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1 - 十六、李绅>
在续写前,我忽然想起了杜甫给李白的一首诗,叫做《不见》,送给李绅吧。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李绅第二关选择的是武艺。
第一题是邵雍的《山村咏怀》。题目本身是没有难度,对于李绅来说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这首诗是一首完美的小朋友诗歌启蒙用诗,让小朋友在学习诗歌的同时,还把数字给启蒙了。邵康节作为北宋一代理学大家,尤其是在易学上可谓至大成境界。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学问高深,却不愿意出仕,以教书为生。
我对他的了解不算多,但觉得他很有意思。他自称不爱吟诗,并且在其《首尾吟》中首句和末名中都明确写道“尧夫非是爱吟诗”。但是他却写了一百三十多首《首尾吟》,每首都是七律哦。此外,他还特别喜欢写组诗。除了《首尾吟》有一百三十多首外,还有像什么《天津感事二十六首》、《观物吟》十六首、《秋怀三十六首》、《安乐窝中吟》十二首、《窥开吟》十三首、《年老逢春十三首》、《题淮阴侯庙十首》、《训世孝弟诗十首》等等等等。反正基本上是早上起来照个镜子要写个组诗,如《览照吟》;下个棋,要写个组诗,曰《观棋长吟》;吃完饭出去郊游一下或者赏个花啥的,当然也要写个组诗,如《秋游六首》、《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看到一个东西,也要写个组诗,曰《观物吟》;下雪了,宅在家里,也得要写个组诗,曰《安乐窝中看雪》;就更不用说像平时的感怀或者感事了,那是一定要写组诗的,曰《感事吟》、《偶得吟》、《闲居述事》、《闲行吟》。。。反正,这位自称“非是爱吟诗”的邵尧夫,据说一生中共写了三千多首诗,流传下来的也有一千五百多首。他所谓的“非是爱吟诗”,大概是用他的慧眼,用百年后的陆游作为参照的吧。
邵雍诗作数量非常大,但大多是说理之作,不入传统诗学正统,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古代诗家的过多重视。其实他的有些诗歌还是非常不错的。除了这首《山村咏怀》之外,《千家诗》还入选他的一首七律《插花吟》。摘录于下,供大家欣赏一下。
插花吟
邵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堪称是一首北宋太平盛世的颂歌。不得不说的是,诗人无心仕途,并没有经历像苏轼那样的人生坎坷,也没有经历像王安石或者司马光那样的宦海沉浮,以一位理学大家、《周易》学者的读书人身份,看淡名利、看穿世情,徜徉于酒盏花枝间,平时写写诗、教教学生,自得其乐地享受着北宋太平盛世的成果。纵观历朝历代,北宋的文人的地位最高,待遇应该也是最好的。像大文豪苏轼虽然一生多次被贬,但比起唐朝的被贬官员像柳宗元、刘禹锡而言,待遇不知好了凡几。
第二题是看图猜诗句是第五季出现的一个新题型。这种题目算是比较简单的。但有时候也很难说,像“本是同根生”这样的题目就把武艺给难住了。
跟武艺的对决的趣点在于李绅答题时,眼睛不看前方,也不看对手,老是仰着头看着天花板,让田源怀疑上面是不是有小抄。武艺也很配合地以同样的方式来答题。现场气氛非常轻快。
第三关选的是田源老师。李绅说“选田源老师”,让田源的压力很大,说“不能叫老师,叫小田就行了。”
对阵的第一题是刘禹锡的《乌衣巷》,问乌衣巷在哪个城市。这题当然是难不住国学大神。李绅说出了这首诗名为《金陵五题》,所以答案是南京。此外,李绅还说出了乌衣巷名字的来历,说是吴国的战士穿乌衣在那儿住过。郦波老师补充说是吴王孙权的玄甲军。玄者,黑也,所以玄甲就是乌衣,当时驻营的地方就叫做乌衣巷。
我曾经查过,乌衣巷名称的来历,似乎有多种说法。除了吴国的玄甲军的营地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以衣服来区分社会阶层。说东晋时,王谢两家是士族,喜欢穿乌衣以彰显身份。我不太理解这个说法,个人比较倾向于李绅和郦波老师的说法。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是他的咏史组诗。《乌衣巷》是其中的第二首,可谓千古名作,历来饱受赞誉,创作的水准极高。第一首《石头城》,也是大作,深得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的“叹赏”。
田源的第一题是问哪首诗是作于成都。答案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题不难,考的是杜甫的《春夜喜雨》。“锦官城”即锦城,就是指成都。这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赵忠祥老师的点评。他含蓄地点出了凯哥的朗读方式不够准确,说应该读成“晓看(音刊)红湿(音适)处”。这里面涉及到了多音字的读法和入声字的讲法,当然这个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不过杜甫这首五律首句仄起不入韵,格律非常的严谨,堪称范本。大家如果对于诗词格律有兴趣,可以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诗。
第二题是对诗,考的题是高适的《除夜作》。田源直接跪了,可能是对高适不太熟吧。我个人比较喜欢高适的诗,所以对他的了解比较多一点。在盛唐诗人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高适应该是混得最好的、最成功的一位。高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戎马一生,在安史之乱中官运亨通,一路由左拾遗官至刺史、节度使。他是属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型的,任剑南节度使时,摆不平吐蕃,回朝居然还能迁刑部侍郎,临终前居然还得以文人封侯,只能说他的运气真的不错。杜甫曾经在《后出塞五首》中说“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作为杜甫的好友,他帮助杜甫圆了梦。
