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谈谈《中华好诗词》中的几位诗词大神
最近在网上把《中华好诗词》前四季加上《诗词王中王》和大学季《恰同学少年》重温了一遍,感慨良多。一方面惊叹于上场的众位高手的海量诗词储备,另一方面更感慨众位选手的快速的记忆提取和临场反映能力,再一方面也远羡众位选手答题时外现的“气自华”的风采。纵观前面四季,里面出现的不少的大神。虽然大家心目中的标准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每季的前三都称得上是诗词的大神。但就我个人观点来看,里面会背诗的居多,有潜质成为诗人的还是极少。
在这里鄙人也想来谈谈个人心里中的几位诗词大神吧。这里的大神是指我认为有成为“诗人”潜质的人。
一、李四维
李四维作为第一期的冠军,在《中华好诗词》的舞台上可以谓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给大家留下了很多的精彩的记忆和瞬间。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看到有些评论说不喜欢他,说长得不好看啊、性格不好啊、喜欢喝酒啊、情商低啊等,都可以理解。我只觉得有些人要求过高了,喜欢拿完美都要求别人。但事实上李四维才是一个大学生而已。我个人是很喜欢他和欣赏他的。他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他的诗词储备量很大。他第一次登台时,放言诗词量不止几千首。我人人觉得,就他的诗词储备量而言,在前面五季的参赛选手里排名就算不是第一,也会是第二。他说他没有刻意地去背诗,也许他就是用这种博闻强识的方式来。像第一季半决赛中的,他的状态很不好,但是在第二关,考带颜色的诗句,和第三关考花的诗词,但他都是站到了最后的一两个。他第一季的夺冠也是胜在飞花令的那题上面,而飞花令考的就是诗词的储备量,连王悦笛也败在他的手下。
第二,他的发挥一直是不稳定的。他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比赛型的选手。他的诗词储备量虽然大,但他记忆的内容并不十分准确,反应的速度比起也不是特别快,比起场上的几个快手而言。这导致了他的发挥并不稳定,能够答对不少难题,却有时会栽在简单的题目上面。像第一季他刚上来的时候,要接刘长卿的《弹琴》“泠泠七琴上”的下句。答案是“静听松风寒”。这句并不难,但他记成了“坐听松风寒”或者“卧听松风寒”,最终以一字之差止步于第四关。他能参加第一期的决赛,也是通过参加复活赛来的,并且在复活赛里面几次差点折戟。而在第四季也就是《诗词王中王》那一季中,他的发挥不稳定的情况表现得更为明显,也一直为他的搭档喻恩泰所诟病。
第三,他的颜值在参赛选手里不算高,性格是比较率真的,功利性不强,也喜欢喝酒,属于感性多于理性的那一种。因为是大学生,年纪比较轻。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虽然都是实话,但有的话乍听起来,很是嚣张和得瑟。比如说他在第一场对左岩时,说他小时候做过木匠,所以想要拔掉钉子户。所以,当时连左岩当时都忍不住开玩笑说“得瑟者死”。在第一季的决赛中,他的状态明显是很很差,在答题过程中,甚至是准备放弃了,都是率真的表现。他在第一季决赛夺冠后,也是泪流满面,说自己喝酒伤身后,就一直是靠着王悦笛的鼓励,才走到这一步的。我个人觉得他这方面的特点,说明他是有成为诗人的潜质。过于理性的人和功利性太强的人,都很难成为优秀的诗人。
第四,他是对诗词的格律应该是有过研究的。有几个例子。一个是他第一季刚来的时候,背岳飞的《满江红》的时候,他接的是“潇潇雨歇”。歇字是入声字,他接的时候,用入声音读了出来。另一个例子是考朱德司令的诗用的韵脚,这题挺难的,要求也挺高的。一方面要对杜甫的《秋首八首》要熟悉,另一方面要对韵熟悉才行。在第一季的冠亚军决赛中,王悦笛也提到了李四维是他在格律上的启蒙老师。
第五,李四维是有很不错的诗词创作能力。因为他自己对诗词格律比较熟悉,并且对音乐方面也有不错的基础。比如说他的横笛吹得挺不错的。在《诗词王中王》有一关是我比较喜欢的,就是比当场写诗词,然后由大学士评分。这个题型是之前没有出现过的,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题型,但很遗憾的是后面也没有再出现过了,可能是要求过高了。在那一关,要求选手在十分钟内,做一首诗或者词。李四维的作品是最长的,现全部引在这里。
水调歌头·乙未端午作于中华好诗词
辞采莫如古,声色莫如今,古今想与为乐,绝顶待登临。不见红巾白浪,也似龙舟竞渡,平地演浮沉。珍重此时会,一刻值千金。
煮菖蒲,焚艾草,思难禁。三闾如在堪慰,我辈湛然心。愿与群贤痛饮,醉里还当弄笛,莽莽作龙吟。休道高难和,天下有知音。
这首词能在十分钟内写出来,真的是要有相当的功底。引用杨雨老师的评价,确实让人“惊艳”,与当时环境的整合,到了“化境”的程度。并且里面的谴词和造句,都已经相当老练了。像“平地演浮沉”、“醉里还当弄笛,莽莽作龙吟”,写得大有气势。像“三闾如在堪慰,我辈湛然心”,这种句子,格局很高,并且写得非常有力量。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的心境不够洒脱和旷达,是写不错这种句子的。而网上对他的性格方面的质疑,都显得过于苍白或者流于表面了。
他现在应该是已经毕业了,不知道他以后的路会怎么走。但是我是真心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位真正的诗人。这样方不辜负了他一身的国学才华。他是一位真正有着诗人潜质的人。
