会让李绅和黄淑敏如此感伤。
最后进入四强的是黄淑敏、李绅、马博文和毕凯。淑敏和李绅先行对决。李绅一直是一种不太在乎胜负的样子。问他,他说已经保全四了,并且还说当初他的师兄也不就是前四嘛。言外之义,已经是任务完成了。
李绅在半决赛的表现只能算是一般。他虽然有先行答题的优势,但没有能把握住机会。像题面是五字诗,描写一幅画的,第二字是“看”。他答的是“晓看红湿处”。这个明显不对,关键词没有抓住。他答的是杜甫的《春夜喜雨》,跟画没有关系。跟画相关的诗,其实也并不太多。这个我当时倒是一下子就看出来了,是王维的五言绝句《画》中的第一句“远看山有色”。这个是小学课本中的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本身的体裁、题目和作者还是有很大的争议的。我记得我当时学的时候,教科书上并没有标注作者的名字。这可能也是为了规避一些争议吧。在《全唐诗》中王维的四卷中,是没有收录这首诗的。比较可靠的说法是,这首诗是南宋的一位高僧作的一首偈诗,诗的内容也不是描写的一幅画。
黄淑敏在答对这题后,其实只是答对了三题后,就停下了。机会给李绅时,他也没有能把握住。他答对两题后,居然选了一个完全没有任何提示的横三。当时我看到有一个横五:五字诗句,第三字是“云”,第五字是“间”。他们俩居然都没有选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至今不太理解。这个应该很明显就是“苍茫云海间”啊。横三的七字诗句,提示是“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昨日之日不可留”。但李绅直接说放弃了,让我非常意外。
到淑敏时,横一那题,七字诗,没有任何的提示字,提示是自信心爆棚,她几乎是在最后一刻,答出了正确答案“天生我才必有用”。真的是很无语。。。我只能说她的自信心可能真的是爆棚了。。。
在之前看直播的时候,当她答出这一题,我已经感觉到李绅没戏了。
李绅最后的一场是与马博文的探花对决。他已经是无欲无求了,而最后一战也是非常的轻松。
探花对决的题型是龙争虎斗,这个是比手续的题型。李绅的手速并不算慢,当然也谈不上多快。不过在这一场,他可以说是把慢节奏发挥到了极致,或者说是把怜香惜玉发挥到了极致吧。
第一题并不难,他没抢。
第二题在凯叔念题时,他两手在桌上弹钢琴。马博文又一次抢到,但很遗憾答错了。考的是《诗经-卫风-氓》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中“贿”的含义。博文给出的答案是“聘礼”,刚好答反了。他给出正确答案后,可能是感觉到博文有点紧张,所以还专门嘱咐博文说“不要急”。
第三题是图片题,就是诗句填空题。他抢的也不快,并没有使用任何的抢答技巧。他是在看出答案后,才按的抢答器。
第四题是考“真珠车”的典故的出处,是问答题。典故是他的强项。可能觉得有点“不公平”,所以他也是没准备抢。在看到博文摇头后,他才按的抢答器。给出了正确答案是梁惠王。他可能是感觉整个场上的气氛比较紧张,说要给大家讲一下这个典故,缓解一下比赛的紧张情结。
如果我是电视节目制作人,我可能也会比较喜欢这样的选手。很多的节目,制作人和主持人都是挖空心思,想制造一些笑点或者梗,达到所谓的收视率。但是李绅却自然而然、随心所致,就帮他们做到了。
李绅的故事讲得不错。配合上他的语气、语调,加上现场的手势,效果非常好。他在故事最后,还来了一句,“你看,我们都是宝贝”。现场气氛很欢快。博文也是很配合,来了一句,“李绅就是我的宝贝”,让网友遐想连连。
第五题考苏轼的《儋耳》一诗中“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描述的是哪里的景象。李绅当时已经3:1领先,也没有去抢,只是做了一个准备去按的手势。博文抢到并答对了。
这题很简单,答案在诗题中。如果对于苏轼的经历熟悉的话,这题当然不是问题。如果不熟的话,也只需要记往一句诗就可以大概了解。苏轼在人生的最后一年写过一首六言绝句,叫《自题金山画像》,后两句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堪称他的一生经历的高度总结。儋州,古代又称为儋耳,在今海南省西北部。
第六题是手写填空题。李绅想抢结果没有抢到,他还在埋怨博文,说观众看她写字很多次了,让一次机会给他不行么。我不太记得了,我好像之前对博文的字没什么印象。看她写“纸鸢”,写得很不错。尤其是那个“鸢”字,结构把握得非常好。
最后博文胜出了。她提出了一个“很过份”的要求,最后在全场的帮助下,咱们的国学大神的珍贵的“第一次”献给她了。
最后咱们李绅同学止步于前四。诗词并非他的强项,所以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成绩。李绅在台上,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非常另类,却又让大众喜爱的形象。李绅的“绅”是绅士的绅。希望他以后参加更多的节目,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