他为人洒脱、不拘小节、交流广阔。诗歌以边塞诗为主,也有一些咏怀诗。可能是性格的关系,高适的作品很多都是直抒胸臆、言简意赅、极少雕琢,而又豪气满怀、气势雄浑。
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名句。大家熟悉的代表作品《燕歌行》中有“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以及“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别董大二首-其一》中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千古名句。《别董大二首-其二》中有“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还有《送魏八》中的“北路无知己,明珠莫暗股”。《塞上听吹笛》中有“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送李侍御赴安西》中的“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还有《醉后赠张九旭》中的“兴来书自圣,醉后语成颠”,等等。
他的作品在《全唐诗》有四卷,二百多首诗。除了上面更的几首,他还有一些我觉得写得质量很高的作品。像《咏史》、《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营州歌》、《田家春望》、《蓟中作》、《重阳》、《封丘作》、《京城北楼》、《闲居》、《送桂阳孝廉》、《人日寄杜二拾遗》等等。
这里介绍一下《人日寄杜二拾遗》。这首是高适写给咱们的诗圣杜甫的诗。这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一首古体诗,我个人觉得是高适晚年的代表作品之一。先引于此。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全诗分为三段,转了两次韵,前后用的平声韵,中间用仄声韵。每次读这首诗时,我都想起了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和李颀的《送陈章甫》。这首诗确实写得非常的动人并且煽情,用的也是高适作品一贯的风格,不事雕琢,直抒胸臆,但是迸发出来的感情却是真挚而澎湃,沉郁而悲壮。确实是一首佳作。
杜甫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中有提到他在“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读终篇末”。充分印证了杜甫和高适的深厚友谊。
<待续。。。>
在续写前,我忽然想起了杜甫给李白的一首诗,叫做《不见》,送给李绅吧。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李绅第二关选择的是武艺。
第一题是邵雍的《山村咏怀》。题目本身是没有难度,对于李绅来说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这首诗是一首完美的小朋友诗歌启蒙用诗,让小朋友在学习诗歌的同时,还把数字给启蒙了。邵康节作为北宋一代理学大家,尤其是在易学上可谓至大成境界。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学问高深,却不愿意出仕,以教书为生。
我对他的了解不算多,但觉得他很有意思。他自称不爱吟诗,并且在其《首尾吟》中首句和末名中都明确写道“尧夫非是爱吟诗”。但是他却写了一百三十多首《首尾吟》,每首都是七律哦。此外,他还特别喜欢写组诗。除了《首尾吟》有一百三十多首外,还有像什么《天津感事二十六首》、《观物吟》十六首、《秋怀三十六首》、《安乐窝中吟》十二首、《窥开吟》十三首、《年老逢春十三首》、《题淮阴侯庙十首》、《训世孝弟诗十首》等等等等。反正基本上是早上起来照个镜子要写个组诗,如《览照吟》;下个棋,要写个组诗,曰《观棋长吟》;吃完饭出去郊游一下或者赏个花啥的,当然也要写个组诗,如《秋游六首》、《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看到一个东西,也要写个组诗,曰《观物吟》;下雪了,宅在家里,也得要写个组诗,曰《安乐窝中看雪》;就更不用说像平时的感怀或者感事了,那是一定要写组诗的,曰《感事吟》、《偶得吟》、《闲居述事》、《闲行吟》。。。反正,这位自称“非是爱吟诗”的邵尧夫,据说一生中共写了三千多首诗,流传下来的也有一千五百多首。他所谓的“非是爱吟诗”,大概是用他的慧眼,用百年后的陆游作为参照的吧。
邵雍诗作数量非常大,但大多是说理之作,不入传统诗学正统,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古代诗家的过多重视。其实他的有些诗歌还是非常不错的。除了这首《山村咏怀》之外,《千家诗》还入选他的一首七律《插花吟》。摘录于下,供大家欣赏一下。
插花吟
邵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堪称是一首北宋太平盛世的颂歌。不得不说的是,诗人无心仕途,并没有经历像苏轼那样的人生坎坷,也没有经历像王安石或者司马光那样的宦海沉浮,以一位理学大家、《周易》学者的读书人身份,看淡名利、看穿世情,徜徉于酒盏花枝间,平时写写诗、教教学生,自得其乐地享受着北宋太平盛世的成果。纵观历朝历代,北宋的文人的地位最高,待遇应该也是最好的。像大文豪苏轼虽然一生多次被贬,但比起唐朝的被贬官员像柳宗元、刘禹锡而言,待遇不知好了凡几。
第二题是看图猜诗句是第五季出现的一个新题型。这种题目算是比较简单的。但有时候也很难说,像“本是同根生”这样的题目就把武艺给难住了。