最近在网上把《中华好诗词》前四季加上《诗词王中王》和大学季《恰同学少年》重温了一遍,感慨良多。一方面惊叹于上场的众位高手的海量诗词储备,另一方面更感慨众位选手的快速的记忆提取和临场反映能力,再一方面也远羡众位选手答题时外现的“气自华”的风采。纵观前面四季,里面出现的不少的大神。虽然大家心目中的标准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每季的前三都称得上是诗词的大神。但就我个人观点来看,里面会背诗的居多,有潜质成为诗人的还是极少。
在这里鄙人也想来谈谈个人心里中的几位诗词大神吧。这里的大神是指我认为有成为“诗人”潜质的人。
一、李四维
李四维作为第一期的冠军,在《中华好诗词》的舞台上可以谓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给大家留下了很多的精彩的记忆和瞬间。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看到有些评论说不喜欢他,说长得不好看啊、性格不好啊、喜欢喝酒啊、情商低啊等,都可以理解。我只觉得有些人要求过高了,喜欢拿完美都要求别人。但事实上李四维才是一个大学生而已。我个人是很喜欢他和欣赏他的。他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他的诗词储备量很大。他第一次登台时,放言诗词量不止几千首。我人人觉得,就他的诗词储备量而言,在前面五季的参赛选手里排名就算不是第一,也会是第二。他说他没有刻意地去背诗,也许他就是用这种博闻强识的方式来。像第一季半决赛中的,他的状态很不好,但是在第二关,考带颜色的诗句,和第三关考花的诗词,但他都是站到了最后的一两个。他第一季的夺冠也是胜在飞花令的那题上面,而飞花令考的就是诗词的储备量,连王悦笛也败在他的手下。
第二,他的发挥一直是不稳定的。他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比赛型的选手。他的诗词储备量虽然大,但他记忆的内容并不十分准确,反应的速度比起也不是特别快,比起场上的几个快手而言。这导致了他的发挥并不稳定,能够答对不少难题,却有时会栽在简单的题目上面。像第一季他刚上来的时候,要接刘长卿的《弹琴》“泠泠七琴上”的下句。答案是“静听松风寒”。这句并不难,但他记成了“坐听松风寒”或者“卧听松风寒”,最终以一字之差止步于第四关。他能参加第一期的决赛,也是通过参加复活赛来的,并且在复活赛里面几次差点折戟。而在第四季也就是《诗词王中王》那一季中,他的发挥不稳定的情况表现得更为明显,也一直为他的搭档喻恩泰所诟病。
第三,他的颜值在参赛选手里不算高,性格是比较率真的,功利性不强,也喜欢喝酒,属于感性多于理性的那一种。因为是大学生,年纪比较轻。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虽然都是实话,但有的话乍听起来,很是嚣张和得瑟。比如说他在第一场对左岩时,说他小时候做过木匠,所以想要拔掉钉子户。所以,当时连左岩当时都忍不住开玩笑说“得瑟者死”。在第一季的决赛中,他的状态明显是很很差,在答题过程中,甚至是准备放弃了,都是率真的表现。他在第一季决赛夺冠后,也是泪流满面,说自己喝酒伤身后,就一直是靠着王悦笛的鼓励,才走到这一步的。我个人觉得他这方面的特点,说明他是有成为诗人的潜质。过于理性的人和功利性太强的人,都很难成为优秀的诗人。
第四,他是对诗词的格律应该是有过研究的。有几个例子。一个是他第一季刚来的时候,背岳飞的《满江红》的时候,他接的是“潇潇雨歇”。歇字是入声字,他接的时候,用入声音读了出来。另一个例子是考朱德司令的诗用的韵脚,这题挺难的,要求也挺高的。一方面要对杜甫的《秋首八首》要熟悉,另一方面要对韵熟悉才行。在第一季的冠亚军决赛中,王悦笛也提到了李四维是他在格律上的启蒙老师。
第五,李四维是有很不错的诗词创作能力。因为他自己对诗词格律比较熟悉,并且对音乐方面也有不错的基础。比如说他的横笛吹得挺不错的。在《诗词王中王》有一关是我比较喜欢的,就是比当场写诗词,然后由大学士评分。这个题型是之前没有出现过的,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题型,但很遗憾的是后面也没有再出现过了,可能是要求过高了。在那一关,要求选手在十分钟内,做一首诗或者词。李四维的作品是最长的,现全部引在这里。
水调歌头·乙未端午作于中华好诗词
辞采莫如古,声色莫如今,古今想与为乐,绝顶待登临。不见红巾白浪,也似龙舟竞渡,平地演浮沉。珍重此时会,一刻值千金。
煮菖蒲,焚艾草,思难禁。三闾如在堪慰,我辈湛然心。愿与群贤痛饮,醉里还当弄笛,莽莽作龙吟。休道高难和,天下有知音。
这首词能在十分钟内写出来,真的是要有相当的功底。引用杨雨老师的评价,确实让人“惊艳”,与当时环境的整合,到了“化境”的程度。并且里面的谴词和造句,都已经相当老练了。像“平地演浮沉”、“醉里还当弄笛,莽莽作龙吟”,写得大有气势。像“三闾如在堪慰,我辈湛然心”,这种句子,格局很高,并且写得非常有力量。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的心境不够洒脱和旷达,是写不错这种句子的。而网上对他的性格方面的质疑,都显得过于苍白或者流于表面了。
他现在应该是已经毕业了,不知道他以后的路会怎么走。但是我是真心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位真正的诗人。这样方不辜负了他一身的国学才华。他是一位真正有着诗人潜质的人。