跟武艺的对决的趣点在于李绅答题时,眼睛不看前方,也不看对手,老是仰着头看着天花板,让田源怀疑上面是不是有小抄。武艺也很配合地以同样的方式来答题。现场气氛非常轻快。
第三关选的是田源老师。李绅说“选田源老师”,让田源的压力很大,说“不能叫老师,叫小田就行了。”
对阵的第一题是刘禹锡的《乌衣巷》,问乌衣巷在哪个城市。这题当然是难不住国学大神。李绅说出了这首诗名为《金陵五题》,所以答案是南京。此外,李绅还说出了乌衣巷名字的来历,说是吴国的战士穿乌衣在那儿住过。郦波老师补充说是吴王孙权的玄甲军。玄者,黑也,所以玄甲就是乌衣,当时驻营的地方就叫做乌衣巷。
我曾经查过,乌衣巷名称的来历,似乎有多种说法。除了吴国的玄甲军的营地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以衣服来区分社会阶层。说东晋时,王谢两家是士族,喜欢穿乌衣以彰显身份。我不太理解这个说法,个人比较倾向于李绅和郦波老师的说法。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是他的咏史组诗。《乌衣巷》是其中的第二首,可谓千古名作,历来饱受赞誉,创作的水准极高。第一首《石头城》,也是大作,深得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的“叹赏”。
田源的第一题是问哪首诗是作于成都。答案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题不难,考的是杜甫的《春夜喜雨》。“锦官城”即锦城,就是指成都。这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赵忠祥老师的点评。他含蓄地点出了凯哥的朗读方式不够准确,说应该读成“晓看(音刊)红湿(音适)处”。这里面涉及到了多音字的读法和入声字的讲法,当然这个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不过杜甫这首五律首句仄起不入韵,格律非常的严谨,堪称范本。大家如果对于诗词格律有兴趣,可以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诗。
第二题是对诗,考的题是高适的《除夜作》。田源直接跪了,可能是对高适不太熟吧。我个人比较喜欢高适的诗,所以对他的了解比较多一点。在盛唐诗人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高适应该是混得最好的、最成功的一位。高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戎马一生,在安史之乱中官运亨通,一路由左拾遗官至刺史、节度使。他是属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型的,任剑南节度使时,摆不平吐蕃,回朝居然还能迁刑部侍郎,临终前居然还得以文人封侯,只能说他的运气真的不错。杜甫曾经在《后出塞五首》中说“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作为杜甫的好友,他帮助杜甫圆了梦。
他为人洒脱、不拘小节、交流广阔。诗歌以边塞诗为主,也有一些咏怀诗。可能是性格的关系,高适的作品很多都是直抒胸臆、言简意赅、极少雕琢,而又豪气满怀、气势雄浑。
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名句。大家熟悉的代表作品《燕歌行》中有“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以及“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别董大二首-其一》中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千古名句。《别董大二首-其二》中有“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还有《送魏八》中的“北路无知己,明珠莫暗股”。《塞上听吹笛》中有“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送李侍御赴安西》中的“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还有《醉后赠张九旭》中的“兴来书自圣,醉后语成颠”,等等。
他的作品在《全唐诗》有四卷,二百多首诗。除了上面更的几首,他还有一些我觉得写得质量很高的作品。像《咏史》、《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营州歌》、《田家春望》、《蓟中作》、《重阳》、《封丘作》、《京城北楼》、《闲居》、《送桂阳孝廉》、《人日寄杜二拾遗》等等。
这里介绍一下《人日寄杜二拾遗》。这首是高适写给咱们的诗圣杜甫的诗。这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一首古体诗,我个人觉得是高适晚年的代表作品之一。先引于此。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全诗分为三段,转了两次韵,前后用的平声韵,中间用仄声韵。每次读这首诗时,我都想起了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和李颀的《送陈章甫》。这首诗确实写得非常的动人并且煽情,用的也是高适作品一贯的风格,不事雕琢,直抒胸臆,但是迸发出来的感情却是真挚而澎湃,沉郁而悲壮。确实是一首佳作。
杜甫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中有提到他在“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读终篇末”。充分印证了杜甫和高适的深厚友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